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这种杀人的命案,本就鲜见,一般遇上这种案子,他自知凭他自己的本事是不可能查个水落石出的,不如就索性逮住一个嫌疑比较大的人就扣死了罪名,然后上报刑部等待官家勾决。

    从他以往的经历来看,这么做并没有什么不妥,那些被勾决砍了头的人,大都是市井里名声本就不怎么好的泼皮无赖,加上一些还说得过去的所谓人证物证,也没有什么大的错漏。

    所以这次柯小川杀人一案,他也准备照例审理断案。可现如今忽然蹦出一个从东京城返乡的侯爷出来干涉,他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这侯爷虽然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人家是东京城里来的,怎么都会结交一些朝廷里的达官贵人,不是他一个小小知州可以得罪的;

    但是任凭他无故干涉,案子若是不能尽快侦破,那么他多年以来的好名声就毁了,吏部那边会认为他无能,说不定就会让他告老还乡,他安逸养老的如意算盘就会落空。

    仔细权衡之后,谢老儿觉得兴许是这个侯爷一时兴起才多管闲事,加上他大闹公堂本就与法不合,道理还是站在他这一边的,于是他壮起胆子说道:

    “下官斗胆问一句,不知侯爷今日大闹齐州衙门公堂是为何故?本官审查案情,据理断案,有凭有据,就算阁下贵为侯爷,也无权干涉本官履行职责吧?

    下官还是奉劝侯爷一句,事不关己,就不要多管闲事,否则本官定会把今日之事上奏朝廷,请官家为下官做主。”

    哎吆我去,你个糊涂虫还刚正不阿了是不?杨怀仁心道,哥们这侯爷好不容易装个逼威风一回,要是被这个老昏官给吓倒了,以后还在齐州城里混不混了?

    既然侯爷这名头都唬不住你,那么就别怪小爷我忽悠功力全开了,无关人等速速退后,小爷要开启全力忽悠模式了,伤及无辜小爷概不负责!

    杨怀仁把自己的官引塞了回去,又从腰间择出那面内卫的腰牌来戳到谢老儿鼻尖上,一脸严肃的说道:“本侯特奉太皇太后殿下懿旨,暗中巡检河东诸州诸县,凡查实贪污受贿者,冤假错案者,可以‘便宜行事’,先斩后奏!”

第243章:怀仁升堂(今日五更,任务完成!)() 
杨怀仁这话一说,确实能惊骇得住人。他自然知道高太后给他的这个所谓的“便宜行事”之权,其实仅限于查找九天玄铁的事务。

    不过他在这里拿出来说他是奉旨巡检京东各州,纯粹就是屁股上绑个老虎尾巴唬人。

    不过他也不怕别人说什么,这年头,像谢长礼这样的地方官员,总不可能打个电话去给高太后确认一下,别说没有电话这东西,就算有,他这级别也不够格。

    反正连官家和高太后这样的人他都忽悠过了,杨怀仁觉得他的忽悠名单里多出一个齐州知州来,算是抬举他了,毕竟跟前边两位大咖比起来,谢长礼根本就不算是个事。

    谢长礼听了这话,是不敢有什么怀疑的,杨怀仁说的铿锵有力,手里还举着个玉牌子,他连看都不敢看,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上。

    “下官该死,不知上使驾临,言语多有无礼,还望上使见谅。”

    在谢长礼心里,冒充钦差这种事,是不可能也不会有人做的,谁也不会嫌自己命长。何况面前这一位,确实是位三品的开国侯爷。

    谢老儿作为一州至尊,见了一个年轻人都服服帖帖跪拜了下去,齐州衙门里的衙役捕快们也不是傻子,肯定猜到了这年轻书生不是一般人了,也赶忙跪拜下去,连呼“小底无知,冲撞天使大人,还望恕罪。”

    杨怀仁想起当初在开封府忽悠推官救出宗泽那一幕来,眼下的事情更夸张。

    围观的百姓们见衙门里从知州大人到衙役捕快都跪了下去,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寻思着这个陌生的书生怎么大闹了公堂,还派人打了一众衙役,怎么他们不但不怪罪,还都给跪了呢?

    人群里一个游走于附近个州县做些行商买卖的商人稍微见过些世面,大概猜到了杨怀仁的身份,忽然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了一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出京暗访的钦差?”

    旁边听了这话的人也反应过来,这些百姓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忽然发现齐州城里来了一位微服私访的钦差,何曾见过这等大人物?于是不由自主的也跪拜了下去。

    柯小川无力的伏在地上喘着粗气,抬眼看到杨怀仁的时候也吃了一惊,他怎么也想不到前几日在梁山泊大野坡自己打劫的这一位断了胳膊的书生,竟然是位朝廷的钦差,而且今天,他竟然不记前嫌,成了他的救命恩人。

    柯小川的姐姐转醒过来,感到后脊梁上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可她现在顾不得自己身体的伤痛了,听见百姓们议论说眼前这个书生是个钦差,似乎看到了拯救他弟弟性命的稻草,忙扑倒在杨怀仁脚下,哭泣着求钦差大人给他弟弟伸冤。

    杨怀仁没想到侯爷的身份不好使,自己忽悠的话语反而起了这么大的作用。

    转念想起《水浒》里黑旋风李逵被派去泰安城协助燕青打擂,完事为了逃避官府缉拿,兀自跑去寿张县抢了县衙自己升衙问案的趣事。

    他心道,李逵那粗汉都能充个县官审理案件,没有理由我杨怀仁这么一个文化人不能升堂问案啊。

    于是杨怀仁也来了过一回官瘾问一回案的小冲动。

    他把柯小川的姐姐虚扶起来,然后清了清喉咙,朗声对百姓们说道:“本使奉旨巡检京东各地,路过齐州顺便回家探亲,不料想遇到了这么一件案子。

    谢长礼谢知州断案有误,本使今日便亲自升堂查问此案,诸位相亲请起吧。”

    说罢拨开跪在他面前的谢老儿,准备走上堂去。那几个躺在地上的衙役这时还没有起来,却挤着眼睛露出点眼珠来偷看堂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杨怀仁看在眼里,朝他腿上踹了一脚骂道:“别他姥姥的装死了,你眯着眼睛用旁光瞅了半天了,该起来站班了。”

    躺在地上的衙役见被人家戳破了自己的死尸戏,估计也心情是万分激动,或许想着,原来哥们不仅仅是个“死”跑龙套的,还有台词呢?

    看来这位钦差大人真是慧眼识珠,哥们将来一定攀上演艺生涯的新高峰,绝不辜负钦差大人的一番栽培。

    众衙役于是又重新整理了衣衫,站成两列分列在大堂左右两侧,手中水火棍胸前斜立摆好,就等着钦差大人升堂。

    杨怀仁十分新鲜,自己走到了大堂暖阁之上,做到了那把太师椅上,挪了几下屁股,坐舒服了才抓起面前几案上的惊堂木来仔细瞅个究竟。

    天霸弟弟更是开心的不行,以前是个吃不饱饭的叫花子,如今跟着杨怀仁不但能吃饱饭了,今天动手打了官差,竟然啥事没有,乐得他也跟在杨怀仁后边走上了暖阁,看看旁边还有一把给师爷坐的位置,便坐了下去。

    杨怀仁一抬腿,才想起来那个小胡子师爷还在几案下边藏着,他使劲踢了他一脚骂道:“你他姥姥的属乌龟的吗?赶紧给老子出来!”

    小胡子师爷从桌子底下爬了出来,跟谢老儿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看看堂上他们的座位都被占了,又不敢开口埋怨惹了钦差大人不高兴,只好耷拉着脑袋站在了杨怀仁身后。

    “啪”的一声,杨怀仁把惊堂木打在了几案上,堂下众人都低下头去,站好了队伍的衙役们却抬头看了过来,好像等待着什么。

    杨怀仁第一回坐在这个位置上,也不知道怎么升堂,便转过头去看谢老儿。

    谢老儿凑到他耳边悄悄说道:“上使大人,该喊升堂了。”

    “哦,哦,知道了。”杨怀仁又敲了一次惊堂木,才学影视剧里青天大老爷的模样拖着长音喊道:“升——堂——”

    怪就怪在他模仿的太投入了,这一声“升堂”竟然表现出了有远渐近和似有回声的音效出来,喊完了连他自己都想笑了。

    衙役们这才把手里水火棍有节奏的敲打了起来,两个字的台词也倒念的很像那么回事,他们嘴巴张得跟男低音似的唱到:“威——武——”

    等他们的这个超长的长音结束,杨怀仁才对下面跪着的众人问道:“堂下所跪何人?有何冤情,速速说来。”

第244章:怀仁初断案() 
堂下告状的老妇人方才还哭的晕乎乎的,又听到升堂的“威武”声喊起,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搞迷糊了。

    等旁边的一个少妇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她才抽泣着诉说道:“回大人话,民妇张吕氏,状告城西卖馄饨家的柯小川,今日清晨潜入吾儿张恭庵房里,惨无人道的把他杀死。”

    张律师?张公安?这名字起的也是绝了,杨怀仁心道,若不是他很清楚自己现在是在大宋,或许真以为又回到了现代。

    老妇人旁边那位三十多岁的少妇,虽然看上去穿着朴素,未施粉黛,素面见人,却总让杨怀仁觉得她的言谈举止,不像是个普通人家的民女。

    这妇人帮忙补充道:“民妇张姚氏,乃是张家的媳妇,今日早上去便是民妇家官人房里送早饭,打开门便看见柯小川站在我家官人的尸体旁边……”

    “慢着!”

    除了这张药师的名字承袭了他家一贯的时髦特征之外,杨怀仁似乎听出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你说你亲眼看见柯小川站在你家官人的尸体旁边?”

    张姚氏点点头。

    “那么你是怎么知道你家官人已经死了的?”

    张姚氏一愣神,随即平静下来,急忙辩解道:“当时民妇不知,只是见官儿躺在地上,身边一片血泊,当时吓得只顾着大声叫喊了,后来家里仆子丫鬟听了民女的叫喊声冲进了房里,才发现官人已经没有气息了。”

    “哦……嗯,那你接着说。”

    杨怀仁觉得这里有点可疑,但也不能说明什么大的问题,一个寻常人家的民妇,现在或许还处在丈夫被人杀害的惊骇之中,言语上有些混乱和不严谨也可以理解。

    张姚氏接着说道:“我家官人被这厮杀了,家里仆子们自然要把他拿下,等捆好了这厮,才把他押到了衙门报官。”

    “且慢,你既然是张恭庵的媳妇,怎么不和他睡在一个屋吗?”

    张姚氏脸上忽然有些难言之色,她低声答道:“我家官人喜欢晚上一个人饮酒到很晚,所以他不是每天都回后宅就寝的,而是住在前院中堂后的书房里。”

    杨怀仁看着老妇人身边还有好几个少妇,便又问道:“那么堂上这几个陪张吕氏的妇人是?”

    “这几人都是官人的妾室,加上民女这个正室在内,总共六人。”

    我去,这张恭庵挺有福气啊,娶了六个媳妇,竟然还自己在书房睡……杨怀仁觉得这一点就很可疑,这张恭庵又不是张公公,守着六个媳妇还要自己睡书房,难道有什么隐疾?

    “书房,书房,书房……”

    杨怀仁念叨着书房二字,觉得这里也有些不对头,他身后的小胡子师爷媚笑着凑过来说道:“上使大人,这个张恭庵其实就是咱们齐州城西市里一个贩卖猪肉为生的屠户,大字不认识一箩筐,置办个书房纯粹是做做样子。”

    “哦,原来如此。”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杨怀仁还是觉得这里有问题,接着对张姚氏问道:“你把你从发现张恭庵被杀到把疑犯押送报官的准确时辰说清楚。”

    “嗯……准确时辰也民妇也说不准了,早上民妇去官人房里送早饭的时候,大概是早上巳时正点刚过,把这厮押送报官大概是刚过午时的时候。”

    杨怀仁按照古代的时辰算了一算,张姚氏发现柯小川在张恭庵房里的时候大约是早上九点刚过,押他到齐州衙门是十一点多了,这中间有两个小时,也就是整整一个时辰的时间差。

    “你家住在城外?”

    “我家住在城内啊,就在西市上有座宅院。”

    西市里齐州城衙门不远,步行的话,顶多也就二十分钟,那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他们在干什么?

    杨怀仁再抬头看看柯小川鼻青脸肿的样子,他便明白了。柯小川被张家人施以私刑,凭借他的功夫本可以逃跑,他没有这么做,就说明了他是清白的。

    “张姚氏,本官再问你,你可曾亲眼看见柯小川杀死了你家官人?”

    “这……”

    张姚氏偷偷抬头看了看婆婆,才咬着牙点了点头。

    “大胆!”

    杨怀仁抓起惊堂木重重的拍在几案上,厉声问道:“你可知公堂之上,欺瞒本官是什么罪名?来人啊,把这个满口诳语的民妇……”

    杨怀仁突然变了脸色,其实也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