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8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家,这年关也过了,东西也送了,契丹人的态度也清楚了,该拿的地方都拿了,咱们也该走了。”

    赵祯摇了摇头:“走不得,一旦朕现在走了,回到了神都城,宋和契丹的之间的问题怕是大多要悬而未决,朝堂之上只看到朕把契丹人赶出了临横府,赶到了北方苦寒之地,却不知道契丹未灭。”

    深吸一口气:“你自己想想,若是契丹人在反击我宋军围剿时打了一场,或是两场胜仗,结果会如何?”

    蔡伯稍稍一想便知道赵祯的意思,小声说道:“朝臣必会上疏,请旨陛下休兵,减少大宋将士的折损,又减少国帑的奢费!”

    赵祯点了点头:“是啊!这些朝臣之中有多少人早早就开始反对朕对契丹的赶尽杀绝,瞧瞧这些奏疏,全是上谏朕撤军回朝的,真不知道他们为何要放契丹人一条生路,朕已经把他们堵在了死角!”

    “陛下,朝中臣子并未有陛下之高瞻远瞩,但却也是一心为国,中枢一份请旨陛下撤军回朝的奏疏也没有,可见范相公顶住了多大的压力。”

    蔡伯的话让赵祯感慨:“嘿!你说的极是!范仲淹和包拯这两老倌倒是真的给朕争气,中枢一份奏疏都没有,三司更是没有怨言,只要他们俩不开口,朝臣说再多都是无用!”

    “可官家,这两位的家门槛怕是都要被踏平了…………”

    “那可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有能力帮朕扛着,就要扛到底,你说是不是?”

    蔡伯瞧见赵祯望向自己似笑非笑的模样,顿时背后一紧,想了想刚刚的对话,自己是中了官家的套啊!

    苦着脸的望向赵祯,带着绝望的语气道:“嘿嘿,嘿…………官家有何吩咐…………”

    “你不是想回神都城吗?朕准了!”

    “啊?!”

    蔡伯被突如其来的幸福砸晕,呆呆的望着赵祯大礼拜下:“谢官家!臣……谢官家!”

    赵祯摆了摆手,笑眯眯的拉着他的胳膊:“别忙谢,眼下之上京城繁华依旧,但朕要这里更盛往昔,而如何经营好这上京城?

    那便需要你这个转运使多多费心,如此你便要回神都主持物资调运,调配劳力等等一些事情,所以先回神都三日,三日后返上京城,接管转运使一职。”

    转运使,相当大的头衔,也是一个实权的差遣,一般人“打破头”都争抢不到的美差到了蔡伯这里反倒是有些不情愿。

    “官家…………”

    赵祯摆了摆手打断了蔡伯的话:“你若是能说得动王安石前来,朕便不要你担此重任,除此之外便免开尊口!”

    稍稍顿了一下赵祯望着蔡伯道:“你应该知道朕为何要把上京城极其周边打造好,这是在配合李山,归义契丹百姓,更是为朕的定计做准备。

    若这上京城不够繁华,如何带动周边城池?如何在草原上设立更多城池?这一切朕准备了数十载,谁也不能破坏朕的计划!”

    见赵祯眼神坚定,蔡伯的脸色也正了正,他知道这件事不可讨价还价,双手相叠:“官家交托,臣,必效死命!”

    

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 
蔡伯最终还是接了赵祯的差遣,转运使一职非他莫属,他接的是临横府的转运使,整个临横府包括了大宋在上京道打下的所有地区。

    土地相当广阔,有着众多的城池和大片的草场,也有契丹人急急忙忙开辟出的大片“良田”。

    这一切摆在蔡伯的面前还真是任重道远,良田就是“鸡肋”,契丹人烧毁草场开辟出的良田地力有限,即便是能种出庄稼也没有多少收成,而且耗费地力得不偿失,不如直接从大宋调集粮食来的划算。

    草场该干什么?当然是用来放牧,眼下只能等待这些土地再次恢复成为草场,所以这些田地在大宋手中算是白白的浪费掉,所能做的只有耐心等待。

    蔡伯也走了,走的时候赵祯还特意去送了他,眼下唯一不能离开上京城的只有赵祯,他是一国之君,本应坐镇神都,但眼下的情况却由不得他。

    赵祯知道自己不能走,一旦离开了上京城,大宋的重点就会被带走,针对草原的战争就难以在段时间之内结束,他现在是咬牙死扛,绝不能离开上京城。

    华夏王朝的传统就是,只要皇帝在哪,一国的重心就在哪,当然如果皇帝是去休闲度假的那就另说,可若是在前线,那就不一样了,战略防御和用兵都会往那里倾斜。

    从大举攻伐契丹到临横府被收入囊中,这一系列的动作可谓是极为迅速的,大宋并没有在这件事上耽误多少时间,而且赵祯也耽误不得。

    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会给一个国家带来怎样的灾难谁都知道,即便是国力强大的大宋也会被拖垮。

    这也是朝中反对之声不断出现的原因,他们都担心大宋深陷战争泥潭,最终如隋伐高句丽一般被拖垮,何况相对高句丽来说,契丹的上京道都是草原,即便打下来了又有何用?

    到时还不是要对草原进行管理,谁又愿意去?

    至于契丹人……想要灭光是不可能的,草原那么大,百万大军杀进去就像细盐洒进广通渠一般,既然得不偿失,何必去费心劳力,还不如皇帝早日回宫,休养生息为好。

    真正能看清楚赵祯目的之人在大宋并不多,但个个都是朝中的重臣,也就是因为有相公们的支持,所以赵祯才会如此激进,赖在上京城中不走。

    还好这么多年他积攒下来的名声还算不错,又有国内的强大的经济和生产力支持,民心所向,否则这种任意妄为换做是别的皇帝……

    呵呵……怕是早已被描绘成如同隋炀帝杨广一般频繁征战,滥用民力的昏君了。

    瞧见赵祯望着北方远眺,一句话也不说,站在城墙上有些寒冷的三才小声道:“官家这是在想什么?怎生如此入神,还是快些回宫,以免着了风寒。”

    赵祯依旧不动,面无表情的说道:“朕在想隋炀帝杨广,他三征高句丽的时候是不是和朕一样的心情。”

    三才脸色大变:“陛下,炀皇帝乃是昏君,您可是我大宋的圣君,岂能相提并论?朝中传来的奏疏多少有些偏颇,只看到了国力损耗,却看不到您为大宋带来的好处,愚民愚妇被人煽风点火,自然也就跟着说了……您万勿当真。”

    “朕突然想起一段话来,有些人还真是让他们吃的太饱了。朕也算是明白杨广这货为何走上末路,不惜民力是本,但终究是得罪了士大夫!”

    赵祯不再说话,自己现在和杨广遇到了相同又不同的问题,朝堂之中的大多数臣子包括一些武将都是反对这次对契丹耗时耗力的征伐。

    而自己现在一语定乾坤的姿态也让他们开始慌乱,生怕大宋走上大隋的老路,生怕自己变成另一个杨广。

    怕自己昏庸吗?并非如此,随着旧的世家门阀被自己一扫而空,贫苦的读书人走上了仕途,即便是普通人在这个时代也是有家族的。

    明堂,字号都在,宗祠里有他的祖先,也就自然要为自己的宗族考虑,于是旧的家族被赵祯废除,又出现了全新的家族。

    尤其是在大宋如此繁荣的基础上,这些家族的成长速度很快,壮大的很惊人。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这些宗族的人口也有增长,入朝围观的人又不是只有一个,有些人家出了三个,五个,甚至六七个官员,这样的家族就开始在朝堂之中展露头角了。

    当初杨广为何要三征高句丽?因为关陇贵族手中的权利太大了,借用征伐高句丽的机会杨广就能收权。

    可惜他太过心急,征调人数太多,以至于那些人忍不住了,三次征伐,三次造反,彻底亡了国,而现在赵祯不断对北方用兵,对草原用兵,即便是夺取了上京道也没有停下,难免让朝中的一些人开始担心。

    担心皇帝是不是打算要在朝中重新洗牌了?

    当大多数人都在担心的时候,原本不担心的人也开始担心了,或是不担心自己,有人却是担心朝局动荡,眼下大宋势大利好,谁都不希望出现差错,谁也不希望大宋成为另一个大隋!

    赵祯自然知道反对的声音中既有为己者,也有为国者,不能一竿子打死,也不能把人挑选出来,反倒天下人寒心,唯有一律视而不见,作罢而已!

    都说皇帝是君父,可真正了解皇帝如父亲的又有几人?

    好在这大宋赶上了文治,自己也赶上了一大堆的名臣,仿佛这些名臣都扎了堆得的往大宋挤,否则怎么大一个国家没有自己可以,没有这些能臣干吏可不能入场运转。

    赵祯庆幸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北宋缺将,南宋缺相,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就一个狄青和王韵可堪重任,有统帅全军之才,其他的包括彭七,杨怀玉,石元孙之流也只是能作一方偏帅而已。

    眼下把他们二人保住,又有参谋兵事院以及军武院的存在,大宋早晚有一天能培养出无数将才来。

    赵祯的目标不光是培养出将才,还要培养出能通晓政治的将才,否则武将终究是上不得台面,也不懂政治,但这又有矛盾,懂政治的武将是好,却对国不利。

    看看盛唐的朝堂之上,那一个武将不是通文通武,但结果呢?

    乱啊!

    还是如今的局面好,所有兵事皆归兵部,而兵部虽算是文臣的范围,却也不管兵事,而是交给了参谋军事院。

    

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 
热闹的年关过后,上京城却没有消停下来,在赵祯的刻意刺激下,这里的市面甚至比契丹人统治之下更加繁荣,临横府中未来得及迁走的百姓一律被集中到了上京城。

    其中有一部分契丹人和本就不打算随萧挞里迁徙的汉人……

    这么多的人口想要一下都迁走是不可能办到的,何况有人故意躲藏就是为等待宋军的到来,归附大宋?

    大宋对待汉人可要比契丹人客气得多,毕竟是同种同源,看着都会觉得亲切,当然契丹人在这里得到的待遇也不差,基本上和汉人差不多,只不过没有得到汉人那般的照顾罢了。

    赵祯下旨,三令五申的强调不许为难归顺的契丹百姓,即便是出了什么问题,也必须交由官府法办,不得私自处理。

    如此一来契丹人在临横府也算过的不错,最少有房住,有寒衣,有吃食,有钱挣。许多契丹百姓甚至觉得在大宋治下也没什么不好。

    虽然他们不知跟随女皇北迁是一副什么样的光景,可他们至少知道眼下他们过的比原本契丹统治的要好。

    人都是会比较的,契丹人也不例外,他们还是生活在临横府,还是生活在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可明显的感觉到了不同,相比原本契丹治下的临横府,眼下大宋的临横府更适合居住。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话可不假,大宋和契丹的国力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大宋可以给上京道的居民提供相当出色的后勤供给。

    什么样的商品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商贾做不到的。

    并且最为重要也是对曾经契丹百姓冲击最大的就是粮价,这里的粮价真的便宜,只需要十个大钱便能买上一斤,这些都不算什么,最主要的是还不限量,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只要你的钱够就行。

    虽然这十个大钱的粮食是陈粮,但却并不妨碍吃,对于大宋迁徙过来的百姓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曾经的契丹百姓却是趋之若鹜。

    这么便宜的粮食上哪去找?

    有些人恨不得把家中的所有钱财都换成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同样的价钱只能卖半斤新粮是只有宋人才会去买,契丹百姓可不会这么做。

    于是乎大宋的粮商便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陈粮摆上去没几天就售卖一空,而新粮却要好几天的时间,于是乎这些商人便以最快的速度把仓库中的陈粮都掉出来,然后低价售卖。

    毕竟这是契丹百姓自己愿意的,又能怪得着谁?

    有些好心的商贾还提醒契丹的汉人,告诉他们这些粮食都是陈粮,口感不好不说,还不易于储藏,只不过多花几个大钱,便能获得新粮,何乐而不为?

    可这些汉人却完全对这些善意的劝告置之不理,情愿吃硌牙的陈粮也不愿多花几个钱吃新粮。

    只不过没过多长时间就出现问题了,契丹百姓终于知道为何要买新粮的道理,他们买回去的陈粮有些因为储藏不当开始霉变,冬日里还算好些,只要没沾水,霉变的地方挑出去还能吃,可若是天气渐暖,那就彻底不能吃了。

    此时他们才发现,大宋的粮商们清一色的卖出的都是新粮,此时他们才后悔不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