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8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山双手先交躬身道:“回官家爷爷的话,不过是把自己“卖”出去而已。算不得什么本事……”

    “朕可没那么老,你倒是说说如何把自己卖出去?”

    赵祯在木地板上坐下,下面是契丹人仿造大宋暖炕制作的暖坑,效果一样,但面积更大,效果也更好,果然还是环境造就人啊!

    李山向后退了两步跪坐在地上恭敬的说道:“启禀陛下,草民便是向两家有冲突的商号说项,以草民之信义为保,作为两家商号的中人,调解两家之利害。”

    赵祯微微点头,这话说的有道理,先把自己包装起来,再用自己的信用为当事两家商号在对方面前作保。

    “这两家如何信你?”

    “草民在上京城中的名声还是有些的,找的又是曾经主动寻草民的商号,他们对草民自然是知根知底,但这些都不算什么,其最重者当属草民为这两家商号争取的利益。”

    这话让赵祯开始感兴趣,毕竟李山之前说的话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而这里才是他的“发家之道”。

    见皇帝神态转变,李山娓娓道来:“经商者,最重其利,让商道之复杂,商号之众多,难免出现冲突,草民要做的是尽量为这两家商号寻求最大之利。如此才能让两家都满意,都愿意退让,事成之后,草民才能跟着获利不是?”

    赵祯笑了笑:“你这还真是少见,但却看得清楚,难怪能空手套白狼,但如何从中斡旋?”

    李山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自信和从容:“其实不难,草民作为中人,不参与两家事物,但却对两家之所需,所惧皆了若指掌,自然可以轻易从中斡旋,或是以利诱之,或是以害惧之,如何拿捏却是全靠经验。”

    “恩,说的不错,看来你最擅长的东西不是别的,在于观人摸脉。”

    李山露出崇敬的目光,向着赵祯缓缓拜下:“陛下圣明,一语道破草民之本,草民佩服,佩服!”

    蔡伯希在边上微微点头,果然如官家所说,这李山有一套独特的观人之术,收集两家商号的消息并不难,收集到消息之后便知其利害了,但如何拿捏对方,在合适的时候开口威胁或是以利讨好,这才是最难的。

    “朕这里有一个差遣,不知你愿意不愿意接?”

    赵祯的话并没有让李山多么惊讶,而是面色平静的道:“官家寻召见草民必定有要事,而草民的本事官家也知道了,草民方才的话就是向官家交底,但在草民接下差遣之前却想先问一问官家所为何事?”

    三才有些惊讶,此时他才发现,这李山居然已经和官家过过招了!

    “哈哈哈,朕果然没有看错人,朕需要一个人,一个能把大宋“卖出去”的人!”

    随着赵祯的话,下面的三人惊呆,如同石化了一般呆立不动。

    把大宋卖出去?这莫不是在说笑,如何卖,卖给谁?谁敢买啊!

    赵祯就知道他们会有如此表情:“李山,上前听封!”

    李山愣了一下,随即被三才猛地踢了一脚:“御前敕封又是什么功名都没有的白身,天大的荣耀还不上前叩拜?”

    “草民李山!”

    “上京城之秦凤路流民李山,异才难得,国之所需,朕破例赐汝学究告身,领北疆之归义使一职,事成则废,另有封赏。”

    

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 
李山从一个流民白身突然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有功名在身的人,一时间愣在原地,至于归义使是什么他也完全不知。

    但他知道一定是个见不得人的差遣,否则也不会找自己,而且事成就要废止,还另有封赏,难度怕是也不小。

    “还不谢恩?!”

    瞧见他发愣的模样三才在边上不耐烦的催促。

    可李山却是忽然拜下:“草民不知何德何能可堪陛下如此重任,还请陛下详说,若草民做不得……”

    “怎么?你还想抗旨不成!”

    三才的呵斥并没有让李山胆怯,反而是向赵祯行礼道:“草民不敢,草民自己有什么本事草民知道,若是陛下的差遣草民力所不及,领了这差遣反倒是会坏了陛下的大事,草民要事先问个清楚。”

    赵祯微微点头,自己果然没有看错,这李山是个能做事,做实事的人,虽然名声不显,但之事时机未到而已。

    难怪他能在这上京城中混的风生水起,果然是个聪明人。

    对三才挥了挥手,赵祯露出耐心的笑容:“朕果然没有看错,你能想到这些便是个伶俐剔透之人,很好!朕给你的差遣权柄不大不小,但也算是个效力大宋的大机遇。”

    赵祯一边说一边观察李山的表情,直到现在他都没有什么变化,于是继续道:“所谓归义使很简单,意如其名,负责归义百姓之事,又地处北方……朕不用多说了吧?”

    此时李山的脸色才变了,也终于明白官家那句“把大宋卖出去”是什么意思。

    这是要让自己向契丹百姓推卖大宋,让他们前来投诚归义,叛契丹而归附大宋治下。

    边上的蔡伯希一直顶着李山,眼下这差遣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失败了也没有什么,毕竟宋和契丹之间的这些小动作没人会在意,每年契丹策反多少的大宋囚徒数都数不过来。

    可这事一旦成功,可是件了不得的功劳,甚至能打破大宋和契丹之间的僵持,也可能改变大宋的用兵方向和策略。

    蔡伯希知道这是官家在保护自己,否则以自己在契丹的名声,定然是让自己去才最合适。

    眼前这个李山也算是个不错的人选,最少除自己之外,这上京城中他最合适担任此重任。

    但这都不是打动赵祯和蔡伯希的地方,最关键的是在利益面前还能保持清醒,这是十分难得的,聪明人他们两见的多了,但如李山这般小心谨慎却没有几个,利益往往让人失去理性。

    “想必这下你也清楚了吧!朕赏罚分明,这件事你若办好有赏,若是办不好,有罚,但朕会尽量减少对你的惩罚,毕竟是朕选择了你,而是不是从朝中挑选,朕识人不明,同样有责任,勿要让朕失望。”

    李山这回是真的惊讶了,作为一国之君,无论真假,能在自己这个上不得席面的人前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是难得。

    “陛下若让草民担此重任,草民必效死力!不敢懈怠!”

    赵祯点了点头:“三才,命皇城司给他做一个户籍。”

    “陛下不可!”

    李山迅速坐直身体道:“陛下之意草民知晓,但草民家中并无一人,孑然一身,况且草民要赢得契丹人的信任,必以真面目示人,如此才能让契丹人相信,再者草民的名声也是最好的保证。”

    赵祯望了蔡伯希一眼,见他目露欣赏,点头道:“那便依你,北上之后自有军中将士护你周全。”

    “谢陛下!”

    李山这就算领旨了,剩下来还要给他准备行头,这些都收三才命人操办,因为情况特殊,又不是走的中枢,所以告身便是以中旨的形势下发。

    不过这些东西能很快的准备好,毕竟契丹人从上京城撤走的时候有些东西并没有来得及带走,制作官服的布料自然是不缺,而腰牌官印之类也能找到。

    就在三才派人准备的时候,赵祯和李山随意的说话,同时让蔡伯希把对契丹人的了解全部说出来,这些消息对李山会很有用。

    而李山在听了蔡伯希的话后,提出了许多有用甚至是赵祯和蔡伯希都没想过的办法和事情。

    “陛下,开放边疆只是最为简单和稳妥的方法而已,臣觉得还有许多办法可以用,譬如向契丹百姓中的贫苦人家施舍粮食,此乃惯有之例,只不过往往是赈济灾民。如此一来见了大宋实打实的好处之后,契丹百姓自会选择。”

    “那若是契丹人拿了大宋的粮食又不归附,岂不损失更大?”

    蔡伯希的疑问在李山哪里根本就不是问题。

    “虽然会有损失,但对我大宋来说不过是损失些许粮草罢了,可对于契丹人来说却是损失更大,驸马可以想想,我大宋放粮的都是真的穷人,他们虽然得了一时的粮食,可下一顿怎么办,总有吃完的一天,而那个时候他们最先想到的是谁?”

    不待蔡伯希开口,赵祯便道:“大宋,若是契丹朝廷真的会给他们吃喝,自不必向大宋讨要粮食。”

    蔡伯希微微点头,却又担心道:“若是契丹朝廷不许该如何?”

    “怎会不许?”

    李山立刻开口道:“契丹人现在自顾不暇,虽退守北方之时带走粮食财物,可眼下之寒冬可不好过,我大宋向契丹禁运粮食,只以救济贫民而发放,契丹人若截我大宋粮食,便是断绝贫者之唯一活路,反而更好!”

    蔡伯希无言以对,这李山几乎把所有细节和可能考虑进去,最主要的是以如此短暂的时间便能想象到如此有效的对策,实属不易。

    但这些还不是李山的本事:“陛下臣以为不光是在粮食上赈济,还可以利用亲友相访,大宋的商号招工,修路缺人等活计拉拢契丹人前来投奔大宋。”

    蔡伯希望着李山道:“这些办法有用吗?契丹人能因为这些来我大宋?”

    李山望向蔡伯希,伸手指了指自己苦笑道:“驸马忘了?在下便是一个流民啊!

    家中遭了难,良田房舍皆被山洪冲毁,父母亡故。便也在秦凤路呆不下去了,这才跟随北迁百姓前来上京城。

    您是不知道饥饿与贫穷的感觉,更不知道无路可走的绝望。

    若是有机会摆在眼前,死也要抓住,毕竟这也许能活命,若是真的死了还算是解脱嘞!”

    

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 
李山带着一整套的官府告身官印离开了上京城,走的时候是相当的泰然和自信,即便是赵祯这个天底下最厉害的主都被他的理由所说服,还有什么不自信的呢?

    眼下对李山来说是一个机会,一个极为重要的机会,他可以凭借这种机会走上一条从未想象过的路,当然这条路不好走,他却要走下去,不为别的,单单是为子孙后代,再难也要走下去。

    蔡伯在他走后,从皇城司的人手中接过了所有关于李山的注色,这份注色和在市面上出现的完全不同,详细的罗列了李山在上京城的人脉,能力,以及财富,每一样都让人吃惊。

    微微摇头:“官家,这李山当真是上京城中搅动风云者,若我是他便不会接下此事,风险太大。”

    赵祯轻笑一声:“风险是大,一旦失败连原有的生活也回不去,契丹人不会让他好过,但如果事成,便会得了大宋的官身,这东西可比什么都值钱,前段时间朕听闻有人初价三百万贯再加神都城平康坊的宅院两座,只为换取一个从五品的司农寺官,说实话,朕听着都动心!”

    蔡伯脸色变了变:“官家,这种事情可不能开口子,一旦开了口子,后果不堪设想!官位乃国之器也,铜臭岂能换之?”

    “所以朕要把这官位打造成无上的荣誉,在百姓心中成为有钱也买不着的东西,无论多少钱在它面前都是不值一提,让这官位充满仪式感!”

    赵祯说完便不在说这件事,而是望向李山离开的方向。

    “现在咱们要做的就是拭目以待,看看朕挑选的这个人才能有多大的本事,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能在如此低的起点闯下这样的身价的人不可小觑!

    朕信他有本事,最少他的父母不是一个迂腐的人,而他在市井之中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混混,脑子好使,手段也让人指摘不得,这样的人能是一个一般的混混吗?怕是某个结社之中的首领,否则李山的身份就有问题。”

    三才上前拱手道:“官家的意思是继续查下去?”

    “查!当然要查,朕任用一个白身的人当官,岂能不查清他的底细,何况又是负责如此机密之事,又是从上京城挑选的人,万万慎之又慎!”

    “奴婢遵旨,这就派皇城司沿他一路之地回查,若有差错飞马快报!”

    三才拱手退下,走的时候看了一眼蔡伯,显然这是在给蔡伯和赵祯留下更为私密的空间,也是在提醒蔡伯,赵祯有话对他说。

    蔡伯又不傻,待三才走后便开始等待赵祯说话,但赵祯却一言不发,只是坐在地上品茶,顺便翻看一下上京城中的奏疏,看的津津有味。

    蔡伯实在等不住了,小声开口道:“官家,您有何事?若是没有臣便告退了,不日便要返回神都。”

    赵祯忽然笑了笑:“朕暂时走不了,你这就想会神都城了?”

    “官家,这年关也过了,东西也送了,契丹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