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6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这吴阶也算是命苦,整个软禁生涯可以说是备受煎熬,最开始的时候,他还有点其他念头,试图收买监视自己的仆从,搞点事情,结果被残酷镇压之后,境遇也是一落千丈,平时的饮食直接沦为了三菜一汤。

    这也就罢了,随后陈止对整个代郡的控制力加强,那些原本还暗地里和吴阶通风报信的人也越来越少,当然,这也是因为吴阶的价值越来越低的缘故,到了现在,他除了背后的王浚之外,几乎再无其他价值。

    实际上,当初吴阶联合城中家族作乱,那刘家的人当时就给砍了,唯独此人能留下来,原因就是背后有王浚,其时王浚称霸北地,执掌幽州,便是陈止也得退避,于是留下吴阶。

    不过,这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吴阶也没有放出去,而且几乎没过一阵子就有个消息,说是要将他处决了。

    这些传闻说的有鼻子有眼的,给人一种空穴来风、未必无因的感觉,而且有几次似乎还是部署亲自在陈止的面前提及,同时也做好了行刑的准备,最后却又不了了之。

    只不过这些对旁人来说,恐怕只是谈资罢了,可在吴阶来看,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折磨。

    “王赶也被擒住之后,吴阶的境遇恐怕是好了点,只是他毕竟不是王赶,王赶再怎么说,都是大将军的侄子,在家族之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和话语权,并州紧挨着幽州,两边的王家联系紧密,他陈守一志在幽州,必然不会太过得罪王氏,这也是为今日铺路,因此王赶不虞有生命之忧,可吴阶就不一样了。”

    枣嵩与两名心腹管事提起吴阶,话里充斥着唏嘘之意。

    一名管事便顺势说着:“吴阶也是不容易啊,过去因为有大将军在,代郡方面多多少少还留着面子,现在大将军已经失势被擒,恐怕这吴阶也是知道这个,觉得彻底没了指望,加上了来来回回说要被处决,早就心力交瘁,于是就干脆悬梁了。”

    枣嵩听到这里,沉默了片刻,问道:“这遗体是什么时候发现的,代郡方面说了要如何处置么?”

    那另一名管事就回答道:“听说是今日早晨,过去送饭的丫鬟打开门才发现的,见人悬与梁上,招呼人过来放下来,已没了声息,如今已经通报给将军府,那边派人过去了,说是会安葬下来,若是吴阶家中有要求,也会送到燕国,让他安稳下葬,不会追究。”

    “送到燕国、燕郡啊,”枣嵩听到这里,忍不住苦笑起来,“这话一说,我才猛然惊醒,幽州果然是变天了,以后这幽州几郡,征北将军一句话下去,就要有所动作,而且我也算是明白了吴阶的一番苦心,他与我的境遇何其相似,恐怕此番悬梁,除了是心中煎熬之外,还是考虑到了家族。”

    他的一个管事接过话,就同意道:“吴阶出身一般,亲人朋友其实不多,只是他出访之后,大将军还是将他的几个亲人接了过去,本意是要加强控制,现在陈氏入住幽州,蓟县也落入陈将军手中,吴阶过去所为,最多牵扯自身,现在却有可能株连,确实是不一样了。”

    枣嵩点头道:“现在看来,征北将军府还算明智,知道这幽州寒门其实颇有势力,甚至周边的局势都和不少寒门子弟有关,所以在吴阶的这个问题上,没有采取激进的措施,毕竟这人都死了,也没必要进一步折磨,当前那将军府的主要目的,肯定是尽可能的安抚、拉拢幽州士族,无论上品还是寒门,都在其列,因为陈守一的主要目的,就是稳固和巩固幽州!只有如此,他未来才能谋夺更多东西!”

    这话表面上是说给两个心腹听,让他们约束和操控手下人,接下来在这代县城中,能知道进退,也好配合自己,实际上也是整理自己的思路。

    等一番话说完,他就在府中等待,希望自己在街头闹出的一幕,可以引来陈止的关注,最好派人过来探查、询问,哪怕是过来斥责,但只要能与人接洽上,那枣嵩就自信可以扭转局面。

    可惜,一直等到太阳落下,都未能见到将军府的人来,反倒是有一个意料之外的人,过来拜访。

    “桓兄此来,有何贵干?”

    来的,正是先前与枣嵩同行的桓彝,当时二人碰面,枣嵩有王浚作为后盾,幽州强横,自是意气风发,而桓彝背后的江都王,却是被石勒接连击败,是以风度虽存,但气势却难免被枣嵩压下去几分,比不上前者的恣意挥洒。

    但眼下桓彝再次拜访,对比之下,却似乎有了颠倒变化。

    桓彝倒是没有讽刺,与枣嵩见过礼之后,来到正堂坐下,就开宗明义的说道:“在下是很佩服枣君你的,留在代县本就危险,但是为了那蓟县王家与亲眷,却是甘心涉险,还不断挑起事端,想要将将军府的人引出来,就是这一点,就是大勇气。”

    听得此言,枣嵩原本脸上的一点送客之意消散了,旋即叹了口气,只是摇头。

    正像桓彝说的一样,当前的枣嵩真的要走,其实也走得了,况且他枣家再冀州也有些势力,不算小族,撇开王浚的因素,征北将军自是也想要拉拢枣家,只是枣嵩却没有一走了之,而是在这代县筹谋、计划,甚至被人背后议论、指指点点,就是为了能联络上征北将军府的人,上下打点,为蓟县的王浚家族争取一些安稳。

    感慨过后,枣嵩恢复过来,淡淡问道:“桓君,你此来莫非就是要说这个?”

    “枣君,我知你意,也是心中佩服,是以此次我来见你,是想要助你一臂之力!”桓彝说着说着,忽然压低声音:“你怕是还不知道,征北将军这两日就要离代北上,你若想要求情,一定要抓住机会,否则就要拖延下去了。”

    “什么?”枣嵩闻言一愣,然后眯起眼睛,“是因为鲜卑?”

    “果然瞒不住你,”桓彝笑着点头,然后声音有压低几分,“是以我这次来,是有一桩功劳要送与枣君,让你拿着为敲门砖,取信征北将军,进而能如愿以偿!”

    说到这里,他似是担心枣嵩怀疑、不信,就又补充道:“此事涉及朝廷与征北将军府,乃是一桩大事,相信陈府君定是在意的。”

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谍司的“大敌”() 
    夜深人静,正是万物修养的时候。

    但在代县的一座衙门里,却依旧灯火通明,诸多人影来回走动,显露出忙碌之态。

    这里正是如今整个代郡都隐隐畏惧的密谍司,而可见的未来,随着陈止掌握幽州,这个神秘却又近乎霸道的组织,必然会将触角遍及整个州郡,让整个幽州的人畏惧。

    只是,此刻执掌这个隐秘司衙的苏辽,正看着眼前的几张新得情报,眉头紧锁,嘴里念着一个个短句,而周围则有八人分作几张桌子前面,不断记录着。

    “卯时,刘家刘长书见一商贾,待查;”

    “辰时,张家张抒杰见罗家罗敢,二人于密室中详谈,想要断绝与石勒之联系,专心投靠将军;”

    “辰时,张家张子功于城外周家庄杀尚家一书童,将之掩埋于外山脚下;”

    “巳时”

    “午时”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主要都是围绕着这代郡上下,各大世家的人发生的,主要还是集中在代县的几个大家族上。

    这些个事,几乎每一个都可以说是隐秘,甚少被人知晓,因为那些封锁不住的消息,自是会通过种种途径传入官府之中,然后引来刑法正典,以此来除恶护善,也就是明面上的官府之为。

    至少在代郡这片地界上,经过陈止大半年的政治,几县的官府作为焕然一新,虽然由于世家干涉、吏胥世袭尚未根绝的原因,还是难免留有陋习,但大体上还是逐步呈现出执政为公的态度。

    不过,在这表面官府之下,就是密谍司的运作了。

    那些更为隐秘的消息,通过探子被传递到密谍司,辨明真假之后,就会分类归纳,收藏起来,其中不乏大量的黑材料,虽然主要是世家,但一些寒门名士、商贾名人,乃至势力稍微大一些的帮派、庄园,都有纪录。

    这些纪录一般而言,都会被握在密谍司的手上,连明面上断案的衙门都不会轻易透露,除非是有陈止的亲自允许,否则就会被束之高阁,作为威慑与分析根据。

    为此,那几位县令私底下都不知道抱怨了几次,当然。这些抱怨同样也都被收拢起来,收藏在密谍司的库藏之中,至于这库藏的位置,就更加隐秘了,连密谍司内部,都没有几个人知晓。

    而苏辽作为密谍司的主管,深知责任重大,所以每日都是起早贪黑,将诸多情报亲自过手,尤其是代县的情报,并且将重点集中在对陈止而言,算是隐患的世家和人物身上,眼下他就在亲自过滤今日的汇总。

    忽然,在读到一句话的时候,苏辽停了下来,抬头问道:“桓彝今日去见枣嵩了?”

    “正是,”一名僚属马上就回答了询问,“这件事我等你也有分析,已经有了结果,已经呈报给上官您,大概就在这条情报的后面。”

    “哦?”苏辽也不再翻看,而是直接问道:“你们是如何分析,的说来给我听听。”这话中自有一番威严。

    那名僚属也是好不停顿,就道:“今日早晨,那吴阶被人发现悬梁自尽,随后枣嵩在接头主动挑衅,与胡商对峙,那胡商本就是诸葛家派来这边较好之用,先后打点了几位将军府重官,这商贾为了养望,平日里行事颇为张扬,二人一碰,各取所需,于是闹出不小动静,连带着边上的张景生、王快、陆建、罗央、顾恩见了,也有议论,他们几人的对话,也都在后面的文书之中,可供上官查看,随后那胡商回返之后,没有动静,枣嵩入府,与两名心腹交谈,内容尚未了解清楚,大体还是感怀吴阶遭遇,紧跟着那桓彝便登门拜访了。”

    这人一句一句的说着,根本没有翻看任何卷宗纪录,却将一件事里面各方的联系,都给清清楚楚的说了一遍。

    其实不光是他一人,在场的八人,每一个都有这般本事,因为本身他们能在此处,辅佐苏辽纪录诸多事件,就是从众人里面挑选出来的,在记性上远超旁人,有着这样的一技之长,才能留下来。

    与他们比起来,苏辽在这方面反而是劣势,但无论什么天赋,都比不过陈止的信任,所以苏辽对于密谍司而言,才是真正不可或缺的。

    “内容呢?”听了回报,苏辽不问其它,只盯着这一件事。

    “暂时还没有查明,”这次是另外一个僚属回答了,这人似乎主要负责的是刺探方面的文书纪录,“不过已经在探查了,知道了一些大概,似乎与朝廷上的晋王有关。”

    但这个答案,却让苏辽很不满意,他眉头一皱,说道:“这两边,一个是王浚的从属,一个是江都王的先遣,他们的对话,必然涉及到将军利益,这个内容,必须要搞清楚!”说出这话的时候,口气已经有些严厉了。

    不过在场的其他人,都很理解苏辽的心思。

    要知道,在这之前,早就已经被证明过了,那位征北将军除了密谍司之外,还有另外一套独立的情报体系,甚至这套体系,都不是源自陈家和杨家,让不少人都猜测来历,因而越发敬畏,讳莫如深。

    这也被认为是制约密谍司的手段之一,所以这密谍司的人对此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在这之前,苏辽就曾经许多次经历了自己还没得到消息,主公已三知其味,尴尬不已。

    最初的时候,是密谍司初建,还不完善,还能用来自我安慰,但现在却不同了,每次落后于另外一个“隐秘机构”,上到苏辽,下到其他僚属,都深以为耻。

    这次也是一样,苏辽实在不想等自己去见陈止,汇报此事的时候,反而要从主公口中知晓细节。

    “时间紧迫,既然涉及朝廷晋王,那最迟明早就得将消息递送上去,如果到时还没有一个准信,咱们密谍司就又要丢脸了!”

    苏辽语气森严,其他人面色严峻,知道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于是迅速发动人手,各种探查,透过层层排查,终于知晓了一个较为准确的答案。

    当苏辽拿着那张纸,看着上面所言,却是面色陡变,阴沉无比。

    “这群人真是胆大包天,到了如今这时,还不知主公厉害?”

    冷笑一声,他带着情报直接去面见陈止。

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枢重,今日掌兵强() 
    “居然有人在朝廷上疏通打点,想要运作之后,得幽州刺史之名?惦记着幽州?”在接到苏辽带来的消息之后,陈止都露出了意外之色,旋即哑然失笑,“莫非他们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