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8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是宠爱刘清菁的,你们往刘清菁身上泼脏水,可中间怎么都隔着清云道长,刘清菁说自己失察,陛下自然不会真的怪罪于她。

    而你们呢,白费了力气不说,逼着陛下惩罚他最爱的女人,这是自找不痛快,将来会得到什么样的反噬,你们尽管等着好了。

    杨怀仁却并不惊慌,向赵煦进言道,“陛下,微臣有一事不明。”

    赵煦问道,“爱卿何事不明?”

    杨怀仁指着血肉模糊的清云道长道,“此人毒害陛下不说,还在进献给陛下的丹药里加入了猛药,荼毒陛下龙体。

    微臣想知道,他一个江湖骗子,如果说进宫里陛下炼制丹药是为了求财,炼丹术粗陋导致了有毒的金石药物毒害了陛下的龙体,那他往丹药里加猛药,又是为了什么?”

    “这……”

    赵煦忽然意识到问题所在,竟也答不出来。

    杨怀仁继续说道,“很显然,往献给陛下服用的丹药里下春药,对于求财的江湖骗子来说,这是多此一举的事。

    除非……是有人刻意安排他这么做的,目的或许只是为了后宫里的争宠,但实际上给陛下的龙体造成的伤害,确实无法挽回了。

    这也是给陛下下毒,而且比起清云道长炼丹术不精失误导致丹药里留存有毒的毒素来,刻意的给陛下下药,更显得无法饶恕。”

    赵煦为难的看着杨怀仁,又低头看了一眼跪在他面前的刘清菁,内心里十分纠结。

    如今正是他用人之时,急召杨怀仁回京,就是防止那些怀有野心的宵小之徒暗中害他的。

    而刘清菁又是他最喜欢的女人,而且因为皇子夭折之事,他心中对刘清菁心中有愧,也不好因为已经发生了事情就严惩她。

    杨怀仁一再强调刘清菁的所作所为是刻意给他下毒,这让赵煦左右为难,也有点怪杨怀仁不肯罢休的意思了。

    杨怀仁却铁了心一般,见赵煦依旧优柔寡断,觉得这时候也是扔一个大炸弹的时候了。

    他忽然跪下来斩钉截铁道,“陛下,当年陛下以‘旁惑邪言,阴挟媚道’的理由便废除了昭慈皇后的后位,眼下昭怀皇后的罪过,难道还不如昭慈皇后吗?

    国之法度要让天下人信服,在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章相公不是也这么说的这么做的吗?

    请陛下循昭慈皇后事,严惩后宫迷惑陛下者!”

    众人见杨怀仁如此言辞激烈,竟都是吃了一惊。

    印象里杨怀仁是愣了点,但从来不会把自己放到危险的境地去拼命。

    可眼前的杨怀仁,好似换了一个人似的,比那些朝堂上言辞激烈的谏官还用词激烈,比妻妾动不动就要撞宫柱以示自己是忠诚的愣子们还不要命。

    如果陛下真的因为太宠爱刘清菁而不去惩罚她,那杨怀仁该如何自处?和皇后娘娘彻底撕破了脸皮,将来他如何在京城做官?

    赵煦自然知道杨怀仁说的对,但他也有点不不懂杨怀仁了,以前的杨怀仁,虽然脾气有点让人难以琢磨,但向来都是支持他的决定的。

    也正因为这样,赵煦才对杨怀仁保持一种一贯的信任和器重。

    可眼前的杨怀仁竟然咄咄相逼,逼着他按照当时昭慈皇后的例子来惩处昭怀皇后,完全不考虑他的个人感受,这让赵煦很难接受。

    他搞不懂六七年时间不见,杨怀仁为何变得如此刚正了,当着几位朝中重臣的面,是一点儿颜面没给他留。

    赵煦心里也是有点恨杨怀仁让他下不来台,可他又不能斥责杨怀仁,如果他斥责一个敢言直谏的重臣,反倒让他成了一个昏君了。

    何况是他急召杨怀仁率军进京的,这才第一次见面就搞得君臣不和,那他急召杨怀仁回京的旨意,不是显得自食其果吗?

    杨怀仁如今领兵在外,虽然说以前没听说过他有任何反意,但如果今天训斥了他,万一让他有了反意呢?

    赵煦震惊地说不出话来,只希望有人能出来帮皇后说话,好给他一个台阶下。

    章惇觉得看出来杨怀仁是要干什么了,从一开始杨怀仁的目的或许就不是针对皇后娘娘。

    章惇甚至觉得杨怀仁故意处处针对刘清菁,似乎是利用表面打击刘青箐,实际用意则是打击他。

    这让章惇内心里吓了一跳,再去联想,章惇似乎想到了更多,赵煦虽然还在位,可药石无灵的情况下,恐怕也没有多久皇帝能做了。

    那么接下来谁将继位为新帝,才是最关键的,章惇立即想到了杨怀仁和端王赵佶想来交厚,他开始怀疑,难道杨怀仁是支持赵佶的?

    虽然杨怀仁离京多年,但他和赵佶之间还保持着什么样的来往,章惇还无从得知,但只是看表面,便也能猜到杨怀仁不会支持从没有来往的赵佖和赵似了。

    所以杨怀仁为了赵佶能顺利继位,自然会打击支持赵佖和赵似的人。

    支持赵佖的只不过是些勋戚和武将而已,杨怀仁如今手握兵权,而且他手下的武德军也从来就不会怕禁军,所以赵佖可能根本就没被他放在眼里。

    那么有他和几位朝中大佬支持的赵似,似乎就是杨怀仁打击的重点对象了。

    杨怀仁打击章惇,似乎也没有什么像样的理由,所以杨怀仁从昭怀皇后入手,从侧面来打击章惇和他的派系。

    目的更像是把支持赵似的一帮人踩在脚下,从而实现他推举赵佶继位的最终目的。

    而赵佶继位,自然会重用拥有从龙之功的杨怀仁,进一步把他们几个朝中大臣排挤出朝廷中枢。

    再想到一向对赵煦唯命是从的杨怀仁今天忽然跟赵煦翻脸为难赵煦,逼着他废后,章惇更是觉得,杨怀仁是早就对赵佶将来继位有十足的信心,才敢如此骄纵。

    章惇越想越觉得可怕,也觉得绝不能让赵佶和杨怀仁得逞。

    可眼下的局面,又好似杨怀仁逼着他站出来帮助昭怀皇后开脱一般,章惇立即想到,难道是杨怀仁还有什么更大的阴谋在等着他?

第1749章:杨怀仁大闹皇宫(十五)() 
章惇的性格很直接,可这不代表他没有心机。

    从他的角度去揣摩杨怀仁的用意,章惇越来越觉得杨怀仁的行为模式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他一个外臣,实在是没有理由去死咬着昭怀皇后的把柄不放,而且还要置人于死地。

    这不符合他的性格,也不符合他的利益,似乎只有一种可能能说的通,那就是杨怀仁表面针对刘清菁,实则是为了拉章惇下水。

    章惇越来越觉得事情复杂了,他开始猜想,难道是杨怀仁早就挖好了一个大坑,就是等着他站出来维护刘清菁的时候,再忽然丢出来,就是想着骗他跳进去。

    章惇想到这里,不自觉地感觉后脊梁上冒冷汗,他也越来越谨慎气起来,生怕中了杨怀仁或者别人的什么计谋。

    所以章惇面对刘清菁的求救,似乎也有点左右为难。

    他是想帮刘清菁的,哪怕是站出来说一句话也好,处在他的位置,皇帝也绝不会不考虑他的意见。

    只是他有担心事里有诈,万一他维护了刘清菁,杨怀仁或者其他人又拿出什么别的证据来,恐怕他会受到刘清菁的连累。

    章惇内心里苦苦衡量,觉得这时候还是弃车保帅最保险,失去了刘清菁这个后宫巨大的助力,他的计划里是会受到很大的损失。

    但他却觉得越是这样,他越是不能冒险,他看着杨怀仁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也越来越觉得杨怀仁一定还有后招,是绝不会到此为止的。

    所以章惇选择了沉默,就连黄履打算站出来说话,章惇都抬手拦了黄履一下,示意他静观其变。

    黄履得到章惇的手势也非常震惊,但是他猜想章惇可能另有打算,所以也没有贸然抗拒。

    刘清菁见章惇闭目沉思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心中又恼怒又愤恨,忽然间感觉非常失落,似乎全世界都抛弃了她一般。

    好在赵煦还在左右为难,这给了刘清菁极大的信心,她不好做过多的狡辩,只是哭得越来越伤心,“孩儿啊,你死的好可怜啊……

    若是你还在世,这世上哪里有人敢欺负你的娘亲啊,呜呜……”

    刘清菁哭诉着刻意提到了他夭折的孩子,也正触碰到了赵煦内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赵煦打定了主意不会严惩刘清菁,可又不好直接驳了杨怀仁,于是试探着说道,“诸位爱卿,不如这样,朕罚皇后闭门思过一年如何?”

    几位老臣这会儿也不好说什么,只是装作一副考虑的样子,嘴上发出“呃……”的声音。

    杨怀仁道,“若是如此,天下人必然会觉得陛下处事不公,偏袒刘氏。

    后宫中其他嫔妃会觉得给陛下下药不过是闭门思过一年而已,后宫中奸邪之辈还会给陛下下药,更不会把陛下的龙体当回事。

    更严重的是天下人都会觉得陛下亲小人远君子,人心思动,则君将不君,臣将不臣,民无法度可守,大宋的天下则岌岌可危矣!”

    赵煦听到杨怀仁直接喊昭怀皇后为刘氏之时就气血上涌了,听到后边杨怀仁说大宋天下岌岌可危,更是差点气得一口老血喷出来。

    赵煦气急之下对杨怀仁斥责道,“朕爱惜杨爱卿忠君爱国之志,才一再容忍,难道你真的觉得你可以无视君臣之别,可以逼着朕做事了吗?”

    赵煦的诛心之言吓得几位老臣都后退半步,然后赶紧躬身表示陛下息怒,唯独杨怀仁面不改色,竟反过来上前一步,大义凛然般单膝跪地道:

    “陛下执意维护后宫奸邪之徒,臣不得不冒死直言!”

    一番话说的铿锵有力,似是把整个紫宸殿都震得瑟瑟发抖,杨怀仁说完,竟从怀中掏出两样东西来,摆在赵煦榻下的鞋子旁边。

    一样是赵煦这次急召他回宫时亲手书写的密旨,另一样是杨怀仁的大将军虎头鳌身金印。

    杨怀仁这两样东西拿出来,其他人一看也知道他要干什么了。

    只见杨怀仁退后一步,改换了双膝跪地的姿势,恭敬的给赵煦行了三个正儿八经的大礼道,“请陛下赎臣无能,无法辅佐陛下、匡扶社稷,臣就此圣前请辞,从此不理朝中之事。”

    杨怀仁说罢也不等赵煦答应便起身要走,毫不理会别人惊讶的眼光,也不管这是在宫里,就这么大摇大摆地准备撒手而去。

    这下把所有人都吓到了,他们关心的不是杨怀仁突如其来的辞官而去,而是担心京城外就是杨怀仁带回来的武德军人马。

    虽然武德军编制只有三万人,可谁都知道,武德军中精兵不下五万,而且都是大宋装备最精良,也是最英勇善战之士。

    杨怀仁辞官如果是假,对皇帝和朝廷心灰意冷,要是让他就这么大摇大摆走出宫去,难保他不会立即带兵造反。

    虽然说京城二十四卫禁军有二十余万,可朝中这些大佬们最是心中有数,二十余万禁军不见得是五万武德军的对手。

    就算依靠数量优势能战胜武德军,恐怕大宋的权力基础不死也得被扒层皮。

    更严重的问题是如果全大宋的人知道杨怀仁为何造反,赵氏皇族统治大宋最基本的民心也够呛保得住。

    将来会有更多的人站出来造反,真到那时候,指望朝中那些只会之乎者也的文人可是控制不了局面的。

    李清臣骇的老脸通红,忙去拉住杨怀仁,“大将军这是做什么?”

    杨怀仁知道他要劝他,根本不打算搭理这老头,甩开他抓住自己的手,继续准备往殿外走。

    章惇终于忍不住了,他在杨怀仁身后大喝一声,“杨怀仁!你究竟要做什么?难道要造反不成?”

    杨怀仁早料到章惇会有此一言,就是想在赵煦面前坐实了他又不臣之心的事实,然后逼赵煦拿下杨怀仁。

    杨怀仁停住脚步,也不回头,背对着章惇冷笑一声,“章相公好算计,给陛下下毒的你不说预谋造反,我一个辞官的百姓,你污我造反?

    哈哈哈哈……可笑,可笑啊!”

    章惇这会儿哪里会跟杨怀仁讲道理?他只是想着这时候绝对不能让杨怀仁轻易走出宫去……

    记住网址:

    第1749章:杨怀仁大闹皇宫(十五)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1750章:杨怀仁大闹皇宫(十六)() 
突然之间,章惇竟连身份都不顾了,追上杨怀仁便去拽他的肩膀,还扯着嗓子大叫着,“不能让他出宫,他会起兵谋反的!”

    章惇虽然身材比杨怀仁高大了一些,看上去也比杨怀仁要壮实,不过他毕竟上了年纪了,而且这些年作为宰相,又忙着国务又忙着权力斗争,身体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