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5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达布合见父亲已死,悲痛欲绝,但他并没有要投降的意思,而是学他父亲萧撒弼一样,忽然拔出了佩刀,嘴里大叫着“耶律跋窝台我要杀了你为父报仇”,向耶律跋窝台冲杀过来。

    但他哪里有狼军的弓箭快?只不过奔起来几步,近百名狼军弓箭手又是一轮齐射,萧达布合也变成了箭猪,立即倒地不起。

    其余党羽大多数放下了武器,跪地投降,而少数负隅顽抗之辈,则被狼军射死或者刺死,营地广场中瞬时血流成河。

    面对这样的杀戮,杨怀仁真的不忍心看,被杀的很多人其实根本就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他们跟着萧撒弼造反,也不过是忠于主人罢了,他们是坏人吗?还真不好说。

    同样的,耶律跋窝台和他的部下就一定是好人吗?那肯定也不是,起码在杨怀仁心里,萧撒弼和耶律跋窝台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只是一个人太自负,而另一个则更有心机。

    其实杨怀仁已经猜到了些什么,比如给耶律洪基的下毒的人,真不一定就是萧撒弼。

    也许他也有下毒的计划,但已经被耶律跋窝台识破了,然后再用更精妙的下毒手段毒死耶律洪基,把罪名推到萧撒弼身上了而已。

    他们同样有野心,只不过耶律跋窝台用了一种更巧妙的方式和计谋,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罢了。

    当然,在这一刻,杨怀仁还不至于傻到当面揭穿了耶律跋窝台,而且他具体怎么实施的这么一个巧妙的计划,杨怀仁好没有搞清楚细节。

    更何况眼下的局势,对杨怀仁是有利的,一来他达到了他此行出使辽国的目的,二来即便耶律跋窝台掌权,对大宋的好处,起码比萧撒弼继位为帝来的更好。

    辽国的群臣看着这场屠杀,却高兴的欢呼起来。

    他们确实应该欢呼,因为萧撒弼的造反阴谋被击碎了,他们的从鬼门关上走了一遭,现在依然活着,是该用这种方式发泄一下。

    只是看着两个时辰之前还是同僚的人,这一刻里已经被砍杀的血肉模糊,他们竟然有心庆祝,真是让人搞不懂人类行为和思维模式,为什么这么残忍。

    天空依然是湛蓝的,云依然是洁白的,只是草地上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大片鲜血,还有被砍杀的没了人形的躯体,在这样的景色里显得格格不入。

    杨怀仁也做不了什么,只能扭过头去不去看。

    鬼姐似乎很懂他的心意,小鸟依人般的挽着杨怀仁的臂弯,把头靠在了他的肩上。

    杨怀仁低头去看她美丽的容颜,忽然觉得有点不认识她了……

第1139章:下毒的真相(二十)() 
    一场屠杀持续了好久,上百名萧撒弼的党羽被杀。

    屠杀结束,耶律跋窝台立即吩咐狼军将士清扫场地,收殓遗体。破碎不堪的遗体很快被收拾干净,但草地上的鲜血,却依然留在那里。

    安国公主进场时走过的那条花瓣铺就的甬道,在鲜血的染污下,反而更加显眼了,让杨怀仁不得不感叹,美丽和残忍,也许只在一念之间。

    众臣纷纷过来想耶律跋窝台表示了感激之情,称赞他是国之栋梁,有他在,大辽才没有经历一场劫难。

    耶律跋窝台倒是很谦虚,只说大家过奖了,他作为南院大王,在国之为难时刻挺身而出,是为人臣子的职责所在。

    可他越是这么说,越是显得耶律延禧废物了。

    耶律洪基中毒之时,耶律延禧表现的很暴躁,口口声声要找萧撒弼报仇,倒也显示了一个男人的血性。

    可惜当萧撒弼发号施令,眼看着大军压境之时,耶律延禧却突然软了,不但血性全无,竟然还向萧撒弼这个造反狗贼卑躬屈膝,跪地求饶,一下丢掉了作为一个男人和一个皇族的尊严。

    如今萧撒弼父子被就地正法,群臣竟没有一个搭理耶律延禧的,甚至连看都懒得看他一眼。

    倒是耶律跋窝台走到耶律延禧身边,把他从地上扶了起来,还关切地问道,“皇太孙殿下没事吧?”

    耶律延禧自知丢尽了颜面,不知该如何面对群臣鄙夷的目光,只是勉强挤出一点笑意来,表示他没事。

    史孝忠也彻底对耶律延禧失望了,把耶律跋窝台拉回来,开口赞道,“南院大王扶大辽之将倾,实乃国之幸也。

    只是老夫还是没搞明白,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赶来的将士为何是南院大王麾下的狼军勇士,却不是萧撒弼的反军呢?”

    耶律跋窝台似是早有准备,缓缓解释道,“事到如今,本王有些事情,也不能再隐瞒下去了。

    其实前几日里,陛下便得到情报,说今日捺钵节之上,萧撒弼这个狗贼会起兵造反。”

    众人惊呼一声,小声议论起来。

    “陛下竟事先知道了?”

    “那陛下又是为何还中了毒呢?”

    史孝忠抬手示意众人先不要鼓噪,“诸位莫急,听南院大王慢慢说。”

    耶律跋窝台继续道,“是的,陛下提前知道萧撒弼有可能会起事。但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为了不打草惊蛇,陛下便想了一招将计就计的计策。

    陛下探知萧撒弼可能会用下毒的方式来毒杀他,事前便交代本王,做好万全的准备,假意让萧撒弼认为他已经成功在酒中下毒。

    但陛下提前秘密命人换了本来要饮的酒,换做了新的酒。”

    说到这里,某位大臣似乎觉得哪里不对,开口问道,“陛下刚才喝的,确实是北山羊羔酿啊。”

    耶律跋窝台解释道,“是北山羊羔酿不错,但诸位有没有发现,同样是北山羊羔酿,味道却略微有点不同?”

    史孝忠恍然大悟,“老夫说呢,怎么今日所饮的羊羔酿,特别的醇香,是不是刚才所饮的羊羔酿,并不是今年新进贡的那一批,而是陈年的老酒?”

    耶律跋窝台冲史孝忠抱了抱拳,“史大人果然聪明。陛下这次召开捺钵盛会,确实吩咐人准备了两批北山羊羔酿。

    一批是年初新进贡来的,一批是往年的陈酿。这两批羊羔酿同时存放在膳房的帐篷之内,但却暗中命贴身的内侍,把新酒放在明处,老酒放在暗处。

    直到今日选酒之前,才偷偷命贴身的内侍把老酒摆出来,让其他内侍选了一坛盛上来的。

    所以即便昨夜有人真的在新酒的酒坛中下毒,陛下也早有准备。只不过……”

    耶律跋窝台忽然一脸的有赏,叹了口气,“唉……想不到陛下有了如此的准备,却还是没有防住萧撒弼这个狗贼的阴谋。”

    众人也唏嘘感叹,为耶律洪基的中毒身亡感到惋惜。

    耶律跋窝台继续说道,“这件事本来公主是不知情的,但谁也没想到昨夜萧达勒徽潜入膳房的帐篷下毒之时,恰巧被公主瞧见。

    所以才有了公主敬酒之时,脱口而出酒中有毒的事情。当时本王也惊出了一身冷汗,深怕萧撒弼知道陛下提前洞悉了他的阴谋,行狗急跳墙之举。

    好在第一杯酒中并没有毒,陛下也一笑了之。

    陛下本来的计划,是准备在饮下第二杯酒时,佯装中毒,然后引萧撒弼站出来起事,只要证明了他的造反意图,陛下便可以站出来,以雷霆之势击碎萧撒弼的造反阴谋。”

    史孝忠忽然惊道,“果然是这样,咱们用羊试毒之时,老夫就想到了这一点,觉得陛下中毒是假,如此佯装,便是为了吸引造反之人当场现行,好有充足的证据治他的谋反之罪。”

    耶律跋窝台应和道,“史大人精明,能看透这一点,果然是聪明绝顶。只可惜,陛下还是没算到,萧撒弼的计谋里,毒并不是下在了酒里,而是如驸马推理的,毒是下在了酒碗之中。

    所以当陛下中毒之时,本王也以为一切都在按照陛下的预想进行,只要萧撒弼这时候站出来声明造反,便可以命宿卫军将其拿下。

    但一切都太奇怪了,本王也没想到陛下是真的中了毒,一直在逼迫萧撒弼露出他的狐狸尾巴,犹自以为陛下安然无恙。

    萧撒弼毒害陛下的阴谋,还是阴差阳错的得逞了,陛下的死讯从金帐传出来之时,本王也慌了神。

    而萧撒弼知道奸计得逞,便不再隐蔽他的谋反意图,立即命人吹号召集他事先埋伏在营地外的人马造反起事。

    好在陛下的计划里对此有所防范,一是提前命大鹰军暗中戒备,在萧撒弼的第一批埋伏的万余人马暗中出营之时,并没有阻拦,而是在他们离营之后,立即控制了剩余的大队人马。

    而在更之前的时候,陛下也命本王动用南院狼军人马,提前一天感到营地之外埋伏,今日早些时候,狼军便已经把萧撒弼的人马统统围住,一网打尽了……”

第1140章:下毒的真相(二十一)()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史孝忠叹道,“陛下精明一世,只是到最后,干了两件糊涂事,唉……”

    史孝忠所说的两件耶律洪基所办的糊涂事,一是在计划中因为他自负,放松了警惕,才导致喝下了第二杯酒中毒。

    而第二件事,不用讲明了,众人也知道史侍郎说的是这几年来扶植耶律延禧的势力,帮助他顺利继承契丹皇位了。

    且先不管耶律延禧的身份是不是像前几日那些疯传的谣言里一般有些可疑,只是看他刚才那么卑劣的表现,就让群臣大失所望。

    怎么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呢,比起耶律延禧恐惧中的卑躬屈膝,还有耶律和鲁斡只顾着自己不管别人,耶律跋窝台刚才的表现,恰恰在群臣心目中树立了一个临危不惧的高大形象。

    对于耶律跋窝台的说法,群臣并没有任何怀疑,本来就惊恐未定,哪里还有心思去琢磨那些话里的蹊跷之处?

    连史孝忠都笃定的去相信耶律跋窝台了,其他的文臣直接连怀疑的心都没有,就更不用说那些本来就很笨的契丹贵族们了。

    如今他们大难不死,一来感到庆幸和欣喜,二来也开始为自己的将来考虑,眼下耶律洪基驾崩,反贼萧撒弼被诛杀,那么将来辽国的皇位,要有谁来做呢?

    所有人都开始想这件事,当然大多数人想的也不是谁当了皇帝对辽国是最好的,而是想着将来谁当了皇帝,对他们个人的利益是最有利的。

    史孝忠站出来示意大家看过来,“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大家坐下来,商议一下如何为陛下下葬,而接下来,便要讨论一下谁有足够的能力,继位为帝,维持我大辽的繁荣昌盛。”

    他这么一说,耶律跋窝台又把耶律延禧拉了出来,对众人道,“陛下生前一直都在栽培皇太孙殿下成为皇位继承人。

    而且在这次捺钵节之前最后一次朝议之中,也隐隐透露了要立皇太孙殿下为储君的意思。

    既然如此,不如咱们就帮主陛下达成他的遗愿,拥立耶律延禧成为新的大辽皇帝如何?”

    耶律延禧自己都惊呆了,没想到在这种时候,耶律跋窝台还像以前一样那么支持他,眼睛里甚至流出来感激的泪水。

    可耶律跋窝台说完,众臣看向耶律延禧的目光里却全都是鄙夷之色,就连本来一直支持耶律延禧的一些朝臣,经历了刚才的事情之后,也已经对他心灰意冷,而本来就保持中立的一些朝臣,就更对他没有任何期待了。

    史孝忠这次非常严肃地站出来反对道,“老夫很欣赏南院大王的为人,但对于南院大王的提议,老夫觉得非常之不妥。”

    耶律跋窝台装出一脸的狐疑,问道,“史大人此话怎讲?”

    史孝忠依旧板着脸,轻蔑的瞅了一眼耶律延禧道,“若是陛下已经下了旨意立了储君,不管这个人是谁,老夫都会遵从陛下的遗愿,毫无保留的去支持储君继位为帝。

    但事实是陛下根本就没有下这样的旨意,也没有任何书面的文书证明陛下已经想好了立耶律延禧为储君。

    那么眼下就是没有合法的皇位继承人了。老夫这么说,相信诸位都没有异议吧?”

    众人一琢磨,史侍郎这是摆明了不想耶律延禧这个窝囊废继位了,而且大家心中确实对耶律延禧非常失望,想象里就算他当了皇帝,也一定是个昏君,不但不能带领辽国更加强大,说不定会把辽国变得像他一样懦弱。

    所以众人心里早就忽视了他皇太孙的地位,纷纷对史孝忠的说法表示了赞同。

    耶律跋窝台苦笑道,“史大人,这样做,是不是……”

    史孝忠不等对他把话说完,打断道,“老夫认为,眼下的局面,应该从剩余的皇族成员中,寻找一位德才兼备之人,继承大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