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5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跟随官家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么多年来官家所作的一切哪一样不是旷世之举?!说句大不敬的话,官家的所作所为随便举出一样来便已然是超越了先帝,总总功绩加起来甚至可与开国的太祖相媲美!

    安乐椅一摇一摆,三才的眼睛也跟着一晃一晃,很快他便觉得眼睛越来越重了,稍稍打了个哈欠,点上一根线香夹在食指与拇指之间,这下便可安心睡一会了……

    在一摇一摆之间,赵祯便能感觉时光的飞逝,往常他在这里总是会回忆起曾经的后世,同样的也会担心大宋的未来,可现在不同了。

    他可以肯定自己已经改变了许多事情,最少现在的历史不会再次上演,在一年前,赵祯便已经有些相信这一点了,直到今天收到范仲淹从宁夏路递来的奏疏,赵祯才彻底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历史果然大不同矣!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三才的耳朵微动,眉头皱起,官家这是怎么了?突然说起藤子京和岳阳楼?藤子京莫不是成了简在帝心的了不得人物?

    细细听来便觉得这是官家勉励朝臣的句子,尤其是最后一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即便是三才不通文采,也忍不住拍案叫绝,这句话实在是醒世恒言啊!

    “官家满腹诗篇,醒世之言可达万世!”

    赵祯被三才的话惊醒,随后望向三才眼睛发亮:“你……原在东宫任何差遣?朕问的是你在朕回东宫之前!”

    三才莫名其妙,但依旧老实回答:“奴婢原是内侍省太子内坊局的坊事,从八品下,不入流的小官嘞!自从随官家之侧后,那可算是托了陛下的鸿福,您的一点福荫便让奴婢有了今天嘞!”

    赵祯感慨的叹道:“是啊!你也不同了,范仲淹也不同了,所有人都不同了…………”

    三才莫名其妙的望着赵祯,他只觉得官家今夜感叹良多,但却不知道为何,这些不都是好事吗?作为内侍的他明白宫中的至理,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别说,如此才能保命,如此才能长久。

    赵祯望了他一眼,笑眯眯的喝了口紫砂壶中的花茶,晚上喝清茶可是要了命,入夜也睡不好嘞!

    是啊,一切都不同了,范仲淹没有提出改革,也没有因为遇到阻力而被贬,而是在宁夏路担任一路之安抚使,宁夏现在被他管理的井井有条,不仅如此,内迁党项人的举措也已经基本完成。

    虽然少了他的绝世名言,可对于赵祯来说,现在的范仲淹才是人尽其才,拿起范仲淹的上疏,赵祯笑了笑,这东西可比一篇《岳阳楼记》要好得多!

    “掌灯。”

    赵祯拿起范仲淹的奏疏,宁夏之地已然是恢复了生机,不光如此,范仲淹还在奏疏中列举了许多重要的举措,希望自己答复,今日在朝堂上只是随意看了看便觉得震惊,去往勤政殿的时候已然是忘了放在袖口中的奏疏了。

    三才麻利的掏出火折子,打开上面的木质盖帽,轻轻一吹,火光乍现,点燃灯罩内的宫烛,温暖而明亮的烛光便在这阙楼之上燃起。

    赵祯拉了拉膝盖上的摊子,便不觉得秋风有多么萧瑟,就着北京城中的万家灯火,仿佛整个天下陪在自己的身边。

    范仲淹的奏疏非常简练,这也是最近朝堂之中提倡的文风,开篇第一句便是描述宁夏之况以及党项人内迁的进展:“臣范仲淹面东而叩……宁夏路各地官衙开衙许久,官吏用命,治下百姓安分守己,农人开垦荒地约为八十万亩之多,今年粮食丰产可谓塞上岭南,黄河两岸土地肥沃唯富一套。

    然宁夏北通西域商贾所有来往却不肯驻足,只愿前往大同府交易,臣观之甚憾。宁夏地处西北,何不以榷场设之?既富宁夏又增公帑,宁夏富而百姓安,强民强兵一举双得……臣恳请陛下设榷场开关口!”

    赵祯笑了笑:“果然是向朕讨要好处来的,这个范希文!”

    三才知晓,若是陛下笑骂何人必然是心中欢喜的,果不其然,官家再次开口道:“传旨,于宁夏路增设榷场,其规模可依大同府之制!”

    天爷爷!

    三才微微咋舌心中暗道:咱大宋又要出一个天下汇聚之地了!

    试探的问一声:“官家,现在已经子时初刻……”

    “写下词头,派御药院的当值内侍去翰林制诰那传旨,此事不得拖延!另把朕勤政殿中八方桌上的端砚给范仲淹送去。”

    “官家,这端砚可是极为难得,其中还镶上了金边,这……”

    “朕可不是吝啬之君嘞!”

    三才无奈的点头道:“奴婢遵旨!”他看得出来官家正在兴头上,这旨意多半是越早送达宁夏越好,只不过那方端砚可惜了……

    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ps:书友们,我是我欲乘风归,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庆历五年的第一场火() 
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范仲淹的奏疏在最后提到了党项内迁之事,他认为党项人已经大部分内迁完毕,剩下的只不过是一些人数较少,较为分散的部族,那些拒不内迁的已经被大宋的铁骑斩杀殆尽。

    而这些小部族不同,他们或是地处偏远,或是仓皇夺路一直在向大宋境内迁徙。

    大宋的对党项人的压力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这还是范仲淹向狄青提议的,如此可保无有遗漏,党项人会不自觉的向大宋靠拢,方便内迁。

    范仲淹的意思是,人数小于百人的部族可直接由宁夏内部汉化,如今宁夏路的汉家百姓远远大于党项,汉化这些党项人不过是几年的时间便可,无需耗费人力和朝廷的公帑让他们迁徙大宋境内。

    这一点是赵祯没想到的,细细想来也是这个道理,如今宁夏路的党项人不过数千,多时零散部族,而宋人却有数十万,汉化不要太简单,又有完备的地方管理,确实不用耗费朝廷的经历,只需交给范仲淹便好。

    大宋优越的条件和繁荣的经济自然会吸引这些党项残部的靠拢,赵祯便就着烛光在范仲淹的奏疏后写下御批,这奏疏不是发回范仲淹的,而是传递到中书省,由相公庞籍以政令的形势传回宁夏。

    赵祯在写好御批抬头的时候,便瞧见北京城中有一点极为明亮,一团橘红色的光芒如豆点般摇曳,并开始扩散…………

    原本在一旁候着的三才只见官家猛然站起,窜向阙楼上的栏杆处,他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官家?!”

    赵祯趴在栏杆上,双手撑着栏杆,努力的把身体向前探出,隐约间只见那火光愈发的浓烈,并在月光下伴有黑烟升起,而自己的身体却被人从后抱住。

    三才带着哭腔叫道:“官家,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您有什么要看的,奴婢帮您看,有什么要寻的奴婢上刀山下火海也给您寻来嘞!”

    赵祯看了看下面的燃起的宫灯向回缩了缩,这阙楼还真是高嘞!当初的自己可是能从数百米的山崖垂降下去,现在站与高楼至上便害怕了…………

    看来安逸的生活过惯了,原本的胆气也消失了,赵祯无奈的指了指着火的地方道:“那是何处?好似走水一般!”

    三才抬眼一看便道:“应是北平府的府衙!吓!官家,真是走水了!”

    赵祯却稍稍冷静下来,北平府的府衙走水?北平府虽不是京城中的机要之地,可也是大宋的一府之尊,北平府的韩琦乃是欧阳修推举,为人自立,有大气,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治下颇严。

    这样的人管理下的北平府衙怎么会无缘无故的走水?

    再说大宋的府衙一律由砖石构建,只有屋顶内屋内才会用上木质的房梁和柱子,怎么会一下子便有如此大火?定然是有人蓄意纵火!

    赵祯身为皇帝,已经习惯了从另外的角度看待问题,转头对三才说道:“速速派人传令,命禁中宫墙之上当值禁军不得妄动!

    无有朕的手诏不尊任何人之调令!抽调京中禁军驻守机要之处。另,派内侍携朕的私印,传令赵力禁中御前班直围拢北平府其后施救!”

    赵祯说完便解下腰间的印章,这是皇帝的私印,算是神宝的一种,但却没有神宝那般庄重,但调遣一千人左右的禁军却是没有问题,因为这皇帝私印是不会离身的,也侧面代表皇帝。

    下三才已经交代内侍传旨去了,赵祯出于好奇也跟着下去,他倒要看看,北京城中谁有这泼天的胆子敢纵火北平府府衙!

    若是意外那便没有什么,但若不是,背后定然有着巨大的阴谋,而赵祯最担心的便是声东击西,北京城中的大型工厂可都是有蒸汽机的,而格物院中更是有着大量的图纸和匠人的随笔,书册,若是丢失后果不堪设想。

    因为密封效果极佳的橡胶已经出现,大宋的蒸汽机便已经走上了正轨,这中生产能力惊人的“巨兽”可谓是大宋的动力,不得有一点闪失。

    从刚刚在阙楼上向下看被惊吓到,赵祯这才意识到自己丢失了一些东西,自己原先是什么人?“艺术品专家”啊!什么最擅长?安保和反安保啊!

    ………………

    北京城中的百姓早已被熊熊的火焰所吸引,北平府的府衙走水可不是小事,四周的百姓早已开始救火,可都被韩琦拦下,当他看到北京城中的三百衙役一个不少的出现在熊熊燃烧的府衙之外时,大发雷霆,对着些衙役破口大骂。

    责令他们赶回自己当值之地,没有调令不得擅离职守,而剩下的衙役开始阻隔百姓的靠近,这时候根本就不需要他们参与救活,城中自有潜火铺子带着水龙,汲水筒而来,不比你手中漏水的木盆,豁口的水杯来得好使?!

    很快宫中的御前班直便在赵力的率领下匆匆赶来,这总算让韩琦松了一口气,赵力在率领御前班直抵达后便派人围了北平府的府衙,对着韩琦抱拳道:“官家命我前来助韩知府一臂之力!”

    “来的正好,潜火铺子的人已经进去,将军只需围拢这里不放一人走脱便好,本府衙役留余百人已经在火起之时便在外密布,如今将军率军而来,贼人必不会走脱!”

    赵力瞪大眼睛,虎目中散发着慑人的精光道:“可是有宵小纵火?!官家早有交代,抓捕贼人全听韩知府差遣!”

    “果然天子不凡啊!看来官家是早已知晓!”韩琦露出敬佩的目光道。

    不用赵力多说什么,御前班直早已把北平府府衙围拢的里三层外三层,如今的御前班直可不是原先的花架子,各个都是战场上的百战老兵,虽不及赵祯的亲卫司,却也是个个彪悍,单单往那一站,慑人的眼神便让寻常百姓退避三舍。

    “说来也巧,听三才大官道,官家今夜登临阙楼,赏月美景,观城中忽有大亮,便道是走水。三才大官说是北平府,官家便令禁军不得妄动,传令城中当值禁军没有官家手诏不得调兵嘞!”

    韩琦拍手笑道:“善,大善矣!”

    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ps:书友们,我是我欲乘风归,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 
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北平府是什么地方?大宋的京畿之府,直接管辖北京城和四周的几个县,可以说他是北京城中的机要之地,和当初的开封府一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从大宋迁都之后,所有的沉重官衙几乎都搬迁到了皇城之中,这是按照旧制而来的,早在东京城的时候,朝廷的机要之所便依然是在皇城之中,实在是因为皇城规模相比历代较小,所以许多府衙无奈之下才设立在皇城之外。

    御史台,西尚书省,太常寺,左藏库等等都搬迁到了北京城的皇城之中,而只留下的北平府府衙和国子监等在皇城之外。

    显然北平府之中皇城之外,只有这北平府府衙乃是重中之重。

    虽然是权知开封府,但赵力依旧是客气的说道:“韩知府,这北京城中就你的北平府府衙还是要害之地,贼人挑选这里下手必然是有所图谋!”

    韩琦点头道:“要说办案乃是本府最擅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