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4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汉答道,“那倒不是,不过那是年轻的时候了,吃过一次觉得不太能接受的了那个味道,所以之后就没再尝试了。

    松下宝这宝贝我们这些猎人一般也是不怎么吃的,来这深山老林里采了来,也是为了卖给你们汉人的商人来换取钱财,再用这些钱去买别的生活必须品,比如粮食啊布匹啊什么的。”

    天霸弟弟指着那个包着那块刚才的黑松露的小布包又问道,“这东西很值钱吗?比如刚才你采的这鸡蛋大小的一块,能卖多少钱?”

    问完了天霸弟弟也觉得自己有点唐突了,毕竟这件事有可能是人家的商业机密,这么直接问出来人家确实可能不好回答。

    不过老汉似乎完全没有介意,边展示着那块黑松露便说道,“这么一块松下宝,大概有一两多重吧,要是卖给来收的商人,能卖上六七两银子哩!”

    天霸弟弟其实对钱也没什么概念,以前是因为根本也没钱,现在是因为在杨怀仁身边吃穿不愁也没地方花钱。

    倒是铁香玉惊讶道,“老伯,你说的可是真的?就这么一块小东西,能换六七两银子?”

    她说完了才发现杨怀仁和他身边的人都用一种怪异又得意的表情看着她,好似她少见多怪了一般,她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凭着杨怀仁的身份和赚钱的能力,六七两银子在他们这些人眼里却是算不得什么。

    杨怀仁说道,“老伯,如果你用的是宋斤的计算方式的话,是不是说这样品相的黑松露,一斤的售卖价格大约一百两银子?”

    老汉点点头,好似在回应刚才铁香玉的惊讶,“你们别看这东西看上去黑不溜秋的不起眼,但是听说那些商人收了之后,回到汉人的大城里再转手卖掉,价格可是要翻上一番呢。

    不过你也别以为这东西很好找,像这么大的一块,已经算是体型比较大的了,也不过只有一两多重而已。

    我们这么多猎人进山一趟,好的时候也不过采集一两斤,运气不好的时候,空手而归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如今正是采集松下宝的季节,从十一月底开始到明年二月初就结束,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顶多也就采集个二十来斤”

    铁香玉边听便算,幽幽道,“确实能采集的量很少,不过算起来的话,一年采集这种宝贝能换两千两银子,也算是不错了。”

    杨怀仁看来,铁香玉这么说也是从她个人的角度来说的,而人家这些猎人进山采集松露,并没有如今看上去的那么容易。

    这种深山老林,要敢走进来那就必须有过人的勇气,还要有像这位老汉一样丰富的经验和识路的本事,要不然冒然走进来很容易迷路,跟送死没有什么两样。

    但有一点老汉想错了,那些商人来山里到他们的村子里高价收松露,绝对不是为了翻一倍的利润那么简单。

    杨怀仁虽然对这一行的了解也不多,但从一个商人的角度讲,没有起码三倍的利润,那些商人们是不会做这行买卖的。

    而且他们采购了回去也要再次销售给需要的酒楼、药店或者专门的客户,几经转手,每一层都要留出成倍的利润来,松露真正到了食用的人手里,价格说不定早就翻了数十倍也很有可能的。

    杨怀仁忽然觉得他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商机。松露这种食物的确还没有多大的名气,但是它也是有一个固定的高端消费群体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东西确实是好东西,功效上来讲,杨怀仁甚至觉得自己都不用多么忽悠,就能让某些客户感受到它强大的功效,于是便有了做这行买卖的想法。

    倒也不是为了通过这行买卖多赚多少钱,也许是有私心在吧,一方面他自己和家人朋友们可以从中得到好处,而另一方面,也是让这些山民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吧。

    杨怀仁也渐渐意识到了这位老猎人执意要带他们来见识见识山里的这样宝贝,绝对不是闲来无事那么简单,也许老汉所想要的,正是发展更多的客商,好让他们山里的宝贝能卖上更好的价钱,他们也能用这份钱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于是杨怀仁笑着问道,“这位老伯,你这松下宝卖不卖?要卖的话,不如卖给我们吧,我可以给你一个更好的让你更满意的价格。”

    老汉微笑着点着头,毫不掩饰他的想法道,“呵呵,老汉正有此意。”

第845章:美味的黑松露(上)() 
    对于松露猎人老汉寻找新的松露收购商,杨怀仁是早就想到过的,不得不说,在这年头商人对于从事原料生产或者采集的普通百姓的压榨还是有点过分的。

    不光是矿石,松露这些东西,包括最基本的粮食,蚕丝,麻线,等等等等,从事劳动的人民大众,把自己种植或采集来的物资售卖换钱的第一个环节上,他们的所得其实是最少的。

    除了信息闭塞很难自发寻找销路的原因之外,他们的思想守旧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像农民打了粮食,如果有富余,他们只会个人卖给一些收粮的粮商,对于收购价格,他们也没有能够左右和选择的余地。

    而商人收了原材料,从新包装或加工之后,再次售出的价格最少会是最初收购价格的一倍以上。

    这个猎人老汉其实是有这样的意识的,也许是原来从他那里采购松露的商人连年来不断的压价收购,才让他渐渐有了重新寻找松露收购商的想法。

    所以当他遇上了杨怀仁,见他是个来大理收购土特产回大宋贩卖的商人,想让杨怀仁对松露产生兴趣也就不难理解了。

    他运气也是不错,遇上了杨怀仁这个认得松露的人。

    “老伯,你们采集的这些黑松露,我可以出比别人更高的价格,不过我也有一个特殊的要求。”

    老汉非常高兴,“多谢这位官人,你说你有什么要求,我们都尽量满足。”

    “呵呵,”杨怀仁和气地笑道,“要求也不是什么很难的要求,简单的很。你们采集的黑松露,我不会给一个统一的价格,会先让你们按照我的要求对采到的黑松露,按照品相,大小和品质进行分类。

    具体的要求我会详细写下来让你们知道,品质最好的一类,我会按照你刚才说的价格的两倍收购,而品质一般的,则是按照加三成的价格收购,而品质稍差一些的,那只能按照原来的价格收购了。”

    老汉想也不想便点头答应了下来。他觉得眼前这个汉家商人虽然面相上看着年轻,但是做买卖的方式还是很值得称道的,按照松露的品质给出了不同的收购价格,完全合情合理,这样的要求提出来,便证明这是一个懂行的人。

    尽管如此,他们这些猎人采集到的黑松露还是多卖了不少钱的,而且他心知肚明他们从这片深山老林里采集的黑松露品秩大都是很好的,也完全不同担心不会多赚到钱。

    想到这里,老汉开心的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这样说定了,为了表达老汉的感激之情,这一块黑松露不如就作为见面礼送给官人吧。”

    说着老汉便把手里拿个小包袱推了过来,杨怀仁并没有推辞,但他说道,“这块黑松露我收下了,不过也会算作是我收购的,按品质最好的一类算钱,结账的时候一起给。”

    “官人你太客气了。”

    猎人老汉还要领着手下的猎人们寻找更多的黑松露,也不便让杨怀仁几人进入更深的密林中,便让一个年少的猎人领他们出山,去他们的村子里稍作休息。

    杨怀仁也知道他们一大早这一趟出来一定会在顺利待到天黑,所以也没有推辞,便跟着那少年回到了大路旁的驻扎地,领着商队在中午之前赶到了老汉所在的村子。

    山里村子的风貌,大致上有些相似,山谷里的平地山开出一片天地来,便聚集了人在这里生息繁衍,人多了,也就逐渐成了一个小山村。

    不过这个村子要大了很多,从密密的竹楼或者木楼来判断,大概能有近百户人家。

    也许是因为这个村子每年都能通过售卖黑松露换回不少的银子,整个村子比起阿撒所在的山村要繁荣了不少,房子也都比较新,像道路等基建也搞得比较像那么回事。

    至于这个村子属于哪一位兹莫的管辖之下,或者这个村子本来就是一个部族的聚居地,杨怀仁也没太搞清楚,村民们汉话说的都不太好,大家只能相互笑笑就算是打了招呼,却没有什么深入的交流。

    少年领着杨怀仁的商队来到了村子中间最大的一座房子里,村民们热情的招待了他们。

    村民们听说这些汉人商人是村长找来的新的松露收购商,而且出的价格也非常高,心中便对他们更加的觉得亲切了。

    屋里的地炉柴火堆得满满的,平时自己都舍不得天天吃的大米和腌肉也都拿出来招待他们,而且还杀了几只土鸡去熬了一锅鸡汤。

    杨怀仁摸摸怀里揣着的那块鸡蛋大的黑松露,笑着说道,“今天中午便让你们尝尝黑松露的美味。”

    天霸弟弟自然听了欢欣鼓舞,连那些村民们也来了兴致,不少老人和孩子都好奇的趴在屋子的窗户上,看看这个汉家年轻人要如何烹制他们发家致富的宝贝。

    杨怀仁一点架子也没有,把随身带着的一些饼干等食物分发给了窗外和门外围观的孩子和老人们,孩子们一开始还有些局促和害羞,后来见杨怀仁笑眯眯的样子非常可亲,便接受了他的好意。

    而杨怀仁从这个村子老人和孩子的数量,以及他们的穿着和脸色也多少能看出来,村里的百姓生活条件还是可以的,这都是那些猎人们冒着危险去深山老林里采集松露的功劳。

    其实杨怀仁也没有亲自烹制过黑松露,不过原来在五星级大酒店的时候,倒是见识过冬瓜头主厨烹制过,尽管他人品不怎么样,但是厨艺还是有一些的。

    杨怀仁根据自己的技艺,想起来烹制黑松露,其实难度并不是太大,只是有一点他要特备注意,黑松露这种东西营养成分非常丰富,但其中复杂和多样的营养物质,也决定了有一些营养物质是不能用高温烹制的。

    像一些有机物的营养物质,如果在烹制的过程中遇到一百度以上的高温便会分解,从而失去了原来的营养价值。

第846章:美味的黑松露(下)() 
    因此杨怀仁便想到了除了直接食用之外,黑松露的两种处理方式,温烹法或者余热烹饪法。

    直接生食黑松露,那种原有的混合味道不太容易让人接受,特别是对中国人的口味来说,实在是谈不上什么美味。

    温烹法,比较容易从字面的意思上理解,就是用一种温热加热的方式,让黑松露中的味道和其他的食材或者配料相互融合,让它原有的味道不再那么难以接受,而又把它那种奇特的让其他的食材味道的精华散发出来的功效发挥出来。

    眼下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被人接受的,就是用黑松露来煎鸡蛋了。

    先把黑松露洗净,它外边的粗糙表皮质地坚硬,没法直接入口食用,但因为表皮所包含的营养物质同样十分丰富,也是不能丢掉浪费的。

    所以把表皮用刀消掉之后,可以晾干之后研磨成粉末,用作调味料,可以添加到其他的菜里、汤里或者是面里,都是非常合理的搭配。

    而剩下的黑松露,则用刀切成像纸一样的薄片,或者继续切成碎片或者碎丁。

    普通的炒鸡蛋或者煎鸡蛋,往打好的鸡蛋液里加上一些黑松露的碎片或者碎丁,搅匀之后上过炒或者煎,就是一道最简单的黑松露美味。

    这样的处理手法也许不太容易被理解成为对黑松露的一种温烹法,其实鸡蛋中的蛋清和蛋黄的混合液,遇热非常容易凝固。

    大约稍稍超过摄氏七十度的温度,就足以让鸡蛋液迅速凝固成鸡蛋块了,而鸡蛋液在快速凝固的同时,阻挡了外部的热量快速进入鸡蛋块的内部,实际上鸡蛋块内部的温度远没有那么快达到七十度。

    这也就是我们炒鸡蛋,经常把炒鸡蛋出锅了,鸡蛋块内部有时候还是液体的原因。

    而用黑松露的碎丁和鸡蛋液混合炒制,就是利用了鸡蛋的这一特性,当鸡蛋液倒入热锅中的时候,蛋液受热快速凝固,只有少量的黑松露碎丁在鸡蛋块表层受热,而大多数则被包裹在了鸡蛋块之中。

    这样就让大多数的黑松露碎丁被鸡蛋块内部受热的过程,不会达到破坏了它本身营养物质的温度。

    当鸡蛋块表层刚开始微微发出金黄色的时候,这样的黑松露炒鸡蛋其实就可以出锅了。

    金黄色的鸡蛋和黑色的黑松露搭配在一起,从颜色的搭配上也许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