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8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世上的事情,也没有绝对之事,要说他没有一丝丝的私心,怕也是不可能吧?”

    高启勋道,“迁儿说的也有道理,为父其实也不是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想到陛下年纪尚轻,应该没有人会料到陛下如今会把自己的身体搞成现在的样子。

    所以为父觉得,杨怀仁当初收留孟皇后的孩子,也是出于善心,也没考虑过遥远的将来。

    只不过事情发展成了现在的局面,杨怀仁就算要以皇子为依靠,建立他的权力集团,照目前的形势来看,也是无法避免了。”

    高士迁和张叔夜同时惊得长大了嘴巴。

    张叔夜道,“难道我们设计打了狼,却无意间引来了更凶猛的猛虎?”

    高启勋又下意识地摇了摇头,“还不能这么说。私欲,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无法避免的。

    就像现在咱们冒险干的事情,不论是之前的算计还是现在的苦肉计,虽然主要是为了忠君爱国,但我们的心里,也是有为自己,以及自己的家族考虑的成分的。

    事成之后,我们高家的地位一定能稳中有升,甚至可以把高家的威势继续绵延百年,而嵇仲,你也可以凭着这份功劳得到杨怀仁的赏识,从此平步青云,自是不在话下。

    所以说,杨怀仁现在保着皇子上位,肯定有为他自己的前程考虑的心思在。

    如果他的心思不偏离忠君爱国,强盛大宋的轨迹,老夫觉得也没什么问题,咱们甚至可以帮他不少忙。

    但如果将来他变成了一个权势滔天的权臣,咱们也只管洁身自好便是了。”

    高士迁疑惑道,“父亲,若是杨怀仁成了一个权臣,咱么你为何只是洁身自好,不是再设计谋除掉他呢?”

    高启勋望着高士迁笑了笑,“迁儿,你对杨怀仁此人还不够了解,你的想法太天真了。

    他可不是赵佖这样的蠢货,他给我的感觉,好像总是能洞察先机,有好似能未卜先知一般,早就看穿了一切的事和一切的人,让人心中不免产生一种敬畏之意。

    凭他这一点,就不是我们这样的人能对付的,反倒是若是被他发现了我们有对他不利的心思,怕是他也难容我们留在世上。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们高家这种人家,也要遵循随势就势的道理,现在做的是为自己造势,但将来成功了之后有了势,却绝不能居功自傲,甚至狂妄自大……”

    /book_63846/l

    。

    

第1781章:随势就势(中)() 
高士迁答道,“父亲的教诲,儿子记下了。”

    高启勋问,“记下了就要遵守,不仅如此,还要做到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衷。我再问你,你可知道爹为什么要跟你说这些话?”

    高士迁有些迷糊了,心说行事低调,不一向是咱们高家的做派吗?

    以前父亲也是这么教导他的,现在又说了让他不要居功自傲之类的话,大概也没有什么新意。

    如果有,那也是事情过去之后,将来高家应该会有些封赏,在勋戚将门中的地位会有提升,所以重点提醒他一下防止他到时因为骄傲而被人诟病罢了,还能有什么别的原因?

    见高士迁一脸茫然,高启勋斥道,“你还真是糊涂。”

    高士迁这下是真糊涂了,用一种认错的口吻道,“请父亲示下。”

    高启勋道,“刚才我跟你说了那么多关于杨怀仁的事情,难道你就没听进去吗?

    事成之后,我们高家会得到实际的好处,但跟杨怀仁比起来,那就差远了。

    如今的杨怀仁,可不是当初的杨怀仁了,不是什么封侯拜将就能满足他的,而且他可能也不需要更高的爵位和封赏了。”

    高士迁这才恍然大悟,“父亲,您的意思是说,他也会变得像其他人一样,开始迷恋权力?”

    高启勋点点头,“大有可能!人都是会变的,二人对权力的欲念,也会随时冒出来占据他的精神。

    杨怀仁再有本事,也不会例外,只不过在我看来,他要的权力,和我们理解上传统意义上的权力,或许还有些不同。

    这样是我个人感觉,他对朝堂上的政事,或许还不那么感兴趣,但在其他方面,我感觉就有点不同了。”

    高士迁有点郁闷,他爹好长时间不曾这样了,对未来局势的判断,似乎也从来没有这么困难过。

    他问道,“您说的杨怀仁对朝堂政事不感兴趣,那应该是以前吧?可将来的话,如果他的养子登基为帝,难道他还能保持本心?

    另外,您说他对权力的渴求在别的方面,难道是说军队?他如今已经是左卫大将军,是最高的军职了,而且陛下还给他一个枢密院参知政事的头衔。

    这两样实权职位,无论哪一样都已经是位极人臣了,他还能得到什么更高的地位吗?”

    高启勋道,“能!”

    高士迁和一旁聆听的张叔夜一同惊呆了,张叔夜忍不住问道,“高侯爷的意思,是他也想坐上皇位?”

    高启勋想了想,“不是没有可能,从现在看来,却又不是很像,我也是还没考虑清楚。

    如果他想坐上皇位,他也不用把皇子推出来,凭他如今的权柄加上手上拥有的兵马,称帝也不是不可以。

    你们或许以为杨怀仁手下只有武德军三万人而已,但很多实情,你们可能不了解。

    武德军名为三万编员,实际上早就超出了这个数字,我听说武德军里光是精锐的骑兵就有足足两万人,你们想想看,一支三万人编制的军队,就有两万骑兵,这在大宋有可能吗?

    显然这个比例是绝对没可能的!两万骑兵这个数字绝不会有假,而且这个数也只会多不会少。

    也就是说,武德军的人数,远远超出的三万人的编制,可能是翻一倍达到六万人,甚至有可能更多。

    至于武德军的战斗力,就不用我多说了,比眼下的禁军要强出很多!”

    高士迁似乎有点不服气,“父亲,武德军的实力比一般的禁军相比可能强一些,这一点儿子承认。

    但儿子麾下的龙蹊卫,同样是一直精锐之师,我自负龙蹊卫的军事素质不会输给武德军的!”

    张叔夜在一旁也频频点头,他和高士迁同属龙蹊卫,不论是感情上还是事实上,他们都觉得龙蹊卫比一般的禁军实力要高出不少。

    尽管他们也认为武德军很强,但那也只是比那些一般的花架子禁军强一些,而且是强在实际的作战经验上罢了,要说龙蹊卫不如武德军,他们还是心中不服的。

    高启勋嗤笑一声,“你们真的这么认为?那只能说你们还是太天真了。”

    高士迁和张叔夜都有点错愕,一脸不服气的看向了高启勋。

    高启勋笑道,“今日跟随杨怀仁的几百骑士,还有他身边的将领,你们也都见过了,说说看,你们的印象如何?”

    张叔夜回忆了一下,称赞道,“说起来,杨怀仁身边的将士,确实让人羡慕,鲜亮的衣甲,丰富多样的武器,我看了也羡慕不已。

    他身边的两位将领,高个子的看起来确实威猛,另一个叫林冲的曾经在禁军里担任过枪棒教头,想来也应该是一员猛将。

    但如果拿他们二人与我和高兄相比的话,我和高兄也应该不输他们。”

    高启勋道,“你们有这样的自信,也是件好事,但我不得不说一句,你们看到的,也只是他们的外表,还有身上佩戴的武器和装备。

    可嵇仲你忽略了最大的一点,他们的眼神和气质,和一般的禁军有绝对的差异。”

    “差异?!”

    高士迁和张叔夜面面相觑,竟异口同声道。

    高启勋道,“对,差异,或许我用差异这个词,已经给你们留了颜面了,准确的说,这是一种差距。

    差距来自哪里,其实很明显,一是平时的训练,二是实际战争的经验。

    你们虽然说也曾经参加过当年的征西战争,但龙蹊卫当年其实也没真正打过几仗,所得的军功,也是西夏人溃败之际捡了些便宜罢了。

    这并不是刻意要轻视你们的战功,而是当年的情况,你们二人比我还清楚,你们自己说,我说的有错吗?”

    高士迁和张叔夜内心里有点难过,但高启勋说的是事实,当时宋军和西夏军对峙了很久,也没有大规模的战役发生。

    后来西夏君臣不和起了内讧,人心散了,他们内部的各个势力又只想着保存自身的实力,所以只顾着逃走了,宋军的胜利来得太意外太容易,所以说战斗经验,还真是谈不上。

    追击西夏军的时候,基本上遇上的都是投降的散兵,这就更谈不上作战经验了。

    记住网址:

    第1781章:随势就势(中)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1782章:随势就势(下)() 
所以高启勋说龙蹊卫和武德军相比,实战经验上的差距很大,这一点高士迁和张叔夜是承认的。

    但训练上的差距,起码张叔夜心中不服,现在禁军里最常见的训练标准,里边有杨怀仁带来的一套,结合了原本禁军的训练体系,形成了一套新的训练方式。

    这套方法说起来有点过严了,甚至禁军这种素质,几乎没有哪一营哪一卫能全部做到。

    龙蹊卫已经算是最接近完成训练内容的少数营所之一了,而且在高士迁看来,这样的训练强度,武德军也不见得就能完成。

    所以说龙蹊卫和武德军在训练强度上有差距,他们俩都很难接受。

    高启勋从他们的表情里也知道他们心中不服,他说道,“你们肯定是不服,但有些事,其实不难分辨和界定。

    单单是从杨怀仁手下将士的那种气势里,就能感觉到他们的强悍,绝不是你们能想象的。

    别忘了武德军的前身,本来就是属于禁军序列的龙武卫和虎贲卫的将士们,他们以前的质素,也并不比龙蹊卫差。

    后来因为那件事的原因,龙武卫和虎贲卫的将领犯了大错,两卫的将士们也跟着遭了秧,陛下心中记恨他们,才把他们交到了杨怀仁手上。

    杨怀仁把通远军边军的将士和禁军的将士融合到一起,进行了严苛的训练,这时候他们的质素就已经和禁军不同了。

    后来这将士跟着杨怀仁去了江南,一路上剿匪,算是积累了最初的战斗经验,之后又随杨怀仁去征伐交趾,得到的经验就更宝贵了。”

    高士迁瘪了瘪嘴,“交趾那帮矮子蛮夷,能有多大能耐?这样的实战经验,也应该算不上吧?”

    高启勋笑道,“迁儿,你还真是小瞧了交趾人了。咱们都认为交趾人矮小,好似比我们弱小。

    实际上他们也是十分强大的,这种强大,也不是传统词义上的强大,而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他们不仅比一般的大宋禁军要强,而且强出很多。

    交趾虽然是弹丸之国,但交趾的环境是非常恶劣的,这样恶劣生存环境中活下来的人种,本身就有一种特殊的能力。

    要是让龙蹊卫去交趾,恐怕很难战胜那些交趾人。爹这么说你可能不信,但事实上,确实会是如此。

    迁儿你在京城呆的时间太长了,虽然不能说养尊处优,但你对京城之外的世界,了解的太少。

    交趾两百年前脱离中原统治,这两百年间,和咱们大宋就发生过十几次战争,这些战争里,名义上是咱们大宋胜多负少。

    可实际情况,那些胜利也都是惨胜,我们大宋的军队付出了太多的代价,才勉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要是比起我们付出的东西来,那点胜利便显得微不足道了。

    这便是交趾人强大的地方,让他们来中原和大宋的军队打仗,他们毫无胜算,但如果在他们的地盘上,他们就比我们强大。”

    高士迁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他也不是没听说过交趾那种地方林莽密布,林莽中又是各种各样有毒的蛇虫鼠蚁,别说去那里打仗了,就是生存都是一个大问题。

    他谦逊道,“儿子知道了。”

    高启勋很欣慰,高士迁虽然有些自大,但还是能明事理的。

    他接着道,“你现在再想想,杨怀仁能带领两万武德军便战胜了拥有十倍于武德军数量的交趾军队,还把交趾郡王踢下王座,这能容易吗?

    你再想想杨怀仁当年在清平关只有三千人便大胜西夏第一猛将野利图里的两万余精锐,便能想象的到杨怀仁此人的能力如何,他麾下的武德军又是多么强大了。

    今日我第一眼看见他手下的骑士,便被他们眼神很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气势所惊到了。

    那种气势,有点说不清楚,但给人的那种压迫感,却是实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