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8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乏有聪明人能看出其中的道理,也说的相当正确,但此言一出瞬间就引起了塔塔尔部部众的不满,他们可是完全接受了大宋的统治,塔塔尔部也改为呼伦贝尔,凭什么乌古部的人就能继续保持外藩的地位?

    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这杆秤的平衡不在于公平公正,而在于自己的利益衡量。

    对于塔塔尔部的人来说,自己都接受了大宋的统治,凭什么你乌古部的人就能独善其身?要是归附大宋,那就都归附大宋,他们巴不得整个草原都一样,这样一来,先来后到算下,塔塔尔部也能获得更多好处!

    斯琴昂立出现在围栏的边上,他是斯琴部最年轻的智者,区区三十岁便已经担负起斯琴部的未来,族长已经把斯琴部的事物交给他处理了。

    “乌兀骨叔叔可好?”

    乌兀骨抬头便瞧见了斯琴昂立,脸色颇为不顺的开口道:“原来是斯琴日的马驹,大宋皇帝要征伐我部,你说我好不好?!”

    斯琴昂立笑了笑:“怎么会,陛下仁慈,体恤我草原部族,便是这塔塔尔部都能获得大宋的援助,何况是一心归顺的乌古部?”

    乌兀骨变了脸色,望向斯琴昂立的脸色颇为难看:“你这小子莫不是来消遣我?!”他岂能听不出这是在讽刺自己。

    斯琴昂立并没有生气,反而是靠近了乌兀骨道:“叔叔错怪我了,我这次来便是随你一同前往乌古部的,有些话要和你们族长说,也要和你说清楚。”

    乌兀骨的脸色变得奇怪,疑惑的望着斯琴昂立:“你这话何意?”

    “怎么?莫不是不相信我?或是不相信我斯琴部的人?”

    乌兀骨还未说话,斯琴昂立便拉着步入呼伦贝尔城中:“叔叔可以瞧瞧这呼伦贝尔城如何,再看看塔塔尔部的部众有什么变化,我父亲与您还是故交,曾经说过您是他在漫游草原的时候结识的最好“耐家”!”

    耐家便是鞑靼语中朋友的意思,而且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斯琴昂立的话让乌兀骨陷入回忆,斯琴部的人几乎在成为智者之前都要游历草原,并且在草原上结识一位最为要好的朋友,这种朋友要能推心置腹,要能携手共进,亦能两肋插刀。

    曾经的斯琴日帮过自己许多,也帮过乌古部许多,现在他的儿子来了,自己当然不能不给面子。

    “是啊!你父亲也是我这一生中最好的“耐家”!只不过你们依附的敌烈部是个愚蠢的部族,当初不如依附我乌古部,也不会沦为今天的地步。”

    “您错了,从父亲到族中的所有智者都觉得,敌烈部的灭亡才是我斯琴部的开始,才是我草原鞑靼的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将会使得草原鞑靼比往昔更加幸福!”

    乌兀骨惊诧的转身,望向边上斯琴昂立,见他表情认真,神态严肃,这才有几分怀疑的询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在宋人面前卑躬屈膝就这么好?别忘了,我们是草原的子孙,是长生天的后裔。”

    “那我们在契丹人面前就不是卑躬屈膝吗?就不是以他们马首是瞻吗?可我们得到了什么?得到了大宋的征伐!大宋才是当下真正的强者!

    你我都清楚,当年我父亲便和你说过,草原终究是草原,终究不能与国力强盛的汉家王朝抗衡,您自己也知道,契丹也就是因为从石敬瑭的手中得到了燕云十六州才有了大辽,可丢了燕云之后呢?

    大辽分崩离析,愈发不堪,先是中京道,继而是西京道,东京道,直至上京道,全部都被宋人夺取,这是为何?自古便是得中原者的天下!我们永远不可能夺取中原!”

    斯琴昂立的话让乌兀骨沉默,叹息一声道:“是!你说的没错,当初我和你父亲便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中原国力强盛之时,必是我草原衰败之日,唯有中原衰败,我草原才有机会崛起,才有机会踏足中原。所以我要让乌古部等待…………”

    “等待?等待什么?等待整个部族如同敌烈部一样被屠灭?以后没有机会了!大宋……不,赵祯他要终结这一切,终结草原与中原之间的轮回和循环!他要让草原彻底成为汉家的土地,要让长生天的治下成为大宋疆土的一部分!我们再也没有机会了!”

    嗤…………

    乌兀骨不屑的笑了笑:“再也没有机会?凭什么?怎么可能?”

    斯琴昂立并没有立刻反驳,而是指着已经合拢的呼伦贝尔城城墙道:“在草原上设立城池,我们办不到,但宋人却能轻易办到,你知道这呼伦贝尔城中的一切用了多久吗?不过区区一个月的功夫!”

    一边走,斯琴昂立一边向乌兀骨介绍:“城中有什么商铺,民居,集市,官衙,还有书院!这里虽然是草原,可与中原有何区别?塔塔尔部的部众衣食无忧,年轻力壮的草原汉子已经有很多成为大宋的劳力,每月得钱五贯,与宋人百姓无异!

    粮食从来不缺,自有大宋的商铺售卖,一石不过五十文,剩下的钱财便可购买肉食,成衣,还有家中用度,勤俭之家甚至能买金银器招待贵客!

    还有,这城中设有药铺,医馆相合的医院,收治病患,我草原百姓再也不用靠巫医之术活命!这些东西便是铁打的堡寨,根本无法攻破!”

    这番话让乌兀骨哑口无言,整个人也如丢了魂魄一般随着斯琴昂立在城中行走…………

    

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 
赵祯觉得斯琴昂立带着乌兀骨在呼伦贝尔城中绕一圈比自己说再多的话都要管用,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只有真正见识到了塔塔尔部的改变才能打动乌兀骨。

    事实上也真是如此,整个呼伦贝尔城逛下来的乌兀骨已经对这里的改变目瞪口呆,开始的时候他还以为斯琴昂立说大话,可事实上真是这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塔塔尔部的部众过的是草原鞑靼最梦想的生活,衣食无忧的同时连生病都不是那么可怕了,寻常在草原上,得了伤寒便是要命的病症,可在呼伦贝尔城,几服药下去便能好。

    在街面上几乎看不到年轻人,他们已经去了商铺或是酒楼之中,大多数人却是被雇为劳力参与修建房屋和城池,还有“神奇”的公路。

    因为他们能从劳动中领取钱财,这对草原部众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只要出力便能得到钱,在此之前他们从未想象过有这种事情。

    草原汉子多的是力气,原先不知道用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居然能靠出力赚钱,现在就摆在他们的面前怎么能不积极?

    更何况这是一种按劳分配的方式,多劳多得就是这么简单,于是第一次接触这些的塔塔尔部部众开始疯狂的劳作,为的就是能多获得钱财,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更好。

    这样的好处是劳动力更为廉价,大宋的商人从中发现了商机,开始打算在呼伦贝尔城建设工厂,这样一来就业的机会便开始增加。

    而这些东西乌兀骨和斯琴昂立并没有看到………………

    但这已经能够打动乌兀骨了,对于他来说,全新的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让他开始愈发的怀疑原本坚持的东西,保持乌古部的部族生活有那么重要吗?

    眼下的塔塔尔部虽然交出了兵权,由宋军驻守,衙门也是宋人说的算,可生活反而变得更好,最少还保留了长老审判之其中,日常的事物一部分由大宋说的算,可遇到纠纷还是按照塔塔尔部的习惯来处理。

    祭祀,节日,习俗,甚至连信仰依旧被保留了下来,有什么区别?塔塔尔部还是塔塔尔部啊!

    再次来到围栏的时候,看着塔塔尔部部众不屑的眼神便知道他们的生活有多好,甚至有些不欢迎自己的到来,态度上更加偏向大宋和大宋皇帝。

    言语中便能透露出他们对大宋皇帝的尊敬,这种尊敬不是在强权之下的卑躬屈膝,而是在生活中得到照顾的感激。

    斯琴昂立牵着乌兀骨的坐骑,把缰绳交给他的同时开口道:“叔叔可曾看明白了?”

    “我知道你的意思,也看到了塔塔尔部的改变,事实上除了土地变成大宋的疆土,驻守的士兵变成宋人,除此之外别无二致,但部众的生活却是天翻地覆啊!”

    乌兀骨的话让斯琴昂立的脸色更为亲切,带着几分回忆望向最大的宫帐道:“您知道吗?其实大宋皇帝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是他改变了我斯琴部以及昂立的想法。”

    乌兀骨的表情惊讶,要知道在草原上斯琴部的智慧几乎是最出众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部族邀请他们作为族中的智者。

    斯琴昂立一边整理着乌兀骨的马具,一边开口道:“大宋皇帝说过一句话,天下终归大同,协和万邦乃是大势,任何阻挡大势的人必会被历史所碾压,谁也挡不住,就如同车轮之于螳臂。”

    乌兀骨有些奇怪:“什么意思?”

    斯琴昂立笑了笑:“开始的时候我也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父亲对我说:千百年来汉家王朝和我草原民族之间从来是都阴阳循环。汉家为阳,草原为阴,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然盛极则必衰。”

    乌兀骨微微点头,他也是熟读汉家典籍之人,自然知道什么意思,汉家和草原之间的转变就像是阴阳一样,双方之间看似没有太多的交集,其实却是在一个圆圈之中。

    “这不一直是这样吗?大宋也是汉家王朝,也有衰败的一天!”

    但斯琴昂立却摇头道:“大宋皇帝在父亲说出这样的话后却徒然大笑,他说从现在开始,阴阳为一,从此大同!草原不再是阴,汉家不再是阳,双方之间混为一体,名曰否极泰来!”

    “什…………什么意思?!为什么?!”

    “昂立也不明白,直到前日父亲想通了之后为我解惑,同时也宣布斯琴部从此入宋,帮助大宋游说草原各部,至草原归顺后迁居大宋!”

    听到这话,乌兀骨上前抓住了斯琴昂立的前襟催促道:“什么意思?!”

    “因为大宋皇帝说的“天下大同”和儒学的“天下大同”根本就不是一个意思!天下大同出自汉家儒学《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乌兀骨也算是草原上少有的学者,对汉家儒学的了解也不算少,颇为疑惑道:“难道并非如此?”

    斯琴昂立苦笑道:“当然不是!大宋皇帝所说的大同是整个天下都会和大宋一样,无论是中原还是草原,城池越来越多,百姓越来越集中,通行越来越快,抵挡的了大宋一时,却抵挡不住大势。”

    乌兀骨皱眉思索:“之前不也是如此?”

    斯琴昂立点头道:“之前也是如此,但现在不同了,大宋不同于历代王朝,大宋皇帝说…………”

    “朕说过,华夏汉室数千年的文明积累到了大宋已经不再是“器”而是“道”!”

    赵祯施施然的出现在了边上,看着乌兀骨和斯琴昂立两人强势的加入了他们的谈话,四周的亲卫早已在城门外散开,三才带着侍从出现在边上。

    赵祯随便的在城池外的草地上最下,顺便向斯琴昂立和乌兀骨招了招手:“过来坐吧!朕不想再浪费时间了,今天就把话说清楚,也说个明白。”

    

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华夏数千年之未有!() 
呼伦贝尔本就是一座大草原,只不过城池有了之后在这草原上多出了一个小点,因为城池的修建,塔塔尔部的人对草原的保护反而更加迫切和珍惜。

    相比汉家王朝,草原人更加依赖这片自然的天地,这是上天赐予他们生存的地方,在大宋城市化到来的时候,塔塔尔人并没有因为快速的城市化而对草原进行破坏。

    这一点是赵祯所惊叹的地方,在询问过捺哲尔以后,得到的答案却是更让他惊讶: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怎么能破坏自己的草场和土地?

    赵祯瞬间觉得无言以对,和后世先开发后治理相比,千年之前的草原民族更加了解环境的重要,因为他们因草原而生,也因草原而活,一旦离开了草原他们什么也不是,什么也做不成。

    直接坐在草地上当然不舒服,不过三才早已准备了毯子放在地上,这样一来柔软的垫子再加上小草的强韧,反倒是让人觉得坐在棉花上一样舒服。

    当然,边上的乌兀骨和斯琴昂立却没有这样的心情,对于他们来说,大宋官家自从坐下之后便一句话也没说,而他们两人坐在对面更是不敢开口。

    这难道是大宋皇帝在酝酿着什么新的计划和阴谋?

    就在两人颇为尴尬的时候,赵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