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7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推而广之,玄甲军真正处于守势的时候反而不多,真正为人所知的,还是当初张方领军在平州的时候,被几方合围。

    而这件事,当时玄甲军虽然没有太大损伤,但张方的不少协从军损伤不小,其实是代替玄甲军做出了牺牲。

    这件事随后慢慢流传,发展到今天,慢慢的也在不少人的心里形成了共识,那就是相对于玄甲军的攻势,他们的守势较弱。

    不过这个弱,也是相对而言,是相对于玄甲军天下无敌的攻击力而言的,实际上,不少人在分析张方当时的守阵结果之后,还是很轻易的就能发现,在当时那种简陋的城池环境中,张方能带着三千玄甲军,顶住几万敌军的攻势,这个能耐,也是远远超出一般兵马的。

    也就是说,将这个守城能耐放到整个天下间来比较,依旧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只是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

    相对的,不少人也意识到,玄甲军固然是训练有素,更有诸多利器,但同样也是肉身凡胎,一样会面临人数不足等等劣势。

    正因如此,王导才会觉得,这次护送使节团的玄甲兵卒人数有些少了。

    只不过,他的这种想法,在第一次遇敌之后,立刻就被打消了——

    说是第一次遇敌人,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先前在李头等人的护送之下,这南边的使节团一路北上,期间也着实遇到了几股贼寇。

    这些贼寇也还有些本事,至少看上去还挺是那么回事的,更重要的是,已经能看出来是有组织的了。

    按着王导的观感来看,他觉得,或许这些沿途的贼寇,比之当初十八马贼时期的石勒还要专业一点。

    这倒是有些缘故的,李头事后就为这位江左宰相解释了一番,原因却是简单,还是玄甲剿匪之故。

    说是整个北方都在剿匪,但到底受困与交通和通讯,只是幽州等地的时候还好,那官道的建设比较完善,又有巡逻经验,可以时常探查,是以但凡有些贼寇死灰复燃,都会第一时间被发现。

    但赵国破灭后的几州就不一样了,地盘太大,相对的玄甲军兵卒就不够用了,而且反复剿匪,干掉了大股的贼寇,但就会有小股的漏网之鱼,而要对付这样的小股盗贼,运用大部队根本不划算,也完全没有操作性,而单纯的小部队有难以将之剿灭。

    发展到了现在,便就让这些小股贼寇依旧还有存活空间,不过经过玄甲军的反复围剿,再加上在民间的宣传和抵制,还能存活到现在的小贼寇,多多少少都有些本事,最起码是知道什么人能惹,见到什么人该让开的。

    所以之前遇到的小贼寇,都是第一时间开溜,根本不敢围上去。

    直到进入了司州境内,才遇到了第一场意义上的遭遇战,对方的人数虽然没有万人,但至少也有八千多。

    当时正好李头和使节团是从高处下来,这居高临下的看过去,乌压压的一片人,顿时就让使节团里的大部分人都心惊不已。

    但是李头却是哈哈一笑,直接排兵布阵,就见那玄甲军中,不少兵卒出来,取出了诸多零件、物件组装在一起,很快就形成了一个看起来有些像是单梢砲的东西,然后直接轰击出去,下面的那些贼寇马上就是一阵哭爹喊娘,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冲击阵势,瞬间瓦解。

    随后,李头更是抓住机会,直接带着兵马冲杀进去。

    于是在王导等人惊骇的目光中,就见几百玄甲,就这么毫不畏惧的冲了过去,杀进了近万的敌军之中——还有将近一半的玄甲军留下来护卫使节团。

    但就是这几百人,在几千人中左冲右突,居然如入无人之境!

    最后的结果,却是那近万人彻底崩溃,四散奔逃!

    于是王导等南方士人就这么震惊,看着几百人驱赶着近万人!

    这场追杀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李头才带着人回来,他的脸上还有这意犹未尽的表情。

    “这些贼寇……”王导走上前去,话语中已经有了些小心的意思。

    没想到李头却会错了意,他老脸一红,强行解释道:“这可不是我领军不行,不是我的兵卒不强,而是贼人太多,根本就杀不过来,我这之前也没有伏兵准备,这才会有这般失误,未能歼灭贼军!”

    王导听着一愣,脑子里一时转不过弯来,过了好一会,他才明白过来,敢情这位玄甲校尉是觉得自己小看了对方,原因就是没有歼灭这近万贼寇!

    老天在上,你带着几百人,把近万人都给驱赶了,还有人敢看不起?

    王导作为南方执政,可是十分清楚的,如果是南方的兵马,哪怕是同族王敦的精兵,若是只有几百人,碰上了这近万的贼寇人马,第一个反应,也绝对不是冲杀上去,更不会觉得不能将之歼灭便是丢人。

    只是王导着实不知道要怎么安慰,只能用称赞的口气道:“将军之威,一至于斯!”

    李头听到这里,这才放下担忧,转而欣喜起来,然后反而谦虚起来,说道:“这不算什么,其实这伙人看着人多,其实乃是乌合之众,若是我带着的人稍微多一点,他们根本不敢靠近,现在无非以为有了机会过来!”

    “那还是被将军你一鼓作气击败了!”王导又奉承了一句。

    李头摆摆手,却是认真解释起来:“其实这事也好说,你别看这些人多,其实没有辎重后勤,更部分作战与后勤,是名副其实的乌合之众,一旦他们的前锋溃败,后面的人就是望风而逃,将自家阵型弄乱了,自是必败无疑!”

    王导默默点头,可心里十分清楚,这些道理知道的人很多,真正能用几百人就证明的,却绝对不说,但眼前的这个李头,在那玄甲军也只是中上层的将领罢了。

    那玄甲军……

    莫名的,王导对这个名字更加敬畏了。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见来容易,福祸难料() 
兴许是经过了这一场大仗,也将这一支玄甲军的名声传出去了,在之后,使节团和护送兵马行走在司州境内,便再也遇不到任何阻挡了。

    别说贼寇听着风声,就提前远遁,就连那些还未被约束、录籍的零散流民,都不敢轻易靠近过来。

    不过离开了司州之后,慢慢又有了遭遇,但比起最初的时候,再次遇到这般局面,就连那使节团的人都不怎么担忧了,甚至有些人还能在临敌的时候,保持一点名师风范,能饮酒作诗,自得其乐。

    等到了幽州地界,他们被安置起来,而李头则领着兵马告辞离去,这些使节团中的士人,还有些恋恋不舍。

    王导就见到几个青年,在北上之前,其实心里是存着反感和优越的,但王导知道,这些都是虚张声势,更多是为了掩饰心虚。

    结果一路跟着玄甲军过来,现在一个个反而真的有几分名市气象,至少说话的时候,显得底气十足,更有一股难言的精气神。

    当日晚上,王导召集了几个族中兄弟,谈及了这个事,几人都表示身有同感。

    “莫说其他人了,便是我都有些不舍啊,有玄甲军在,便知贼寇再强,也只是秋后蚂蚱,根本蹦跶不起来,反而多了几分从容,更有几分戏谑,想着要看这些人如何折腾,然后被玄甲军彻底攻破。”

    “你这话不假,毕竟这几日,你着实为此写了几首好诗,你说若是江左兵马也有这般能耐,哪里还有这许多事端来,还不是依旧太平盛世?”

    “若说太平盛世,我看也不远了,不说别的,就是这一路北上,越是靠近幽州,越能感到百姓富足安乐,这些布衣百姓、寒门子弟,宗族大户,或许不如我等,可以吟诗作对,但从一举一动之中,也能看得出来,他们也是底气十足,根本不担心明日!”

    说到这里,众人沉默下来。

    别看王家在江左风光无限,但其实高处不胜寒,不说其他家族都盯着他们的位置,就说那江左之中派系倾轧,又有诸多威慑,若非有个王敦在外,怕是王家在朝中的日子早就急转直下了。

    而且不光是王家,放眼江左、江东,世家皆有一种出于风雨飘摇之中的感触,仿佛一个不小心,天下大乱,他们就要离乱与世,不知明日何处。

    正是因为这种不安定感,所以当他们与玄甲军同行的时候,发现无论是何种敌人,有着多少人马、多少准备,都会被玄甲军一概击溃之后,便立刻有一种安全感了。

    一路走来,安全感越发浓烈,终于在幽州的时候达到了顶点,现在一群王家的人聚集在一起,谈论之后,便发现了这件事,不由尴尬起来。

    只是很快,他们就注意到,王导陷入了沉默,而且表情凝重。

    众人便问起他的心思。

    “你们只注意到了我等因玄甲而变,却没有想过,那玄甲军几百人,面对上万人的贼寇,尚且可以毫无畏惧的冲击过去,这等心性,着实让人胆寒,若是北地十几万玄甲军都是一般模样,那何人可以战胜?怕是两军交战,气势上就有差别,怕是还未开展,胜负就分明几分了。”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都沉默起来。

    他们也都意识到,自己能毫无顾忌的表达名士风度,不用担心安危,还真就是那些兵卒毫无畏惧的冲锋的结果。

    “总之,既然见了玄甲之利,不得不多做准备,这次面见冠军侯,或许应该多做几手准备,”王导说着说着,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话锋一转,“我记得之前也有个五服之中的子弟,随着罗侯等人的子嗣,拜入了冠军侯的府中。”

    马上就有人回报道:“是有此人,出自七堂,名为王快,如今在都督府任职,也算上进,听说不久之后,可能去并州为一太守。”

    这一说,不少人都惊奇起来。

    “王快这孩子我知道,年龄不大啊,这么快就能为郡守了?不得了,不得了啊!”

    “这不声不响的,居然便有这般本事了,可叹南边的不少子弟,还在争夺年青一代魁首的名号,和王快一比,却是大有不如!这可是北地的太守啊!”

    “是啊,这北边的官场,和咱们南边有些不同,似乎中枢的官员,都要到地方上做出政绩,才有更进一步的机会,王快这小子也是因为赶上了好时候,不然就现在这个科举,这么多人追捧、考较,他若是加入进去,也未必能脱颖而出。”

    “我倒是听王快说过,他们这些早期追随的人,虽然没有参加科举,但文武举的时候,还是有所涉猎的,所以在都督府中,也算是正经出身,这样才能升迁顺利,否则的话,也就是张宾这等人物,才有可能被破格提拔……”

    ……

    见众人又讨论起来,王导却没有阻止,反而听着、记着、思索着,等众人说的差不多了,他才叹息道:“只是从王快一人身上,就能看出这北地的不同寻常来,那位冠军侯是有其意的人,怕是筹谋甚远,远非一般枭雄可比。”

    然后他话锋一转:“不过,我料那位冠军侯恐怕不会轻易见我等,会先拖延一阵子,这期间,还是要联络王快,让他居中协调,也好早日见到冠军侯……”

    众人便都同意王导的这番推论。

    只不过,等第二天一早,就有一名吏胥过来,给他们通报道:“我家侯爷知晓诸位到来,已经做好准备,等几位三日之后抵达蓟县,便会接见。”

    只要人到了,马上就见!

    这个出乎了王导原本意料的表现,固然让他有些下不来台,毕竟那些原本尊敬自己的族人看过来的目光,都夹杂着一丝怪异。

    但比起面子问题,跟让他担心的,却是这么干脆的面见,很有可能预示着自己会碰上十分棘手的情况。

    所以,当使节团的从使过来请示的时候,王导就语重心长的说道:“诸位,你们一定要做好准备,此番面见冠军侯,虽然见起来容易了,但面见的时候,会得到何等结果,却着实难料,老夫担心,那位侯爷会趁此机会,讨要权柄!”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轨车,铁罐马,引水自来坐钟摆() 
王导话音落下,他的一名族兄却是忍不住摇头叹息,说道:“比起这北地的局面,我等还有何权柄可言?”

    此言一出,说到了不少人的心坎上,就有人附和道:“是啊,纵观北地,有民有兵,这幽州更是富庶,怕是不下于江左,而江南本来便比不上中原人口,长此以往,这……”

    听着几人之言,王导只是摇头,最后才道:“这北地若是发展下去,自可成就一派,只是到底需要时间,但若是冠军侯可以执掌江左之政,便能免去许多弯路了,想来他或许就有这个念头。”

    听得此言,众人沉默之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