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4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人却觉得这样的惩罚方式非常有趣,一个人当着众人面前大喊一千声“我是猪”,那是什么样的场面?

    不过也有人觉得这样的场面应该很难见到,便扯着嗓子吼道,“若是有人输了不认账,你有怎么办?”

    杨怀仁点了点那个喊话的人,“这位仁兄说的不错,所以在下早有准备,请大家看这一条,上边写的是‘输了不认账,全家火葬场’,所以请大家不用担心有人耍赖输了不认账!”

    “喔……”

    又是一阵惊呼,看热闹的人议论了起来,说这么做也太狠了点,诅咒人家全家死绝,过分了啊。

    可杨怀仁却不以为意,心说你们契丹人不是觉得把尸首烧了是上天见你们的天神去了吗?输了不认账的你全家都见神仙,这算狠吗?

    耶律跋窝台没料到杨怀仁还有这么一出,脸色有点尴尬,嘀咕了一句,“这也太胡闹了。”

    倒是耶律延禧摇着头笑了笑,“这个杨怀仁,还真是挺有意思。”

    杨怀仁该说的都说了,便打了个响指,几个亲兵立即搬了一把太师椅子上来,摆在了擂台中间,杨怀仁潇洒地坐了上去,用眼神扫视着擂台下的众人,还有那么点傲娇的意思。

    也许是那几条横幅太过张扬了,一时间里竟没有人敢上台挑战,场下的人只是交头接耳的议论,场面虽然吵吵嚷嚷的十分热闹,却不见有人要站出来的意思。

    杨怀仁做了一会儿,见无人敢上台挑战,又叫人上了茶水,慢条斯理地饮着茶,放下茶杯后,才装作无聊的样子说道,“怎么回事啊?在下来中京的这几日里,不是有很多名厨叫嚣着在下的厨艺不过如此吗?

    怎么在下摆开擂台接受你们挑战了,你们却学乌龟王八蛋不敢站出来了?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这时几个契丹莽汉听了不舒服了,心说杨怀仁你也太目中无人了,敢在我们契丹人的地方如此嚣张,这还有天理吗?

    一个契丹壮汉挤开前排的人群跳上了擂台,看热闹的人群立即安静了下来,目光都集中在了这个契丹壮汉身上。

    可无论怎么看,这个契丹汉子都不像是个厨师,他一身破旧的毛皮夹衫,里边却不穿内衬,露出了胸口的一片胸毛来,一看就是个粗鲁之人。

    杨怀仁也心中纳闷,心说人不能貌相,难道契丹的名厨都长了这么个德行?

    契丹壮汉先对擂台下的众人抱了抱拳,接着指着杨怀仁的鼻子开口骂道,“汉家小儿,你好大的胆子,敢在大定府如此猖狂,看我不教训你!”

    说罢就摆开了架势要跟杨怀仁比划比划,杨怀仁不知该笑还是该哭,心说你就是传说中体育老师教的语文吧?话都听不懂了?

    杨怀仁并没有惊慌,没等那契丹汉子冲上来呢,站在他身后的天霸弟弟站出来,也没有什么花哨的招式,就是直接一抬脚。

    天霸弟弟身子高大,这一脚正踹在了那契丹汉子的胸口上,契丹汉子还来不及叫呢,就跟一个麻袋包一样飞下了擂台,重重地跌在了台下。

    杨怀仁笑嘻嘻地先对众人作了一揖,“大家可都看见了啊,这可怪不到我头上,是他自己先来捣乱的!

    我再说一次,在下摆的是比试厨艺的擂台,不是比武擂台,再有什么要上来跟我比划比划的,可要想清楚了。”

    接着他又指着仰面朝天躺在地上捂着胸口的契丹汉子道,“没文化不是你的错,出来丢人现眼就是你不对了,你咋不说跟我比胸口碎大石呢?哈哈……”

    见台下还是没有人像是要上来挑战的样子,杨怀仁继续刺激他们道,“原来所谓的中京名厨,都是一帮怂蛋,说就天下无敌,做就无能为力,你们还是不是男人?

    不如把你们那俩球夹紧了扮小娘子不是更好?”

    这话一出口,在场的契丹人心中火更大了,纷纷对杨怀仁怒目而视,可即便如此,他们却没有人敢站出来挑战杨怀仁。

    连坐在楼上看热闹的那些契丹贵族也看不下去了,萧达布合这边又几个契丹纨绔觉得脸上挂不住,便说要派人去砸了杨怀仁的擂台。

    萧达布合制止了他们,小声骂道,“怎么?还嫌不够丢人吗?刚才你们要派人去捣乱我就说过,杨怀仁身边那几个人,都不是无能之辈,结果怎么样?

    你还要砸了他的擂台?一来他的身份是宋使,你砸了他的擂台,其他的使节只会觉得是我们契丹人无礼霸道,丢了辽国的脸面。

    二来你觉得就凭你手下那几个货,能砸得了吗?蠢货!”

    又有人说道,“可不知为何,咱们中京的名厨没有人站出来挑战啊,之前他们吹的天花乱坠,结果人家摆了擂台约战,他们都不出来了,这样还不是丢了辽国的脸面?

    要不……我派人去找几个大酒楼的名厨来挑战?”

    “不急,”萧达布合摆了摆手,又指了指斜对面耶律延禧坐的茶楼,“正主不是还没什么动作嘛,丢脸也是他最丢脸,咱们着什么急?!”

    耶律延禧虽然年纪不大,却也不是没有心机之人。他总觉得杨怀仁这么高调的摆擂台邀中京名厨比试厨艺,似乎是因为那些流言蜚语惹了他不高兴,才做出了这么激烈的应对来。

    但杨怀仁行起事来也太奇怪了,跟听到的关于他的传言来比,虽然他是愣了点,可像这样子胡闹,如此的狂妄自大,似乎有点做的太夸张了,超出了一般人对他的认知。

    所以耶律延禧很快察觉到哪里不太对,但又说不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他下意识的看向萧达布合那边,发现那边早已乱哄哄的,萧达布合身边的那些纨绔子弟都一脸不服气的样子,反倒让耶律延禧平静下来。

第1011章:挑战者() 
    

    杨怀仁也在偷偷观察四周楼上那些契丹贵族的反应,发现萧达布合那边的人多鼓噪,而耶律延禧这边则截然相反,耶律延禧不说话,他身边的人也没有反应太激烈的。

    耶律淳这边则纯是看热闹的样子,他也在不时地关注另外两座楼上的萧达布合和耶律延禧,好像等着看他们的热闹一般。

    杨怀仁想了想,似乎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耶律延禧是当今的皇储,而萧达布合家族实力强大,似乎对耶律延禧这小子心怀不满。

    而耶律淳虽然和他们两个都不怎么亲近,却谁也不帮,甚至更愿意他们打起来,而他便可以从中渔利。

    杨怀仁觉得今天来看擂台比试厨艺的这几个契丹贵族,应该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对于辽国皇位的争夺,还是在耶律氏和萧氏之间展开。

    耶律氏的家族内部,同时也有不同的势力,由此形成了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三种势力,背后都有强大的家族背景,也都在辽国实际掌握了一定的兵权。

    耶律延禧和萧达布合的竞争,也许是明面儿上的,而耶律淳,则在这场竞争中表现的比较安静,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内心也是安静的,也许把自己摆在一个挑战者的姿态,他才有更大的胜算。

    杨怀仁正琢磨着,没想到真的有个挑战者站上了擂台,这一次来的是个普通身材的契丹人,比起前一个要打架的混账,这一个更像是个厨子。

    此人看样子也就二十五六岁,脸色看上去非常自信,也没有契丹人那种野蛮和蛮横的劲头,上台先施了礼,才缓缓道,“阁下就是宋朝的杨郡公吧?”

    杨怀仁答道,“在下便是。”

    那人自我介绍道,“在下名叫耶律查剌,是中京最大的酒楼威远楼的二厨,听闻杨郡公今日万国寺门前设擂邀中京名厨比试厨艺,在下便来上门向杨郡公讨教一番。”

    杨怀仁见这人倒是客气,也和和气气道,“讨教不敢当,大家都是同行,切磋一下还是可以的。”

    看热闹的人群间终于有中京的正牌厨子站出来挑战,而且还是中京第一大酒楼威远楼的二厨,便纷纷向耶律查剌送上了叫好之声。

    杨怀仁才来中京两天,也没去过威远楼,不过从万国寺的契丹接待官员那里,倒是听说过。

    大宋东京城里有七十二名楼,契丹人觉得中京大定府也应该有一些著名的酒楼,这样才能和大宋相比,所以也就从大定府的诸多酒楼里,也选出来七十二名楼来。

    只不过中京城的面积虽然跟东京城差不多,可城市规模和人口上远没法相比,所以中京城的七十二名楼,大都名不副实,像样的也不过二十来家,其他的呢,也大都是怕折了契丹人的面子而勉强凑数的。

    中京城里这二十来家上规模的名楼里,其实大多数也都是汉人开的,请的也是汉人的大厨,城内的百姓也按照各自的喜好,给它们排出了一个次序来,而威远楼,便是众人认定的中京城七十二名楼之首。

    汉人厨子在中京城开酒楼做生意,自然也就收了不少契丹人做徒弟,这位耶律查剌,应该就是契丹厨子中的佼佼者了。

    何况他能在中京城第一名楼威远楼当上二厨,也非常能说明他的个人实力。

    当然,杨怀仁连大宋的厨子都不怕,就更不会把契丹厨子放在眼里,这倒不是盲目自大,就跟大人和三岁孩童掰腕子一个道理,不是歧视他,是他根本不可能是对手。

    不过杨怀仁倒是很欣赏耶律查剌的这种自信,初生牛犊不怕虎看来说的没有错。

    他问道,“不知这位耶律查剌大厨,要怎么比试呢?”

    耶律查剌微微一笑,他表面上很客气,至于他做过什么事,他心里非常清楚,像那些诋毁和蔑视杨怀仁的流言,有一部分就是从他这里传出来的。

    作为契丹人,在他的思想意识里,是无论做什么,都要比汉人强的,尽管他的师父,就是一位汉人。

    打仗比汉人强,那厨艺,自然也应该是比汉人有天赋的,之所以契丹人在汉人的认知里不会做饭,那也是因为契丹民族长久以来在北方草原上游牧,没有汉人在南边那么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汉人因为农林牧渔各种食材的生产比较丰富,才让他们在制作食物的技艺上,暂时比契丹人更有经验罢了。

    耶律查剌相信,只要他能正统的学习汉人的厨艺,而辽国能大兵南下吞并中原的话,契丹人也拥有了更多种多样的食物来源,制作食物的水平,一定会比汉人高。

    不过耶律查剌就认为,经过了十来年的厨艺学习,虽然他目前还是威远楼的二厨,但比起他的大厨师父来,已经青出于蓝,而杨怀仁,则多是因为他的地位因素的存在,别人也是出于奉承他的目的,才称他作少年厨神罢了。

    在他心里,杨怀仁果然没有经得住那些流言蜚语的骚扰,终于忍不住站出来和中京的名厨比试厨艺,而这就是他最大的扬名立万的机会。

    他这趟来打擂,就是想在众人面前挫一挫杨怀仁的威风,顺便把厨神的名头抢过来,同时,也可以让他以后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嘲笑宋朝和汉人。

    他的师父本来想阻止他来参加这次擂台比试厨艺的,理由很简单,杨怀仁绝对不会像耶律查剌想的一样那么名不副实,既然能出名,肯定有他的道理,杨怀仁的厨艺,一定是非同凡响的。

    耶律查剌虽然狂妄,但也不是笨人,他虽然嘴上对杨怀仁各种不屑一顾,但心里明白,杨怀仁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厨艺水准的,绝非一般的小厨子可比。

    只是他听说杨怀仁最擅长调味,更是有几种别的厨师没有的绝密调味料,所以要跟杨怀仁比试最基本的做菜,他怕会输在那些秘密的调味品上。

    所以他想了很久,也想到了一个办法,就像汉人有个叫做田忌赛马的故事里说的一样,那自己的最强项,跟杨怀仁的弱项相比。

第1012章:绝世雕工(上)() 
    耶律查剌有绝对的自信,也许在调味上他可能目前还比不过杨怀仁,但在其他的某一方方面,他绝对比杨怀仁强。

    耶律查剌想清楚这一切,对杨怀仁笑道,“如今中京道还没有开春,像样的鲜菜也没有几样,比试炒菜的话,似乎不能全面的展现你我厨艺的真实水平。

    至于肉食嘛,听说你们宋人也不常吃肉,要比试肉食的菜式,怕是在下要被所有人笑话我欺负杨郡公了。

    所以,不如咱们比试雕工!”

    杨怀仁听得眉头紧皱,心说这都哪儿跟哪儿啊,你不敢跟我进行传统的厨艺比试也就算了,干嘛找出这么多奇葩的理由?

    还宋人不常吃肉,虽然大宋比不了辽国那么多肉类来源,但也不代表宋人就吃不起肉啊,更代表不了大宋的厨子就不会做肉菜,你咋不说宋人连茶叶蛋都吃不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