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啸认为,这种能远距离射杀敌军的鲁密铳,应该是以后李啸军中火铳的重点发展方向。

    得到火器的李啸心情大好,让接下来的价格商谈,变得顺利许多。

    6门红夷大炮,按每门2500两银子算,共15000两。

    10门佛朗机,10门虎蹲炮,每门按450两算,共9000两。

    60支鲁密铳,按每支25两算,共1500两。

    其余的大堆黑火药,数百发实心10斤弹,二千多发普通3至6斤铁弹,3000多颗鲁密铅弹丸,算个总价1300两。

    那么,总共的价格为26800两。

    “李把总,这价格已是亏本了的,把总却莫要嫌贵。”袁安邦见报完价后,李啸却沉吟不语,连忙低声说道。

    他在心下打定主意,如果李啸硬要压价,他25000两甚至20000也卖给李啸了,谁让自家性命在人家手里攥着呢。

    “哈哈,袁游击想多了,李某不是扣索之人。这样吧,李某再给你们加一点,就27000两银子吧。我军以每匹绸缎10两作价交换,共2700匹换与尔等。只不过,你们得给我军留个懂火器的行家。”李啸脸上带着微笑,话语中,却带着不可反驳的压力。

    “行!李把总办事爽快,沈某就当交个朋友。”沈志祥见李啸出手这般阔绰,竟愿意用2700匹绸缎来换,当下心花怒放。

    他知道,这2700匹绸缎,若是自已偷偷卖给后金,每匹至少可翻倍赚回来,这样的话,等于是5万多两白花花的银子,就这样轻易送到了自已口袋。

    况且,李啸拿去的火器,也不需自已再添钱购买。沈志祥暗想,自已只需向上报告,说这些火器乃是与敌作战损毁,应该就可以了,毕竟,自已这次倒卖火器,也是偶尔为之,自然不会太引人注目,叔父东江镇总兵沈成奎那边,好歹也说得过去。到时,自已再坐等朝廷重新下拔便可。

    这简直是空手套白狼的买卖。

    娘的,看来,以后还要与这狗入的李啸搞好关系才是,这家伙,简直是自已的财神爷啊。

    沈志祥的脸上,露出了多日以来,最为舒心欢喜的笑容。他随即从一群军兵中,拉出一个面容清瘦,双目之中却极有神采之人过来,然后对李啸说道:“李把总,此人名唤赵杰,对火器颇有研究,当日乃是从登州叛军营中逃出,后入我东江镇任火器造作,今天,本官便把此人留给你了。”

    沈志祥说完,又对那赵杰喝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快见过李大人!”

    赵杰急忙趋身以拜,被李啸一把扶住。

    “赵造作莫要如此,还望以后尽心为我军做事方好。”李啸一脸温和的笑容。

    李啸亲切的话语,让赵杰心下一阵温暖,他急急而道:“李大人如此看重在下,在下定当让我军尽犬马之劳。”

    在李啸令将所需的火器弹药全部装卸到岸之后,沈志祥等人,带上李啸所送的2700匹绸缎,率领着自已的三艘船只离岸而去。

    李啸望着沈志祥乘坐离去的那艘一号福船,眼中满是羡慕之情。

    这艘一号福船,是此时的明军最为核心与主力的战舰。其长二十五丈,阔六丈六尺,吃水深二丈一尺,分三十三大舱,首昂尾翘,船面设楼高如城,前后竖五桅,大桅长9丈8尺,次桅长7丈5尺,小桅长5丈3尺。按明朝每丈约等于3。3米计算,读者可以想象这艘一号福船战舰有多么巨大。

    也正因为其体型如此巨大,才能装载众多的军兵与武器,这才是李啸心中最理想的水师战舰模样。

    这一路上,李啸不是没起过夺取沈志祥这艘一号福船的心思,但经仔细考虑后,他没有这般做。

    毕竟,若自已吃相这般难看,把这条堪称巨舰的一号福船吞入肚中的话,那东江镇,怕要视自已为死敌了。若东江镇派兵前来讨伐,现在自已实力太过弱小,绝对难于对抗。那么自已的一系列宏图伟业,怕是还没起步,就要夭折了。

    这也是李啸之所以没有将沈志祥这三艘船上的火炮一口气搬尽,并且愿意用绸缎来换火器的原因,这般做法,皆是为了尽可能地打消对方的敌意。

    李啸一直认为,在自已实力弱小的时候,除非没办法,还是尽量不要去招惹比自已强大的对手。毕竟,风物长宜放眼量嘛。

    多个对手,不如多个朋友,这条准则,在自已弱小的时候,尤其管用。

    让李啸颇为惊喜的是,在沈志祥等人离去后,赞画吴亮,带着一大群拉着大马车的民伕,来到海边,协助李啸全军搬运物品。

    原来,吴亮他们竟比自已还早一天到到龙口墩,因见墩内极其残破,无法居住,吴亮随即从马停镇等处招募工匠,运送草板组装备草棚,以便先让众人有个安身之处。

    同时,吴亮派了一些轻骑,这两天一直在海岸入巡逻,吴亮要求他们,若有船来,便即行禀报。

    吴亮只等了一天,就等到了李啸船只的到来。他心中十分欢喜,随即派入那些民伕,帮忙运送李啸军货品。

    李啸与吴亮等人寒暄一阵,便立刻下令,只留下绸缎,布匹,毛皮,东珠,麝香,人参等物于船上,准备运到登州莱州等处贩卖。而其他的金银财货,则全部装车运到龙口墩。

    李啸与众人来到龙口墩时,他被龙口墩的破败模样,深深震惊了。

第六十二章 赤凤堡() 
李啸看到,一个高兀的长坡上,一座周长不过一百五十余步(约200米)的墩台,已基本全部倒塌,四面马圈围墙上,只有墩门的一面还残存着,有如一个濒死的老人,在呼啸的北风中苟延残喘。上面那块残破的石匾,与墩身墙面一样,全是乌黑的火烧痕迹,裂缝之中长满了青苔,只能隐约可见龙口墩三个阳文隶雕字。

    “狗入的刘泽清,他娘的这般骗俺们,这鸟地方如何住得!”见得眼前的龙口墩如此破败,玄虎骑队长田威忍不住大骂起来,旁边的吴亮脸上,却不禁脸红耳赤。

    见吴亮尴尬,李啸忙让田威等人去安顿士卒与安属。他独与吴亮两人单独细谈。

    李啸走过来,却没有责怪吴亮,只是轻声地问道:“先生,你等来得这荒僻之地,可是问得甚人方寻得到此?”

    “禀大人,学生当日已了解,这龙口墩,现在是马停镇巡检司的辖区范围。故我等一入得黄县之境,一路直奔马停镇巡检司,见得那崔增崔巡检后,他安排两名军卒带路,我等方得到此处。”

    吴亮低声说完,李啸面无表情地哦了一声。

    李啸又观察了一下地形,只见这处墩台之处,矗立在一座高坡之上,四下皆是旷野,榛榛莽莽,不见人烟。只是在西北之处,隐隐可见一片呈弧弯状的陡峭海岸。

    李啸记得在前世,这马停镇,已被分解并改名为北马镇、黄山馆镇、芦头镇三处城镇,而这处呈弯弧状偏僻的海岸,因形如张开的龙口,故名唤龙口湾。前世的中国,于此处建起了一处大港口,名唤龙口港,十分著名。

    现代中国时,这龙口港,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区域,港湾自然条件良好。北面有极长的连岛天然沙坝为屏障,南有金沙滩环抱,不冻不淤,史有“稳油盆”之称。从北面的屺坶岛端部开始测算,自然水深…15米以上,最大水深…23米,后方陆域土地广阔,具备建设深水泊位的优越条件。龙口港是政府规划建设山东省三大核心港区和两个亿吨港区之一,并且是现代中国沿海最大的对非出口贸易口岸。

    李啸突然感觉,心头有种莫名的激情在涌动,仿佛听到了某种神秘的召唤。

    “却不知这坡地,叫得甚名?”李啸思绪回到现实,随口问道。

    “禀大人,据昨天带路的军卒说,这坡地名唤赤凤坡,据说在晋代时,此坡上有棵巨大的梧桐树,上结丰盛之桐子,引来一只赤凤食之。我朝嘉靖年间,于此坡上建得龙口墩一座,此墩名,却因远处那龙口湾而得,欲凭此墩,以为凭高扼海之势也,此墩东面2里外,有北马河流过。。。。。。”

    吴亮犹自滔滔不绝,李啸打断了他的话:“吴先生,本官欲在地处建一新堡,你意如何?”

    “哦,却不知大人欲建多大之堡?”吴亮愣了一下,连忙说道。

    “依本官看,我们现在所建之堡,需得至少周长2里之大堡。”李啸平静地说道。

    吴亮脸上一惊,急急说道:“禀千户,当日学生在金州任赞典之时,对此类墩台修建有所了解。一般而言,修建一个火路墩需要银三百两,修建一个普通楼台需要银七百多两,若修建一座周长一里多的小城堡,则需要银一千五百两以上,还不算包砖之费用。”

    吴亮说这番话,是想让李啸知难而退。毕竟在他看来,李啸现在全军人数尚少,实在没有必要规划并修建这么大的地方。

    李啸凭远而眺,仿佛没有听到吴亮说话一般。

    其实李啸知道,在明朝,现在周长一里的,已算是颇大的墩堡了,比李啸当日在辽东锦州的不归墩还要大许多。

    若是周长二里的话,完全可达到正常的千户堡的规模,驻军一两千都没问题。自已现在一开口就要建周长2里的偌大墩堡,在吴亮看来,着实有些浪费了。毕竟要是把城堡修得这般大,差不多有现在的黄县县城面积三分之二这么大了。

    “吴先生,费用不是问题。本官认为,我军现在所筑之城堡,当为以后扩充兵马与人员所考量,故规划要长远些。况且我军现在夺了张得贵这笔财货后,钱财充足,正是需要大建快建之时,如何可只考虑眼下之状况。”

    李啸微笑着表达了自已的意见,吴亮见李啸主意已定,想了想说道:“大人既然主意已定,那明天我便去马停镇与黄县县城等处,再多招些工匠过来,争取早日修好此堡。”

    李啸点点头,又说道:“现在天气极冷,土地冻硬,估计一时尚难于施工,你可去把工匠招齐,等开春一暖,便即时开建。而且,为了加快进度,不单在黄县境内招工匠,象招远,莱州、登州等地,都可以去联系工匠过来,不要怕花钱,要争取早日建好城堡方好。”

    吴亮点头笑道:“大人所说,甚是有理,不过现在招揽工匠,却也不必担心他们没事做,现在我军新来此地,可以先让他们为我们多修建草棚安置兵员与家属。况且将来无论是修建城墙还是房屋,均需预先备好青条石以打地基,却可先付定金,让工匠们先行去石场采买筹备。”

    李啸笑道:“可以,吴亮去安排吧。”

    吴亮忽然又想起来,问李啸道:“却不知,大人要给此城堡取个甚名?”

    李啸沉吟了一下,抬头答道:“此地名为赤凤坡,我们的城堡,便叫赤凤堡吧。”

    吴亮大笑:“赤凤堡之名,颇有当日凤鸣岐山之瑞意,却是甚好。”

    与吴亮商议完建堡事宜,李啸又与田威王义守二人商量扩招兵马之事。

    按李啸的计划,因为现在钱粮充足,故扩招合格的流民壮男1000人左右,招齐后,分别补充入骑兵,步兵,以及将要成立的火器部队中。

    对李啸这个计划,田威王义守二人交口赞成。这扩招流民壮男的任务,对两个人来说,已是轻车熟路之事,田威急不可耐地表示,明天一早,便去登莱之地招收,以尽早招齐人员开始训练。

    时近黄昏之时,李啸全军终于在这龙口墩处安置下来。

    到现在为止,经过了两天的忙碌,工匠们已搭好了30多座草棚。李啸优先让马匹、老人与孩童入住其中。

    另外的空余房间,则存放了金银财货,粮食豆料,火炮火铳弹药之类物资。这些是李啸的命根子,他专门安排了人员看管。

    全体骑兵、盾兵和枪兵甲队,全部安排在这些草棚旁轮流值守。

    另外的枪兵乙队和其余家属,因草房未修建好,包括全体水手,则皆留在船上休息生活,由水师总头陈猴子负责。

    入夜了,一切都安静下来。

    李啸给祖婉儿单独安排了一间草房,看着祖婉儿神情自若地铺床摊被,李啸心中有种莫名的愧疚。

    “婉儿,让你这样的将门小姐,住这样粗陋的草板房,李啸心下,委实难安。”

    “李啸,不要这么说,想草板房算什么,我说过,只要能与你在一起,我就感觉开心。”

    祖婉儿回他一个嫣然的微笑。

    李啸同样回给她一个温暖的笑容。

    “李啸,我总觉得,你以后一定能做出一番大事业来。”

    “哦,为什么?”

    “不知道,是本姑娘的直觉。你别不信,我的直觉很灵的。”

    看着祖婉儿认真的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