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8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怀仁把斗争的矛头直指昭怀皇后,而昭怀皇后又是章惇的势力组成中非常重要,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在这种局面下,蔡卞觉得他的身份可能很适合站出来做一个中间人,在章惇和杨怀仁之间斡旋,从而让双方停止争斗。

    他说的话明显就是替刘清菁开脱了,虽然这种话比较牵强,但蔡卞看到了一点,赵煦的个人情感上是比较倾向于刘清菁的。

    一来刘清菁是赵煦真正的喜欢的女人,这种情感就保证了即便刘青箐犯了错,只要她肯主动认错,赵煦就不会真的怪罪她。

    二来是因为去年刘青箐怀上了龙种,并在今年早些时候为赵煦诞下一位皇子。

    只是因为这个皇子从出生就身体羸弱,见风就病,病了还治不好,才导致没几个月就夭折了。

    这件事上,赵煦觉得他是有责任的,刘清菁给他顺利生下了皇子,他却没能照顾好这个儿子让他早早夭折,刘清菁也因此非常悲痛。

    所以哪怕是出于一种男人的愧疚心理,即便刘清菁犯了大错,赵煦内心里也会主动找理由帮她开罪。

    蔡卞也就顺便借着刘清菁在赵煦心中的地位做文章,即便他不用说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这种话说出来,也一定会得到赵煦的认可。

    杨怀仁也想到了这些,只是他现在不得不和刘清菁站在对立面,有刘清菁在,他的计划便无论如何都实现不了。

    所以不论他接下来说的话做的是会如何得罪了赵煦和章惇等人,他也好做一回愣子了。

    杨怀仁正色道,“蔡相公,你这话说出来有些不妥吧?”

    蔡卞没想到杨怀仁会这么直接的反驳他,但他觉得他接着赵煦宠爱刘清菁这一点,已经无论如何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也不怕杨怀仁为难他。

    蔡卞轻松应对,“王爷说老夫的话不妥,可不知王爷的意思,老夫的话不妥在什么地方?”

    杨怀仁见蔡卞神色轻松,便明白他的想法了,于是他问道,“蔡相公,学生斗胆请教您一个问题。”

    “王爷尽管说。”蔡卞依旧神色如常。

    杨怀仁道,“如果一个人给陛下下药毒害陛下,这个人该当何罪?”

    蔡卞早料到杨怀仁有此一问,坦然道,“如果有人胆敢给陛下下毒的话,应当诛九族!

    但有一点老夫还是要跟王爷讲清楚,王爷说的给陛下下毒,可是指的清云道长在进献个陛下的丹药中加入了猛药?”

    杨怀仁点点头。

    蔡卞笑道,“他的确是给陛下下了药,但要说这就是下毒毒害陛下,那就言过其实了。”

    杨怀仁咬了咬牙,指着躺在地上浑身是血的清云道长质疑道,“清云道长吃了他进献给陛下的丹药竟发疯成如此样子,诸位相公也都看到了。

    这如果都不算是下毒,难道非要把人毒死了那才算下毒吗?”

    蔡卞辩道,“春药而已,民间亦有许多人服用,并不见有谁因为吃了春药便死了的,如果春药是毒药,那王爷的意思,难道民间的男子,都是傻子不成?

    还请王爷分清楚,春药是春药,毒药是毒药,虽然清云道长给陛下下春药是有罪,他也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惩罚了,但王爷非要说他是给陛下下毒,未免有点过分吧?”

    蔡卞的话还真得到了几个人的认可,春药不是毒药,这一点还真是被蔡卞抓住了重点。

    杨怀仁把下春药和下毒联系在一起,也确实显得有点把问题扩大化的意思了。

    杨怀仁也觉得继续争论这个问题似乎中了蔡卞的道了,于是换了一种方式,问道,“蔡相公觉得,像清云道长这样的江湖骗子,除了春药之外,还用了什么材料炼制的这些所谓的仙丹?”

    蔡卞被杨怀仁没头没脑这么一问,还真被带着转移了话题,他疑惑道,“这个老夫哪里知道?”

    杨怀仁笑了笑,转向了苏公公,“苏公公,宫中三位炼丹的道士炼丹,所用的材料想来大多数应该是宫中公公们负责采买的吧?”

    苏公公忽然被问到,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是的,绝大多数都是他们向内府监提出材料的种类和数量的要求,由内府监同意从宫外购入,然后再转交给他们的。

    也有极少数材料他们说市井里并没有店铺贩售的,说要上山采集什么罕见草药之类的,才他们自行出宫去收集的。”

    杨怀仁又问,“那他们采购材料的记录,内府监应该有吧?”

    苏公公忙唤了一个小太监过来,吩咐他去如今管理宫中采购的黄公公那里去取三个道士采购炼丹材料的账目过来。

    少倾,小太监便奔跑着把账目带了回来,交到了杨怀仁手里。

    杨怀仁只是稍稍查阅了一下,便把账目交给了蔡卞,请他和其他几位相公传阅……

第1746章:杨怀仁大闹皇宫(十二)() 
等他们大致看完,脸上渐渐露出狐疑之色的时候,杨怀仁便说道,“诸位相公,你们也看完了这本账目了。

    不如让你们来说说,这些记录里,你们可发现了什么有毒之物,是绝对不能给陛下食用的?”

    曾布似是抓住了什么把柄一般,忽然做出惊恐的样子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杨怀仁早想到了如今和章惇水火不容的曾布会首先跳出来发难,于是问道,“曾相公可有什么发现?”

    曾布道,“这些炼丹的道士,简直就是肆无忌惮地用毒物毒害陛下,对他们就应该千刀万剐才对!”

    接着他拿着那本账本作势给其他几个同僚看,说道,“诸位阁老请看,这账目中明明白白记录的有毒之物,就不下十种!

    哽噺繓赽奇奇小説蛧

    。

    像砒霜、礜石,这都是大毒之物,还有雄黄、雌黄、丹砂、冰石等,都是有不小的毒性的,还有金、银、铜、铁、铅等金属之物,也是无法食用的。

    如果这些江湖道士就是用此等毒物来给陛下炼丹的话,恐怕说他们不是给陛下下毒,都没有人相信了。”

    章惇听了曾布的话已经气急,他们几个能混到如此高位,对于世间常理自然都是知道不少的。

    虽然像曾布说的那些炼丹材料好像都是有毒或者起码对人体没有好

    

第137章:杨怀仁大闹皇宫(十三)() 
就在杨怀仁还在快速组织语言准备驳斥黄履的时候,韩忠彦又开口了。

    他说道,“老夫以前倒是看过陈正字注解的《金丹经》,陈正字在里边有一句话老夫觉得正好可以拿出来让诸位品评。

    他说,‘道家以烹炼金石为外丹;龙虎胎息,吐故纳新为内丹’。

    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服用丹药之时,外服丹药为外修,修习吐纳为内修,二者相结合,才是服用丹药的合理之法呢?”

    韩忠彦说的那个陈正字,杨怀仁所料不错的话应该是当今的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陈师道了。

    陈师道官职虽然不高,但在文人之间名望却很盛,影响力一点儿不必当年的二程低。

    原因在于这老头是个超级学究,当时如果说天下文人里谁是真正博览群书,除了陈老头之外,没人敢站出来自夸。

    陈师道爱读书,也爱给书做注解,他看过什么书,都喜欢用自己的方式注解一番,从普通的四书五经到山野杂谈,没有他不解释的。

    文人也比较认可他的注解,几乎把他的注解当成了教科书一般看待。

    如今不论国子监还是太学的学子,甚至包括天下的学子,如果不去看陈师道注解的书,似乎都不敢参加科举了,可见陈老头当时的影响力有多大。

    韩忠彦推出陈师道对丹药经典《金丹经》的注解来说事,就连在场的几位朝堂大佬也没有人敢轻易反驳。

    杨怀仁听罢不由得眼前一亮,虽然没想到,但韩忠彦说的这些,确实隐隐地帮了杨怀仁,而且是从不同的角度。

    世间那些意欲修炼成仙的道士,也的确是从两个方便着手的,一是修习高法教义,练习呼吸吐纳之法,二便是通过服用丹药的方式了。

    换句话说,这种修仙的方法先不去管有没有用,又有么有人真正修道得成飞升成仙,但道理是说的明白的。

    单纯修炼道法和内息,或者单纯服用丹药,那都是片面的。

    韩忠彦引申出这些来,想表达的意思就更深刻了,明摆着就是告诉皇帝,服用丹药不能说有错,但炼丹的时候所用的材料确实很多有毒性的东西。

    虽然说炼丹的方法有可能很巧妙,在炼制的时候把很多有毒的东西炼制的没了毒性了,但要说完全没有意思毒性,似乎也不太可能。

    而那些修仙的真人们确实懂得通过内修之法来消除毒性对身体的伤害的,假若清云道长也教了皇帝这些,那说他给皇帝下毒,就说不过去了。

    但韩忠彦早知道宫里娘娘们向皇帝举荐进宫炼丹的三个道士都不是正儿八经的道长,更多的可能是江湖骗子,只是娘娘们争宠的手段罢了。

    所以韩忠彦忽然提出这个观点来,其实就是帮杨怀仁来证明道士是假的,他们根本不懂炼丹之法。

    黄履所说的有经验的药师、郎中或者炼丹的道士有本事可以把那些有毒之物的毒性通过烹制或者炼制的方式除掉的说法,就显得强词夺理了。

    而杨怀仁所说的道士给陛下下毒的说法,才更站的住脚。

    杨怀仁和韩忠彦之间其实也没什么交情,现在他站出来帮杨怀仁,似乎也不是他仗义执言,更多的是有他个人的目的罢了。

    或者他在宫里有另一位娘娘组成了利益的联盟,也或许是因为立储之事他跟章惇有不同的意见。

    不管怎么样,他的目的更像是打击竞争对手,而让自己得利,反而像是利用杨怀仁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杨怀仁想到这些,也不太在意。现在的局面就是大家相互利用,谁也不比谁高尚。

    既然韩忠彦说这些话帮了他,他们没有不利用的道理。

    他接着说道,“韩相公的话非常有理,道家修道,的大成者成仙,小成者也可延年益寿,这一点微臣自然不可否认。

    但这里强调的也是内修外服的相互结合,只有外服丹药,却不去内修吐纳,丹药本身所带的的毒性无法全部去除,便成了导致陛下身体每况愈下的原因了。”

    黄履似乎还要争辩,杨怀仁也没给他机会,话赶话地接着抛出了自己的观点,“黄相公刚才所说,有毒的金石药物,是可以通过巧妙的炮制方式来去毒的。

    这一点,我也是认可的,只可惜大家看看这个所谓的清云道长,连胡子都是假的,这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连他道士的身份都值得我们怀疑,那他所谓的什么门派和炼丹的水平,就更显得是他诓骗陛下的谎言而已。

    还有,我相信诸位相公对朱砂也有一定了解,朱砂在受热的时候,会失去原本的颜色。

    在这时候的朱砂也就是黄相公所说的通过炮制失去毒性的时候了,但当朱砂被炼制到丹药里,丹药冷却之后却又重新恢复了红色。

    也就是说朱砂遇冷又恢复了原来的毒性,这样的丹药让陛下服用,而且是长期服用的话,难免会对陛下的龙体造成极大的慢性伤害。

    这也就是我所说的有人用慢性下毒的方式毒害陛下的原因了。”

    赵煦听了杨怀仁的话,又皱起了眉头,不过他好似认可了韩忠彦和杨怀仁理由更加充分你的话了,黄履那些没有实际证据的话反而显得太浅薄。

    刘清菁也知道形势急转直下,忽然又对她不利了,但她觉得陛下对她心怀愧疚,所以就算惩罚,也不会太严重。

    她继续装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哭诉道,“求陛下治臣妾的失察之罪,臣妾久居宫中,也是从别人口中听说这位清云道长精通炼丹之术的。

    臣妾举荐他入宫给陛下炼丹,本意也是想着能帮陛下延年益寿,谁知道这个清云道长竟然是个假的?!

    都怪臣妾听信了无知小人的谗言,才搞成了现在这样,臣妾再请陛下不要顾及臣妾的身份,给臣妾降罪,不然不足以服众!”

    赵煦本就是个心软的人,见刘清菁一再认错请罪,也越来越觉得她不是有意的,只不过是误信了别人的谗言才犯了错而已。

第1748章:杨怀仁大闹皇宫(十四)() 
章惇脸上微微露出得意之色,还斜眼挑衅似的瞅了杨怀仁以及曾布一眼,好像在说,你们说那么多有什么用吗?

    陛下是宠爱刘清菁的,你们往刘清菁身上泼脏水,可中间怎么都隔着清云道长,刘清菁说自己失察,陛下自然不会真的怪罪于她。

    而你们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