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7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庄士恒心里无奈的叹气,他咬了咬牙,不管儿子的哀嚎和委屈,冲上去又开始拿脚踹,一脚一脚下去,都是用死了力气的。

    他就是想用这样的态度向杨怀仁表明,他儿子是错了,可他也真教训了他的,希望杨怀仁能大人大量放过他儿子一次,不要计较今日他们之间发生的摩擦。

    庄文斌彻底傻了,他也发现他老爹有点不对劲,心中甚至产生了某种怀疑,这个打我的中年人,真的是我亲爹吗?

    庄士恒的戏不错,起码很真实,他对他亲生儿子下手下脚,那可都是一点儿都不惜力的,那是真往死了打啊。

    就连一旁本来看着庄文斌挨打心里憋着笑的看客们,看到庄文斌被他老爹打的嘴里吐血、浑身青紫,都有点心生怜悯,于心不忍了。

    在他们心里,庄文斌这种纨绔子弟是挺讨厌的,也确实招人恨,可说起来他也不过是小坏事做了不少,大坏事也真不见得他能做得出来。

    庄文斌的坏,也只是嚣张跋扈的那种纨绔子弟的坏,和真正欺凌弱小的那些市井恶霸还是有些区别的。

    庄士恒这个当爹的教训儿子虽然是应该的,可真像现在这样下了狠手往死里打,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大家也在考虑,这是不是有点过了。

    庄文斌刚才嘴角被抽出血来,这会儿估计肋骨都被他爹踹断了几根,一开始他还有力气嚎叫,这会儿叫声已经变惨叫了。

    庄文斌教子是没错,可真让他这么狠的打下去,怕是庄文斌不被他爹打死,也最少打个生活不能自理,这就是人间惨事了。

    王夏莲见不得一个人被打的吐血,终于忍不住小声哀求着杨怀仁赶紧制止庄士恒,老和尚和老道士似乎也有了恻隐之心,开始说起了些让人心软的禅语。

    杨怀仁摇了摇头,感慨家里人还是太善良了,见不得别人受欺负,哪怕这个人本身就是个小恶霸。

    他起身道,“庄大人,差不多就行了,令郎真被你这么打死了,怕是本王暴戾的名声在杭州城也就坐实了。”

    庄士恒听到身后杨怀仁发了话了,这才停手,心中也如释重负,这件事总算可以过去了,一场人前教子的大戏终于没有白演,至少没有给他们庄家带来更大的伤害。

第1639章:都给跪了() 
不论是看热闹的看客还是离的最近的那三个番邦人士,听到杨怀仁自称本王的时候,全都吓了一跳。

    不过他们瞬间也明白怎么回事了,即便他们不认得杨怀仁,也知道庄文斌这小子这是装比撞在铁板上了。

    道理很浅显,你庄家在杭州再牛比哄哄,还能牛得过人家王爷?

    这年头的老百姓对身份很高的人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敬畏,东京城里或许还因为大官大佬们比较多,这种感觉可能还小一些。

    可在杭州这种地方,别说一位王爷,即便是一位公爷或者侯爷就已经很唬人,也很让人畏惧了。

    看热闹的人也是有眼力价的,也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忽然间纷纷选择了回避,瞬时传来一片关门关窗户的声音。

    三位离的最近的番邦商人也意识到了什么,大胡子番僧赶忙转身对杨怀仁深深行了一礼。

    契丹商人立即想到杨怀仁不仅是大宋的王爷,还是他们大辽的王爷和驸马爷。

    他也不知道内情如何,却因为辽国等级制度的缘故,他意识到他一个商人比不上当兵的,而当兵的比不上当官的,当官的又比不上契丹贵族,最后贵族比不上契丹皇族。

    他算了一圈,算出来的结果是他跟杨怀仁之间身份地位上的差距实在是太悬殊,这让他什么都不用考虑了,立即便跪了下去。

    高丽商人呆了一下,见契丹商人已经跪了,他也不自觉地给跪了,毕竟高丽人比起契丹人来,他们自己个儿都明白他的地位就更低了。

    大宋文人之间,不讲究行大礼,即便是一个普通的士子见了当朝宰相,也不过多行半个叉手礼而已。

    只不过这规矩没法用在庄士恒身上,庄士恒虽然也通过读书得了个举人的功名,可他从来没有考中进士,是后来以武出仕的,这里边也有很多家族财力的支持。

    年轻的时候混了一圈军职,中年才混出点样儿来,能做到一州一府的防御使这种闲职,可以说是当官已经当到头了。

    除非朝中有人提携,恐怕是很难在更进一步了。

    照官场的规矩,既然庄士恒以武入仕,那他就是武官,武官可是没有什么特权的,见了上官,起码要行单膝跪礼。

    在杨怀仁面前,他也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资本,只得恭敬的跪拜了下去,嘴里还唱着“卑职参加王爷”。

    躺在地上准备装死的庄文斌见老爹跪了下去,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忽然便想到对面那个年轻人是谁了。

    若是换了个别的人,以庄文斌在杭州府纨绔界的大哥地位,大不了说一句闻名不如见面,冒充一回江湖人士就可以混过去了。

    可他想起他刚才对杨怀仁说的那些话来,肠子都悔青了,恨不得自己把肠子掏出来捋一遍然后再放回去,争取让时间倒流半个时辰。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庄文斌还算是不傻,意识到他闯了大祸的时候,也不计较他爹刚才踹死狗一样把他踹了个半死了,而且发现他不用化妆,他已经是满脸的血。

    也不知是如何突然间开了窍,庄文斌也不打算爬起来了,直接躺在地上翻着白眼装起了死人。

    杨怀仁还是很有大家风范的,对几个跪着的人道,“诸位请起,本王今日只是携友游湖,诸位不用太过郑重其事。”

    说罢便去虚扶了几个人一把,契丹人自然不敢站起来,高丽人见契丹人跪着不起,他也不好意思站起身来。

    就跟传染病似的,庄士恒见别人还跪着,他也不好自己起来,于是也便跪着不起来。

    杨怀仁心里苦笑,心里却笑骂他们几个人真是有病,而且病得不轻。

    再去看庄公子的时候,杨怀仁是真乐了,庄公子眯缝着眼向他这边偷瞧,也不怕高丽人误会了他模仿人家。

    怎么说可恨之人必有可爱之处呢,杨怀仁就觉得庄公子其实没有那么坏,庄家既然是做茶叶生意的,人家卖茶也是正常的经营活动。

    只是偏不巧他们偏偏要把茶叶卖给契丹人,正好无意间破坏了杨怀仁的计划,才给他招惹了这份事端。

    所以杨怀仁也从来没打算要弄死他或者折腾他们庄家,不过修理一下他们还是会有的。

    这种修理的目的也是一种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而已,因为杨怀仁觉得与其说庄公子是坏人或者恶人,不如说他是个蠢人,和一个蠢人,又能和他认真计较个什么呢?

    杨怀仁对庄士恒道,“庄大人你起来吧,顺便把你儿子也扶起来,你们父子俩在本王面前装个什么劲?不是说你们姓庄,就装什么都像的。”

    杨怀仁很想说你们装比都没装在点子上,装成个皮皮虾还指望老子按鲍鱼的价钱埋单不成?

    庄士恒不敢违拗,赶忙起身去扶庄文斌,等他走到儿子身边才发现,儿子也没真的晕过去,是因为怕事,才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装死罢了。

    庄士恒还在生这个不肖之子的气,自然不可能真的去扶他,而是轻轻踢了踢庄公子的屁股,一脸嫌弃地道,“快起来给王爷磕头认错,你趴在地上装大王八呢?”

    庄文斌一想也是,总不能一直趴在地上不动的,只是他也没站起来,而是佝偻着身子骂起来一点,转过身来冲着杨怀仁,便借着原来的动作趴伏了下去。

    “小人不知您是王爷,刚才言语间多有得罪,往王爷大人大量,饶过小人一次。”

    杨怀仁憋着笑意,没有搭理他。

    静了一会儿,庄公子有些急了,心说难不成他不肯放过我不成?

    于是他接着道,“小人罪该万死,父亲教训的是,如果王爷还没有满意,请父亲继续教训我一顿便是。”

    庄士恒心说这小子啥时候学精了?还知道玩苦肉计了,于是他扯起前摆来准备继续踹他。

    杨怀仁叹气,“你也起来吧,你觉得本王还有心思看你们唱戏吗?”

    庄士恒和庄文斌父子听杨怀仁口气应该是不会把他们怎么样了,心中大喜,这才哎哎呀呀忍着浑身疼痛站了起来。

第1640章:中人() 
杨怀仁对三位番邦人士道,“几位请起,本王所料没错,你们应该是来找庄家采购茶叶的吧?”

    契丹人和高丽人跪在地上不敢抬头,是大胡子番僧点点头道,“王爷说的不错,本座来大宋,一是来摆放大宋的名刹古寺,交流佛法。

    二来便是奉吐蕃国师之命,采购一万斤茶叶好带回去。”

    杨怀仁点点头,觉得一万斤茶叶并不是一个大数目,差不多是一直商队所能携带的数目。

    何况他和吐蕃诸部之间,一直有牦牛交易等贸易商的往来,而且大胡子番僧应该是来替吐蕃的宗教来采购茶叶的,这个也不好拒绝。

    主要还是因为杨怀仁现在没有把吐蕃当做是大宋的威胁,如今吐蕃早已经不成一国,处于一种多方势力割据的局面。

    他们唯一的共同点也只有宗教信仰差不多了,所以杨怀仁觉得没有必要和藏传佛教势力闹僵。

    或者说和他们搞好关系,其实对于现在以及将来和吐蕃人做生意上,还有不少的好处。

    于是杨怀仁当了一回对缝儿的中人,扭头对庄士恒道,“你们庄家是江南有名的茶商世家,这位大师所需要的茶叶,你们可要认真对待。

    不仅如此,还要给人家一个合理的价钱,派最好的商队帮人家送回去。”

    庄士恒有点搞不懂杨怀仁这是在做什么了,之前庄公子对他不敬的事情,他好似点儿都没有在意,反倒给他们庄家拉起生意来了。

    尽管不太理解,不过庄士恒觉得这样也好,从杨怀仁的口气来看,人家或许真的是大人大量,早已经把之前的不快放下了,这让庄士恒非常庆幸。

    所以他没有拒绝的道理,而且本身大胡子番僧就是来找他们庄家采购茶叶的,既然杨怀仁开了口了,大不了他们庄家可以在价钱上给大胡子番僧做一些让步。

    他们庄家不过是少赚一些而已,但因为这件事给了杨怀仁面子,将来说不定还能和他攀上关系,这就更好了。

    庄士恒恭敬道,“既然王爷都这么说了,我可以代表我们庄家向王爷保证,一定会给大师一个最优惠的价格,并且会派最好的商队给大师把货物送回吐蕃去。”

    杨怀仁笑道,“很好,那就多谢庄大人了。”

    大胡子番僧其实也没搞懂怎么回事,怎么事情就发展成这样了?不但他采购茶叶的事情没有耽误,还平白无故得了优惠和另外的好处,他心里自然很开心。

    虽然杨怀仁嘴上不明说,但大胡子番僧肯定是明白杨怀仁做的这些,是主动向他示好了。

    大胡子是个聪明人,之前的事情没搞懂,但现在的事情他还是明白的,联想到杨怀仁家里和吐蕃逐步的生意往来,他便明白杨怀仁的目的了。

    从商人的角度讲,杨怀仁和他们吐蕃宗教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双方都有好处,所以大胡子番僧便很自然的接受了杨怀仁的好意。

    他谢过了杨怀仁之后,觉得杨怀仁似乎还有其他事情和庄大人或者其他人说,他留下来又不方便又没有必要,便开口告辞。

    杨怀仁也派人把大胡子番僧恭送了出去。

    仍旧跪在地上的契丹商人和高丽商人就变得尴尬了,他们同样是来找庄家采购茶叶的,可杨怀仁只促成了吐蕃番僧和庄家的生意,却对他们的事情不理不睬,这让他们很纳闷。

    杨怀仁想的是,在大宋的地面上,他没有欺负两个番邦商人的必要,便也打发他们两人走,但只字未提他们购茶之事。

    契丹商人和高丽商人虽然有点郁闷,但却不敢违拗杨怀仁,只得施礼告辞,契丹商人还一个劲儿的拍杨怀仁的马屁,希望它能给安国公主带个好。

    杨怀仁敷衍了一下,这才打发他们离开。

    剩下庄家父子俩的时候,杨怀仁让他们走进雅间,然后命人关上了房门,并派圆葱去楼下把看热闹的人群劝散了。

    三个番邦人士离开的时候,百姓其实就觉得已经没什么热闹可看了,并没有什么打架的戏码再上演,打架等了一会儿觉得无聊,也便各自散去。

    杨怀仁望着一脸不解的庄士恒,笑道,“你们庄家在江南的名声不错嘛。”

    庄士恒答道,“王爷过奖了,不过是累世贩茶罢了,算不上名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