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4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鸡蛋块表层刚开始微微发出金黄色的时候,这样的黑松露炒鸡蛋其实就可以出锅了。

    金黄色的鸡蛋和黑色的黑松露搭配在一起,从颜色的搭配上也许有些让人觉得奇怪,但是这样的方法做出来的炒鸡蛋,无论香气还是味道,都比普通的炒鸡蛋高出一头。

    黑松露收温热之后原本怪异的味道渐渐变得稍稍淡了一些,不再那么让人难以接受了,而更重要的是,黑松露的那些符合味道激发了鸡蛋中的蛋白质味道的精华散发出来,让一道本来普通的炒鸡蛋也变得超级美味了。

    而鸡蛋的美味又回过头来掩盖了不少黑松露那种复合的味道,变成了另一种新的复合味道,而这种味道便让享用这道菜的食客们感到一种舌尖的享受了。

    外边酥脆,内部绵软的鸡蛋块,又有了黑松露那种稍微有些嚼劲的口感,这样的搭配也为我们享用这道菜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这道黑松露炒鸡蛋看上去非常简单普通,但是真正吃到嘴里,往往给人最美好的享受,也让这道菜成了最常见的黑松露料理的处理方式之一。

    而另一种最常见的黑松露烹制方式,就是用它来和烤肉搭配了。

    新鲜的牛肉、猪肉、兔肉、鸡肉,甚至是鱼肉,只需要少许盐,不需要其他任何的调味料添加,直接用炭火烤至八成熟。

    然后把考好的肉打底,在上边叠一层黑松露的薄片,接着再放一层烤肉。上下两层烤肉刚刚烤好,内部很大的热量随着液化的脂肪发散出来。

    就是利用这样的余热,去加热夹在两块烤肉中间的黑松露薄片。当然,至于这道相对西式的料理,也不一定只是叠两层,完全可以叠加很多层,哪怕是跌成了一座烤肉和黑松露薄片的烤肉塔。

    当然,根据个人的口味,偶尔添加一些搭配烤肉会变得美味的新鲜蔬菜也是无妨的,也可以在叠好的烤肉塔上浇上热酱汁,比如番茄酱汁、奶酪酱汁、蔬菜酱汁,都是可以的。

    切成了纸片一般薄的黑松露薄片还真是有一种纸的口感,不过被夹在烤肉当中受热或者被添加的酱汁浸泡之后,黑松露薄片的韧性还是会降低的,口感也许更容易被我们接受。

    烤肉浓重的香味会更多的掩盖黑松露的复杂味道,反而让那些原本芳香的味道留了下来,和烤肉的厚重肉香融合在一起,吃上一口很快就会满嘴的口水。

    杨怀仁制作的黑松露炒蛋和黑松露烤肉,也确实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也许第一口下去那种独特的味道还是会让人沉思一会儿,但是很快就会接受了这种味道,然后喜欢,并最终爱上这种味道。

    而烤肉,味道也因为被黑松露薄片的激发和融合变的出奇的鲜美,直到一块烤肉在嘴巴里已经被嚼碎成了渣,你都不舍得咽下去。

    最后剩下的黑松露的皮,正好因为有一大锅的鸡汤,刚好也不会浪费,可以和其他熬制鸡汤所用到的多种香料混合在一起加入到鸡汤里去。

    这样一来,鸡汤里黑松露的味道其实并不那么明显,但是鸡汤却莫名其妙的变得格外好喝了。

    用这样的鸡汤,浇到刚出锅的香喷喷的热米饭上,稍微搅拌一下,就成了一道美味的鸡汤拌饭,再搭配着简单蒸制的腌肉,哪怕是最普通的腌菜就着吃下去,那叫一个香甜。

    村里的村民们也被杨怀仁邀请进来一起享用这些美食,当他们吃过了自己的父亲或者儿子采集的黑松露制作的美味菜肴,那种美妙的感受比杨怀仁还要多了些许的温情在里边。

    就连自诩见多识广的铁总镖头,也不得不佩服这些美味简直是太好吃了,她一路之上吃饭都很少,可今天却出乎预料的连吃了三大碗饭,而天霸弟弟这样的大胃王,就更不用多说了。

第847章:另一样宝贝(上)() 
    杨怀仁帮忙熬制的鸡汤,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欢迎,特别是孩子们,对他的感觉似乎更亲近了。

    村子里几百口人,那些出去“狩”的人应该算是村子里最健壮的一群人了,而剩下的劳动力则负责村里其他的劳作。

    这便让整个村子的运行显得十分科学,尽管他们的生活方式还很原始,但面对生活的态度却非常的积极向上。

    吃过了饭,杨怀仁便跟那个领他们回到村子的少年攀谈起来,聊天中得知,人老汉叫木朗,也是这个村子里的族长,今年已经快六十了;而少年是那个他的孙子,今年也不过十五六岁,名字叫做巴查。

    出人意料的是,他们的村子不属于周边任何一个部族的土司所有,而是独立的,而且他们附近还有几个村子,和他们的情况也类似。

    至于原因,巴查说他们原来是一个人口不算多的部族,百年前南诏各部族混战时期,他们的部族被别的大部族消灭了,只剩下极少数的族人流落到这片人迹罕至的山里,并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经过了一百年的繁衍生息,族人散落在周边几个村子里,人口也没有超过千人,他们所在的村子,就是族人最大的聚居地了。

    而这地方本来就是深山,离周边的土司都比较远,那些土司们也对他们没多少兴趣,只要他们每年都给那些土司进贡一些贡品,那些土司们也懒得理他们,也正是因为这样,让他们的生活一直非常的平和宁静。

    和这片大山里的其他山村一样,适合种植粮食的土地其实也不多,而且也不算肥沃,光靠种植农作物,是连族人的口粮都种不出来的。

    但是他们的族人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和技能,那就是在深山老林里的狩技能。

    人们把山里的山鸡、野猪等野兽抓回来,逐渐驯化成可以圈养的家禽和家畜,从山林里采集各种可以食用的蘑菇、山果,来补充不足的食物。

    直到后来,他们发现了松露,这种被他们叫做松下宝的东西,一开始谁也搞不懂这是什么,但后来他们拿到汉人的市镇上售卖,竟然有人愿意出高价收购,这才让他们找到了一条通往富足生活的道路。

    杨怀仁欣慰的点着头,虽然他也搞不清这些人属于哪一个民族,但是从他们的经历里,杨怀仁看到了一群勤劳勇敢的人,在部族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之后,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利用这片大山中的资源,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

    其实民族不分大小,能在艰苦的生存环境里生存,并不断的繁衍生息,就显示了这群人的勤劳和智慧。

    而民族和民族之间,也是平等的,不管他们骨子里的性格如何,是暴戾也好,善良也好,都是为了生存,为了填饱每一个族人的肚子,才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性格。

    巴查说他的爷爷要天黑前后才能回来,下午客人们可以在他家里休息休息。

    杨怀仁今天起得早,又爬山又赶路的,按说应该感到疲劳的,但也许是吃了黑松露的效果,让他觉得并没有那么累,而且兴奋地半点睡意也没有,不如让巴查领着他们几个在村子里走走看看。

    这个村子的确很美,即便是在冬季里,村子周围的树木依旧是一大片的绿意,不规则的石块铺成的道路和排水渠,即便是下过了大雨,村里也不会被淹,道路也不会泥泞难行。

    除了村后的田地,在一座和缓的山丘上,聪明的村民们还改造出了规则不同的梯田,从下面望过去,照样能看出来层层叠叠的,煞是好看。

    年轻的男人们忙着制作耕种和狩用的工具,为来年做着准备,而女人们则坐在自家的屋檐下缝制着衣服,杨怀仁从她们门前走过,她们也好不吝惜她们美丽而淳朴的笑容。

    老人们悠闲的在朝阳的墙后享受这冬日午后的阳光,孩子们三五成群唱着欢快的儿歌追逐跳跃着,每一个人似乎都享受着恬静而舒适的生活,组成了一副和谐的山村美景的图画。

    巴查领着杨怀仁他们几个来到了村里的谷仓,虽然建在一个溪边,但谷仓所在的位置地势还是比较高的,而且那种高脚楼似的建筑风格,也决定了在这里储存粮食,并不会让粮食受潮。

    谷仓里的粮食不能算非常满,但对于村子里来说也算是比较充裕,听巴查说,这些粮食一多半都是用卖了松下宝的钱,再从百里之外汉人的一个集市上买回来的。

    另一个谷仓里则是挂了许多经过了腌制,已经风干了的腊肉和鱼干,这样集体生产、存储和分配的方式,也保证了整个村子里不会有人因为自家田地的收成少了而饿肚子。

    当杨怀仁转到最后几个谷仓的时候,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那几个谷仓里储存的并不是粮食,而是一些早已经晾晒干了的山货。

    山果干很普通,而让杨怀仁感兴趣的,是一些山蘑菇干,他饶有兴致地在得到巴查的允许后走进去,扒拉着那些干蘑菇仔细辨别了一下,便会心的笑了。

    “巴查,你爷爷今早跟我们提起的两样宝贝,除了松下宝,这些干蘑菇是不是第二种宝贝?”

    巴查微笑着点点头,“客人真是见多识广,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些山蘑菇,种类其实有好多种,不过味道都是非常不错的。

    我们的族人在四季采集了不同的山蘑菇回来,便晾干了储存在这里,等到你们汉家的大市集的时候,便背到那里去卖。

    你们汉家人很喜欢我们山里的蘑菇,说有一种鸡肉的味道,所以价钱上虽然不如松下宝卖的高,但这东西山上有的是,收集的数量非常多,一年下来也能卖出不少钱来,我们就是用这些钱再买了粮食、布匹和铁器回来。”

    杨怀仁点着头,发现确实如巴查所说,这里的干蘑菇里种类很多,除了最常见的食用蘑菇,他还认出来的就有羊肚菌、鸡枞菌、小皮伞和仙人环等味道鲜美的蘑菇种类。

第848章:另一样宝贝(下)() 
    杨怀仁越来越意识到山里的宝贝其实很多,特别是对他一个厨子来说,这些晾干了的多种种类的蘑菇都是非常珍贵的食材。

    宋代其实已经有了大量的食用型蘑菇成为了百姓们经常吃到的食材,甚至已经有人工培育这种科学的方式来获取这种食材。

    类似的真菌类的食材,除了蘑菇之外还有很多,像黑木耳,银耳等等,还有一些被作为了药材来使用,比如茯苓、地衣、冬虫夏草等等。

    不过对比后世,当时的可食用蘑菇的种类还比较少,最常见的不过是侧耳蘑菇和口蘑的几种可食用类型。

    而像羊肚菇、鸡枞菌等营养价值更高的蘑菇,则食用的相对较少,原因和很简单,这些蘑菇还没有被人工培育,而且大多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之中,所以世面上能够见到的不多,而且地域性也非常强。

    但是吃蘑菇对人的好处还是不能忽视的,它们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以及其他多种营养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而且有一些营养物质,是我们普通的食物的饮食摄入所不具备的。

    杨怀仁回想起刚才在这个村子里闲逛所看到的一切,忽然就明白这里和之前路过见过的大山里的几个村子有什么不同之处了。

    这个村子里的老人很多,所占的比例也很高,这样的现象就说明了经常食用蘑菇的人群,是真的会长寿的。

    这个村里的人因为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能够经常吃到这些珍贵的蘑菇,所以整个村里的人口健康状况,都比外界的好出不少,他们的族群虽然不大,但他们不断的发展和扩大人口数量,和经常食用蘑菇也有很大的关系。

    杨怀仁觉得这个发现比起之前的黑松露来还要重要,黑松露虽然是好东西,但是毕竟目前采集起来还相对很难,而且能够得到的数量太少了,要想普及到普通的大众里,还是不现实的。

    但是这些山里的多种种类的蘑菇就不同了,它们在山里的分部比较多也比较广,产量上也比较大,如果能够用人工培育的方式来生产的话,那可以获得的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

    尽管像巴查一样的村民也认为这些晾干的蘑菇是宝贝,但在它们的意识里,更多的是注意到了这些蘑菇能换钱的属性,是一种经济上的价值,而杨怀仁更注重的,则是它们的营养价值,和它们能给整个大宋人民带来的更多的好处。

    最直观的,就是宋人的医疗条件还不是那么好,老百姓最怕的就是得病,一来得了病看不起病,二来则是即便能看得起病,郎中们也没有足够的医疗水平来治病。

    人容易得病,除了先天遗传的身体素质的好坏之外,最关键的便是饮食习惯造成的体质上的原因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像大宋的普通百姓,整体的免疫能力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