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6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祯我所谓的摆了摆手“使者有话便直说,无需这些堂皇之言。”

    达昂也是潇洒,伸手指向西面道“大宋西域之商路不通,我吐蕃却可成大宋之助力,安定西域!”

    赵祯笑了笑,原来吐番人的意思是要进军西域了,而且要从大宋手中获得正大光明进军西域的名头,说是助大宋一臂之力其实只是希望借助大宋出兵西域。

    怎么可能让吐蕃人渔翁得利?西域可是大宋的禁脔之地……谁碰都不行!

    可显然吐蕃使者的目的并不是单单在西域上,而是另有其谋。

    大宋和角厮罗的关系甚好,当初进军西夏就有角厮罗的功劳,他和西域人组成了联军,协助大宋攻伐西夏的西北部,为大宋分担了压力。

    在在此之后,西域人和辽朝苟合,但角厮罗却没有参与其中,他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跟随大宋王朝的脚步,做一个忠实的属国。

    而角厮罗的安多政权相对稳定,对整个吐蕃的其他诸部产生威胁,所以此次乌思吐蕃就是为了向大宋表达善意,并向角厮罗施压。

    只不过态度实在欠缺诚意。

    。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国博弈() 
紫光殿的宴会不欢而散,摩羯柯钰最终也没有高兴的起来,他不是傻子,若是一般人,定然是被卖了还在帮大宋数钱,可他恰恰相反,在大国博弈之中的外交智慧令赵祯都大为赞叹。

    当然赵祯也知道他能看出其中的手段,但却不会点破,这就是大国的实力的最好表现,玩的不是阴谋,而是裸的阳谋,先进就挖在这里,只看你自己的选择,最终你还是不得不跳下去。

    现在的摩羯柯钰便是如此,他知道这是大宋君王给天竺挖的坑,但他也不得不跳下去,波罗王朝需要在大宋的这次通商中获得利益,否则衰落下去便是很快的事情。

    天竺的各方势力都在不断的加强,都在窥视着一统天竺的梦想,而现在的波罗王朝却是最为强大和可能的一个,所以必须要和大宋绑在一起,只有这样才有希望成为天竺的统治者。

    至于其他,摩羯柯钰觉得现在最大的威胁便是吐蕃,虽然大宋和波罗王朝的通商会让吐蕃稍稍忌惮,但却不会让他们束手待毙,这是一场利益争夺,从大宋官员的口中他得知了吐蕃的问题,更是明白了乌思部吐蕃使者达昂为何出现在大宋。

    显然说是为了帮助大宋平定西域,其实还是为自身的利益考虑,打算遏制角厮罗一家独大,在这个时候,摩羯柯钰忽然发现自己想的简单了。

    这乌思部的吐蕃使者被大宋皇帝利用的淋漓尽致,简直无法再利用了,不光用他来制衡天竺,还用他来制衡角厮罗,否则他完全可以利用角厮罗的力量威胁西域,可大宋皇帝没有这么做,为什么?

    也许这是和西域,乃至大宋北方王朝辽朝有关,但自己对中土之地局势还不是很清楚,可有一点他摩羯柯钰相信,眼下无论是自己,还是吐蕃,亦或是西域还是角厮罗都被牵扯进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而阴谋的策划者就是眼前高高在上,以仁慈闻名天下的大宋帝王!

    摩羯柯钰觉得水太深,不是他这个外邦使者能淌的,速速离开才是上上之策,于是在第二天一大早,在大宋的朝会上正式递交国书之后,摩羯柯钰便以最快的速度离开。

    果不其然,当他离开之后,鸿胪寺送行的官员便得到传报,天竺使者所在的四方馆小院便发生了一场大火。

    鸿胪寺官员的表情颇为难看,但还是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摩羯柯钰,为的就是要让摩羯柯钰路上小心,以最快的速度离开大宋,回到天竺,当然这一路上的安全不用担心,他身上有大宋皇帝的国书,更是有朝廷的外邦使者路引,走到哪都有当地武装力量的护送。

    其实摩羯柯钰知道,鸿胪寺官员的话外之意便是要让自己在离开大宋之后小心,甚至是让天竺小心,在大宋境内自己反而是最安全的。

    自己作为使臣,实在了大宋,这要是传出去,大宋的脸面可就没地方放了。

    一路上摩羯柯钰以最快的速度离开,这时候鸿胪寺的官员也离开了送别的十里亭,返回城中之后便向赵祯复命,同时也摩羯柯钰的话带到。

    “陛下,天竺使者说……说……”

    赵祯奇怪的望着刘韫,他作为鸿胪寺的官员已经不是第一天的,什么话都敢说,却在这个时候吞吞吐吐起来?

    “说了什么?何须如此顾及?”

    刘韫咬牙道“天竺使者说,陛下真乃谋略之主,五方势力均在陛下的股掌之中,外臣惶恐恳请陛下念在天竺与中土之情,遏制吐番,保全天竺之地!”

    赵祯笑了笑,微微点头道“这摩羯柯钰还真是天竺的智者,看的相当透彻啊!如此精明之人最终还是说出这样的话,朕还以为他不会说呢!”

    刘韫犹豫道“陛下,如此太显您的锐气…………”

    赵祯奇怪的忘了一样刘韫“你以为自己装的仁慈别人就看不出来?朕已经很隐晦了,但别人又不都是傻子,怎么可能一点也看不出其中的蹊跷?你就是在鸿胪寺呆了太多年,总是希望我大宋对外都是一副冬烘先生的模样,但这可能吗?朕觉得不可能!”

    刘韫红着脸说不出话来,他知道陛下说的是,看他实在是觉得被天竺使者点破有损大宋的威仪,但官家既然这么说,他也就认下了“陛下教训的是,臣迂腐……”

    在刘韫走后,赵祯摸了摸下巴喃喃自语道“明显吗?不会吧?朕这一手可是给辽人准备的,难道他摩羯柯钰的已经如此看出朕要对辽朝下手的事情?”

    稍稍犹豫一下,赵祯便笑着摇了摇头,不可能,摩羯柯钰即便是再聪明可不可能猜到自己的计划,这是一场有史以来赵祯下的最大的一盘棋,一个以西域为中心,以辽,吐蕃,角厮罗,天竺五方势力拢络其中最后绞杀辽朝的大棋。

    看似完全没有关系的几个国家,在他赵祯的手中都将成为有用的杀招。

    每消灭一个,大宋的力量便壮大一分,没壮大一分,对辽朝的威胁便越大,不断的增强大宋国力的同时也就是在不断挤压辽朝的空间和统治。

    说到底,这还是赵祯在一开始提出的蚕食辽朝的计划,这次便是赵祯的一次大胆尝试,看看大宋能不能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消灭辽朝。

    说是消灭并不准确,应该是把辽朝的政权颠覆掉,并把契丹人挤压至草原,让这马背上的民族回到草原去再次经历厮杀,直至它自己消亡。

    从始至终赵祯都没想过直接消灭契丹人,种族屠杀这种事情他做不出来,任其自生自灭最好,何况赵祯觉得这种方式才叫残忍,但也给了契丹人以希望,毕竟他们可以向更北的方向迁徙。

    眼前这盘棋下的好不好完全在于赵祯对各方势力的运用和把握,现在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并没有出现什么变数,唯一的变数还是昨日赵祯自己加上的,对于吐蕃赵祯早已是垂涎三尺。

    在地势上,青藏高原居高临下,俯视四川盆地和河西走廊。一旦易手,外敌随时可以冲向四川天府之国,大宋的川陕四路将由原本的富庶战略大后方变为大宋的最前线。

    。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论西藏的重要性() 
赵祯看着眼前的舆图,在地势上,青藏高原居高临下,俯视四川盆地和河西走廊。一旦易手,外敌随时可以冲向四川天府之国,大宋的川陕四路将由原本的富庶战略大后方变为大宋的最前线。

    而更要命的是,河西走廊也随时有被切断的危险,该走廊若被切断,西域将与内地失去联系,甚至很可能朝不保夕。这种威胁的存在将让大宋日夜不安,永无宁日。

    历史上唐朝就是因为吐蕃的虎视眈眈和渗透侵扰,不仅剑南川蜀地区一夕数惊,而且在于西域同东扩的阿拉伯帝国的对抗中腹背受敌,直接造成了最后坦罗斯之役的惨败和最终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这是历史留下的惨痛教训,赵祯觉得这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的惨剧,绝不能再在大宋的身上发生。

    现在的大宋是一个急速扩张的王朝,在国内对各种资源的紧迫压力下迫使这个原本秉承华夏固守,封建的王朝不断的做出改变,不断的获取更大的疆域,也在不断的探索未来。

    这是历史的必然,是文明进步的必然,当大宋停止与外交流,停止通商,停止发展的时候,这个王朝的本质便会再次回归传统的封建小农思想,同时也意味着大宋“死了”。

    赵祯不会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现在的大宋可谓是他一手缔造的王朝,完全有别于太祖太宗甚至是他父亲的大宋,眼下不断的进取才是大宋的定义,也是新大宋的力量。

    要想让国家持续的发展,就要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而现在,道路的最大绊脚石已经不是辽朝,也不是曾经的所担忧的内患,而是在西域,在大宋对外经济的道路上。

    边患是历代王朝的最大问题,可吐蕃对中原的影响从未像现在一样强烈,四川天府之国,虽然直面吐蕃的威胁,但同时多山的蜀中也是一道天然屏障,再加上气候原因,吐蕃人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并不是很大。

    可现在不同了,西域在赵祯眼中是个贼,是个靠从大宋身上偷窃而获取财富的贼,而吐蕃却是个强盗,一个敢正面和大宋刚的悍匪。

    赵祯觉得自己有一种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被麻匪给截了的感觉。

    确实很不好受,但要消除这个隐患,就需要大宋培养一支能在高原上作战的军队,而这支军队却是大宋所没有的,有时候,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迫切的。

    所以他不惜挑拨天竺和吐蕃之间的关系,刺激吐蕃和角厮罗势力的对立,这些都是在为解除吐蕃之患做努力。

    四川境内有不少高原之地,这是一片吐蕃和大宋之间的缓冲地带,大宋在逐渐扩张的时候势力范围已经延伸至了高原,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扩,并且在成都府设立了雅州,而它也是后世雅安的所在。

    很自然的,这里便成为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吐蕃人和会偶尔来到这里和大宋的商贾做生意,而蜀中的商贾又是大宋现在最会做生意的人。

    吐蕃人也是通过贸易才逐渐发现大宋的强大,这个王朝的崛起之快,攻伐之凶猛,让吐蕃人领略到了盛唐遗风,想到盛唐就想到他们当年吐蕃王朝的荣耀…………

    所以吐蕃人是不甘心的,尤其是赞普的后裔,松赞干布的后裔的乌思部,在他们的眼中,大宋的崛起也应该是吐蕃的崛起,可看看眼下,拥有吐蕃最大的城市,最神圣的宫殿的逻些城却不是吐蕃的中心,反倒是一个伪赞普角厮罗和大宋“勾肩搭背”,成为高原上的雄鹰,这怎么能让乌思部眼下这口气?

    而达昂更不是什么使者,而是整个乌思部的首领!他是真正拥有赞普纯净血统的人。

    吐蕃四部其实就是四个王系,这是赵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事情,吐蕃自唐末崩溃之后,各方势力崛起,以血统和权威分为了四个王系,这四个王系就是现在的吐蕃四部。

    吐蕃的局势演变一点也不比华夏的五代十国的乱局简单,甚至更为复杂,赵祯命人以最快的速度从崇文苑调取卷宗,还好大宋一项是情报为先,在和吐蕃通商以及和角厮罗友好的时候便获取了高原上的情报。

    摆在赵祯面前的是一个复杂,伦理,相残的吐蕃,简直可以写成一步狗血的皇族闹剧。

    这四王系分别是朗达玛之子云丹的后裔占据拉萨,称为拉萨王系。他的势力多在拉萨、桑耶、朵康等地。

    噢松之孙尼玛衮退居阿里布让为王,其三子分别统治孟域——拉达克王系,布让、象雄——古格王室,总称为“上部三衮”。古格王室之后拉喇嘛绛曲斡迎请阿底峡大师至西藏,自称阿里王系。

    尼玛衮的第十一代孙据亚泽为王,自称亚泽王系。

    哦松之孙扎西邹巴有三个儿子:巴德、斡德、基德,称为“下部三德”。斡德的第三个儿子赤穹,据雅隆秦昂达则城,形成雅隆觉阿王系,而次子赤德的后人在青海定居,成为宗喀王角厮罗。

    赵祯看了许久之后才从复杂的人物关系中理出一条,宗喀王角厮罗也就是雅隆觉阿王系的一个分支,但现在他的实力最强,和大宋的关系最好。

    赵祯不会让角厮罗一家独大,但也无法在吐蕃另外三王系中寻找伙伴,最好的办法就在高原上培养自己的势力,至于如何培养……赵祯看着御案上的紫檀木匣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吐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