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5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操!还是让这狗入的鞑子跑了!”

    望着奈曼部大诺颜巴布尔在部众的保护下,一路仓皇遁去,最终还是逃出唐军的追击范围后,刘文秀心下懊恼不已,狠狠地啐了一口。

    就在他下令,让全军就地打扫战场之际,有手下军兵,带着两名衣衫褴褛满身血污的人,来向他求见。

    “在下祖大寿,拜见将军。”

    “在下洪承畴,参见将军。”

    端坐在马上的刘文秀,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冷冷地斜视着地下伏跪的洪承畴与祖大寿二人,心下一时间充满了莫名的感慨与得意。

    他当然知道,这二人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也知道他们皆是明朝的重臣,却没想到,现在名节已污的二人,竟然最终拜伏在自已这个曾经的流寇马前,这般情景,真真令人感慨万千。

    “二位不必客气,本将是李大人帐下副镇长刘文秀,二位且起身说话。”刘文秀翻身下马,笑着虚扶起二人。

    在听过刘文秀的自我介绍后,祖大寿与洪承畴皆是脸现羞赧之色,心下大觉愧然。

    没想到啊,这刘文秀,这曾经的巨寇张献忠手下第三义子,现在也已为李啸效力,且成了其手下大将,真可谓一步翻身,二步登天,彻底改变了原本的命运。

    倒是自已,这样原本的明朝重臣,反而屈身事鞑,名节皆污,现在清廷内乱之际,又不得不反正来投奔李啸,这人生际遇,这造化穷奇,如何能不让人感叹。

    两人应喏连声,以示卑好之意,随后,刘文秀下令,给清军中的伤兵安排救治,他自已则与祖大寿洪承畴二人,复择了一块干净地方,在草原上席地而坐。

    三人坐下后,洪承畴轻咳数声,十分尴尬地将自已如何率部从清廷逃出,一路西行,只求尽快穿过蒙古地界,前往宣府镇金汤城去投靠李啸之事,简略地向刘文秀通盘说出。

    洪承畴说到这里,一脸诚恳地说道:”谁知人算不如天算,万万没想到,在这奈曼部与东土默特交境处,这两个蒙古部落,竟然交相来攻,险些至我军于死地。幸得有贵军及时来援,方救得我等逃出生天,这番救命之恩,真真不知道要如何回报!”

    刘文秀听完洪承畴的话语,脸上笑容愈发明显,他大声回道:“二位不必如此客气,其实我军能来救援你们,多有凑巧之处。本来,我军从金汤城发兵,一路征服经过的蒙古部落,目标直接攻入清朝西境,以为我南路唐军减轻压力,却没想到,竟在这东土默特部与奈曼部相交处,救了你们这一部兵马。这般巧合,倒还真是天意呢。”

    听了刘文秀这番话,祖大寿与洪承畴等人更觉羞惭,又接连致谢,被刘文秀摆手制止了。随后,他向祖大寿与洪承畴二人问道:“二位,我军现在,仍需按计划继续向西行进,却不知道,二人是做何打算?”

    他刚问完,洪承畴立即明白,自已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他急急回道:“刘将军,若贵部真有心攻打清境,在下区区,却是可为前部探路,虽然我部军兵战力不行,但给贵部兵马当个向导,却还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见洪承畴主动表态愿意自已带路,刘文秀顿是大喜,他朗声道:“甚好,两位远来相投,便能为我军建功立业,相信李大人知道后,也会十分高兴的。“

    随后不久,唐军定北镇镇长段时棨率领全体步兵赶到。在段时棨赶来后,刘文秀立刻向段时棨热情引见他们。

    听了刘文秀热情的介绍,段时棨也十分欢喜,遂对祖大寿与洪承畴连声夸赞,让二人心下十分欢喜,连声致谢不提。

    于是,唐军遂把洪承畴率的残余二千余人的清军,全部当场割辫改编,加以吸收消化,把他们作为随军辅兵使用。而祖大寿与洪承畴二人,因为此事还未向李啸禀报,故皆没有安排正式官职,但还是准允他们,暂时作为军前赞画随军效力。

    至于祖大寿战死的二名子侄祖泽溥、祖泽洪,段时棨也下令,把他们与战死的清军士兵一起,全部火化后装入骨灰盒,准备到时带回宣府镇在一同安葬。他的这道命令,让祖大寿及另外两名子侄祖泽清与祖泽法二人,皆是十分感激,也让全体归附的清军,不由得皆是为自已得到了尊重与善待,而内心十分感动,对唐军愈发从心底认可。

    不多时,全军造饭休整完毕,越过东土默特与奈曼部的交界边境,继续向东进发。

    段时棨刘文秀等人,也不是没有考虑过,继续对奈曼部与东土默特部进行犁庭扫穴式地追击剿灭,只不过,在茫茫草原上,想找到一支溃逃的部落踪迹谈何容易。而且,唐军的最终任务,是以攻击清境为主,如果因为四处追击蒙古部落,导致最终的战略目标被耽搁,这得不偿失了。

    毕竟现在天气酷寒,大雪随时会下,如果在路上耽搁了太多时间,那么等到大雪封路,就真的会进退两难,全军都将陷入困境。所以,趁现在大雪未下,全军尽快来到清境,相机攻占一座清朝边城,以为全军落脚之地,却是最为要紧之事。

    在唐军整理军伍,全军继续东进之时,死里逃生的东土默特大济农善巴,才与惊魂甫定的奈曼部大诺颜巴布尔,在靠近北边翁牛特部的地界相见。

    二人皆是十分狼狈,见到对方这般不堪之景时,二人的内心滋味,可谓五味杂陈悲凄无比,一时间,根本就不知道要如何表述。

    最终还是东土默特部的济农善巴率先开口,他一脸凄凉地说道;“巴布尔部主,现在唐军大胜,你我联军大败,我等却该如何是好,唐军接下来又会如何行动?”

    善巴的这句问话,让巴布尔心里更是十分不是滋味,脸上的表情,更是十分尴尬。

    要知道,这是巴布尔全盘策划的行动,却没想到,就在大功将成之际,却被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唐军给砸了锅,非但偷鸡不成,反而大蚀了一把米,尤其是东土默特部的一名大济农温布楚虎尔,都命丧唐军刀下,这样惨痛的战果,简直把自已的脸面给丢尽了。

    巴布尔长长地叹息了一声,好不容易控制了自已的心情,随后迅速思考了一下,便朗声回复到:“现在唐军方胜,正是好生打扫战场休整队伍,一时之间,当不会再来找我们麻烦。我们且在这边境之地,好生休整才是。”

    “若唐军休整打扫完毕,再度派兵过来追击,你我二人现在兵微将寡,却如何是其对手?”善巴又急急追问了一句。

    这个问题,正问到了巴布尔的痛处,他咬了咬牙,答道:“若唐军真的再度攻来,我等刚历大败,正是军心士气皆至谷底之时,如何可再与唐军交手。于今之计,只有派出哨骑,及时观察唐军动向,若发现其一旦发现我军踪迹,有北上攻打之举,我等立领带领部众,迅速北撤入翁牛特部,以避其锋芒。若其再度逼进,我等复退往外喀尔喀,总之,要以保全兵力与族人为最为要紧之要务,绝不能再与唐军浪战,以至白白受损。“

    巴布尔这番话语,虽然多为心虚之词,却也算是给了善巴一个心理安慰,善巴闻言后,亦是一声长叹,然后道:”好,现在也只能这般行事了,你我各自珍重吧。“

    两人商议既定,随后就地休整,一边派出哨骑,远远地去窥视唐军的行动。

    数个时辰后,便有哨骑飞报而来:”报!唐军打扫战场休整完毕后,随即全军继续东进,一路前往喀喇沁部地界而去。“

    听了哨骑的回报,巴布尔与善巴二人,不觉皆是大松了一口气。

    好么,看来唐军所图非小,他们的最终目的,应该要去远行攻击清庭,并不把自已这两个蒙古小部落放在眼中,这样一来,自已现在,却可高枕无忧了。

    巴布尔心下暗喜,却依然板着脸对哨骑下令道:”好了,本诺颜知道了,那你等继续哨探,不得有误,直到观察到唐军进入喀喇沁部后,方可撤回。一旦唐军有甚新动向,需得紧急回报,不得有误,你等明白?“

    “在下明白!”数名哨骑齐声喊道。

    眼见得哨骑纷纷远去,巴布尔才脸露欣喜之色,对一旁同样一脸轻松的巴布尔笑道:“若是唐军与我等只是遭遇战,那倒是还真是万幸,我等当可再无忧矣。只是巴布尔你看,我等是否要派人向清廷举报唐军动向呢?”

    巴布尔冷冷一笑,回道:“哼,你还操这份闲心。依我看,完全没必要,清廷现在正是内斗正酣这际,如何会理睬我等的禀报?况且,清廷与唐军两者狗咬狗,都与我等无关。我等现在,只需骑墙观望即可,等到清廷与唐军决出胜负,再来决定将来之路,要如何行动吧。”

    说到这里,巴布尔脸色一暗,长叹一声答道:“唉,如果清廷真不是唐军对手,那么,也就是我等考虑重新投换门庭之时了。”

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临镇远堡() 
    巴布尔想的倒是没错,唐军在此战获胜后,遂一路东行,在祖大寿洪承畴部的归附清军引领下,于八天之后穿过奈曼部地界,再进入喀喇沁部的范围。

    在进入喀喇沁部之后,唐军遇到了穿过奈曼部时同样的境遇,即大军一路行去,并没有任何蒙古兵马加以拦截。

    对于这样的结果,段时棨与刘文秀二人心下早有预料,他们知道,定是喀喇沁部落的哨骑,见到自已这只庞大的兵马一路东进,便早早地带走部众与兵马远避而去,以求免遭唐军毒手。

    至于这些喀喇沁部落的蒙古人,有没有去向清廷报信,这一点就不知道了。当然,他们报信与否,段时棨与刘文秀二人也皆不在乎,毕竟,等到自已要攻打清境时,与清军的正面战斗,是无可避免的。

    十天后,全军顺利地在喀喇沁部落穿行,一路畅通无阻,来到了辽河河套边缘,也就是现代中国的内蒙古阜新市一带。到了这里,段时棨所率的西路唐军,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向南攻进广宁地界的镇远堡,另一个是再度东行,穿过辽河河套,直接进攻离沈阳颇近的长山堡。

    按段时棨的打算,自然是径自东行,全军进攻长山堡,从而以此地为落脚点,复与沈阳的肃亲王豪格,互为犄角形成互相拱卫是最佳选择了。但是,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全军刚到辽河河套之际,前几天还是飘飘小雪的天气,忽然变得十分寒冷,漫天大雪飞扬而下,厚厚的积雪阻路,让全军行进十分艰难困顿。因此,所有人都知道,继续越过辽河河套东征长山堡的计划,再无实现的可能。

    在这决断时刻,洪承畴立刻向段时棨进言:“段镇长,现在大雪阻路,径往沈阳已是不能,于今之计,唯有全军掉头南下,去攻打广宁地界的镇远堡,攻下这座离我军最近的清廷军堡,在此栖身整顿,方是唯一存身立命之计。“

    段时棨眯着眼,雪花沾满了他的发须,看不清他的表情。

    洪承畴继续说道:“段镇长,现在天气这般恶劣,实需尽快做出决断,不然的话,大军在茫茫雪地中陷入困顿,可就情况不妙了。至于拿下镇远堡后,将来如何,且再定计不迟。反正我军若要再度行动,也只有等到开春化冻,积雪消融,道路重现之后,方可再行与清军作战呢。”

    听完洪承畴的话语,段时棨微微了点了点头,对洪承畴的提议十分认可。他轻咳一声,随即下令道:“洪赞画说得是,有道是计划不如变化,既然向东之路已不可行,现在的应变之计,便是在道路尚未完全被大雪摭盖,以致无法走动之时,全军即刻南下,直抵广宁镇远堡,迅速攻下这座清廷重镇,以此为立足休整之地。至于将来,再行定计便是。”

    他这话一出,全军听令,随即改变行军路线,全军掉头南下,一路径奔镇远堡而去。

    漫天飞雪,苍茫大地一片银白,有如一片无边无尽的雪白绸缎,而在大雪中艰难跋涉的唐军,卷旗束马,一路蜿蜒南下,有如一条望不见头尾的黑色长蛇。

    在这样的大雪天气里,行军当难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所幸的是,这部从宣府镇出发的西路唐军,并未携带诸如重炮之类的大型武器,故这次雪中跋涉行军,虽然艰难,却还没有到难于行动的地步。两天后,在大雪终于把前行的道路全部摭蔽,几乎再也无法前行之际,这部唐军,终于看到了远处镇远堡那灰濛濛的影子。

    见到这座出现在自已面前的清军重堡,全体唐军竟然发出一阵欢呼,一路跋涉他们,人人都已精疲力竭的他们,仿佛看到了全新的希望一般,人人脸上满是兴奋之情。

    身为主将的段时棨,更是满脸的欣喜,他拿出千里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