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就这么退兵了?就这么径直返回大清了?!多尔衮,你他娘的简直是大清的耻辱,你这个该死的懦夫!”

    听了多尔衮的命令,豪格再次暴跳而起,手指多尔衮的面孔,厉声大骂。

    多尔衮恼羞成怒,脸孔瞬间涨红的他,亦从椅上弹地站起,对豪格大吼道:“豪格,你还敢骂本大将军,你想造反么?!你信不信我现在就命人砍了你的脑袋?!你以为,唐军消灭我4万精锐,干掉了岳讬与尼堪,我这个奉命大将军心下不难过,不痛恨,不想为他们报仇么?!告诉你,若是有机会,老子比任何人都想去报仇!但你他娘的,睁开眼睛好好看看,看看现在我军在经此大败后,还有什么动力与勇气,再去与那悍锐非常的唐军交战?!难道折了这4万兵马还不够,还要把全部的入关部队,全部送给李啸的唐军吃掉,才是最好的结局吗?!”

    多尔衮这番暴怒到几致失态的话语,让豪格一时怔住。

    他气恨恨地盯着多尔衮,喉头不停涌动着,却再说不出什么话来。

    “于今之计,我军之剩余兵马,唯一自保之法,便是趁李啸的唐军尚未赶来,径直退回国去,重整旗鼓,再图振作。毕竟,来日方长,我军将来,未必没有打败李啸,重振军势的机会。”

    多尔痛喃喃地说完这番话,便长叹一声,重新跌坐回椅子上。

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将雄心() 
崇祯十二年六月二十一日,炎炎酷夏中,多尔衮率领剩余的6万清军,从武定州后撤,直往北直隶而去。

    烈日炎炎,大军西去,望着无精打采的部下,以及东倒西歪的旗帜,清军统帅奉命大将军多尔衮,回想起入关时的意气丰,心下无限感伤。

    见到这大批的清军西撤而去,率军守卫武定州的兴中镇主将田威,以及全体的守城军兵,皆不觉长吁了口气。

    这些天来,清军不时动虚张声势的佯攻,有道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田威亦是极为担心,万一这清军在百假之中,忽来一真,自已可就麻烦了。故全体守城将士,在这段清军围城的日子里,精神压力极大。

    现在清军西撤,虽不明其故,但守城的唐军,皆感觉压力大为放松。

    不过,为稳妥起见,他们还是严格遵守了李啸严守城池的命令,并没有派兵追击,而是任由清军自行退去。

    在清军向西退去之际,由李啸亲自率领的从兖州一路急赶的部队,才终于到达了临邑县城。

    “末将辽东援剿总兵祖宽,拜见唐国公。”

    “末将陕西援剿总兵曹变蛟,拜见唐国公。”

    “在下临邑县令宋希尧,拜见唐国公。”

    在李啸踏雪宝马前五步外,祖宽、曹变蛟、宋希尧,一齐跪地而拜。

    “各位免礼,起身。”

    李啸翻身下马,一一虚扶起三人。

    随即便下令,全体兵马,在城外扎营,就地休息。

    临邑县令宋希尧对李啸对手下军兵约束这般严密,不让他们入城骚扰百姓,心下甚有好感,他连声邀请李啸入城歇息,却被李啸婉言拒绝。

    随后,李啸让临邑县令宋希尧先回城去,却把祖宽与曹变蛟二人留了下来,一齐在中军帐中议事。

    “李大人,自辽东那大雪天一别,你我都快近六年没见过面啦。”祖宽大咧咧地朝椅上一坐,一脸笑得稀烂地对李啸说道。

    李啸微笑道:“最啊,这光阴飞,转眼已是六年过去,今番能与祖总兵相聚于此,倒亦是缘份呢。”

    “咳,那是咱与李大人你有缘呗!”祖宽见李啸言语客气,顿时神情愈飞扬:“李大人能记得俺,那是俺的造化。反正现在这山东之地,我唯一所服之人,便是你李大人了。若非李大人当日派出骑兵来救俺,嘿,俺只怕早就成了清虏的刀下鬼了。”

    祖宽说完,一旁的曹变蛟也感叹着插话过来:“李大人,若非前些时日,贵部的骑兵能及时赶到临邑城外救了我等,我等今天,岂能还有机会与李大人相见啊!李大人之恩,曹某深以铭记,且容日后再报!”

    见曹变蛟这般满脸感激之色,李啸摆了摆手:“曹总兵,大家都是大明官军,理当守望相助,合气连枝。这救助友军,乃是我部份内之事,不算什么。”

    李啸说完,旁边的祖宽,却是猛拍了一下椅子的扶手,大声感叹道:“李大人,俺祖某是个粗人,说话就是直。俺实说了吧,若这山东各处兵马,皆是由李大人统一指挥,这山东的守卫战,如何会打成这般鸟样!俺于今想来,还是觉得他娘的憋气!”

    祖宽说完,下意识地看了曹变蛟一眼,曹变蛟却是低着头,没有说话。

    李啸笑了笑,回答道:“祖总兵,朝廷这般安排,本公也是无法。还好我军侥幸击灭了济南的清军,那兖州的清军与临邑的清军,恐被我军分部围歼,才急急从各地退出,赶回了武定州,去与清军本部汇合。现在这山东之地,危局应是解除了。”

    “哦,李大何以认为危局已解呢?那些清军重新集结汇合后,就不会再度南下掳掠攻城吗?”一旁的曹变蛟轻声问了一句。

    “原因很简单。因为清军自入关以来,从未受过重大挫折,故气性骄浮,不可一世。而现在济南城中,4万清军皆灭,其主将岳讬,与副将尼堪,皆已被我军所斩。经此一战,实是给了入关清军,一次前所未有极其沉重的巨大打击。兵法云,气高者挫亦深,这次济南争夺战,歼敌4万,灭其二将,足以让清军胆裂,他们再没有了能与我军对战的胆气。故本公认为,接下来,清军极可能再从武定州退回北直隶。然后极有可能,径直从北直隶退出关去,以休养元气,以图来日。”

    李啸的话语,听得祖宽与曹变蛟二人频频点头。

    “李大人,那依你看来,我军可是急对这些退撤的清军进行追击?”祖宽急急地追问了一句。

    李啸却轻轻摇了摇头。

    “二位,清军虽遭重挫,没有继续进攻我军的勇气,但他们的战力却依然不可小觑。而且清军若是一路急撤,我军追之,亦是非易。而且,就算我军轻骑突进,一路急奔追袭,那清军主将多尔衮,是个谨慎精细之人,又是经验丰富的名将,必定会一路多加防备,我军想要突袭成功亦是极难。故而,还是静等他们,自行退回清国而去,方是最为合适的做法。毕竟来日方长,我军却也不必急于一时。”

    李啸顿了下,继续道:“清军经此番沉重打击,以本公看来,至少在两三年内,没有再度入关侵掠的实力。而这外患平息的两三年时间,却是我军展壮大的大好时机,从这一点来说,时间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只要我军不断努力,展壮大,那将来复与清军争雄,乃至北上收复失地,都是水到渠成之事。”

    听了李啸这段话,祖宽与曹变蛟二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毕竟,在自已没有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穷寇勿追,还是很有道理的。而现在唐军的展势头这般迅猛,再过几年,清军想与唐军争雄,只怕真的只会越来越难了。

    “二位,若清军退去,那接下来,二位可有甚打算?”李啸反过来,却向二人轻声问道。

    祖宽与曹变蛟对望了一眼,不知李啸这句问话,却是何意。

    最终,祖宽挠了挠头,呐呐回道:“若是清军已退,那俺部自是重回湖广,去追剿流贼了。”

    祖宽说完,旁边的曹变蛟亦向李啸回道:“李大人,若清军果真退出关去,那在下就统率余部,返回陕西,重归洪总督帐下效力。”

    听了二人的回答,李啸却是不置可否地轻笑了一下。

    然后,他抬起头,扫视了二人一遍,便轻声道:“二位与本公,也皆算是熟人了。本公今天,就开诚布公地与二位谈一下吧。你们以为,你们若从山东返回,再度复归原位,真的能干出什么成绩来么?”

    李啸这句问话,让祖宽与曹变蛟不觉怔住。

    二人不是傻瓜,当然明白,李啸之所说这番话,其真实用意,极可能是要延揽自已,让自已从今之后,转而为他效力征战。

    二人不觉陷于沉吟。

    见祖宽与曹变蛟这副样子,李啸冷冷一笑。

    熟悉明史的李啸,当然知道这二人的真实结局。

    辽东援剿总兵祖宽,因为在这次鞑子入关中,表现不佳,畏畏尾,被朝廷以临阵怯敌至陷济南之罪,最后当街斩。

    而陕西援剿总兵曹变蛟,在这次鞑子的入关战斗后不久,便从陕西调至了辽东,只过了两年,便在松锦大战中,殉国而死,结束了悲壮的一生。

    这两位明末名将的悲惨结局,让李啸惋惜不已。故而,现在有机会延揽这二人,李啸当然要抓紧机会。

    而面对李啸的延揽,祖宽与曹变蛟二人,虽然脸上多有犹豫之色,便在心下,却亦是颇为动心。

    能为这样智勇双全,出类拔萃的一代名将李啸效力,倒是多么难得的机会与缘份啊!

    二人可以肯定,若在李啸帐下效力,将来的前程与功勋,却比自已重返原位,要强得太多。

    只是,自已真的能答应他吗?

    “李大人,若您真有心要招揽我等,可否先要向朝廷兵部禀报?”曹变蛟犹豫地回了一句。

    “哼,难道本公身为唐国公,连自主决定一名总兵,在何处效力的权力都没有么?本公也跟各位直言吧,若真要向朝廷兵部禀报,才能延揽二位的话,此事必不可成。”

    说到这里,李啸一声长叹,又道:“我大明朝中,外战无能者极多,但论起内斗攻讧,朝中却是良材济济,大有好手。与其这般上奏禀报,等朝廷中那一般小人几乎必然的驳斥攻讦,还不如本公就此生米做成熟饭,把你们留了下来为本公所用,那朝中一众小人,又如其奈我何?!”

    李啸说完,脸上满是决然之色,双目之中,更是闪过一股凌锐的锋芒。

    祖宽与曹变蛟二人,低垂着头,呼吸沉重,显然正在下重大决心。

    李啸察颜观色,继续趁热打铁:“二位,本公敢料定,你们二人回归原位后,纵能立得些须微功,亦是碌碌无奇,于国无补。但若在本公帐下,却可马上就有大战可打,二位的前程官职,亦可一路晋升。最终得成大功,名扬后世,封妻荫子,岂不人生大快?”

    李啸的话,曹变蛟脸上尚是思索之色,祖宽却已是双眼灼灼闪光。

    “那李大人,你接下来打算向何处用兵?”

    “吕宋!”李啸大声回道。

    “吕宋?是现在那西班牙人所占据的吕宋么?”祖宽急急问道。

    “正是!”李啸昂然而道:“这吕宋之地,原本为我华人所据,已历百余年矣。可惜呀,这样的大明属国,却被西夷西班牙人的攻灭,还在那马尼拉城,制造了屠灭我2万余华人的马尼拉惨案,这般血海深仇,若是不报,李啸誓不为人!”

    见祖宽与曹变蛟二人听得仔细,李啸继续侃侃而道:“不瞒各位,其实我唐军,一直在为进攻吕宋,赶走西班牙人作准备。到现在为止,我军之中,原有的舰船与新造的船只,已有数百艘,运兵前往吕宋,却是足够。等清军退去后,本公会立刻把现有的平南营,扩充为平南镇,待全镇训练扩充完成后,就立刻以台湾为基点,向吕宋全力进攻,务必要一举扫灭,那已盘踞整个吕宋岛已达数十年的西班牙人,把那富饶美丽的吕宋岛,永远地纳入我中华的领土范围!“

    李啸激昂的话语,有如一团火焰,迅点燃了潜藏在二人胸中的豪情与雄心。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野鸥!

    从古至今,就没有一个真正有抱负的将领,从心中愿意这样碌碌一生,平庸到老的。

    祖宽与曹变蛟这样的明末名将,如果真能得遇雄主,一展其才,他们定能在这个李啸穿越的历史上,绽放出让人为之炫目的耀眼光芒,得到永世流传的荣耀与辉煌!

    李啸的话语还在继续,他慷慨激昂地说道:“你们不要以为,本公的志向,仅仅在于拿下吕宋岛便宣告终结。本公还要继续向南,把整个西班牙人称为菲律宾的地方全部占据,然后还要再度南下,去占领更多更大的,你们前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海外异域。然后,本公便要再朝北面进行拓展开。要把那整个外满洲,以及整个从元代起就属于中国的东西伯利亚,据为我华夏永远之领土,让我华夏帝国,成为旷古绝今,占有从天南至地北的辽阔土地,在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庞大帝国!”

    李啸说到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