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杨怀仁也不再理开心的蔡京和感叹事情戛然而止仿佛没有看够热闹的众人,站起身来走回了随园。

    外边的人渐渐的散了,随园门前的大街上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喧闹。

    杨怀仁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自言自语道:“我本想做个好人,可是当好人救不了大宋,哥只好做个坏人了。”

第214章:夜市() 
内城南大门是朱雀门,从正门朱雀门向西一直到新门崇明门之间,是被护城河自然分割出来的一片广场。

    这片广场原本是从护城河到内城墙的一片缓冲地带,后来渐渐的发展成了东京城除了西瓦市子和马行街这两个大集市之外的另一个市场。

    北宋自太宗淳化年便取消了宵禁,于是东京城里诞生了一种新型的市场——夜市,比如东市的马行街夜市,西市的潘家楼夜市,到仁宗天圣年间,矾楼夜市成了城内最大的夜市。

    而此后不久,这片广场也发展成了一个夜市,由于接临风景优美护城河,贩售杂货和各色小食的商贩们不但可以在河岸上摆摊,还有不少商贩以乌篷船当做店面,于是这个夜市又被百姓称作舟桥夜市或新门夜市。

    夜市也像正常白天里的市场一样,是一年四季都正常开放的,每到暮色来临,这片广场上便热闹起来,下了工的市民来到这里,在露天里吃上一顿晚饭,轻松惬意,也就渐渐的养成了习惯。

    杨怀仁本来正为白天的事情闹情绪,可被赵頵邀请来逛夜市,看着眼前喧嚣热闹,游人如织的景象,他心情也逐渐好了起来。

    两个人下了马车,把各自的随从远远的扔在身后,两个人要享受一下普通百姓的生活趣味。

    朱雀门外向西一转,便进入夜市里,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个茶摊。

    每个摊子挂起的幡子上都写了一个大大的茶字,却也并不像是寻常的茶肆茶馆一样单单煮茶卖茶水。

    随意找个摊子一坐,先有小二哥送上一盆洗面汤来,让客人洗手净面,仿佛也洗去了一天来的忙碌和疲劳,心情自然便好了起来。

    只需要几文钱,摊主便根据客人的口味和喜好,或者上一杯清茶,或者来一碗甘草冰饮子,再加上一小碟开胃的小点心,独特的口味随时让人胃口大开。

    再往里边走,深秋的清爽空气夹杂着各种小食香气的气味便传了过来,每个小食摊上都坐满了人,百姓们谈论着当下的新闻,在小贩们口音各异的吆喝叫卖声中享受着美食。

    小贩们提供的小食或许不如白日里营业的酒楼饭馆提供的食物精致,却胜在种类繁多,更带有大宋各地的乡土特色。

    河东的菜肉包子,河西的蒸肉饼,庆州的旋煎羊肉,临安府的五味粥,岭南的荔枝糕,挨个摊子逛过去,每样都试上一试,杨怀仁有种几十步便走遍了大宋的感觉。

    吃了许多各地的美味,或许已经口渴了,不必回头去买茶饮,挑着担子贩售果儿茶的小贩已经在你身边。

    这些小贩只有一个人,一挑担子,一把竹筒舀子和两桶果儿茶,却并没有供人盛装茶水的容器。

    杨怀仁看样子有些担心,心想不会是所有人都直接拿那把竹筒舀子,从茶水桶子里直接舀了果儿差喝吧,方法虽然简陋方便,但这实在有些不讲究卫生。

    赵頵看着他的样子笑了出来,轻轻拍了拍他的手示意他放心,轻车熟路的唤了一个挑担子的茶水贩子过来。

    一文钱扔到挑担小贩担子头上的小竹篓里,小贩便笑呵呵地递到二人手里各一片叫不上名头来的两三寸宽的长条形草叶。

    草叶儿倒是洗净过的,灯火照耀之下,光滑的一面还反射着透着深绿的反光,将这草叶儿一卷,便成了个倒圆锥形的容器。

    杨怀仁胳膊不方便,赵頵先卷了一个塞到他右手里,接着又自己卷了一个。

    见两人卷好了各自的“茶碗”,卖茶饮的小贩提起竹筒舀子,轻巧的把舀子伸到茶桶里舀出果儿茶,然后手腕轻轻一抖,便把果儿茶熟练的一滴不漏的倒在了“茶碗”里。

    这饮料的名字叫果儿茶,却是完全没有一颗茶叶的。倒不是小贩偷工减料或者货不对板,而是这年代百姓习惯上把各种饮料称作“茶”而已。

    杨怀仁先用舌头啜了一小口,发现果儿茶有点类似后世的淡果汁,没有那种浓厚的果汁味道,却同样的鲜甜,接着一饮而尽,也是非常的清爽解渴。

    几样各色小吃,两勺果儿茶下肚,杨怀仁不得不感叹北宋的饮食发展进步,已经非常接近后世的水准。

    除了某些食材还没有在这个年代引入中国,在现有的食材基础上,北宋的百姓们已经凭借着自身的智慧,把食物通过各种方法制作成诱人的美味。

    或许有些小食,在贵族和文人眼中还上不了台面,但是正是这些民间的特色小吃,更容易被普罗大众所接受和喜爱。

    当然,也有像赵頵和苏轼这样的贵族和文人热衷于这些夜市上的小吃,苏东坡笔下便有描述他逛夜市的诗词传世。

    “龙津观夜市,灯火亦辉煌……不知京国喧,是谓江湖乡。”

    不知苏大学士在夜市上吃完了什么家乡特色的小食引的他思念故乡,接下来杨怀仁倒是发现了一种能让他思念家乡的食物——把子肉。

    熟悉的乡音,熟悉的味道,一片把子肉塞进嘴里,杨怀仁闭上眼,似乎看到了趵突泉的淙淙泉水,大明湖畔的荷花开了,满城便都是荷花飘香。

    再睁开眼,泪水遍溢满了双眼,想家的时候,一个男人也可以有泪水的。

    杨怀仁不知道父亲怎么样了,他想知道如果把他成家的消息告诉父亲,他会不会为儿子感到欣慰。

    赵頵只顾着吃,也不管这把子肉是猪肉做的了,等鼓着满嘴流油的嘴巴抬头看到双眼朦胧的杨怀仁时,他有些诧异。

    “我说内弟啊……”

    “啥?内弟?怎么不叫杨兄了?”

    杨怀仁擦了擦眼泪,使劲抽了抽鼻子,装作没事人一样问道。

    “韵儿怎么也是为兄的结义妹子,你娶了她,自然就是我的内弟,再说了,喊你内弟不是亲嘛,是不?嘿嘿。

    我就是没想到你还是个多愁善感的多情种子啊,吃个把子肉都能吃哭了,实话招来,想起哪位小娘子了?”

    “哎吆我去,你真是我的哥,我就是吃了家乡的小吃,一时怀念故乡而已,你还真当我想起了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赵頵生在京城长在京城,哪里能体会别人的思想之情?他色眯眯的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贼头贼脑的问道:“夏雨荷是谁?俊不?”

第215章:美食之夜() 
杨怀仁绘声绘色的把夏雨荷的故事讲给了赵頵听,只不过是当做戏文讲的,不然赵頵若是知道几百年后的皇上不姓赵,他能怒火攻心当场挂掉。

    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并没有打动赵頵,他只是觉得这个叫乾隆的家伙不是个好东西,既然有了后宫佳丽无数,就不应该随便招惹民间的女子。

    杨怀仁刚要感叹赵頵这家伙还算是个专二的好男人,他便吹上了,他对他的两位王妃那叫一个好,纵古论今是再也找不出他这么好的王爷来了。

    杨怀仁很佩服他这一点,能把怕老婆吹到这种地步的男人,不应该当王爷,应该剃了头发去庙里当佛爷。

    夜市的中央位置,空出了一大片空地,有不少人正在忙着搭建一个长桌似得东西。

    赵頵指着这张长达三十丈的长桌说道,“这里便是明日夜里举办大胃王比赛的场所了。”

    杨怀仁四周看了一下,这地方正处在舟桥夜市的中间,也是最宽敞的一处地方,确实是举办这次活动的好地方。

    “当初为兄听了你这个主意之后,我就想到了这个地方。

    归雁楼的地方小,最大的大堂也只能坐下二百来人,你家随园就更不用说了。

    这次大胃王比赛,光是参赛的人就有上百名之多,我想了好多地方,也只有这里能容纳下这么多的参赛者。

    这里本来就是夜市,来往的人多,在这里举办这次活动,也起到了广而告之的效果。

    另外,为兄也循着你的思路有了另外一个主意,今天叫你出来不光是来看看场地,另一个目的,便是要你听听为兄这个主意怎么样。”

    “哦,大舅哥有什么好主意说出来便是。”

    “哈哈,这个大舅哥叫的我爱听。我的主意也很简单,咱们举办大胃王比赛是为了扩大牛肉面的影响力,那么咱们完全可以把这次活动搞成一次‘美食之夜’。

    既然要宣传牛肉面,不如一次性把咱们现在推广的所有新美食新美酒一起给宣传了。

    像汉堡包啊,卤味啊,随园春的美酒啊,另外还有咱们连锁加盟商里,各家独特的一些美食,也一并宣传了。

    当明日举办活动之时,在中间这片平坦的区域,再摆上百八十张桌椅和板凳,便是一个露天的酒楼大堂了,咱们把每张桌上都摆上美食,供来观赛的百姓们品尝。”

    “恩,好主意,一举多得,只是明日来观赛的百姓估计得成千上万,摆满了一百张桌子也不够他们吃啊,万一发生了哄抢甚至踩踏的事件,那就麻烦了。”

    赵頵笑道:“知道你有这方面的担心,你放心,不是所有人都能免费吃到美食,喝到美酒的,要是那样,就算你不怕赔死,我也怕啊。

    我早想好了,明天咱们免费招待的,有三分之一是那些各国的使节和几位朝中的大臣,还有三分之一是咱们这些酒楼的熟客,最后三分之一才是通过猜灯谜选出来的现场观赛的百姓。

    而维持秩序的事情,本王通知开封府一声便是,让蔡京派人来维持。

    能够享受免费美食美酒的人毕竟只有四五百人,那么多人看着别人吃吃喝喝,不也眼馋嘛,自然会花钱去咱们的店里吃饭去。

    这叫……对了,你以前说起过的那个新鲜词儿,叫什么营销来?”

    “饥饿营销?”

    杨怀仁惊呆了,赵頵这小子跟自己在一起时候长了,都学得这么精明了,连饥饿营销这种高大上的营销模式都学了去,这要是再偷学些别的东西去,他还不早晚成精?

    “对,饥饿营销,啥意思为兄也不明白,反正就是让别人饿着肚子看咱们吃好吃的喝好喝的,他们就会掏钱去买咱们吃的喝的好东西。”

    靠,杨怀仁鄙视了他一眼,这还叫不明白?虽然他说的意思和后世的饥饿营销不是一回事,但是眼下的情形来看,还真是瞎猫碰上瘸耗子了。

    对于一只猫来说,死耗子只能吃不能玩,少了不少趣味,而瘸耗子是又能吃又好玩,还真是打发了这位“闲”王不少无聊的时间。

    虽然赵頵三十大几了还这么贪玩有点对不上他王爷的身份,但是他那种组织能力和掌控一切的能力,还真是让杨怀仁佩服,也许这就是生在帝王家与生俱来的天赋吧。

    “对了,明天吐蕃使节多杰会来参加大胃王比赛,但是别忘了咱们要跟他谈的正事,现在咱们这些店的牛肉供应看着挺充足,但是契丹人和西夏人是信不过的,万一出点什么幺蛾子,一下大幅涨价咱们就得抓瞎。

    多杰这小子一看就是个贪吃又贪财的主,只要让他知道咱们和他是打算长期合作,他有赚头,咱们的牛肉供应就不愁了。

    还有你联系的那个出入宋吐之间的行商,他跟吐蕃诸部东边那几个部落谈的怎么样了?咱们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供货方面也要让他们有竞争,咱们拿到的牛肉就更便宜。”

    “嗯,这几天就能有消息,哥哥办事你放心。”

    放心?我又怎么放心呢?杨怀仁暗自叹道,就算以后跟吐蕃人谈妥了,以后有了大量的牦牛供应牛肉的需求,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最好的办法还是像他当初建设食材基地一样,能自产食材才是最好的,既能降低成本,又能监控食材的生产,以保证食材的质量。

    现在蔬菜大棚已经试验成功,这半年时间开始育种,年后就可以大面积种植新型的蔬菜。

    像牛肉的供应,最好的办法还是能自己开辟出一片牧场来,自己来培育和饲养肉牛。

    大宋如今的国土上基本没有合适的牧场能达到杨怀仁这个目标,不过未来的事情,杨怀仁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只是这个计划里,开辟牧场饲养肉牛只是个开始。

    时辰接近三更的时候,杨怀仁和赵頵也打算打道回府,而舟桥夜市却完全没有冷清下来的意思。

    掀开车厢上的窗帘,杨怀仁看着夜市门口依然进出的熙攘人流,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也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