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煦对杨怀仁的做法表示肯定,点了点头说道,“尊师重道,值得称赞。”

    “多谢陛下,”杨怀仁接着说道,“从那时候开始,微臣便依照家师教给微臣的法子,在庄子的后山荒坡上,开辟了些散地,盖起了蔬菜大棚,种上了这些蔬菜。”

    赵煦听到这里,又打断了杨怀仁,“爱卿所说的蔬菜大棚,可是传闻中寒冬腊月里也能种植鲜菜的棚子?”

    “正是,不知陛下是否还记得,去年微臣还被参,说微臣用种粮的好地种菜之事吗?”

    听到杨怀仁故意提出这件事来打趣,赵煦呵呵一笑,“去年的时候,只不过是些言官看不过你小小年纪便被赐封侯爵,他们眼红而已,那些奏本朕本也没放在心上。”

    言官本就是风闻奏事,针砭时弊,不会深究实真相的,他们虽然很多时候无病呻吟,言之无物,但是这本就是人家的职业习惯而已,千百年来都是如此,本也无可厚非。

    而赵煦这个做皇帝的,指责言官就不太合适了,若是传出去被那些言官听了这话,肯定又要对皇帝一番指摘了。

    高太后轻咳了一声,打断了赵煦,对杨怀仁点点头,“环县侯你继续说……”

    杨怀仁看了看高太后的脸色,收了笑脸,继续说道,“微臣一开始觉得就这点种子,种几亩地能结果就不错了,要推广是不太现实的。

    可后来第一次播种长出来的东西,微臣尝过了之后发现太好吃了,所以扩大了种植,才有了现在这第二批。

    这十几种蔬菜和作物,微臣没有足够的土地全部扩大种植,所以只选了其中几样先做尝试,没想到这次的产量竟然那么大,我家里人吃不完,所以才拿出来贩卖。”

    “你一个侯爷开饭馆也就算了,竟然出来卖菜,真是有失体统。”高太后笑着说道。

    话听起来像是嗔怪,但口气却没有真的怪罪之意,其实她内心里对杨怀仁的师父,以及这些新奇的作物和蔬菜非常感兴趣。

    杨怀仁买了南阳郡王的庄子之后,在庄子里干了些什么事情她都了解的一清二楚的,建设大棚种菜的事她当然也知道,不过到杨怀仁高价卖出了这些新式的蔬菜之前,她只是觉得杨怀仁既然做的是酒楼的生意,自己种些菜也是正常,没往别的地方想。

    后来她逐渐了解了这些新式蔬菜中的辣椒和西红柿,才慢慢开始重新看待这些新奇玩意的价值。

    如果这些东西真是杨怀仁的神仙师父留给他的,那么这些蔬菜就不能简单的当做普通的蔬菜来看待了,这些蔬菜又如此高贵,如果她能在这件事中获得利益,对她将来的计划都是大有助益。

    权力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些事情,是需要钱来解决的。高太后如今有权,不过还不算是合法的权力,她需要让现在掌握的权力合法化,需要大量的钱财来铺路。

    要整合所有力量为她所用,需要权力加财富共同作用,所以她见识到了杨怀仁几万斤蔬菜就卖了十几万贯的钱财之后,就动了心思。

    “不过这么好的蔬菜,如果能够普及的话,对大宋子民都有好处,不过这种事不是你一个小小侯爷能做到的,不如由你来负责育种,推广的事情,便交给朝廷来做。”

    这本也是杨怀仁的打算,只不过这话从高太后嘴里说出来,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太对味,杨怀仁犹豫了一下,还没来得及想好下一步该怎么应答,赵頵乐呵呵的站了出来。

    “母后说的极是,推广这些新式的作物和蔬菜,自然不能让环县侯自己一个人出钱出力,所以儿臣听说此事之后,觉得此事大有可为,于是主动向环县侯提出了要求,用儿臣的万亩皇庄来栽培蔬菜。”

    高太后心有不喜,可她拿她这个耿直的儿子也没有办法。以他对杨怀仁和赵頵的了解来看,杨怀仁肯拿出来种子来让赵頵去种,这里边肯定是有利益相关的,而且她可以肯定的是,将来赚的钱,拿大头的铁定不是她的傻儿子,而是杨怀仁。

    杨怀仁接了赵頵的话接着说道,“嘉王爷深明大义,微臣佩服。微臣觉得王爷的主意很好,这几种蔬菜成熟期非常短,只需四个月,便可以开花结果,到夏天的时候,像神仙果、神仙都和神仙瓜的产量,很可能是如今的数百倍。

    到时候除了留出育种的小部分之外,绝大部分都可以上市出售,而且那时就不仅仅可以满足东京城的需求了,还可以卖到全大宋去!”

    “卖到全大宋?不可能吧?”

    赵煦做出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皇叔加上皇弟的皇庄一起种,也就能种两万多亩,怎么可能普及到全大宋?”

    没等杨怀仁给赵煦解释这几样新式蔬菜产量惊人,赵頵骄傲地抢着说道,“陛下有所不知,这神仙果、神仙豆和神仙瓜,产量实在是太惊人了,卖到全大宋,并不是难事。”

    “哦?这几样东西,亩产能到多少斤?”

    赵煦不太相信,在他的意识里,一亩好地,种粮食也就亩产个三四百斤,种菜他了解的不多,估摸着算,也不过产七八百斤菜,种白菜萝卜可能多一点,也不会超过两千斤。

    可古代的粮食和蔬菜的种植都比较粗放,哪里有杨怀仁从后世带来的精耕细作那样的仔细?加上这几样作物和蔬菜,本就是后世的生物科技发达的情况下各种优选优育筛选出来的优良品种,产量巨大。

    赵頵事先早从栽培这些蔬菜的庄户那里了解到了它们的产量,这种时候他肯定要出来显摆显摆,他伸出了五根手指,笑嘻嘻地说道,“这些蔬菜,亩产可以达到五千斤!”

第419章:推广新式蔬菜(下)() 
“亩产五千斤!”

    赵煦惊得从座位上跳了起来,赵頵则微笑着点了点头,“不错,亩产五千斤。”

    这些本来是杨怀仁该说的话,赵頵全给抢了过去。不过杨怀仁倒没想出这个风头,在高太后惊异的眼神里,分明藏了十几把刀子,既然赵頵愿意站出来,那就让他来挡刀。

    高太后这下不淡定了,杨怀仁以什么样的价格卖掉了这几样蔬菜,她是知道的,如果四个月后赵頵和赵佶皇庄里这些蔬菜丰收了,全卖出去能赚多少钱?

    她强忍着内心的激动默默地算了起来,一亩地产五千斤,就算留一半育种,另一半售卖,两万亩地的话那就有五千万斤可供出售,天哪,这是多少钱啊……

    这问题要让杨怀仁来算,就不会这么算了。因为物品的价格还是受到投放市场的数量来决定的。

    杨怀仁这次出售新式蔬菜,根本不是把西红柿和土豆啥的当蔬菜来卖的,而是当宝贝一样的卖,只不过这些宝贝能吃罢了。

    与其说他卖的是菜,不是说卖的是噱头,卖的是概念。一斤菜他卖了一千斤粮食的价,这是严重不合理的。

    但是他的确用这个价格卖了出去,原因和很简单,就因为新奇,他利用了有钱人的好奇心理。

    可这种价格顶多就用来卖第一批货,到交给赵頵种植的第二批蔬菜下来,就没那么值钱了。

    首先是有钱人那股子新鲜劲,不会维持太久,杨怀仁估计是一个月左右,顶多不会超过两个月。

    而四个多月后赵頵和赵佶的皇庄种植的蔬菜上市之时,因为供应量巨大,那价钱估计要缩水数百倍的,当然即使这样还是有钱赚的,如果明年真的推广向全大宋,继续扩大种植面,那价格也就比现有的常见蔬菜贵不了多少了。

    高太后高高在上,一时半会儿还没想明白这里边的差别,她想的是,栽培和种植交给你们可以,但是销售这一环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既然如此,頵儿和知义你们二人要全力配合,把这次新式蔬菜的推广之事做好,育种和栽培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二人了,至于推广和销售,本宫怕你二人无暇顾及,不若就交给内府来操办吧。”

    高太后这么说,就是赤果果的要分利了,不过她位置在那里,这种事既然从她嘴里说出来了,做儿子的赵頵自然无法反驳,而杨怀仁这样的小小侯爷,就更没法不应允了。

    赵煦心里犯嘀咕,如果真如皇叔说的,这些蔬菜都如此高产,那么推广下去让更多的百姓能够吃到,确实是一件好事,可是这样的事情为什么祖母不交给户部去做,而是交给内府的一帮太监们呢?

    要说内府监的太监们,做事倒也是非常尽心尽力,可是这件事毕竟涉及到农事,要推广蔬菜需要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种了蔬菜就种不了粮食了。

    虽然说如今大宋粮食产量充足,仓禀充实,不过粮食为国本,如何合理分配利用土地,是推广新式蔬菜中的关键点,内府监的太监们是不懂这些的,他们肯定会觉得种菜是给太皇太后赚私房钱,一定会不顾其他盲目的去推广,必然会引起朝廷其他官员的不满。

    赵煦想到这里,忽然意识到了点什么。那些朝堂上顽固的文臣们,以前在他眼里都是些顽固不化的老匹夫,他们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从来都不像通过改革来改变当下大宋政治经济停滞不前的局面。

    赵煦曾经暗地里发誓,将来有一天他重掌皇权,这些老顽固们都把他们打发回老家去种田去,他好提拔一批支持他改革的新官员上来。

    可如今看来,这些老匹夫的存在,并不全是坏事。也许他的祖母,就是杨怀仁口中的“头发长见识短”了,普及推广新式蔬菜的事情,她只看到了虚幻的利益,却没看到这其中的利害。

    涉及到农事的,自古以来就不可能是小事。就算是那些一直支持她的旧派大臣们,也不可能任由她为了私利,就影响了整个大宋正常的农事,这件事应该是交给户部,充分研究推敲之后,才能逐步进行下去的。

    她把推广新式蔬菜的事情交给内府监的太监们去办,很明显就是存了私心了,当时候那帮阉人肯定会跟朝堂上以及地方上的官员出现摩擦,从而引发他们的埋怨。

    这些埋怨最终,也只会转移并聚集到高太后头上,这些官员虽然不敢对高太后的旨意说三道四,但保不齐私底下会有别的想法,只要他们的权力和利益集团内部出现裂隙,那是不是意味着他的机会来了呢?

    作为提出来推广新式蔬菜的始作俑者,杨怀仁和赵頵肯定也会受到牵连,但这些并不是赵煦所担心的,为了重掌皇权,让杨怀仁和他皇叔暂时受点委屈,也不算什么,将来他权力在手,会补偿他们的。

    杨怀仁不懂政治,可没有赵煦想的那么复杂,他只是觉得本来第二批蔬菜上市的时候还能再大赚一笔,可如今看来,高太后这个老太婆非得出来搅和一棍子,那利润的大头他肯定是拿不到了,心里只能暗自叫苦。

    如果他知道他这一年来不知不觉阴差阳错搅和的吐蕃内乱了,大辽也即将内乱,连大宋也是让他埋下了一场大变革的种子,不知道他内心会怎么想。

    杨怀仁这一点比较好,就是心太大了,虽然说这么一来他个人会少了许多收入,但是既然新式蔬菜的推广已经不用他再操心了,也算是开启了他实现理想的第一步。

    一方面少赚了第二批蔬菜上市之时的卖菜钱,一方面其实他也省下了自己亲手推广蔬菜的投入,里里外外,算起来他基本算是不赚不亏,想到这里,杨怀仁也就无所谓了。

    出宫回了家,刚走进家门,杨怀仁就发现家里哪有不太对,丫鬟仆子们都跟屁股上着了火似的跑来跑去,杨怀仁忍不住纳闷,这是出啥事了?

第420章:侯爷有喜了!() 
杨怀仁不明就里,可似乎也被家里这种紧张的气氛感染了,也跟着紧张兮兮地冲进了大门。恰好一个家仆也正急匆匆往门外跑,两人就这么撞了个满怀,杨怀仁顿时感觉天上升起了无数个星星。

    撞蒙了杨怀仁的人叫杨进,是最初进入杨家的那八个仆子中的一个,他年纪最小,按照福禄寿喜、财源广进的顺序排下来,正好取名叫杨进。

    刚来的时候这小子才十三岁,瘦瘦干干看着跟风一吹就能上天似的,这一年来杨怀仁对他们不薄,好吃好喝的从来不小家子气,杨进也正赶上长个子的年龄,营养的保证,让这小子如今的个头已经能达到杨怀仁鼻子那么高了。

    杨进见自己撞倒了家主,忙连声道歉,伸手把杨怀仁扶了起来,又弯下腰去帮家主弹去衣服上沾上的尘土。

    杨怀仁鼻子被撞酸了,眼泪鼻涕流了一脸,不过这会儿也顾不得形象了,扶起杨进抓着他的肩膀急切地问道,“家里这是出什么事了,怎么大家都火急火燎的?”

    杨进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