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家亲自宣旨,连宰相这级别的官员,也要遵守这样的礼仪。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官家念在听旨的官员年纪大或者受伤的份上,会明示他可以不必跪拜听旨。

    可杨怀仁的伤,除了胳膊是真伤之外,其他的地方缠了那老多麻布绷带,很明显都是装饰用的,高太后也几位大臣都看出来他这是装可怜贪功,没有说破而已。

    就小皇帝看不出来,还当杨怀仁是真受了重伤了,竟也不用他跪拜听旨,这是何等的恩宠?

    杨怀仁在这些人心目建立的贪财贪功的形象很成功,你们不是都装清高装好人吗?哥偏偏做无赖做坏人,你们最好鄙视哥,不要和哥来往,哥也好落个清闲。

    赵頵和游师雄是明白杨怀仁这么做的目的的,这种事,说起来是人各有志,他们也不多说什么。

    赵煦先是表彰了一下杨怀仁的功劳,勉励他再接再厉,为大宋再创新功,杨怀仁想的却是,新功不新功的我也拿捏不准的,这又不是说两句尽力而为就能成的事。

    他能做的,也许是下次越过大辽跟蒙古热或者女真人买羊肉的时候,看看能不能把这俩部族给整造反了。

    最后才是赵煦对杨怀仁的封赏,“特赐封杨怀仁为环县侯,食邑千户,地十里。”

    这环县侯的封号是刚才几位大臣和高太后商议出来的,像江南和中原的好地,他们是不肯封给杨怀仁的,好在赵頵和游师雄说了杨怀仁正准备买个牧场养些牛羊的事情,也正好中了他们几位的意。

    环县也不在秦凤路,而是在秦凤路怀德军东面。

    环县是个边陲小县,县治下的土地倒是很面积很大,不过多是比较贫瘠的土地,也打不了多少粮食。

    北面是横山,横山再往北就是西夏的国境了,东面是永兴军府的定边军,南面便是庆州府。

    总体来说环县这地方对于一个普通的侯爷来说,被赐封在这里不算好,不过好处是这地方地广人稀,荒地有的是。

    方圆十里的赏地就算都是荒地,在这些大臣眼中虽然不在乎也不心疼,不过对于杨怀仁来说,这么大片地方正合他心意,又不是为了种粮食,能养养牛羊就挺好。

    杨怀仁这次主动感激涕零的拜谢皇恩,本来今天的事情发展到这里都挺好,韩大学士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对杨怀仁问道:“环眼猴今年贵庚?”

    凑,这老头要干嘛,不会是见我封了侯爷,要把他孙女嫁给我吧?杨怀仁一阵胡思乱想,要是你孙女漂亮的话,嘿嘿……那也不行,当我杨怀仁是个喜欢拈花惹草的人吗?开玩笑,我杨怀仁拈起花惹起草来不是人……

    还有,老大爷,你说话能不漏风不?哥们现在是环县侯,不是环眼猴,哥可不想刚刚摆脱了中草药的束缚,又被关进的动物园。

    “学生今年冬天就满十八周岁了。”

    “那就是二十岁了?”

    啥?二十?杨怀仁那个气啊,哥们十八一朵花,正是小鲜肉萌萌哒的时候,咋叫你一句话就划拉到另一代人里去了?老头,你会说话不?不会说话就不要乱说!

    古代相互之间问年龄都是虚两岁的,这么说来,杨怀仁的确算是二十岁了,到了这个年纪,便可以蓄须了,而且要行冠礼,家里的父辈给命字。

    韩维是个很讲究礼数的人,杨怀仁被赐封侯爵,他本意就是杨怀仁已经是礼法上的成年人了,应该取字了,这样他这个侯爷出去也不会被人家笑话他不懂礼数。

    “听闻令尊早年间已仙游,不知家中可还有什么长辈可以为环县侯取字否?”

    杨怀仁想了想,他记得听母亲说起过,杨家的家族倒是繁盛,可是他这一脉已经五代单传,父亲去世之后,确实没有长辈能给他取字。

    杨怀仁摇了摇头,“没有。”

    “那么老夫便为环县侯取个字,环县侯意下如何?”

    人家原来是一片好心,杨怀仁一想韩维是当时大儒,由他来给自己取字,他也算有面子。

    他隆重地对韩维行了个叉手面师礼,“学生在此多谢先生了。”

    韩维微笑着点点头,摸着下巴想了一下,“环县侯买牛肉上为了自养肉牛,也正因此立此奇功,你所作所为可谓福泽大宋万民的好事,不若取字为‘泽、民’如何?”

    杨怀仁差点一口气憋死,吓得他脑袋甩得跟摇头娃娃似的,“学生何德何能,当不起,当不起……”

    韩维又想了想,“环县侯厨艺出众,贴近百姓,难得一颗平常之心,那么叫……”

    杨怀仁胆子都要吓破了,我的韩大爷唉,你这是要害我吧?

第229章:杨怀仁为妻求诰() 
杨怀仁的确想有个霸气点的字,可是韩大学士起的这两个也太霸气了,杨怀仁觉得就算他脑袋不小,可也顶不起这么霸气的名字。

    面对杨怀仁的拒绝,韩维有点不高兴了,老头能给一个年轻后生取字,已经是很大的面子了,多少人想求还求不来呢,他竟然不满意,气得韩维袖子一甩,“哼!”了一声转过身去。

    游师雄见状,忙给杨怀仁打圆场,他先踹了杨怀仁屁股一脚,佯装生气地骂道:“你个臭小子,当了侯爷就了不起了是吧,你再了不起,韩大学士也是你爷爷辈的!”

    这话杨怀仁是没法否认,韩维都快八十的人了,喊爷爷他也不亏,他只好赶紧给老头解释,“韩相公,并不是您老给小子取得字不好,而是太好了,寓意太深刻了,小子怕担当不起啊。

    当年家父给小子取名,这个怀仁便是取自‘智者必怀仁’,一是寄望小子长大了能成为像您一样的智者,心怀仁义,胸怀天下。

    小子不才,智者是不指望了,小聪明还算有点,不过这怀仁二字,小子大言不惭的说一句,小子还算没辜负了。

    方才是小子惹您老人家生气了,明日小子便亲自上门赔罪,给您送上我家随园自蒸的美酒一车,你看如何?”

    韩维好酒,是众所周知的,再说人年纪大了,脾气更像是小孩子,固执又变化多端。

    杨怀仁这马屁拍得也到位,韩维想想那随园春的美酒,忽然便来了灵感。

    “嗯,不错,你名中的怀仁二字,的确是取自唐太宗的名句‘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既然如此,不如就字‘知义’如何?

    希望你将来不但要怀仁,同时也要知义,而且是明白什么是大义。”

    杨怀仁觉得‘知义’这个字取的不错,不但有深意,而且能和名遥相呼应,前后搭配。

    范纯仁小声念道:“知义,怀仁……嗯,不错,不错。”

    吕大防也附和道:“甚好,甚好。”

    杨怀仁这下高兴了,哥们肾好的事情都传到吕大相公耳朵里了啊,看来哥的雄风是传遍了东京城大街小巷啊,哈哈。

    杨怀仁被赐封侯爵的原因,因为牵涉到外交,所以不方面公开,总不能告诉吐蕃,西夏和契丹,是杨怀仁暗地里给他们使了坏,所以这次封赏的过程都在大宋高层管理的小圈子里进行。

    至于对外的说法,那就是他发明了新式军粮压缩饼干了,顶多再加一样缉盗有功,虽然说起来有些勉强,不过杨怀仁可不在乎。

    他从来没有古人那么迂腐的爱惜名声,我就是恩宠过盛了,我骄傲,谁还能把我怎么地?不服来找我单挑,哥们放老虎咬死你。

    杨怀仁被封了侯爷,又有了食邑和赏地,可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趁着别人还在咂摸他的新名字的含义,他偷偷望向了高太后。

    意思很明显,我杨怀仁都有环县侯的爵位了,我娘和我老婆是不是也该提一提诰命夫人了?

    母亲的诰命他倒不怕没有,照规矩侯爷的母亲是自然会被加封诰命的,环县侯是县侯的爵位,按品秩是三品侯爵,那么杨母就应该是三品诰命。

    只是何之韵的诰命,就说不准了,特别是他和何之韵刚刚成亲,两个人都还非常年轻,有些早先封赏的侯爷,成亲十年了老婆还没得到诰命呢。

    高太后脸上有一丝不容易被人察觉的冷笑,那眼神盯得杨怀仁脊背发凉,赶紧收回了目光,他意识到他太放肆了。

    平常胡闹是一码事,喜欢赚小便宜是一码事,而无论是为大宋,还是为高太后她私人立了什么功劳,又是另一码事。

    你可以让她觉得你有些小歪才,小邪气,但是不能凭借为她办了点事,就在她面前放肆,这是一个对权力极度迷恋的人所不能容忍的。

    像高太后这样的在位者,就更不会因为杨怀仁找到了一枚九天玄铁的功劳,就允许他肆意的邀功。在她的意志里,我给你什么你就拿什么,我才是掌控一切的人。

    杨怀仁心里就是再不服气,也不能越过了这条线,这就是地位的差距造成的鸿沟。

    不过不能越线,不代表杨怀仁不能心里问候她八辈祖宗。

    臭老太婆死老太婆,说好的将来一起赏呢?何之韵是怎么回事,旁人不清楚,你还不清楚吗?她再怎么说,也是你侄女,就算不看哥们的功劳,也得看你们之间的亲戚关系吧?

    你姥姥的,敢跟我耍心眼,撂眼子,老子两块钱软妹币就忽悠死你,你不是把哥们攥在手心里随便使唤嘛,等你哪天归了西,哥们一定去你坟头上种菜!

    不光种菜,还用老子亲自产的三十七度的天然有机肥施肥,恶心不死你个老太婆!

    也不知道是高太后打的什么算盘,或许是杨怀仁这剧毒无比的毒誓起了作用,高太后忽然换了一副慈祥的笑眼,和声和气的说道:

    “既然杨怀仁现在封了侯爵,韩大学士又给他取了字,那么本宫就照规矩,赐封环县侯的母亲杨刘氏为三品诰命夫人,新妇杨何氏为五品诰命夫人,以示优渥。”

    既然杨怀仁都被赐封侯爵了,至于他母亲和媳妇的诰命,虽然在诸位大臣听起来他得到的恩宠有些过于隆厚了,不过这种诰命其实也是早早晚晚的事情,高太后也不过是提前给了而已,这就是个面子事,并无实际职权,所以也就没有人反对。

    杨怀仁可就纳闷了,这老太婆的性格阴晴不定的太可怕了,以后还是少见为妙,每见一回都得弄得心惊肉跳的,这得少活多少分钟啊。

    议完了事情众臣告退,走的时候杨怀仁被两位大宰相给拽住了,偷偷在他耳朵边说了句,“一车随园春对吧?老夫也要,先多谢环县侯慷慨了,哈哈。”

    杨怀仁对老人家防御力为零,只得答应明天就去送,韩维更过分,直接要两车。

    杨怀仁咬牙切齿的看着几个老头走远的背影,恶狠狠的骂道,“这就是当世大儒们干的事?强盗!强盗啊!”

第230章:不敢住的大宅() 
杨怀仁平白无故的就这么送出去好几车随园春,正在那心疼,游师雄和赵頵便过来好心安慰他一下。

    “小子,你偷着乐吧,今天无论怎么说你都没亏,当了侯爷,又赚了好大一片土地,不才几车酒嘛,有什么好心疼的?

    对了,别忘了给老夫送两车去……”

    游师雄说完迈着大步扬长而去,杨怀仁感觉一口血要喷出来。

    赵頵拍拍他的肩膀,“看见没,这帮老家伙每一个好惹的,还是咱哥俩关系铁,你看,我就不会做出跟你要酒这种事来。”

    杨怀仁感动的点点头,“老赵,还是你够哥们啊,这帮老头就知道欺负我一个小辈。”

    “所以啊,”赵頵笑得很狗腿,“看在咱俩这么好的份上,你是不是把你家红油给我送一罐子?”

    杨怀仁找块豆腐撞死自己的心都有了。

    “靠!你更狠!红油没有,超级粗大的大红肠有一根,你要不?”

    “要,白给我就敢要!”

    “呃……你赢了。”

    杨怀仁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不要脸的。当节操都可以随意摔出去碎了一地的时候,你就无敌了。

    “哥,不是我不给你,是真没有多少了,到明年我种得多了,肯定让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成吗?”

    赵頵虽然不甘心,不过杨怀仁既然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死皮赖脸耍无赖。

    “这可是你说的?”

    “嗯,我以你项上人头保证。”

    “这……”

    “别这个那个了,咱俩谁跟谁啊,我的脑袋就是你的脑袋,你的脑袋就是我的脑袋,就别跟我客气了。”

    杨怀仁打断了他,“还有件事,这封了侯爵,是不是朝廷附送个宅子?你也知道,我家地方小,人又多,快住不下了。”

    “你想到的倒挺美,东京城里寸土寸金,朝廷哪来的闲钱给你置办侯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