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8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难道是大宋皇帝在酝酿着什么新的计划和阴谋?

    就在两人颇为尴尬的时候,赵祯开口了:“朕不是你们的先生,没必要帮你们解惑,但朕是天下百姓的君父,自然要告诉孩子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赵祯的话一开口就让人乌兀骨更为尴尬,眼下乌古部并没有归附大宋,也不是大宋的藩属,大宋皇帝说出这样的话来,好似有些过了,想当然的认为乌古部就是大宋的一部分似得,随便,极其随便!

    “朕说个简单的你们自己想想,神都城你们应该都知道吧?而我大宋有一城名曰杭州,距离神都约为三千里,知道从杭州到神都的货物需要几天吗?”

    无论是乌兀骨还是斯琴昂立都是竖起耳朵听,货物的运输和骑马飞奔不一样,他们当然不知道大宋的速度有多快,但他们可以猜测,骑马一天不过数百里,三千里的话算下来最少也要十来天的时间。

    若是运送大量的货物,换成马车的话速度要更慢,时间要更长,并且一路上跟随的人要更多,再加上休息最快也要近一个月吧?

    而赵祯伸出两根手指,这让他们颇为惊叹,斯琴昂立惊讶的开口道:“居然只要二十天!这便是公路的作用吧?”

    “什么?二十天?!那再新鲜的瓜果也烂掉了!朕说的是两天左右!两天!”

    “两天?!…………”

    斯琴昂立了解赵祯,他知道大宋皇帝不会诓骗他,也没有必要诓骗他,这种事情随便找一个宋人商贾套话,三言两语他就能得到真实的答案。

    但边上的乌兀骨却不相信,甚至一副生气的模样:“陛下,我听闻大宋的公路确实便利,可两天着实太快了些,马力不过一天六百里便是极限,就算是用上最擅长途的宝马,一日不过八百里,这还是夸大的!”

    赵祯笑了笑:“你们知道什么叫铁路吗?知道什么叫蒸汽机吗?知道什么叫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吗?”一连串的反问让草原上的两人说不出来。

    “这就是大宋和你们草原之间的差距!朕之所言,对汝来说宛若天书!但这些知识却是我大宋寻常读书人都知道的事情!这便是差距!朕还没说一次运送的货物足有数万斤嘞!”

    “数万斤?!”

    不光乌兀骨,便是斯琴昂立也惊叫出声,什么东西能在两天时间赶路三千里,运送数万斤的货物,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回轮到赵祯嗤笑了:“哈哈……井底之蛙!朕便告诉你们,在我大宋,这事情连三岁孩童都知道,火车日行千里,载货万斤!这就是天下大同!”

    “这……这………这……”

    看着乌兀骨颤抖的手,赵祯咧嘴一笑道:“朕的大宋地域广阔,来自海东州的金银,来自大同府的煤炭,来自云南的咖啡,来自广南路的稻米,这些东西都要运往神都,运往大宋的各地各州府!若是没有这火车如何使得?”

    斯琴昂立心中的惊骇要远比乌兀骨来的大,有了这火车,大宋朝廷就等于把天下握在了手中。

    熟悉汉家王朝的斯琴昂立知道,所用的政令传达,圣旨传达将会通行无阻,并且大宋皇帝的话可以传递到了每一个角落,对大宋的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朝堂的权利还是皇帝的权利都得到了再次加强,这对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更为重要的是,大宋的这种改变是华夏数千年之未有的大变革!

    以后的大宋将会变成什么样?此时的斯琴昂立更是不敢想象,看着眼前云淡风轻之中透出强大自信的赵祯,忽然之间斯琴昂立觉得自己很渺小,觉得草原上的诸部更为渺小。

    “呵……呵呵……难怪陛下对契丹如此戏弄,甚至不愿把契丹作为大宋的敌人,因为他们根本就配不上成为大宋的对手!寰宇之内再无能与大宋抗衡之国!”

    看着充满自嘲笑容的斯琴昂立,乌兀骨有些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更加明白大宋皇帝没有虚言,他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赵祯指了指斯琴昂立,哈哈大笑道:“你!明白人!但眼下有人不明白,朕就把话说的再清楚一点,乌兀骨,你是乌古部的长老吧?你想想,若是我大宋的铁路铺到了呼伦贝尔城会怎样?

    那火车上的数万斤货物可以变成多少的人马?又会变成多少的军需?多少的弩箭?!”

    吓!

    这正是乌兀骨所担心的,一旦如此,大宋几日的时间就能做出反应,运兵草原不过是几天的时间,到时候整个草原便尽在大宋的掌控之中。

    所有的部族都将成为大宋的疆土,还有什么归顺不归顺一说?

    “你给朕听着,若是朕在七日之内见不到乌古部的哒都邪,你们乌古部便不用再来了!”

    “乌兀骨遵陛下旨意…………”

    

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乌古部的萨满() 
怕了……

    在赵祯说完之后乌兀骨便怕了。

    同样心中恐惧的人还有斯琴昂立,他知道大宋的强大,也听父亲提过这个王朝的不可抗衡,但他从未真正了解大宋。

    他对大宋的了解依旧停留在眼下的呼伦贝尔城,这印证了后世的一句话,人只能想象已知的事物,再次基础上加以想象,但却极难进行独立的创造。

    斯琴昂立只知道自己见过的东西,却想象不出大宋能有多么的不同,和他一样乌兀骨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但现在,他们可怜的幻想在赵祯面前被打击的粉碎。

    大宋的生产力,创造力已经完全打破了他们的常事,一场提前了数个世纪的工业革命在大宋爆发,震惊了大宋的百姓,也震惊了整个世界。

    到现在大宋的百姓接受了这一切,世界也开始慢慢适应,只不过这个世界很大,更多的人还不知道罢了…………

    但至少坐在赵祯对面的俩个人知道了,此时的乌兀骨也明白,为何大宋皇帝可以如此信誓旦旦的说出“天下大同”这四个字。

    若是大宋把铁路和火车带到了草原,后果便是整个草原都是大宋的腹地,和中原无异!

    都变成如此景象了,草原还用什么和大宋抗衡?还用什么抵挡大宋的进攻?到时候便是不需用兵,也能让草原臣服,因为大宋的国力之强大,完全可以让草原百姓自己归顺。

    赵祯的目的已经达到,原本带着牛羊马匹准备回程的乌兀骨坚决的把牛羊安顿在了呼伦贝尔城外,既然大宋皇帝不接受乌古部的上贡,那就让这些牛羊在城外放养,草原上哪有带去的礼物又带回的道理?!

    和乌兀骨一块上路的还有斯琴部的族人,以斯琴昂立为首,先在乌古部落脚,然后再继续向西北前进,整个草原实在太大了,他们的目标就是人口十万一上的大部族,以及一些人口近十万的中等部族。

    小部族他们没功夫考虑,只要大部族和中等部族全部归顺,那些小部族定然是纷纷相随的。

    乌兀骨和斯琴部的想法不一样,对于他来说眼下已经做错了一次,若是不及时弥补,后果不堪设想,大宋若是把铁路和火车铺设到了呼伦贝尔,整个草原都要屈服于大宋的统治之下。

    被动的屈服和主动的归顺两者之间的差别极大,乌兀骨要尽快的让族长哒都邪前来呼伦贝尔城中向大宋皇帝请罪归顺!

    已经做错过一次的他岂能再犯第二次错误?

    看着草原上疾驰的骏马消失在天际线,赵祯也同样松了一口气,把铁路和火车铺设到呼伦贝尔?对于现在的大宋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大宋能把火车铺设到上京城就算是逆天行事了,大宋把火车铺设到神都一来是因为那里是国都,二来天下商贾都支持,即便如此也耗费了数十年的时间。

    而现在刚刚计划着把铁路修到上京城,这个只是一个计划而已,并没有付诸实践,以及任何行动,甚至连三司都不曾知道这个浩大的计划。

    赵祯在俩个科技小白面前所说的话七分正三分假,大宋能以火车运送兵员和补给,可以用火车把所需的东西投送到大宋中原的任意一个角落,但他却无法让火车抵达中京道,乃至上京道。

    一路上的耗费实在太过巨大,即便赵祯这样“家财万贯”的主也舍不得拿出来,别说投资是为了将来,这话很狡猾,话是没错的,但若是投资加来的时候,现在立马破产,投资的将来还有意义吗?

    反咬一口一口吃,事要一步一不做,既然不能当下就把铁路修到上京城,那就慢慢的修,先把铁路铺设到中京道再说,然后从中京道往上京城铺设,再然后便是向草原铺设。

    这个计划也许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五十年,一甲子,但只要能继续下去,终究有实现的一天,赵祯相信,这条国策不会改变。

    因为这是汉家文明第一次找到永久解决草原之患的办法,只要是个智商在线的朝臣,就不会去反对这么做,只不过时间长,任务重罢了,但汉家王朝最会的事情便是聚沙成塔…………

    回头看了看已经初步具有城市模样的呼伦贝尔城,赵祯觉得自己的计划很成功,最少已经开始让草原出现一座新兴城市,而一旦这样的城市结构被草原百姓认可,那接下来这样的城市便会愈来愈多。

    赵祯步入城中,刚刚造好的包铁木门被安置在城门洞中,这座城池直到现在才损失真正完工。

    他相信,终究有一天自己的入主草原的计划也会如同呼伦贝尔城一样完工,只不过其中的等待便会更加的漫长。

    不过赵祯的担心是多余的,大宋现在的这一切虽没有让草原民族立刻融入到大宋,但却有着极大的压力,虽然铁路还没有铺设到呼伦贝尔,但这并不影响对草原部族的震撼。

    短短五天时间,乌古部的人便来了,这是的礼节更为隆重甚至还有相随的侍者,已经精壮的草原勇士,因为这一次乌古部的萨满大祭司来了。

    赵祯有些不屑,最终还是没有等待乌古部的族长,反而让一个跳大神的来,这可是辜负了自己的厚望,望向乌兀骨的眼神也颇为不满。

    但乌兀骨却对这个萨满祭祀颇为尊敬,上前解释道:“陛下,这是我族中最为智慧的长者,也是一位草原上德高望重的萨满,族长已经把归附事宜全权交付予他……”

    赵祯点了点头,这下才明白,眼下这个“跳大神”的代表了整个乌古部,说不得他在乌古部中的地位比哒都邪还要高,看来乌古部终于对这次归附重视了起来。

    年老的萨满仿佛经历了岁月的“特殊照顾”苍老的有些不像话,整个人都是皮包骨一般,脸上的皱纹堪比老树的树皮,一层层的纠结在一起,让人怀疑他已是行将朽木。

    但他的行动却并不迟缓,恭敬的对赵祯行礼道:“日多参见大宋皇帝陛下,愿您安康!”

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无形中的威胁() 
赵祯打量着眼前的这个老者,瞧见他沧桑之中带着锐利的眼神白便说明他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不过赵祯并没有什么感觉,这样的人他见的多了。

    帝王有别于常人的从容和淡定就是从见多识广中来了,作为帝王,有时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人,而赵祯又是一个闲不住的性子,所见所闻自然就不少。

    既然这个叫日多的萨满能代表乌古部,那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只不过赵祯颇为好奇,草原上的部族是如何进行权力分配的,这一点便但这乌兀骨和日多的面提了出来,完全没有避讳。

    一时间巨大的宫帐之中安静如鸡,赵祯突如其来的问题反倒是让乌兀骨和日多有些措手不及,那么多可问的,非要挑选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

    不过还是日多笑了笑开口道:“陛下,草原比不中原,礼法荒废,多以祖宗留下的东西为本,至于萨满和可汗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时候应该是父子,兄弟,老师,和智者,而非君臣上下。”

    一句话化解了尴尬,也把权利的责任一笔带过,这样的人反而让赵祯更加防备,和聪明人说话简单,但却不容易,和愚蠢的人说话虽然复杂,可却轻松。

    眼下这日多定然是来详谈归顺的,只不过他们和塔塔尔部的哲尔克父子不同,他们没有实质上的威胁,大宋并没有直接出兵至他们的部族。

    在他们看来现在的乌古部和大宋之间还是有办法谈的,最少大宋的威胁不是当下,而是在未来,这时候心中的那份紧张自然也就放松了。

    赵祯对乌兀骨说的话是震撼,天下大同,华夏之数千年未有,这些虽然震撼人心,让乌古部惊骇,但事情过去之后,又能怎样?

    对他们来说,草原还是草原,中原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