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3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人正商量间,城外的清军已然收拾整齐,随着断续的天鹅号声传来,全体清军,分成队列,急急西撤而去。

    “吕营长,敌兵已退,我等可要出城追击?”祖大弼急急大喊了起来。

    听了祖大弼这话,吕焕亦是心动,不过他略一转念,却还是立即说道:“祖总兵,清军虽然急撤,难保没有后手。我等且先去其丢下的营帐处,去仔细查看一番,把清军遗留的财物钱粮,运回城中,再作打算。”

    祖大弼略一沉吟,也点头同意:“好嘞,就如吕营长之建议,先去探查清军营地,毕竟我军人数有限,万一中了清军埋伏,失了这兖州重地,上头责怪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两人话语既定,又见得清军已然撤远,便立刻选了一众骑兵,从兖州东门而去,急急驰向清军大营之中。

    两人率部来到清军营地之中,只见营中空空如也,全体清军,已撤得一个不剩。

    再经一番仔细探查,两人惊讶的现,清军把大批的财物钱粮,皆弃于营中,散得一地都是。

    “操!这帮鞑子,果是有急事撤走,竟连放火烧营之事都来不及干了。倒是我等过于小心,放了这帮家伙一条生路啊!”祖大弼一脸痛惜悔恨之色,气得直跺脚。

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 
祖大弼一脸懊恨,吕焕心下,亦是极为痛惜。

    可惜啊!清军既然已是无心恋战,如果自已能及时兵,前去追击的话,不敢说一定能击败这批鞑子,但能给他们相当大的杀伤,却是肯定无疑的。

    只不过,那丢弃百姓与财货的清军,撤走度极快,自已现在就是想追,也已来不及了。

    “祖总兵,我们先把财货钱粮运回兖州去吧。”吕焕沉吟了一下道:“接下来我会派人,马上给正驻扎的济阳的李大人送信,告诉他清军的最新动向,让他作好准备。”

    祖大弼点点头,又是一声长长地叹息:“唉,也只能这样了。”

    让吕焕等人没想到的是,就在第二天下午之际,李啸率领其部下唐军,与他派去送信的骑兵一起,来到了兖州城外。

    见到李啸突然率部前部来,吕焕与祖大弼,以及兖州知府尼澄,俱是惊愕不已,急急出城相迎。

    “末将吕焕,拜见李大人。”

    “在下辽东前锋营副总兵祖大弼,见过唐国公。”

    “在下兖州知府尼澄,见过唐国公。”

    “各位不必行礼,起身。”

    李啸翻身下马,一一虚扶起各人。

    “李大人,昨天早上,清军刚刚撤走,我等心疑清军有诈,未敢追击,以至放跑了这部鞑虏,请李大人责罚!”吕焕一脸愧色地奏禀道。

    李啸哦了一声,与一旁的吴三桂,眼神复杂地对望了一下,心下亦是感慨。

    好么,自已一路紧赶,想与兖州守军合围消灭阿巴泰部,却没想到,他们逃得恁快,倒让自已扑了个空。

    这阿巴泰,倒是个打仗打老了的老奸巨滑之辈,知道现在济南清军主力溃灭,接下来,自已必然要来图他。故而,趁自已尚未赶来,便溜之乎也了。

    “李大人,我军可要追击?”吴三桂在一旁轻声问道。

    李啸缓缓地摇了摇头。“清军已撤了一天一夜,我军追之已是不及。传本公军令,今夜暂在兖州休息一晚,明天全军拔营,径去临邑,围攻清军杜度部。”李啸大声下令。

    “得令!”

    随后,因为部队规模庞大,为避免入城扰民,李啸全军,皆在兖州城外,扎营歇宿。

    李啸全军,刚在兖州城外扎营毕,便有军兵前来紧急通报,说兖州城中的鲁王朱以派,亲自率着一众家仆仪卫,出城劳军。

    原来,李啸在迎娶了郡王朱媺姵后,不过一年半时间,沉湎于酒色的原鲁王朱寿鋐便死掉了,鲁王之位,由其弟朱寿镛继承。

    而仅仅又只过了两年,就在今年年初,朱寿镛亦染病身亡,这鲁王之位,便由其长子朱以派,也就是李啸的大舅子,继承了鲁王一位。

    李啸方出帐外,便见到,身着衮服,头戴肃静冠,一幅正装打扮的朱以派,在一众仆人的簇拥下,一脸讨好笑容地向他走来。

    “李啸拜见鲁王。”朱以派走得近了,李啸屈身而拜。

    “使不得,都是一家人,唐国公何必这般客气,快快请起。”朱以派急急搀扶起李啸。

    见这位大舅子这满脸灿烂地讨好笑容,李啸心头,不觉一阵感慨。

    说起来,郡主朱媺姵自嫁给自已以来,总共也才回过两次娘家,而作为她丈夫的自已,因为军务繁忙,每次都只能让她自行回家,竟是一次都未回过鲁王府。

    故而,李啸心下深深感觉,自已对朱媺姵,对鲁王一族,倒还是多有亏欠呢。

    “鲁王,李某这些年戎马偬倥,军务繁忙,难得有机会前来兖州,还请鲁王勿为见怪。”李啸颇有些欠意地说道。

    “咳,唐国公客气了。”朱以派连连摆手:“唐国公与小王乃是一家亲戚,说这些话,有点见外了。这些年,唐国公为我大明,东征西讨,南伐北战,竟不得一日稍歇,小王看在眼里,亦是颇为唐国公担心呢。只恨小王无才无能,不能对唐国公有些须帮忙,想到倒是惭愧得紧。”

    朱以派顿了下,继续微笑道:“小王今天,特来劳军,聊表心意,还望唐国公勿要推拖。”

    李啸亦笑着回道:“鲁王一片盛情,在下若不承领,岂非有负关切。还请鲁王入帐说话,请。”

    二人入得帐来,朱以派望着李啸,欲言又止。

    李啸会意,连忙屏退手下,让这帐中,仅留其自已与鲁王朱以派二人,相坐而谈。

    “唐国公,接下来,贵军却有何打算?”朱以派轻声问道。

    “哦,自然是扫灭山东境内的清军,最终将清军赶出关去。”李啸应了一句。

    这时,他忽然感觉,朱以派这话,似乎话中有话,便抬起头,以一种探询的目光,望向一旁的朱以派。

    朱以派不敢直视他的眼神,而是讪讪地转过头去。

    “鲁王,你是我大舅子,这里也没有外人,有话,你就直说吧。”李啸轻声说道。

    朱以派回过头来,便鼓起勇气对李啸轻声说道:“唐国公,小王有句真心话,想对唐国公说。”

    ”鲁王但说无妨。“

    “唐国公,本王希望,以后这山东各地,皆由唐国公安排部下兵马,前来驻守,以保我山东之境宁靖平安,山东百姓,得以安乐居业,则本王心下,亦是再无忧虑了。”

    见朱以派竟是对自已说出这般话来,李啸顿是心头暗喜。

    看来,自已据占山东,竟连这些明朝的王爷,都有这样的想法并愿加以支持,那朝廷那边,自已当更有底气与其相抗了。

    毕竟,宁为太平狗,不当乱世人。在这兵荒马乱血火连天的年代,能有一块安宁乐土可以生存度日,非但是广大平民百姓最为迫切的愿望,就连这些锦玉衣食富贵尊荣的明室宗亲,亦是同样盼望不已啊。

    李啸心下虽然喜悦,但表面却还故作平静地说道:“鲁王,我军兵马,原本只得驻守登州一地。至于山东其他地方要如何驻防,还需听朝廷安排才是。”

    “咳,唐国公,恕本王直言,这山东境内,除了你部唐军外,哪里还有半只能打的兵马!若是那济南城,不是由叛贼刘泽清,而是由贵部驻守,这济南城又怎么会遭此浩劫!本王虽然无能,这眼睛却还是看得清楚的。这山东之地,若不让你部唐军来分派驻守,只怕难免复有一日,会重蹈今朝之劫啊!“

    朱以派说完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以一种极其无奈的眼神,望向李啸。

    李啸脸上露出微笑,他点头道:“鲁王一片赤诚之心,在下亦甚是感动。那就等把清军赶出山东后,李某再向朝廷提出要求吧。“

    朱以派高兴起来,又压低声音对李啸说道:“好,唐国公你这么一说,本王就放心了。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朝廷真不同意的话,我们在山东的几位王爷,也会联合上奏,去向朝廷施压的。“

    李啸大笑:“好,那李某就多谢鲁王了。“

    在李啸全军到达兖州之际,另一部分从济南逃出的溃兵,也终于和杜度派往济阳报信的哨骑一起,赶到了临邑县城外的杜度部清军大营中。

    听完手下报告的杜度,脸如死灰。

    怎么办?清军主力已灭,自已再坚守在这临邑县城外,复还有何意义!

    也许,再坚守下去,只能等到从济南而来的唐军,与这临邑县城中的明军一起,对自已进行联合夹击,把自已这一万兵马,全部消灭于临邑城下吧。

    杜度缓缓地闭上眼睛,表情十分痛苦。

    好么,四万清军主力,这些历经多次战斗的清军精锐,竟这样全部折损在济南城,这,这简直是一场令人根本无法置信的恶梦!

    “传本将之令,全军立刻集结北撤,前往武定州城外,去与大将军多尔衮部汇合,接下来要如何行动,且听大将军指挥行事。“

    “嗻!“

    于是,在李啸次日拔营起程,径直率领其下部众,紧急赶到临邑县城时,杜度部清军,放弃了在附近掳掠的百姓与财富,几乎同时拔营北撤。

    见到城外的清军呼啸着往北而去,城中的曹变蛟、祖宽等将领,以及临邑县令宋希尧等人,皆是十分惊讶。

    不过,深知清军战力厉害的曹变蛟祖宽等人,生怕清军此时撤退,会多有埋伏与阴谋,故还是呆在城中,未敢轻出。

    三天后,当李啸率领部下军兵,来到临邑县城时,杜度部终于赶到了武定州城外的清军大营之中。

    几乎在与此同时,从兖州撤走的阿巴泰部,也赶到了武定州城外。

    原来,阿巴泰率领其部下军兵,从兖州城西撤后,经过仔细考虑,他在东平州之处,便率部径直北上,直去武定州城,以尽可能地减少在路上行进的时间。却没想到,竟与杜度部,几乎同时来到了武定州城。

    听到杜度与阿巴泰的哭诉禀报,多尔衮有如五雷轰顶。

    完了。

    4万清军主力溃灭,扬武大将军岳讬与贝子尼堪尽皆战死,这对于入关的清军来说,简直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多尔衮在瞬间,便想到了那个端坐在龙椅上的胖子,那丑陋阴沉的大胖脸,忍不住浑身打了个哆嗦。

    火炎金顶中军大帐中,多尔衮、豪格、阿巴泰、杜度齐聚其中,紧急商讨对策。

    烛光摇摇,照得帐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幅惊惶失措的表情。

    肃亲王豪格率先站起来,他厉声道:“各位,我军丧了恁多兵马,又折了岳託与尼堪二人,实是大挫锐气,大失颜面!以本王看来,我军当立即集结剩下的6万兵马,掉头南下,全力攻下济南城,方可一雪前耻,为岳讬和尼堪,以及4万将士,报此血海深仇啊!”

    豪格说完,四下张望,却现,根本没有响应他。

    “咦,你们到是说话啊!难道,那该死的唐军灭了我军4万兵马,灭了岳讬与尼堪两名宗室,竟还要这般忍气吞声不成?!”

    见众人皆不吭声,豪格急吼吼地喊道。

    阿巴泰抬起头来,风尘仆仆的脸上,竟满是迷茫与焦虑之色。他低低道:“肃亲王,现在我军新败,全军士气低沉,如何复可南下,去与那士气正旺兵精将悍的唐军争锋!若真这般不顾现状,因怒兴师,我只怕,我军只会再遭新败啊。”

    “阿巴泰说得对。我军4万主力一夜丧尽,对士气的损伤实在大太了!且我等一路撤退至此,全军将士已是气力衰竭,如何可复有余力,去南下夺取济南城。”杜度在一旁冷冷地说道。

    “你们什么意思?!”豪格暴跳起来:“难道岳讬与尼堪的大仇,我们就不报了么?那4万精锐将士,就这样白白丧于李啸之手,我军连报仇都不敢了么?!”

    “豪格,不可造次,坐下说话!”

    官帽椅上的多尔衮,冷冷地顶了他一句。

    豪格以一种充满怨愤的眼神,狠狠剜了多尔衮一眼,然后恨恨而坐。

    “传我之令,我军遭此大败,士气低迷,不可再战。全军连夜收拾集结,离开山东,退至北直隶沧州府,再从沧州,直退永平,再破边墙出关回国。”

    多尔衮说完这道军令,仿佛耗尽了力气一般,整个人瘫在了椅子上。

    “什么?!就这么退兵了?就这么径直返回大清了?!多尔衮,你他娘的简直是大清的耻辱,你这个该死的懦夫!”

    听了多尔衮的命令,豪格再次暴跳而起,手指多尔衮的面孔,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