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8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便是想表现的有人情味一点,让他们俩告别,其实也是明显表达出一点,大壮进了宫,想出宫可就难了。

    平时或许还好,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为了大壮的安全考虑,赵煦一定会安排宫中最精锐的侍卫寸步不离的保护大壮,就更别说出宫那么冒险的事情了。

    最后也是想让杨怀仁帮忙说几句话,能帮助他和大壮之间,从新建立父子关系。

    大壮虽然还不到八岁,可很多事上他却非常懂事,也早想明白了他将来要面对的事。

    马上就要离开杨怀仁了,他心里自然非常难过,可是他知道这件事超越了他个人的感情,所以他一直在忍着没有哭出来。

    可他毕竟是个孩子,让他离开一个养育了他七八年的父亲,他还是非常不舍,眼泪被强忍着没有流出来,却一直在眼眶里打转,样子十分可怜。

    杨怀仁走到他身边,抬手想像往常一样去摸孩子的脑袋,可想了想,现在他这么做似乎已经不太合适了。

    伸出去的手在半空中停滞了一下,往下探去,只是轻轻在孩子的肩膀上拍了拍。

    “好孩子,回到你的亲生父母和祖母身边,你应该开心才是,以后要好好孝顺父母和祖母,知道吗?”

    杨怀仁说着说着便说不下去了,他是大人,还能抑制住自己的感情,扭头瞅了一眼当着孟皇后的那张纱幔,不知道今天孟皇后为什么话这么少。

    是她真的在这些年里想开了,早已经超脱了红尘间的感情束缚,还是在纱幔之后早已经泣不成声,杨怀仁搞不清楚。

    宫里是什么样子,杨怀仁即便没有亲身经历,却也非常了解,即便没了刘青箐,也不代表就没有其他有心之人。

    说到底还是利益,赵煦那么嫔妃们,在自身利益面前,是会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谋害大壮的。

    赵煦现在这个样子,能做的也只是派他认为最好的侍卫保护大壮,可别人真要对孩子不利,绝不会是最简单粗暴的武力暗杀。

    暗地里可以谋害大壮的方式太多了,简直数不胜数,指望那些粗鄙的侍卫,似乎也不保险。

    所以他看向了孟皇后,希望她能放下心中的怨恨和对赵煦的芥蒂,回到宫中来。

    在经历了那么多事之后,杨怀仁相信凭她的能力,才能更好的保护大壮,她是个善良的女人,可在这样的情势之下,杨怀仁觉得她完全可以变成一个强势的女人。

    只是孟皇后一言不发,杨怀仁实在搞不懂她在想什么,或者是有什么顾虑。

    当然也有其他的选择,比如两位皇太后,孩子虽然不是向太后的亲孙子,可杨怀仁看得出向太后对大壮的喜爱。

    如果孟皇后不愿意回宫来,那么把孩子交到向太后手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向太后往日里看似很平和,可她要是玩起手段来,那也绝对不是吃素的。

    至于朱太后,杨怀仁也相信她对大壮的宠爱都是真心实意的,只是朱太后这个人没有什么心机,更容易粗心大意。

    可话却不能说的那么明显,杨怀仁对两位太后施礼道,“孩子以后就要仰仗两位太后娘娘多多疼爱了。”

    向太后自然听出了杨怀仁话中的意思,微微笑着点了点头,朱太后不太喜欢杨怀仁,讪讪道,“大壮是本宫的孙儿,本宫自然会好好疼爱他的,还用你说?”

    杨怀仁笑笑没有多说什么,最后眼神坚定地对大壮点了点头,便转身告退。

    向太后又说了一句,“杨大帅乃是陛下的股肱之臣,记得时常进宫来,太子也需要杨大帅多多教导呢。”

    杨怀仁没有回头,脚步顿了一下,接着大步走了出去。

    赵煦实在是累了,父子重逢的兴奋让他耗费了太多了体力,这会儿他已经没有力气去说什么了,甚至听别人说什么,都开始变得有点模糊。

    苏公公赶紧伺候他躺下休息,向太后和朱太后也带着孩子离开了皇帝的寝宫。

    按道理大壮进宫,是应该住在太子所在的东宫的,只不过宫里多年来没有太子,东宫早已经荒废了许多年。

    尽管期间也是有宫人打扫宫殿,保证了宫院里的清洁,可宫殿年久失修,显得非常破败。

    朱太后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便佯作跟向太后商量道,“姐姐,东宫久未修葺,怕是不适合大壮居住。

    姐姐的宫院不如妹妹的寿安宫宽敞,不如让大壮寿安宫,姐姐觉得如何?”

    向太后微微笑着,似乎早就料到了朱太后要和她争夺孩子养在哪儿似的。

    她也不好拒绝朱太后,便答应了下来,只不过也开了条件,一是孩子身边伺候的宫人,要她亲自挑选;

    二是大壮将来要学习宫中规矩和礼仪,还要请先生教他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太子,请先生和上课的地点,要安排在她的宫院里。

    朱太后听罢觉得这个提议也是比较合理,既然孩子都住在寿安宫了,她可以日夜都和孩子多亲近,其他安排人手等事情,她也不再介意,便答应了下来。

    事情定了下来,朱太后似乎又有些忘乎所以,想起刚才的事情来,忽然笑道,“杨怀仁也真是多余,还摆脱咱们好好疼爱孩子,这不废话吗?

    叫本宫说啊,他就是个二愣子,可不能让他把咱们的怪孙儿教坏了。”

    大壮并没有说什么,却也明白以后他在宫中,应该依仗谁了。

    。更新最快网址:

第1808章:人间的味道() 
赵煦这个皇帝也好,还是两位太后娘娘也好,也许都沉浸在失而复得的兴奋之中,竟忘了如何安排孟皇后。

    杨怀仁往宫外走,心情十分不好,看着整座皇宫都一股死气沉沉的腐朽味道,脸色便更难看了。

    给他引路出宫的两位太监也是察觉到了他的怒意,只得小心伺候着,不敢说一句话,生怕说错了什么惹了大帅不高兴。

    杨怀仁走着走着,也忽然意识到了孟皇后的问题,于是放缓了脚步,还不时地扭头看身后,似乎是再等着什么人。

    两位小内侍糊涂了,本来杨怀仁走的大步流星,好像一刻也不愿意在宫中呆着似的,可这会儿却忽然走一步停一会儿,他们又不好催促,只得低着脑袋瞎琢磨。

    果然,不一会儿之后,又有宫人引着头戴幕离的孟皇后和随身的几个小尼姑走了过来。

    杨怀仁不好上前直接问话,只是装作偶遇似的,等孟皇后他们走的近了,才施礼道,“见过妙静仙师。”

    孟皇后虽然停下脚步,却没有要多说什么的样子,也许她已经想到杨怀仁为什么刻意放慢脚步在等着她了,只是有些话,当着这么多人面前,不好说。

    她淡淡地说了句佛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说完便迈步走了,留下杨怀仁皱着眉头呆住了。

    杨怀仁并不是一个很通佛禅之人,如果只是从字面意思来琢磨孟皇后留下的话,似乎又说不太通。

    他下意识的问身边的小内侍,“刚才妙静仙师说的禅语,你听懂了吗?”

    小太监更是愁眉苦脸,心说你都听不懂了,我一个小太监字都不认得几个,哪里懂是话什么意思?

    杨怀仁也摇了摇头,问他们问题跟问石头差不多一样笨。

    再琢磨那句话,好像是劝人心如止水,好规避风险的意思,杨怀仁有点分不清孟皇后这话是在说她目前的打算,还是在提醒杨怀仁应该怎么做。

    也或许,就是用这句话来简单的安慰杨怀仁?

    杨怀仁只能叹气,如果只是光看字面意思,似乎理解出来不太符合现在他们的处境,可如果往深了想,就不好理解了。

    “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杨怀仁默默念叨着这句话,再抬头才发现孟皇后一队人并没有出宫,而是走向了宫里一个偏僻的所在。

    杨怀仁似乎有点明白孟皇后的意思了,她想表达的,也许是她很清楚杨怀仁打算让她放下心中芥蒂,好留在宫中照顾和保护大壮的事情。

    只是她也身不由己,赵煦对她,并没有太直接的表明准备怎么安排她,既没有表达要让她复位,重新为后的打算,可也没让她再出宫回到玉清庵居住。

    作为孩子的亲生母亲,杨怀仁觉得孟皇后也是想留下来照顾孩子的,只是这种事不好从她口中说出来。

    赵煦没直接挽留她,两位皇太后也不好去劝皇帝,所以只能等着赵煦想明白他打算怎么做,才能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所以孟皇后用那句佛禅来表明她的处境,只能是身不由己,人生对她来说,已经很艰难了,可她作为一个女人,即便曾经高高在上,可眼下却同样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

    心想和如何行动,从来都不是她能决定的事情,嘴里说着“不动则不伤”,可她的心却不知早已经被伤害成了碎片了。

    可即便如此,她也只能默默忍受,然后期望将来,能随着她的内心的方向发展。

    杨怀仁猛醒,原本是他在埋怨孟皇后,可孟皇后也同样是在埋怨他。

    同样的道理,用在他身上也是一样的,仿佛孟皇后也在质问他的内心,你在想什么?你又在做什么?!

    为什么把孩子还给赵煦?

    说到底还是你心动了,至于为了什么,孟皇后不清楚,或许也不想去搞清楚,可杨怀仁的做法,却是孟皇后不想看到的。

    或许孟皇后也顺应杨怀仁的意思,帮助他证明了孩子的身份,可是在她心里,越是极不情愿的,这也是她最身不由己的无奈。

    杨怀仁忽然觉得心很痛,对孟皇后来说,他很抱歉,是发自内心的歉意,可他最感觉抱歉的,还是对大壮。

    不做父母的也许不太容易理解这种情感,养大一个孩子,不管他是不是你的亲生骨肉,平淡的生活里,每一天,每一个点点滴滴,都让你把感情一点一点的积聚起来。

    到最后,孩子是不是你亲生的,已经不怎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对孩子的感情。

    这种感情无关血缘不血缘的,确实最真挚的,为了你的个人目的,不管是多么大的梦想,你又有多么高大上的理由,可你就是错了。

    最起码,你辜负了孩子对你的那份感情,也辜负了你自己的感情。

    杨怀仁越是想的透彻,却越是心痛,也开始明白孟皇后的话了,“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杨怀仁倒不怀疑他所做的事是不是对的,一想到曾经发生在中华民族千万无辜百姓身上的痛苦,为了不让现在的历史再发生一遍,他便知道他不能不做。

    可是他的心痛也是真实的,他也知道他这么做会伤害很多人,包括他最在乎的人。

    对与错的概念,这时候已经开始变得模糊了,人格是高尚还是卑微,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当他走出宫门的时候,脚步也变得越来越沉重,只是从阴森的宫门里走出来,重新面对人世间的喧嚣,他似乎又醒了过来。

    宫里和宫外,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宫里雕梁玉栋和宏伟的宫殿,数不尽的黄金做的用具煜煜生辉,可这种光明却让人觉得压抑。

    宫外是混乱的,喧嚣的,甚至空气中都弥漫着一丝丝臭味,本来应该是让人觉得烦扰的,可杨怀仁走出宫门的那一刻,却觉得非常舒服,好似整个人都活过来了一般。

    大街上人头攒动忙忙碌碌,万家炊烟枭枭升起,杨怀仁感觉这才是真实的世界,因为他嗅到的人间的味道。

第1809章:糊涂好() 
出了宫,杨怀仁命护送大壮进宫的骑兵返回东大营,而他则和亲兵回到城内的府邸。

    这原来是南阳郡王的府邸,现在已经是齐国公府,很早之前就被赵煦赏赐给了杨怀仁,可杨怀仁却很少在这座巨大的院子里住过几次。

    家里人也曾经说过不少次搬进来住,可说的次数多了,谁也没有当真搬过来。

    比起杨家庄子的院子来,城里的国公府也许豪华了不少,可总是让人感觉不舒服,也许是向西望去,可以看到宫城的缘故。

    高墙总是会给人压抑的感觉,国公府的院子在马行街西面王公贵族云集的地方,距离宫城也只隔着两条街,满打满算也不到一千步的直线距离。

    杨母打算在城里住几天,过段日子再回到庄子里的大宅子住,杨怀仁也似乎有些明白母亲的意思。

    大壮被他送进宫里了,杨家人再也不能轻易见到他了,或许只有离孩子近一点,那种失落感才能少一些似的。

    可事实是杨怀仁走进府邸,不自觉地便向西望向了那高高的宫墙,但一想到大壮在墙里,他却在墙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