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8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现在不一样了,宋人的商贾已经成为大宋国内数一数二有地位的人,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获得朝廷的嘉奖,因为纳税多甚至获得了朝廷奖励的牌子。

    这是一种正式的认可,开始的时候萧挞里甚至觉得荒谬,但仔细一想却是不然。

    看似是朝廷自降身份的给商贾地位,事实上宋国朝廷付出的从始至终不过还是那一块牌子的事情,商人的地位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提高,而他们也不愿让子孙后代走上他们的老路。

    依旧培养后辈进入朝堂之中,或是参加科举的一个地方的官吏。

    反倒是地方上的经济因为这些商贾的出现而繁荣起来,于是宋人的城市越来越多,越来越大,道路纵横,连通天下!

    到现在萧挞里依旧会时不时的想起三年前的夜晚,在那个夜晚契丹首次战胜了大宋,也首次转败为胜的俘获了大宋皇帝,这个天下最为高贵的人。

    可最后的结果呢?

    居然是自己下不了手,虽说之后的事情有些天马行空,但最主要的一点却是自己不得已而为之,她放了赵祯不是因为出于大国之威,两国之礼。

    而是因为最单纯的东西——恐惧。

    有那么几个瞬间她是真的想一刀了解他,让整个大宋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之中,可后来她克制住了自己,因为她知道赵祯不能死。

    一旦大宋皇帝死了,宋人对契丹会进行疯狂的报复,而在那个时候,契丹的实力完全不及大宋,需要的是休养生息。

    但三年过去了,瞧瞧现在的契丹,再瞧瞧现在的大宋,双方之间存在的差距只是再一次加大,并没有别的什么区别。

    宋人依旧富庶,依旧强悍,甚至人口再次出现爆炸式的增长碾压契丹,而这时候的契丹剩下了什么?钱财,从西方通商而来的金银财宝。

    可这些金银财宝就是金银财宝,除了目不暇接的璀璨之外,别的什么都没有,唯独剩下的就是可以用这些钱财从跟北面的游牧人嘴中夺换来一些食物。

    粮食成为契丹最为重要的东西,反而是那些来之不易的钱财被人所忽视。

    天底下还有这种事情,有钱也买不来粮食,宋人在榷场关闭了粮食的买卖,一下让契丹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还好当年自己在攻伐西域胜利后,第一时间用钱财购买了大量的粮食,否则眼下真的是不该如何设想。

    在上京城中,粮食的价格瞬间翻了几番,没人愿意再出售粮食,甚至来了宗室和贵族的商贾也不听从自己的旨意了。

    刚开始的时候还能放出一部分的粮食,可越到之后,放出的粮食越少,因为这些囤积起来的粮食将会在这个时候变成无价之宝。

    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粮食而已,但对于别人来说却是救命的东西,没有粮食就会死!这世上有谁不惧怕死亡?

    所以契丹粮食的价格几乎都是按照每个人的性命来算的,也因为这个不断的改变价格。

    而在这个时候,宗室和贵族们大发国难财的时候,萧挞里却并没有着急,也没有理会,只不过是向他们暗示过现在该怎么做,但早已被冲昏头脑的商贾们却没有给出萧挞里想要的答案。

    只不过,萧挞里还是没有生气,因为现在的契丹还没有倒下,宋人对边境的骚扰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动荡,随着宋人进攻的加速,契丹也开始发现自己遇到问题了。

    粮食不够吃该怎么办?

    在这个强权集中的封建社会中,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强权,简单粗暴,有效!

    把商贾们囤积的那些粮食强制查抄了,以当年购入的价格进行发卖,待粮食出现了再以较低的价格买进去。

    这样一来对商贾的损失虽然大,却没有到达致命的程度,还有一线生机,是朝堂的官员和宗室,贵族们都能接受的。

    没人希望看到尸横遍野的结果,更没有希望看到粮食突然降低,朝廷和商贾都不愿买卖,因为一旦出现这样的状况便已经说明战争结束了,而最后的胜利属于大宋。

    现在之所以粮价还没有降低,说明大宋还没有获得胜利,商贾们并不觉得契丹朝廷会对他们下手。

    萧挞里怎么会在这个时候下手?

    她还有很多对付这些商贾的招式,在契丹和大宋不同,商贾大多是由宗室或者贵族构成,全部都是权贵所操办的,一般的平民百姓根本就没有机会变成商贾。

    虽然也有几个有名的商贾是曾经的百姓,但他们所依仗的依旧是契丹的贵族们才获得今天的生意和地位。

    而天家是契丹最高高在上的存在,所有的宗室和权贵都应该听从天家的指挥,尤其是现在,契丹和大宋进行战争的时候,所用利益都应退避。

    所有事情都应该为战争提供便利,违令者死!

    怀中的孩子已经睡着,看着他的脸就不由得想起他的父亲,那个男人同样也是如此,面对战争的时候不择手段,“眼下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战争。”

    自己也不该有一丝犹豫了!

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萧挞里的目标() 
萧挞里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全面战争,但她却知道大宋的现在是用什么方法集结出如此多的军队的,用什么方法保证如此规模军队的后勤和补给。

    因为她相信张俭的那句话“国虽大,必有穷尽”,眼下是宋人把战火烧到了契丹的疆土之类,宋人是在契丹的土地上作战!

    对于地形的了解,对于民风习俗的熟悉,都使得契丹拥有主动的地位。

    萧挞里不会屈从,契丹也不会屈从,事实上反击已经开始,宋人夺取那些较小的城池不算什么,他们没有杀人,不过是把百姓驱逐到了更大的城池之中。

    最少现在契丹的人口没有锐减,只是粮食消耗的厉害,眼下最为紧急的就是粮草,若是粮草还是如此供应不上,到了亡国灭种的时候就什么都晚了。

    萧挞里轻轻抱起萧仁从摇椅上起来,递给了一旁的内侍,仔细交代道:“带太子回宫,这段时间好生照顾,尽量让他不要到处乱跑,若是再让朕瞧见太子在宫中乱跑……便要你的脑袋!”

    “奴婢不敢!”

    图鲁从宫门转了进来,小声对萧挞里道:“陛下,太子殿下待在东宫也不是个办法啊!”

    “为何?!”

    冷冽的声音,刀锋般的眼神让四周的内侍无不胆战心惊,图鲁再次小声道:“陛下有所不知,前段时间朝中的大儒给太子授课曰:人之生于天地,父母者为孝道之首,无有其初,无有汝今…………”

    萧挞里的俏脸猛然抖动了一下:“以奇儿之聪慧必然问了他的生生父亲是谁了吧?”

    图鲁尴尬道:“问了,只不过奴婢说了,太子殿下的父亲是时间一等一的大英雄,无论是在草原还是在中原,都是…………”

    “以后这样的话就不要说了,他自幼聪慧,岂能不知道你的话是什么意思?若是有一天让他猜到,怕是更加麻烦,毕竟他和他父亲太像了,见过大宋皇帝的人也不在少数。”

    图鲁苦着脸道:“陛下,不说不行啊!奴婢发现太子殿下自己在殿中收拾包裹,连您赐的那柄宝刀都带着了,这要是出了宫门寻亲可如何是好?”

    “放肆!”

    萧挞里猛然转身,盯着图鲁道:“若是这段时间太子离宫,朕便让所有的宫人陪葬!派人每日盯住了,绝不能让这小子溜出去!目无尊上!”

    图鲁猛的点了点头,他了解萧塔里的性格,知道这位契丹的女皇说得出做得到。

    尤其是这位太子殿下在萧塔里心中的地位如此之高,甚至超越了当初的耶律洪基在她心中的地位。

    若是太子有个什么好歹……………………

    图鲁的冷汗都下来了,他连想都不敢想,现在的女皇就像是护崽母狼,谁敢在太子面前露出一点的威胁,等待他的将是万劫不复。

    图鲁飞快的离开,最近这段时间女皇的脾气越来越大了,完全不似原本的温婉,或者说是自从太子殿下越来越大之后,女皇的脾气也越来越大。

    除了能在太子面前展现一抹温婉之外,在别的地方都是雷厉风行,如同一位男儿身的皇帝一般,行事果断,快速,从无一丝拖泥带水,做事也愈发让被人猜测不透。

    眼下契丹的危机看似很大,事实上只要从那些贵族和宗室外戚手中把粮食抢出来,最基本的问题便解决了,为何要迟迟不肯动手,为何要等着宋军不断的劫持小城?

    图鲁的不解是他自己的脑子转不过来,但萧挞里却有着别样的计划,眼下最重要的是什么?

    并非是死守上京城,也并非是击溃宋军,杀了大宋皇帝赵祯,这些都是不现实的,契丹和大宋之间的国力对比不单单是他赵祯知道,身为一国之君的萧挞里同样也知道。

    明知不敌大宋,明知在什么状况下都无法和大宋抗衡,那应该怎么做?必死之局首先要保证的是什么?不死!

    契丹这个从草原上走出的民族太明白其中的道理了,有多少民族生于草原,兴于草原?但又有多少民族最后消失在草原之上再也找不到?

    太多太多的历史和尘埃见证了这一切。

    而萧挞里的首要目标便是想尽一切办法保证契丹活下去,留下血脉与传承,不能被宋人奴役,甚至不能给宋人同化,虽然过着不错的生活,但从今往后便再也没有契丹二字,只留下一点被汉家王朝同化时的习俗了。

    什么是亡国灭种?

    这就是亡国灭种!契丹亡了还可以重建,但契丹民族亡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契丹二字只能变成史书中的一个符号,一个代表这个民族曾经出现过的符号。

    但他赵祯甚至很有可能连这个符号都不会给契丹剩下,因为今年乾宇三年开始,大宋文字之中便已经没有了党项二字,不光是现在不会有,从此以后都不会有。

    曾经叱咤于西北河套的党项民族彻底消失在了大宋的历史之中,若有一天契丹不在了,党项必然也会消失在契丹的历史之中,甚至连契丹也会消失。

    至于大理国,倭国,女真之类的,更是消失的一干二净,只留下了黑水女真的一部分人还保有这个权利,但按照萧挞里的推算,这些人也快了。

    宋军在东京道往死里奖励女真人为的是什么?还不是让他们被战功冲昏头脑,否则萧捷也不会如此轻松的围歼万余人的女真骑兵,夺取他们的装备。

    宋人奸诈着呢!宋人皇帝也奸诈着呢!

    闷头在背后使坏,他赵祯更是个坏透的人,都说他是仙人转世,是紫薇帝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事实上就是个小鬼,难缠的小鬼!

    待女真人反映过来的时候,怕是也基本上被宋人消耗干净了,这个号称“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民族”即将消失在历史之中。

    萧挞里很清楚,女真人就是大宋的奴兵,即便是没有锁链捆绑,也被钱财给捆绑住了手脚,这时候已经不是他们自己说的算了。

    由此可见,宋人是最不能相信的,也是最为无情的,和党项,倭人一样,女真人也将消失在历史之中。

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 
这段时间契丹并没有什么动作,看似完全在被大宋一边倒的攻击,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萧挞里一刻也没有闲着,她准备了许多东西,也处理了许多事情。

    而整个契丹却没有多少人知道,萧挞里这么做事实上都是在为了她的儿子。

    现在还看不出萧挞里的所作所为,可一旦萧挞里动手了,整个契丹都会为之震惊,而她也就是希望这种效果的出现。

    粮食和财富在谁的手中?除了朝廷就在宗室和贵族们的手里,他们这些人和大宋的不同,垄断的垄断,压榨的压榨,算是彻底把契丹的市场占据了。

    大宋的民间商贾为何那么多?因为人多,也因为吃苦耐劳的人多,更因为大宋的朝堂和皇帝并没有偏向权贵。

    不仅没有偏向权贵,更是一视同仁,对民间和权贵的商贾一样公平,并没有太大的偏颇,即便是大宋的国丈国舅犯法,也与庶民同罪。

    但契丹却不能如此,在大宋,律法大于人情,而在契丹人情大于律法,所以才会出现和大宋截然相反的情况,而这也是契丹的国情所造就的。

    大宋的制度更加完善,一切的权利都划分明确,有着铁一般的检查制度,相比之下的契丹简直惨不忍睹,一团乱糟糟的经济管理制度让不法之徒沿着法律的漏洞大肆敛财。

    一样是在工厂之中做工的人,契丹的百姓要比大宋的百姓幸苦许多,甚至连最基本的保障都没有,最低工钱更是看主家的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