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4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官员的互动很快结束,因为这些年轻老实的官员一点也不善于溜须拍马,他们觉得最要紧的便是让官家赶紧进入析津府,不,北京城的皇宫休息。

    在王语嫣看来,东京城的御道已经足够宽阔的了,但和眼前北京城的御道相比还是相差甚远,宽阔的御道足有二十丈之宽,而在鳞次栉比的房屋店铺之间却不显得清冷。

    百姓们全部都站在御道两旁躬身施礼,这是最皇帝的尊重,也是对赵祯仁慈的感激,天家受之无愧!面对数十万的百姓的躬身行礼,上至垂垂老矣的老人,下旨牙牙学语的孩子,赵祯心情激荡,这些都是自己的子民,都将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情不自禁的拉着王语嫣下车,连皇帝皇后都下车了,身为皇妃的薇拉和杨采薇自然坐不住,拉着皇嗣也赶紧下车,于是析津府的万岁之声便轰隆隆的响起,山呼海啸,震碎苍宇。

    赵祯就这样带着全家从御道上一直走回了皇宫,百姓们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激动万分,官家的仁德和亲民果然名不虚传!

    而但王语嫣等后宫三女看到了析津府的皇城之后便惊讶的说不出话来,已经在东京城的皇宫住惯了的他们第一次看到如此恢宏的建筑,杨采薇感觉到的是震撼,而薇拉这是仰望。

    王语嫣最为镇定,但却喃喃自语:“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官家,咱们以后住这里?岂不是如秦之阿房!”

    赵祯长叹一声道:“没错咱们天家以后都住这里,自我天水一朝建国,便定都开封东京城,受地势所限,宫闱狭小,不能向外延伸,有损百姓之家,只可精雕细琢极尽无暇。

    而如今朕迁都析津北京城,地势开阔,北有屏障,虽是虎踞西北,却也是有扩建宫城之意,一显天子气象。”

    王语嫣三女对视一眼连连点头道:“官家所言极是!极是!”在她们这些女人的心中,自己夫君在政治上的选择自然是没错的,而她们则是更为看重北京城皇宫的宽大气派。

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宫大内() 
    析津府皇宫之大,规模之宏伟,即便是赵祯这样见识过紫禁城的男人都觉得奢侈,紫禁城虽然占地庞大,但在建筑上却是并没后汉唐宫殿的气势,反而是因为结合了明清两朝的文化而变得稍显突兀起来。

    汉唐之风有容乃大,一股质朴大气的感扑面而来,宫殿给人一种如山如岳的厚重,甚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庄严肃穆,高屋建瓴,赵祯站在现在还空无一人的皇宫中大为赞叹。

    据说这宫殿还找到了当年在唐朝负责营造宫殿的后人前来,一些建筑的样式也是恢复了唐时的宫殿,甚至连名字都一样,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这三座宫殿的名称依然被保留了下来,算是对盛唐的一种纪念。

    正面绘有武士披坚执锐持剑而立图像的鼓楼便给人以巨大的压迫感,站在这种巨人面前,人类的渺小被凸显的淋漓尽致,而赵祯要的便是这种感觉,中华王朝,本就应该虎踞东方,傲视四海,八荒之地何人敢犯?

    当然,大宋的营造技术也是出类拔萃的,宫殿的外表继承了汉唐的大气磅礴,而内里则是宋人特有的雕梁画栋巧夺天工,藻井,榫卯,飞檐,宫柱,门廊,每到一处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宫殿加入了一些砖石结构,为的就是避免火灾的时候烽火连营,而所有宫殿的地板都是木质的,席地而坐也没有什么,但赵祯可不打算回复汉唐的君臣礼仪,臣子坐着与皇帝说话……

    汉唐之风与大宋之美相结合,即便是在挑剔的人都很难说出这里的不好来,三才甚至有一种穷人乍富的感觉,望着乾宇殿上高高的御座连连请赵祯上前,而皇宫中的内侍宫女归他管。

    宫殿的设计也很特别,赵祯觉得匠人应该是为了凸显皇权的高大,而特意把御座的位置提得更高些,赵祯坐在上面还真有点俯视天下的感觉。

    在赵祯看来三才是有特殊能力的家伙,如果用在行军打仗上也不赖,因为这家伙在看过几遍宫城图纸后就彻底记下了整个析津府皇宫构造。

    并且把图纸烧的连渣都不剩,赵祯问他怎么能记住的,三才笑着答道:“官家,奴婢就是吃这碗饭的人,当初奴婢被大官选中送往太子东宫也就是因为这过目不忘的本事嘞!”

    赵祯不信邪的问道:“乾宇殿之北三百步是何处?”

    “文德殿,和东京城中一样,供陛下歇息会见朝臣,留身奏事之用。”

    赵祯一时语塞,他不过是瞎说的,没想到三才这家伙真的能记下来,赵祯不用看都知道三才说的是对的。

    整个皇宫中最忙的的人不是赵祯,而是王语嫣,她的手中也有一位和三才差不多的侍女,王语嫣正带着她给薇拉,杨采薇两女分宫殿,和任何一个时代一样,华夏的家庭一般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即便是天家也是如此。

    赵祯现在是甩手掌柜,禁中的事情完全不需要他操心,搬迁宫禁原本应该是非常繁琐的事情,但在王语嫣的指挥下变得井井有条,赵祯只是交代了三才按照自己的习惯把随同火车而来的经史子集放好,并且把皇帝神宝以及传国玉玺放入秘阁,剩下的事情便交给中宫的处理了。

    王语嫣瞧见赵祯拉着木条和纸片向宫后苑而去,不用说定然是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和孩子们玩耍,伸手拉了拉杨采薇道:“莫要扰了官家兴致,宫后苑等闲之人不得出入!”

    杨采薇的眼睛弯成了月牙道:“娘娘还真是心疼人嘞!”

    还没到后苑,赵祯便听到灵儿的清脆笑声,如百灵鸟似得钻进来了的耳朵里,让整个后苑充满了生机,一道温泉关窗整个后苑,即便是在冬天也让这里百花争艳。

    熊猫在地上打滚,抱着清脆的竹子吃个痛快,而赵旭坐在一旁看了看发出一阵傻笑后接着看书,赵祯不用猜都知道他看的是《太平御览》,这小子最近迷上了这本书,别说是赵旭就是赵祯自己都深深的着迷,这本书实在太过神奇,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其中的神鬼部,妖异部,最为让人着迷,堪比后世的生鬼故事了。

    赵昀则是在一旁……磨刀,这小子最近是迷上了兵器,据说已经把将作监和军械司的所有兵器图纸要来了,就差火枪和火炮的图纸,两者在他眼中前者根本没用,在战场上除了吓人还没有棘轮弩好使,而后者……他借不到!

    即便是在自己面前死缠烂打也没用,赵祯可不会让这小子没事钻研火炮玩,凡是和火药有关的都行,即便是火药弹都不给这小子碰一下。

    “父皇!”

    进入后苑的赵祯哪能逃过灵儿的大眼睛,叫着,笑着,跑着,跳着冲向赵祯,差点把赵祯扑到,同时也注意到了赵祯手中的木条和纸张,以及被高高举起的浆糊,牛筋。

    只要赵祯出现,皇嗣们的眼中就没有当下的事物,虽然作为一个父亲不能经常给予孩子父爱,但赵祯每一次都能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感触,或是快乐,或是亲情。

    “父皇,这是要做纸鸢吗?”

    赵旭刚刚开口就被赵昀鄙视:“大哥仔细看看,父皇手中可没有长线,即便是做了纸鸢如何放飞,但这些东西定然是和浮空的东西有关。”

    赵昀的话让赵祯惊讶,没想到这小子的观察能力还是很强的嘛!而赵旭这是点头赞道:“昀弟好眼力。”

    “父皇这次要带你们玩一个好东西,以后你们便知道了!瞧好了,父皇要做的是另一种会飞的东西。”

    赵祯说完便在孩子们惊奇的眼神中开始制作,小小的木条拼凑出如鸟一般的形状,只不过翅膀很长,高高翘起的尾巴上也装有小翅膀,然后便是前面多了一块小木片,不伦不类的样子让三个孩子更加好奇。

    赵祯把牛筋扣好后,便开始努力的绞动螺旋桨,很快便到底了:“你们看好喽!”赵祯说完便把手中的东西扔出去,螺旋桨在牛筋的作用下飞快转动。

    上好的牛筋扭力惊人,螺旋桨甚至发出骇人的嗡嗡声,小小的木质飞机也随着这嗡嗡声冲出了宫墙……只剩下赵祯带着孩子们呆呆的站在原地,已经宫墙上惊慌失措,鸡飞狗跳的护卫……

第七百七十七章迁都开始() 
    朝廷的火车运送官员自然按照最简单的方法,以品级划分,有些官员不愿做火车的,赵祯也不勉强,赏赐点车马费用便是,还别说,放弃乘坐火车的朝臣还是有很多,即便是在赵祯安全抵达析津府之后也是如此。

    人们总是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赶到恐惧,这种恐惧来自于无知。在朝中,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断层,宰相一级的官员,如庞籍,夏竦等人毫不犹豫的登上火车,而年轻的官员,如欧阳修,苏洵,范仲淹,包拯等人也是当仁不让。

    反而是上了年纪的中层官员退去了,他们宁愿乘坐颠簸的马车,也不愿乘坐舒适的火车,并且在庞籍等人到达的时候他们还在大宋境内墨迹,因为这些上了岁数的人经不起马车颠簸……

    五天时间,火车上的官员便抵达析津府,这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在火车上他们感觉不出有多么快来,只觉得马上的骑士都比他们快,但谁知五天后便到了析津府。

    赵祯亲自带着一家老小站在析津府的城门口迎接自己的辅弼之臣,抬眼望去,全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一时间颇为感慨,都说历史上的北宋缺将,相公却是人才辈出,还真是如此,这些文臣那一个不是能独当一面的?只要运用得法,内治便妥妥的。

    见到皇驾在此,朝臣们感动的不行,这皇驾不光有官家本人的,甚至连皇后以及皇嗣的大驾都到了,这意味官家是携整个天家而来,由此可见对朝臣们的尊重。

    这正如孟子告齐宣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乘坐火车北上的朝臣瞧见城门下翘首以望的赵祯后,有些动情者已经泣不成声,虽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但真正能做到的君主又有几人?但官家在这一点上做的却是极好!古往今来还真都很少有帝王如官家一般为臣子考虑的如此之多,甚至是处处为臣子着想。

    远的不说即便是迁都,都是征求臣子意见,虽然官家决心已定,但却不愿强扭,用上了让自己,让朝臣都有脸面的计策,朝臣们的心中其实看得清楚嘞!

    众人上前行礼参拜,君臣之间其乐融融,寒暄一番之后便向析津府的皇宫进发,包拯首先发现了不同,对一旁的夏竦很庞籍二人指了指城门上的匾额,北平府三个字让众人也是一惊,要不是包拯曾经在这里整顿过治安,连他都认不出这里来了。

    外臣还在施工建造,高大的城墙缓缓而起,四周满是生机勃发之势,整个北平府显得蒸蒸日上,庞籍看着北平府三个字嘴中念念有词:“北平,北平,寓意极佳!虽二字简朴无华,却有大道至简的意思,妙哉,妙哉!”

    众人随着庞籍的话反复念叨一遍,还真是觉得如此,赵祯扭头笑道:“朕希望迁都北平府之后,我大宋北方平定,于是便以北平为名。正巧与北京城相对应,如此不是极佳?!”

    朝臣们年年附和,但他们走在北京城最为宽阔的御道之上后,便整个人都惊呆了,宽阔的御道左右二十丈的距离,这是东京城御道的两倍有余,给人的感觉仿佛是一望无际似得,而远处的宏伟建筑看的他们热血澎湃,无他,只因这建筑与汉唐时的宫阙极为相像,虽然他们没见到,但汉唐诗词流传下来的可不少。

    什么盛世,什么文治武功,这些都是看不见的东西!即便是说的再好,再完美也没用,而眼前的宫殿却是能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很。

    朝臣们跟随在赵祯身后缓缓前进,又是期待又是胆怯,他们期待这雄伟高大的宫殿同时又担心这一切的不真实,大宋真的要恢复盛唐的气象了吗?大宋真的再也不会回到被外族兵临京师之地了吗?

    路上的百姓把御道围的严严实实,即便是北平府的衙役去赶也赶不过来,他们都是析津府的原住民,虽然现在是天子的脚下之民,但却没有见识过如此多的相公和朝臣,自然要一看究竟,这些大宋的朝臣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而赵祯很贴心的为百姓准备了“解说”当庞籍抵达**之后,便有侍者高声叫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