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5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跋窝台苦笑道,“史大人,这样做,是不是……”

    史孝忠不等对他把话说完,打断道,“老夫认为,眼下的局面,应该从剩余的皇族成员中,寻找一位德才兼备之人,继承大统。”

    这时一直沉默的耶律和鲁斡好像看到了希望一般,忽然站出来说道,“本王赞同史侍郎的说法,大辽的皇位传承,虽然也讲究长幼尊卑之序,但在我们契丹人的传统里,有一点是要比长幼尊卑更受重视的。

    那就是才能!只有有才能的人,才能让大辽更加强盛,这一点才是陛下最大的宏愿,既然咱们要继承陛下的宏愿,就应该这么做!”

    一番话说的是掷地有声,可惜并没有打动群臣,大家想起刚才耶律和鲁斡自私自利的行为来,心中觉得他虽然比耶律延禧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儿去。

    一个连臣子都不管不顾的人,谁又会乐意去拥护他呢?

    何况耶律和鲁斡也已经六十岁了,他的性格和能力,往常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也不怎么样,让他当皇帝,也只能是个贪图享乐的昏君罢了。

    谁都知道耶律和鲁斡这时候忽然站出来说这一番话是个什么意思,可众臣谁也没有买他的帐,装作没听见似的,等着史孝忠这个两朝老臣来拿主意。

    耶律和鲁斡见众人没把他当一回事,心中郁闷又气愤,可他又不能发作,只得悻悻地退了回去。

    而血缘上离耶律洪基最亲近的人被排除了之后,史孝忠笑眯眯地看向了耶律跋窝台,“老夫以为,南院大王为人正直,近年来执掌南院,析津府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方才国之危难之际,他勇不畏死,一番话大义凛然,给了吾等朝臣信心和勇气,而后南院大王麾下狼军杀至,射杀贼酋萧撒弼极其负隅顽抗的反党,拯救吾等于水火之中。

    论能力论人品,老夫觉得南院大王都是继承大统的不二之选。”

    杨怀仁听完心中窃笑,老头刚才还说耶律洪基糊涂,他又何尝不是精明一世,糊涂一时?

    萧撒弼是个篡权谋反之人,那耶律跋窝台何尝又不是个阴谋夺位之人呢?

    史大人没想明白,其他人也没想明白,杨怀仁只能说,耶律跋窝台的确戏好,不服都不行。

    杨怀仁作为一个外人,这种时候也不好插话说些什么,只能装作一副受教的样子,点着头表示史大人说的很好。

第1141章:下毒的真相(二十二)() 
    这时一个贵族忽然想到了什么,疑惑道,“只是,南院大王只是陛下的族中堂兄,而且……南院大王膝下,尚未有子嗣啊。”

    史大人反驳道,“堂兄又如何?南院大王身上一样流淌的是大辽皇族的血。”

    因为史孝忠知道这个有疑虑之人是耶律和鲁斡的一个亲信,于是他扭头看了一眼耶律和鲁斡,“南院大王眼下没有儿子是不假,不过南院大王正值壮年,年富力强,想生几个儿子还算是难事吗?”

    史孝忠这样的表现,倒是让一些朝臣心中感到惊讶,他平时个性温和,与世无争,不像是个说话这么严厉,会为了自己的观点驳斥别人的人。

    大家心中都猜想,或许是史大人老了,又经历了生死,才变得如此固执。

    再去想他话中说的那些耶律跋窝台的优点,众人心中也是承认的,也许平时耶律跋窝台在众人眼里是个庸庸碌碌之辈,但经历了刚才的事情,他们才发现,这种平时看着很平庸,到了关键时刻能站出来成为大家主心骨的人,才是真正适合成为辽国皇帝的人。

    比较一下耶律延禧和耶律和鲁斡,这一点就更明显了,平时这两人都很是风光,但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却都变成了废柴。

    这么一想,大家纷纷点起头来,几乎是默认了史孝忠拥立耶律跋窝台成为新一任契丹皇帝的观点。

    还有一点大家也不得不考虑,史孝忠有没有可能是在争夺拥立之功呢?

    史孝忠虽然年迈,但精神状态却很好,眼不花耳不聋,处理政事也条理清楚,众人都琢磨着,史孝忠是不是想接着用力之功,得到新帝的重用,从而让自己从两朝重臣,变成三朝元老呢?

    这些汉人文官当官是为了啥?有的人为利,有的人为名。

    史孝忠生活节俭,不太追求物质上的享受,那么他就是为了名声了,三朝元老史孝忠,这名头说出来不光他自己,他全家,甚至他的子子孙孙都感到脸上光彩。

    有这么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他怎么会错过呢?

    既然如此,众人也渐渐想通了,眼下确实没有更合适的人来继承皇位了,与其再犹豫不决,不如顺应天意,也争一争这个拥立之功。

    于是乎众人纷纷靠口道,“史大人说的有理,吾等也愿意拥立南院大王成为新的辽国之主。”

    官员们意见统一了,那些契丹贵族们虽然考虑的没那么多,但他们心里也清楚,局势如此,他们站出来唱反调,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们看了看草地上没有被清理掉的鲜血,依然那么的触目惊心,想到耶律跋窝台的狼军就在营地之中,谁又敢说个不字呢?

    大多数契丹贵族也站出来说道,“耶律跋窝台本就是皇室的一员,陛下生前也非常信任他,重用他,要不然他也不会成为南院大王了。

    我们契丹人看重的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既然耶律跋窝台刚才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朝臣也都拥护他成为辽国之主,我们也没有反对的意思了。”

    还有少部分契丹贵族没有站出来说话,是因为他们之中大多数都是和萧撒弼有亲戚或者姻亲关系的,刚才萧撒弼造反之时,他们也是第一批跪地拥戴之人。

    眼下忽然间变换了风向,他们也始料未及。他们心里难免有些担忧,萧撒弼造反,他们虽然没有实际参与,但他们又跟萧撒弼多多少少有些亲密的联系,如果他们现在拥护耶律跋窝台,那将来他继位之后,会不会找他们秋后算账呢?

    史孝忠是个明白人,一看还没有站出来的那些人,便猜到了他们心中所想。

    “你们也不用担心,南院大王宅心仁厚,宽宏大量,你们又不是真的参与了萧撒弼的谋反,何况方才大家慌乱之下没想清楚做了些难言之事,也并不是不能原谅的。

    老夫相信,只要你们以后忠于辽国皇帝,为国为民多做有益之事,南院大王一定会网开一面,不会找你们的麻烦。”

    这些人立即求饶似的看向了耶律跋窝台。

    耶律跋窝台轻咳了一声,“萧撒弼和他的谋反党羽,本王一定不会放过,不过你们并不属于此类人,你们的所作所为,也只是求生本能罢了,所以本王不会跟你们计较。

    不过如史大人所说,以后你们一定要多做利国利民之事,来证明你们的清白才是。”

    这些人一听耶律跋窝台没打算找他们算账,便赶忙道谢,也站出来表示赞同耶律跋窝台继承大统。

    这时耶律跋窝台却对众人说道,“本王无德无才,腆居南院大王之位,已经感到力不从心,所以推举本王继位为帝之事,还请诸位大人再议。”

    杨怀仁这会儿也只有摇着头暗自叹气,“影帝啊,影帝!”

    史孝忠一副决然的样子,“南院大王何苦推辞呢?你若不能担当此大任,恐怕辽国上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能堪当此任了。”

    耶律跋窝台又推辞道,“事关重大,本王不敢答应,还望诸位大人另选贤能。”

    史孝忠见他还在推让,便证明了耶律跋窝台并不是贪恋权柄之人,更加笃定了要拥护他的决心。

    他忽然跪倒在耶律跋窝台面前,带着哭腔道,“大王不应顾虑过多,还应以大辽的江山社稷为重!

    大王若是不肯继承大统,辽国危矣!请大王顺应天意!”

    众人见史孝忠都跪下了,也跟着跪倒了一片,耶律跋窝台赶忙去扶众人,可谁也没有被真的拉起来。

    耶律跋窝台一脸苦相,“诸位这是何苦呢?”

    说完不知是怎么了,本来站在远处的狼军将士也忽然跪倒了一大片,齐声大吼道,“请大王顺应天意!”

    上万人大声呼号,场面甚是震撼,仿佛整个营地都跟着颤抖了起来。

    “唉……”

    耶律跋窝台这才叹了一口气,很为难地说道,“既然如此,本王便暂且答应了你们,请诸位快快起来吧!”

第1142章:下毒的真相(二十三)()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金帐中的宿卫将军一直在观察帐外的情况,见耶律跋窝台的狼军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了萧撒弼的造反,这才放下心来。

    他手里拿着两张黄绢,是耶律洪基弥留之际留下来的遗诏,其中一张,是要把皇帝之位传给耶律延禧的圣旨,而另一张,则是赐封杨怀仁为南方王的旨意。

    宿卫将军走出金帐,却又经历了朝中众臣推选耶律跋窝台为新帝的过程,他本想站出来宣读耶律洪基的遗诏的,可这一刻里,他呆住了,站在原地,不敢动弹。

    眼前的一幕,给了他巨大的心理冲击。群臣并不是不知道先皇在位时一直都在栽培皇孙耶律延禧成为继承者,但几百个贵族和大臣,几乎同时推举了耶律跋窝台成为新帝,完全抛弃了耶律延禧。

    宿卫将军立定原地,却发现再想向前迈进一步,是那么的困难,好像双脚被钉在了地上一般。

    有些事,大家心里都明白,只是不能说出口。

    耶律跋窝台再三推辞,是他真的不想成为辽国皇帝吗?答案很简单,那绝对不可能,权力对这些身居高位者的诱惑,就像是毒药,一旦中毒,便再也无法自拔。

    他推来推去,也不过是做出一番姿态罢了,换另一种角度看,便是拉拢人心。

    宿卫将军回想了一遍耶律跋窝台和先帝曾经谋划的事情,目的是达到了,但结果却是耶律洪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让他不得不去想,萧撒弼设计谋反,耶律洪基设计了计中计意图除掉萧撒弼这个眼中钉,那有没有可能,耶律跋窝台设计了一条更精妙的计中计中计,既除掉了萧撒弼,同时毒害了耶律洪基,而让他顺理成章的继位为帝呢?

    宿卫将军越是这么想,他越是感到头皮发麻,恐惧的感觉好像一堆毒虫蛇蚁在阴暗里慢慢爬上了他的心脏。

    下意识的,他竟然看向了杨怀仁!

    他发现杨怀仁也在对耶律跋窝台说着恭喜的话,可表情上,却又隐隐有一些言不由衷,特别是从他眼神的那一丝狡黠里,似乎还有一些难言的诡异。

    也许杨怀仁和他一样,也想到了这一点,只不过,眼前的形势,不允许他把真相说出来,那相当于自寻死路。

    宿卫将军心中苦笑,这也许就是杨怀仁这一刻能做出来的唯一的选择吧。

    笑完了别人,他又开始笑自己,杨怀仁没有选择,他有吗?他连想都没有去想,便微微摇了摇头,这种问题还用想吗?太可笑了。

    作为宿卫将军,他的使命便是忠于皇帝,保护皇帝。

    原来的皇帝被毒杀身亡,阴暗的金帐里的尸体已经开始渐渐变冷,新的皇帝在帐外的灿烂阳光之下,接受者百官的朝拜。

    或许光明和阴暗的分别,本就没有那么清晰。

    如果单单是从使命的角度讲,他应该带领他的属下忠于先帝,待颁布完了先帝的遗诏,他便可继续他的使命,忠于新帝。

    但眼前的情况,忠于先帝,便无法忠于新帝,忠于新帝,便辜负了先帝,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困难的问题?

    他手里握着的两张圣旨,不知为何开始变得发烫,宿卫将军也不明白为什么,他的手心里传来了阵阵的灼烧之感,而且那种灼痛的感觉,顺着手腕往上爬,最后来到了心脏。

    他自嘲道,原来文人们口中所说的什么烫手的山药,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耶律洪基的遗诏,到底念还是不念?

    宿卫将军似乎没有了选择。他想起了他的家庭,上了年纪的父母,刚刚学会了走路的孩子,还有温柔贤惠的妻子。

    还有如今就在他身后守卫在金帐周围的那些宿卫军将士们,他不得不去考虑他们的未来,这一刻,他感觉肩上的压力好大,好像一座山,重重压了下来。

    宿卫将军低头看着手里的两道圣旨,如果第一道成立,似乎第二道才能成立,这是杨怀仁答应过耶律洪基的。

    但现在什么都变了,第一道已经完全不可能成立,那么第二道,他又应该如何处理呢?

    他再次看向了杨怀仁,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