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8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孩子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塔塔尔部的百姓在书院落成之后便争抢着把孩子送了进去,连柳永都没想到当地百姓居然对读书如此热情。

    因为书院的规模较大,又分为很多档次,所以对城中百姓的招收没有任何限制,年龄大一点也可以,只要是有呼伦贝尔的户籍就可以,这是唯一的限制。

    不光有塔塔尔部的人,连刚刚抵达,人口很小的斯琴部也送孩子来书院之中求学,汉家百姓自然不用说。

    这些汉家百姓大多是大宋商贾的家眷,因为他们在呼伦贝尔城中开设商铺,也就自然的把随行人的家眷和孩子带来,毕竟这是长久的事情,距离家乡又远,但对孩子的教育不能放松。

    书院之中三个不同文化家乡的孩子在一起融合,通过文化的教育,逐渐的他们相处融洽,而这也促使呼伦贝尔城的百姓相处也融洽起来。

    书院在改变孩子的思想,改变他们固有的东西,儒学的好处被发扬出来,所有的孩子都在说:“不知礼,无以立。”

    家长们自然要问:“何为礼。”

    接下来,书院灌输给孩子的思想就出现在家长的脑海之中,上下尊卑,忠君爱国,接受教化,尊重祖先,孝道为先

    等等这一切听着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谁也不希望自己成为蛮夷,而现在草原上的人知道,原来自己被大宋称为蛮夷,最终的原因就是因为不懂礼法,那自己定然是要接受教化的!

    这里安定祥和,经济发展迅速,当地百姓的生活也愈发的好了,赵祯心中有了一丝安定,果然自己的计划成功了,改变了呼伦贝尔草原。

    百姓们心中有了归属,不是归属原先的塔塔尔部,而是归属在了大宋,自己做的这一切都是在让草原上的百姓改变心中的归属。

    让他产生“有了大宋才有现在的生活,而不是因为草原或是塔塔尔部才有现在的生活。”

    这是根本上的改变,也是认知上的改变,现在的塔塔尔部百姓正在一步步的脱离固有思想,接受新的事物,接受大宋的统治。

    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因为呼伦贝尔城的出现,当然也轰动了整个草原,逐渐的,一些弱小散落的部族开始向呼伦贝尔城移动,这里交通便利,这里资源集中,他们的所需都能在呼伦贝尔城得到满足。

    这也意味着草原上的城市化进程彻底开始。

    柳永在三才的带领下穿过层层护卫抵达宫帐,赵祯放下手中的茶杯道:“这段时间你做的不错,以后这草原上的事物就交给你了,你应该清楚朕的用意!”

    柳永点头道:“臣明白,定然不会辜负陛下!”

    赵祯在草地上开始渡步,这个新兴的城市和大宋城市最大的不同便是城中的地面,大多数都是草地,脚才在上面有一种软绵绵的感觉。

    “消息已经开始向外传递了,可效果并没有朕预期的那样,都是一些小部族和零散牧民前来,大的部族还是没有动静。”

    柳永闻言稍稍苦笑道:“官家,呼伦贝尔城的城墙还没合拢,公路还未修建好,北面不远又是契丹人治下的栲栳烁呼伦湖,西面的部族自然还在观望之中。”

    “还在观望?!朕的铁蹄已经踏平了敌烈部,这时候还在犹豫便是心存侥幸!难道我大宋的天威还不敌契丹人?”

    赵祯的声音有些提高,恩威并施,他已经把能用的方法都用上了,可距离最近的乌古部还是没有动静。

    柳永并没有惊慌,而是认真说道:“官家,眼下首要的是让乌古部归顺,归化塔塔尔部是恩,踏平敌烈部是威,恩威已施,臣相信乌古部应有了决断,只不过他们还需要一些时间,归化这种事情急不得。”

    赵祯微微站定,他也知道急不得,可眼下契丹人依旧在苟延残喘,就如同一块心病在北方,现在的自己面临一个抉择。

    是直接出兵征伐契丹,消耗大力气灭了这个北面的祸患,还是建设草原与征伐同步进行。

    整个草原实在是太大太大,并且叫不便,若是同时进行,即便是以现在大宋的国力也怕是有所不济,但自己的目标很明确,一定要让整个草原成为大宋的管辖之地。

    现在的赵祯已经开始怀疑自己,当初定下的目标是否太大了一点,在他影响之中草原和后世并没有区别,但直到他真正抵达之后才发现,现在的草原和后世的完全不同。

    这里除了零星的几个城池之外,几乎没有城市,最大的地方也不过是部落聚居的族帐而已。

    这里太大的,直到现在赵祯才明白为何后世要在草原上,高原上修建公路,铁路,即便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进行下去,因为没有这两样东西,中原腹地和草原之间的联系就断了。

    基本的士兵投送,物资投送,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这种投送是长年累月的,不是一时半会的。

    赵祯忽然苦笑起来,华夏历代王朝一直没有平定草原,不是他们没想到办法,怕是大多数帝王都和自己一样想到了城市化。

    华夏文明数千年,才智过人的帝王不在少数,怎么可能就没有想到城市化这件事上,但显然这样的行为对于历代王朝来说都是不现实的。

    历代君王都想着不如把城市化的钱用在养兵上,反倒是花费更少,虽不能长治久安,但却也是个解决燃眉之急的办法。

    要想在草原上实现城市化就必须要有公路能把这些城市连接起来,在草原上修建公路,难度可想而知,即便是技术如此发达的后世都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何况大宋?

    

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财富朕不在乎() 
虽然在草原上进行城市化非常难,但难并不意味着赵祯会放弃,眼下已经把该做的都做了,但所需的时间却还是如此长久,难免让他焦躁不安。

    做了这么多年的帝王,他太了解什么是人亡政息,他无法保证后世之君延续他的政策,虽然大宋已经改变,但这种改变还没到根深蒂固之中。

    即便是中原保存了自己的政策,可草原上的事情可说不准,城市化如果不全面展开,很可能会半途而废,最关键的是现在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离开神都城已经这么长时间,上京道已经成为大宋的疆土,自己离开上京抵达呼伦贝尔已经使得朝臣颇有微辞,杨怀玉率军屠灭敌烈部,呼伦贝尔城已经出现,朝臣的奏疏已经是一封又一封的催促自己回朝了。

    可赵祯心中清楚,若是自己离开草原,大宋的重心便会再次回到中原,到时再想把草原作为重中之重便难如登天。

    所以赵祯心急,乌古部到现在还没有动静,敌烈部和塔塔尔部的消息早已经传到了他们的耳朵里,到现在还在观望,难道是打算让大宋开出更高的价码?

    草原上的各部之间也并非是和睦相处,但也有一些部族之间的关系比较好,比如乌古部和敌烈部…………

    就在赵祯觉得乌古部不会归附大宋的时候,乌古部的使者却来了,赵祯等待多时的契机也出现了。

    乌古部和斯琴部不同,他们不是一个需要依附别人存在的小部族,而是一个强大的部族,而且来的时候也没有空着手,带来了大量的牛羊以示诚意。

    柳永非常开心,在他看来这是乌古部归附的表示,当然赵祯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却不会像柳永那么激动,王韵倒是颇为淡然,看着牛羊面露沉思之色。

    这反倒是让边上的柳永颇为好奇:“王参军这是怎么了?乌古部的人前来不是正解了我等燃眉之急,也让官家欣喜吗?”

    “乌古部不一样,他们派遣使者前来就算了,还带着这么多的牛羊,为何?”

    “以示诚意呗!还能为何?”

    王韵望向柳永,微微苦笑道:“前辈,您……想当然了,这也是在告诉我大宋,乌古部不缺钱财,相反他们比塔塔尔部和敌烈部都要强盛,归附大宋也不是不可以,否则也不会派遣使者前来,只不过归附大宋的条件怕是和塔塔尔部不同。”

    “有什么不同?”

    柳永有些疑惑,难道乌古部的使者带着这么多的牛羊前来不是为了向大宋示好?

    宫帐之中,来自乌古部的使者颤颤巍巍单膝跪地,长长的胡子都快垂到了胸口,以手抚胸道:“乌古部使者乌兀骨参见大宋皇帝陛下!愿陛下吉祥!”

    赵祯笑着挥了挥手中的礼单:“免礼平身,贵部的还真是阔绰,一出手便是千匹骏马和牛羊,看来你们乌古部物阜民丰啊!”

    “陛下谬赞了,我乌古部不过是草原上的一个部族而已,既然要归附大宋,自然要呈上礼物敬献陛下以示诚意…………”

    乌兀骨稍稍顿了一下:“不过陛下,从这些礼物便可看出我乌古部的归顺之心,不知这诚意可以换来什么?”

    赵祯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可以换来我大宋的以诚相待!”

    “不知大宋的诚意是什么?”

    乌兀骨继续试探,而赵祯的脸上的笑容没有改变,只不过在赵祯灿烂的笑容背后却隐藏着不屑与愤怒。

    是的,大宋虽然暂时无法统治草原,但这不是实力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问题,赵祯需要时间,但在乌古部的眼中,却好像大宋后力不继一般。

    “使者好像忘了一个问题。”

    赵祯的笑容依旧,声音和语调也未改变,乌兀骨不疑有他连忙问到:“请陛下明示!”

    “这不是做买卖!朕踏平敌烈部就是在向草原诸部说明底线,朕善待塔塔尔部,在这里修建呼伦贝尔城就是让草原诸部明白这就是朕的条件,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你们是比敌烈部要繁荣,可那又如何?你们比契丹更强大?比倭国更遥远,还是说比女真人更能征善战?!”

    赵祯的话让乌古部的使者惊慌失措,乌兀骨是去过大宋的,也是曾经面见过真宗皇帝的老人,否则乌古部便不会派他前来,在他的印象之中,大宋皇帝温文尔雅,以天朝上国之君自居,只要是带着丰厚的礼物上贡,便能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一次他也是这样做的,但结果却完全不同。

    眼前的大宋皇帝不同于他所见到过温和仁慈之君,反倒是更像一位武皇帝…………

    “有舍才有得,你们必须舍弃一些往日里留存的东西才能得到我大宋赐予的和平,朕不是要你们称臣纳贡继续在草原上统治一方,而是要你们彻底归顺,土地成为大宋的疆土,部众成为我大宋的百姓,接受大宋的驻兵保护,族中事物可以自治,但我大宋依旧要派遣官员进行管理。”

    赵祯的一番话让乌兀骨更加惊惧,显然现在塔塔尔部的样子就是以后乌古部的样子。

    待他刚要开口,赵祯便起身道:“朕乏了,你自己考虑清楚,若是绝对乌古部接受不得大宋的条件,便早日返回,整军备战去吧!”

    乌兀骨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宫帐的,他只觉得天塌地陷一般难以相信,自己以乌古部使者的身份前来,带着大量的礼物和牛羊,就是希望大宋能给乌古部以称臣纳贡的机会,而不是像塔塔尔部一样成为大宋的疆土,但现在看来,大宋皇帝是早已打定主意,要统治和征服整个草原。

    此时的他才想起在来之前和族长乌拓野以及众位长老之间的对话是多么的可笑,自始至终他们在心中都认为大宋征服不了整个北方草原,更谈不上统治,塔塔尔部不过是大宋向草原施压的表现。

    当敌烈部被屠灭之后,这才心中有了恐惧,但伴随的也是一种侥幸,于是便有了自己的这次上贡,谁曾想,大宋皇帝根本就不接受这些,甚至没有商谈的余地。

    

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说客() 
乌兀骨已经准备离开,和他一同离开的还有带来的牛羊马匹,这些东西赵祯自然不会收下,收下了便是代表已经接乌古部的要求。

    呼伦贝尔城中,塔塔尔部的百姓好奇的看着已经被赶到围栏里的牛羊又被赶出去,作为草原上的民族,礼物被人退回是一件非常没有面子的事情。

    围观的人群也发出惊诧的议论:“怎么乌古部带来的上贡之物还被退了回去?莫非是官家没有答应他们归附?”

    边上立刻就有好事者开口道:“怎么可能!若是乌古部真心诚意的归附,官家岂会拒绝?还带这如此贵重的上贡,定然是他们提出了过分的要求!”

    “什么过分的要求?”

    “还能是什么?想着只称臣纳贡,和外藩一样呗!”

    不乏有聪明人能看出其中的道理,也说的相当正确,但此言一出瞬间就引起了塔塔尔部部众的不满,他们可是完全接受了大宋的统治,塔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