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掀开车厢上的窗帘,杨怀仁看着夜市门口依然进出的熙攘人流,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也许,他找到了他要为之奋斗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第216章:谁是大胃王(上)() 
东京城里有点怪异,大大小小的店铺,有很多刚过了晌午就关门歇业,即使那些没有歇业的,也多半门前冷清,没有多少生意可做。

    那些掌柜的们实在是郁闷,不过他们也没有办法,今天是大胃王比赛举行的日子,手底下伙计们多是下了注的,一过了晌午,他们就开始各种头疼脑热肚子疼,与其看他们拙劣的演技,不如索性就关门歇息半天。

    大胃王比试的影响力确实超乎想象,与其说这是杨怀仁的营销头脑好,不如说是人家青莲帮给他宣传的好。

    虽然从兰若心那里,杨怀仁没分到半个子儿的实际红利,但是人家青莲帮这免费的宣传,也算是让他没有亏太多。

    平常人的心态也是奇怪,上一次归雁楼厨艺比试的赌盘中,那些赢了钱的赌徒们自然会对这次的大胃王比赛赌上更大的赌注,企图再发一笔横财。

    而上次输了钱的倒霉蛋们则烧香拜佛祈盼着这次能轮到他们福星高照,鸿运当头,能转个运势把输了的钱给赢回来。

    于是这次的奖池轻轻松松就超过了上次,只是对于赌徒们来说,下起注来有点困难,上一次除了杨怀仁就是魏财,只有两个选项。

    这次有一百多个人参加比赛,就算很大程度的缩小范围,光那些有名的吃货们,就有不下十人之多,这可就难为了这些赌徒们。

    这年代还没有专业的分析师来透露些小道消息,大家都是根据市井之间流传的传闻来判断谁最有可能胜出。

    目前最热门的人选,其实也不多,像当日在随园吃掉二十五碗牛肉面的陈天霸就是其中一个,尽管如此,陈天霸的胜出赔率只不过排在第三位。

    排在第二位的是吐蕃使节多杰,按照流传的说法,他一顿饭可以吃掉两只整羊,算算重量,相当于一顿饭吃一百斤左右的食物,如果换算成牛肉面,算上汤汤水水的,也差不多是五十碗,他的胃到底有多么大,以此可见一斑。

    而排在第一位的更是位奇人,比起排在他身后的两位膀大腰圆的大汉,这一位只是个身材普通的人,从身材上看,这位是无法让人联想到大胃王这上边来的。

    但是奇就奇在他是个会法术的道士,他的故事就更是个传说。

    据说今年夏天的时候,这个自称为太虚子的道长在京南路布道,路过一个村庄的时候,赶上一个庄户家里失火。

    全村敲锣打鼓聚集了二百号人,端盆握瓢的正打算去距离失火的人家百步远的一口水井里打水灭火。

    而这位太虚子当着众人的面,慢慢踱到水井边,施展了一套龙吸水的法术,然后整口井的水位都下降了三尺。

    而后这位神仙似的道长就在百步之外,从嘴里喷水救火,顷刻之间在失火的房子上头像是下了一场倾盆暴雨,不大会工夫火就熄灭了。

    这件事后来就传遍了京南路的数州数县,东京城里也有不少信众也在传扬太虚子的这件大善事,也正因为这样,太虚子便成了最大可能胜出的热门人选。

    杨怀仁听了这个故事,看着讲故事的人那笃定的表情,他只有呵呵了,人们的意识形态还停留在对神佛之事十分敬畏的时代,这种事情传的人多了,他们自然而然的就坚信不疑。

    且不论这件事是真是假,就从太虚子龙吸水,还有再喷水救火这个动作来看,就严重不符合科学的规律。

    他要真这么牛逼,怎么不去上天呢?所以说杨怀仁觉得太虚子的这个传说也太虚了,就算真有其事,也只不过是这个神棍的障眼法罢了。

    后来杨怀仁再仔细推敲,便琢磨出里边的意思来了,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最接近事实的情况就是,当初黑虎帮那帮子编故事的属下,被兰若心收编了。

    再结合兰若心让陈天霸早一阵子来投杨怀仁,加上上一次的经验,杨怀仁觉得有点后悔他教给了兰若心讲故事的本事。

    而兰若心也不再是那个清纯的绿衣美女,现在的她,虽然名义上还是青莲帮的二当家,实际上她已经超越他父亲,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帮派的当家人了。

    对此杨怀仁只有苦笑,就算他是兰若心的救命恩人,可也没法改变这一次他被兰若心算计了事实,或许在她心目中,一个叱咤风云的江湖大咖才是她真正的归宿。

    ……

    还没有入夜,舟桥夜市比往常早了许多便热闹了起来,举办大胃王比赛的夜市中间的广场上,就更是人头攒动。

    杨怀仁眼前的场面,如果说是万人空巷那有些夸大其词,不过说是人山人海,旌旗招展是一点儿也不夸张。

    如果不是早有开封府的衙役们在现场维持秩序,恐怕挨着河边的人会被挤到河里去。

    城墙上是十四面巨大的旗帜迎着风猎猎作响,旗帜上面正是随园和那十三家合作伙伴的名号,作为发起者的随园和组织者的归雁楼的两面旗帜,自然排在最中间最显眼的位置。

    临时的厨房搭建在一个高台上,各家都派出了厨师在这里忙活。这也是赵頵的主意,东京城里吃过牛肉面的人多了,但是真正见过牛肉面的制作过程的却不多。

    因为制作牛肉面的最关键部分在于熬汤和和面,这两样技术只要不泄露出去,对于拉面的手工技艺,是不怕别人看的。

    而且叫人看了去也有好处,这种现场表演的形式,更容易让食客们觉得牛肉面的制作并非易事,充满了技巧性和观赏性,也从另一个角度衬托出牛肉面天下第一面的名副其实。

    一百套桌椅已经摆好,菜品还在制作,每张桌子上一坛随园春美酒先摆上了桌子,打开泥封,醇厚的酒香便飘了出来,让整个广场上的人群都觉得沉醉。

    日薄西山,天色黯淡下来,各国使节逐渐到场就坐,老主顾们也陆续到场。

    虽然他们抱怨着老早就出门,却在夜市门口到夜市广场这区区几百步的路上堵了小半个时辰,但是看着周围上万人拥挤着被开封府衙役们挡在圈外,他们能坐在宽敞的中间,那点被堵了许久的郁闷一下子就全没了。

第217章:猜灯谜() 
围观的人群里,很多都是下了注的赌徒,当然也有不少百姓是听说今天能够免费吃到十四家著名酒楼的美食,才早早来此等候。

    见有人已经进场落座,不得其法的人群开始鼓噪起来,归雁楼的掌柜范二娘站了出来,大声宣布道:“众所周知,今日归雁楼,随园以及另外十二家城内名楼在此联合举办‘谁是大胃王’的比赛。

    在场的各位除了能够欣赏到精彩的比赛之外,还有人能够来到场内,免费享受由这十四家名店提供的各色美食。”

    接着他抬手指了指众人身后,“诸位请往身后看……”

    众人疑惑的转过头去,发现护城河上缓缓地划过来两艘大船,船上挂满了许多精美的花灯,把整个护城河的河面都照的流光溢彩。

    “每条花船上各有五十个花灯,每个花灯上都有一条灯谜,凡是能猜射中的者,不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均可获得进场免费享受美食的机会。”

    围观的人群找到了进场的机会,争先恐后地拥挤着去河边,总共就一百个免费吃喝的名额,谁也不想错过了这个机会。

    开封府的衙役们这下可忙活了起来,极力的维护着秩序,生怕有人真的落了水。

    杨怀仁觉得他这样的文化人,猜灯谜这种文化人的趣味游戏,不应该少了他一份。

    说起来灯谜这个词,最早产生于北宋,之前的叫法在各个朝代都有所不同,追寻灯谜最早的起源,要到春秋时期。

    据说当时一些士大夫为了向王上表达一些自己的意见,又怕犯了忌讳,于是用一种“隐语”的方法,把自己想说的字,词语或者句子隐晦的表达出来,这大概就是谜语的起源了。

    杨怀仁以前以为只有中秋和元宵节才有挂彩灯猜灯谜的民俗活动,实际上在宋代,挂彩灯猜灯谜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娱乐形式。

    除了中秋和元宵佳节,像是元旦,春节,二月节,七巧节,下元节等中国传统的节日里,人们都会进行这样的活动,只不过根据节日的不同,所挂彩灯的样式和灯谜的主题有所不同罢了。

    即便是非年非节的时候,为了庆祝一些喜庆的日子,比如官家或族中长者的诞辰,富贵人家嫁娶等,也许规模会小一些,但也有用这种形式来庆祝的习惯。

    杨怀仁不为跟旁人抢进场免费吃喝的名额,只是对这种民俗有些好奇,又想在赵頵等朋友面前显摆显摆自己高深的智慧,所以才去凑个热闹。

    有嘉王府的侍卫开道,杨怀仁也跟着赵頵沾了光,享受了一番特权阶级的待遇。

    王爷就是王爷,人家糊花灯都不是用彩纸的,而是直接用绢布,二人来到一个鲤鱼形状的花灯前,杨怀仁小声问道:“大舅哥,这灯谜是你出的,你一定知道答案吧?”

    赵頵摇了摇头,笑着否认道:“你想什么呢,你看这几天来为了这次促销活动,我都忙成什么样了?

    这里一百条灯谜,就算我有心去出题,可我哪有那工夫啊?这都是你两位嫂嫂忙活了几天才凑出来的。”

    “哦,原来如此,两位嫂嫂受累了。”

    杨怀仁对着王府的方向遥拜了一下,然后斜眼一笑,“既然今天的主题是比试,那么咱哥俩也比试比试,看看谁能更快的猜出第一条灯谜。”

    “我去!做菜我比不过你,猜灯谜你可不是为兄的对手。”

    赵頵啐了一口,也不知道他啥时候学了杨怀仁的口气,这俩字从他嘴里说出来,让杨怀仁见了鬼似得望着他呆住了。

    “我去,大舅哥,你咋学起小弟说话的用词来了?你可知道这二字的含义?”

    赵頵又摇了摇头,“我就觉得你这么讲话听起来十分有趣,却从未想明白其中含义。”

    “不知道就好,哈哈。”

    杨怀仁乐了,如果让他知道这句话说全乎了是“我去年买了个表”,不知道以大书法家大画家大文豪自居的赵大王爷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何况这年代的表就是日晷,除此之外,寻常百姓更是习惯了通过太阳和月亮在天上的位置来判断大体时间。

    直到北宋元祐年间苏颂才发明了水运仪象台这种较高精度的计时器具,宫里就那么一套,买是买不来的。

    杨怀仁揭开第一个灯谜,谜面直接就把他吓傻了,一张红纸上写着:“一柱擎天”。

    这时候的人就这么开放了?杨怀仁暧昧的睨了赵頵一眼,“小弟佩服哥哥,更佩服两位有才的嫂嫂。”

    嘴上这么说,他心里想的却是:朗朗乾坤光天化日……啊不对,应该是这才刚刚升起一轮明月,你们一家子就这么明目张胆的秀姿势,还能不能做朋友了?

    “呵呵,”赵頵笑道,“这个简单,答案是一个‘未’字。”

    赵頵不假思索便道出了正确答案,让杨怀仁又吃了一惊。

    他在手上虚写了一个“未”字,立刻便领悟了这个字谜的高深之处,原来名字里带未字的人才是真正有梦想的人,这才是真正的日天啊。

    灯船上一个王府的内侍恭敬的递过一块牌子来,这便是入场的凭证了。

    赵頵终于有机会在智商上虐了自认聪明天下第一的杨怀仁,这时候还不抓紧机会臭屁啊,接过牌子来在他眼前晃了一晃说道:“哎呀,多谢兄弟承让,哈哈……”

    让你姥姥个屯啊!杨怀仁先输一城,心中不服气,抢过那面木牌子随手扔向了身后,那些刚才还在抱怨挤不到前排来猜灯谜的人立即抢成了一团。

    杨怀仁又拽过一盏桃子形状的花灯,急匆匆的扯开了谜面。他本以为字谜就是后世最常见最简单的拆字或者分字的那种,结果今天才发现千万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

    谜面是:“四座大山山对山,四条大川川对川,四个日头围成圈,四张嘴巴紧相连。”

    杨怀仁凌乱了,这……这是一个字?

    两个山我认得是个出字,两个日我也认得是个昌字,四个山,四条河,四个太阳四张嘴,这些凑一起简直就是个大墨点子了都,这又是个什么奇葩字?

第218章:谁是大胃王(中)() 
杨怀仁抠着下巴想了一会儿,还是没想出这是个什么字。

    赵頵忽然觉得他竟然也能在智商赏完虐杨怀仁一次,竟有些小激动了。

    “为兄又想到答案了,是个‘田’字,哈哈!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