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家李大人说,现在清军主力入关,其余部队又被鞑酋皇太极亲统去吓阻辽西明军,那么,清军必然顾此失彼,诸如辽南金州一带,必然极为空虚,如此一来,我唐军便有隙可乘。李大人欲亲统唐军兴中镇兵马,北攻金州,以为围魏救赵之策。”

    听了刘文秀的说法,王朴虎大威杨国柱等人皆不觉呆住。

    不是吧?!

    李啸这厮,竟还想去攻打金州?!

    现在清军入关来袭,守备国土已是紧张不堪,这李啸,竟还敢恁的弄险,想趁机去攻打金州,这家伙,真真天包了他的狗胆么!

    卢象升闻听此言,亦是不胜惊讶,他讷讷道:“唐国公此举,勇气可嘉,却未免失于莽撞。若是唐军北攻金州,却不得取胜反成胶着,那山东一地尽皆空虚,他,他就不怕被清军趁虚而入,端了老家么?”

    刘文秀笑道:“卢大人,我家主公为人谨慎,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在下相信李大人若是出兵金州,定能迅速取胜,再回防登州,亦不为迟。”

    卢象升感叹了几句,又向刘文秀问道:“对了,唐国公可曾嘱咐过你,有甚话要带给本督么?”

    刘文秀犹豫了一下,还是对卢象升说道:“有,唐国公曾在信中说,若卢总督要与清军作战的话,尽量避实就虚,不可与他们正面作战,只需牵制其行动便可。如果可能,尽量诱敌至山东一带,由我唐军为主力,采用层层阻击之策,将其击败,迫其退回关外。”

    听了刘文秀这般话,卢象升脸上原本淡淡的笑容,顿时消失了。

    而一旁的王朴虎大威等人,则是不胜厌烦与愠怒的神色。

    王朴冷冷开口道:“这位李大人,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哪!他以为他是谁啊,我们去引敌,让他来立功,真真岂有此理!“

    虎大威也紧接着插话道:“就是就是!再怎么说,卢大人也是皇上钦命的节制天下兵马元帅,他这山东兵马,路远地偏,不受卢总督节制,倒也罢了。却还想着让咱们去给他引敌牵制,也不嫌臊得慌!哼,他这一安排,倒象是卢大人,竟只配给他打下手一般。“

    听了王朴与虎大威这般充满嫉妒与不善的话语,刘文秀也脸色绷起,他冷冷道:“二位总兵,我家李大人之建议,乃是一片好心,你们如何硬要把李大人一片好心,给当成了驴肝肺!话说回来,各位对李大人之策,纵不听取,又何必出话挖苦呢?”

    “你!。。。。。。“虎大威亦绷起脸来,作势又要发作。

    “好了!好了!不要再争了!“卢象升一脸怒容地阻止道:“唐国公的建议,虽然不错,但本督自有规划定计,不可轻从。各位且随本督返回中军帐内,详细商议。”

    于是,卢象升带着众将,起身离开唐军军营,复入中军大帐中。

    接下来,卢象升将自已的作战计划,向王朴、虎大威、杨国柱、刘文秀四人,详细讲了一遍。

    听了卢象升的作战计划,众人皆是沉默无语。

    “卢大人,您所拟这歼敌一路的计划,好是好,只是,仅凭我军各部兵马加起来,才总共2万人的兵力,真的有能力有把握消灭这一路清军么?”王朴一脸难色,轻声问道。

    卢象升尚未回话,虎大威亦在一旁插话过来:“卢总督,某是粗人,却也知道,敌强我弱,不可硬拼之理。这清军原本就十分强悍,战力乃我大明官军数倍不止,纵分成三路,却还比我军总数多了一万余人呢,这仗,却是如何打得?!”

    “是啊,卢大人,以在下看来,卢大人当需向朝廷审请多拔兵马,至少要有清军一倍以上之兵马数量,我军方可勉强与清军一战哪。”杨国柱亦忧心忡忡地插话过来。

    听了三人的话语,卢象升嘴角,涌出一丝苦笑。

    他身为总督,又挂了这个名义上的天下兵马元帅之衔,如何会不知道,不能与弱击强以卵击石的道理。只是,现在的自已,已向皇帝立了击败清军的保证,这趟浑水,却是无论如何也要继续走下去了。

    至于要向朝廷多要兵马,则卢象升一是只能指望,杨嗣昌把那些剿匪部队调回来,让他们听从自已的指挥,二是指望能得到辽东援军,以壮大自已实力,只是这两条,想要做到,基本不可能。

    因为,时至现在,杨嗣昌熊文灿等人,对自已坚决抗敌的政策极为不满,这些由杨嗣昌统管的剿匪兵马,可以说,他这个名义的天下兵马元帅,却是基本无权调动。更有甚者,这小人杨嗣昌,甚至可能还盼着自已战败,从而向皇帝表明,自已向清人求和的政策,是多么地正确。

    而至于辽东兵马,因为现在皇太极正在统兵压迫锦州与宁远,这些辽东兵马,根本不敢调入关内。就算等到皇太极退兵而去,这入关救援的辽东兵马,按皇帝的安排,也只会听从监军太监高起潜的调遣。而那高起潜,却是与那杨嗣昌一样,是一心向清虏求和的苟且之辈。故而这辽东兵马,落在此人手里,自已却是绝对无法指望的。

    一股悲凉的心绪,弥漫在卢象升心头。

    这多灾多难的大明朝,在这国难当头之际,整个朝廷的文武官员,却还是从上到下,各怀私心,一心只打自已的小算盘,视国家大事为无物。甚至还有诸多小人,心思险恶,以邻为壑,出卖友军而不觉为耻,卖国求荣而洋洋自得,更是实实令人扼腕矣!

    而在这一众官员营私内斗之际,这原本就积疴深重的大明帝国,也许,真的只会在无休止的内乱中,走向彻底的衰亡吧。

    卢象升心乱如麻,不觉又是一声长叹。

    “卢总督,在下有一言,可能直说否?”一直没说话的刘文秀,低声插话道。

    “文秀,你但讲无妨。”

    “卢大人,恕在下直言,我军现在兵力有限,而清军之势过大,卢大人的计划,怕是一时难于施展。”刘文秀皱眉拱手道:“以在下看来,还不如从我家李大人所言,暂时不与清军进行正面作战为好。”

    见卢象升拉下脸来,刘文秀急急补充说道:“卢大人,若不能从李大人的意见,诱敌前往山东的话,我军亦当在琢州据城固守,凭城阻敌,以待有更多援兵到来,方可与清军一战。在下浅见,请卢总督酎之。”

    卢象升听了刘文秀的话,不觉陷入沉默。

    他不得不承认,刘文秀的分析,很有道理。

    在明显的敌强我弱的前提下,凭城固守,当为最好之选择,如果强要出头去与清军交战的话,那么,自已可能真的只会以卵击石了。

    而如果能据守涿州的话,那么,有这2万兵马在手,定能将涿州城守得固若金汤。相当于在清军南下的道路上,牢牢打下一颗难于拔除的钉子,绝对可以大大延迟清军南下之速度。那么,等到各地兵马终于到来之际,再与清军正面对决,却是胜算大得多了。

    卢象升不是个固执迂腐的人,在听了诸将的意见后,他便迅速地作出了判断。

    “各位所言,皆是有理,现在我军兵力有限,又难有外援,为保全实力,以待更多兵马到来。就如文秀之建议,全军兵马,从明日起,兵进涿州,然后凭城固守,抗击清军!”

    “得令!”

    王朴虎大威杨国柱刘文秀四人,齐齐单膝跪地,大声领命。

    次日,卢象升统领兵马,从京城永定门离开,一路南下,直往涿州而去。

    大军方行不远,一件让卢象升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就是,杨嗣昌以兵部的名议,派人追上卢象升的军伍,说是已征得皇帝同意,为加强京师守备,要强行调走王朴部与刘文秀部兵马,另有他用。

    听到这个消息的卢象升,几乎惊呆了。

    在仔细看过那盖有皇帝印玺的谕令后,他大叫一声,一口鲜血喷出,整个人,便摇晃着朝马下摔去。

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 
一时气血攻心,从马上摇晃着掉下来的卢象升,幸得左右亲卫扶住,才未掉下马来。

    悠悠醒转的卢象升,环视周遭,只见旷野茫茫,晨风劲烈,全军寂然有如雕塑,不觉眼中噙泪,心如刀割。

    “苍天哪!为何现在大敌当前,我大明官员,犹不能齐心合力以御外敌,却还要这般自相掣肘,互相拆台,究竟是何道理?莫非我大明气数已尽乎?!”卢象升仰天痛呼:“想我大明传国二百余年,何其威武刚烈,如何到了今朝,竟要这般自杀自灭了起来。尔等苟且之辈,行得这般下作行径,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如何对得起百姓后代啊!”

    卢象升悲愤的话语,在朗朗晴空中久久回旋,全军静肃无语,只有风声来回呼啸。

    刘文秀缓缓策马过来,靠近卢象升,低声道:“卢总督,何不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拒之?”

    卢象升久久地凝视了他一番,却艰难地摇了摇头。

    “我卢象升,向来自许为大明的忠臣孝子,又被皇上委以重任,焉可行此背君之事!现在那帮小人,既然已请得皇上谕旨,我们这些做臣子,又如何可轻拂君令。文秀,你就和王总兵,一道返回京师而去吧。”卢象升苦笑着说道。

    刘文秀一脸黯然,他长叹一声,再不多言,随后他便与王朴二人,向卢象升拱手告辞而去。

    卢象升望着王朴与刘文秀二部,烟尘滚滚地消失在北面后,才一脸失落与沉重地扭过头来,与虎大威与杨国柱两人,领着剩下的一万兵马,继续向涿州行去。

    炽热炎阳下,沉默无言低头行路的卢象升,那孤寂凄凉的背影,拉得很长很长。

    。。。。。。

    在卢象升率部南下之际,在山东登州的李啸,正在全力准备渡海北攻金州。

    这是这段时间以来,李啸在反复思虑后,终于决定采取的重大行动。

    虽然,现在李啸已令镇东营营长武壮,率镇东营主力兵马,西渡鞑靼海峡,并在黑龙江入海口建造庙街堡,但光有这个行动,李啸认为力度还远远不够。

    现在清军主力大部入关,皇太极又亲统主要的剩余兵马,去压迫辽西明军,那么,在清国之中,辽中辽南尽皆空虚,这简直是给李啸一个绝佳的偷袭机会。

    于是,原本只想做好山东防御工作的李啸,已把自已的目光,投向了北边的金州旅顺。

    李啸的计划是,趁皇太极尚未回返沈阳之际,用水师载着兴中镇甲营兵马,全力突袭金州,务必要一举拿下金州旅顺城,再将整个金州之地彻底毁灭。

    而在清军兵马紧急从辽西回援之时后,已将金州彻底毁灭的李啸,却早已回撤山东登州,让来回奔忙的皇太极,扑个一场空。

    李啸相信,如果这次奇袭金州的计划能够成功,那么,先会大大缓解辽西明军的压力,让辽西明军得以顺利抽调兵马入关来援。其次自已在黑龙江入海口的筑城工作,也会因为清军无力北顾而更加顺利。

    而如果这次凶猛的偷袭,能把清军打懞,那皇太极在摸不清自已虚实的情况下,情急之中将入关的清军主力召回的话,自已就达到了这次北攻金州的最高目的,以围魏救赵之策,让清军最终退兵了。

    而李啸之所以对攻打金州这么有信心,那就是,现在的他,手中已有大批独家秘密武器——7o门能打32斤实心铁弹的重型龙击炮。

    由于铁模铸炮技术的成功,铁龙城的火炮厂产量大增,并且一直开足马力生产。到现在为止,不包括先前试产的中小型龙击炮在内,在李啸军中,已有能打32斤实心铁弹的重型龙击炮7o门。而这些龙击炮,全部集中的登州兴中镇的火炮哨中,这才是让李啸信心十足的关键所在。

    可以想象一下,仅凭2o门各类中小型号龙击炮,就能顺利轰塌台北西班牙人的圣多明哥城城墙。若是用这7o门威力强大,堪称这个时代最强火炮的重型钢制龙击炮,去攻打那二百年前筑成的金州旅顺城,该是怎么样的摧枯拉朽!

    而且,李啸手下,还有那利用缴获的荷兰军火铳,所组建起来的2ooo人的火铳总,到现在还止,还没开过刃沾过血呢。。。。。。

    李啸是个说干就干的人。

    思虑既定的他,立即秘密下达了,渡海北攻金州的命令。

    而作为此次出征行动,最为重要的水师船只,李啸也早已准备好了。

    原来,李啸并没有把全部的水师,都派去接应镇东营西渡鞑靼海峡,在那里的水师,基本只以中小型舰只为主。这是因为,在黑龙江入海口处的清军水师,基本不存在,故李啸可以放心地只派了小型舰只前往。

    而各类大型战列舰和一号二号福船之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