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7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攻的准备。其下两镇兵马,分从北面与西边,一齐进攻我城东兵马。为免受两边夹击之忧,在下决定,从我军中简选出三万精锐作为前锋,径自攻击唐军西边兵马,以求先溃其一部,再灭其北面部队。”

    见李自成皱着眉头听得仔细,田见秀一声长叹,又说道:“只是在下万万没想到,唐军早已准备周全,就连城头的一众火炮,都已紧急拆下,布置在阵前,正好以逸待劳地等着我军上前攻击。一俟我军进入炮火射程,立即齐齐开火,打了我军一个措手不及。那炮火好生猛烈,射程又远,硬是生生地将我军攻势击溃,全军士气更是备受打击。战至此时,越来越多的溃兵开始出现,整个军阵已难维系进攻态势了……”

    “这么说,你们这帮厮鸟,是连与唐军正面接触交战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唐军给生生击溃逃跑了么?”李自成脸色冷厉插话过来,声音不带一丝感情。

    田见秀脸上躁热,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回道:“禀皇上,唐军火炮甚猛,我军本是新兵为多,从中简选精锐,亦不过是挫子里面挑高个罢了。就这样,我军一路迎着炮火猛冲,足有半程有多才溃逃回返,已是不易。而见到我军溃回,唐军立即抓住机会,全军上攻,不给我军逃回的机会。尤其是唐军骑兵十分厉害,大砍大杀,拦下了我军大部溃兵,迫其投降。本将见情势危急,不得不将营中数千骑兵一齐派出,希望能接应更多士卒回营,只可惜他们亦不是唐军骑兵对手,在苦撑一阵后,皆被唐军击溃,不过,因为他们这番拼死阻挡,总算多接应了一些军兵回营。”

    说到这里,田见秀停了下,小心地观看李自成表情,见他一脸阴郁,却又没有表态,便又急急把后面的事情向他简略禀报:“后来,我军溃回本营后,唐军不饶不休,便要乘胜攻营,本将考虑到我军士气已挫,军无战心,唐军又有大量火炮相助,这区区营地,如何可守!不得已,才下令趁唐军尚在准备之机,全军尽弃营盘,全力南撤。剩余的十万兵马,一路南逃,被唐军骑兵衔尾追杀,一直追杀到南河北岸才停止,我军十二万兵马,多为步兵,如何跑得过唐军恁多骑兵!这一路逃亡,多有降者,这才……”

    “好了,你这厮不必再说了!”听到这里,李自成已明白了整场战斗的经过,他恨恨地咬着牙,俯望着下面伏跪于地的田见秀许久,猛地大喝一声道:“来人!将田见秀这厮,给俺拉下去砍了!”

    他一语喝令,立即有数名武士从堂下蹬蹬而来,一把拉起田见秀便往殿外拖去。

    “皇上,饶命呀!饶命啊!”田见秀见李自成竟真起了杀心,心下大惧。他一脸惨白,额头大颗冷汗直冒,被这几名武士牢牢架住往外直拖,却一直在尽力嘶喊,两条腿更是拼力踢腾想要挣脱。

    此时,朝堂之上亦是一片沸然,文武大臣议论纷纷,神情各异。有多名大臣走出班列,向李自成大声求情。

    “皇上,泽侯之战败,虽有过错,但罪不致死啊。”

    “皇上,泽侯率一众新兵,与唐军两镇兵马相抗,甚是不易。想来金汤城北四万余众的精锐清军,都被唐军一举击灭,他还能率得六万兵马得返,也算微功一件,若要将其斩杀,恐寒将士之心哪。”

    “皇上,现在国家不安,四境不宁,正是用人之际,泽侯乃是跟随皇上征战多年的老将,若这般轻易斩之,真怕会亲者痛,仇者快,实非得宜也。望皇上暂开一面,饶他死罪,且容他戴罪立功……”

    一时间,众人纷劝不已,那些拉着田见秀往堂下拖的武士见状,也不觉停止拖拽,只是架着他站在原地,等待李自成进一步下旨。

    而那端坐于朝堂之上的李自成,却是一直冷脸无情沉默不语。

    只不过,他那冰冷犀利的目光,却是一直停留在,那脸色惨白低头不语的宰相牛金星脸上。

    看到牛金星一脸冷汗全身打颤,却还故意镇定低头伫立的样子,李自成心里憋着一股无名怒火,想发泄又发泄不出来。

    哼,这个该死的家伙,给俺出的什么馊主意!

    要不是他,让俺将金汤城外精锐的十五万军兵,全部调往汉中,又另派十五万新兵继续围城,意图蒙骗城中的唐军,却最终被唐军识破意图,全军皆溃。自已这十五万兵马,如何会得到如此惨痛结局!现在想来,牛金星这条计策,真是何其可笑之至!

    李自成待堂下议论声稍小,便轻咳一声,扭头对牛金星喝道:“牛大眼!这事情,俺寻思来去,还就他娘的怪你!你也别在这里给俺装死猪,你且跟俺好好说下,现在这般局面,却该如何收拾?咹?!”

    妙书屋

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强敌,何以应对() 
牛金星被李自成点了名,再不好意思呆在朝班中不出来,他一声轻叹,一脸讪讪之色地从朝班中缓缓走出,来到龙椅对面,缓缓跪下。

    “皇上,微臣智识浅薄,考虑不周,实未曾想到,我军之计谋外泄,竟让唐军窥破我金汤城外兵马虚实,最终乘机夜袭突围,我军猝不及防,实是可惜……”

    “放屁!你他娘的倒把责任推得干净!”李自成脸现暴怒之色,怒吼着打断他的话:“要不是你这厮强要调走金汤城外十五万精锐兵马,换上这些没甚战斗力的新兵,我军怎会落得如此境地!”

    李自成的话语,让牛金星下意识地浑身一颤,他还想张嘴为自已继续辨解,却又听到龙椅上的李自成瓮声瓮气地又吼了一句:“好了!老子不想再听你这厮继续辨解了!你他娘的再辨下去,这近十万兵马,也不可能再从阎王殿里回来。你且说说,现在唐军解了金汤城之围,而我军兵力大受损失,那接下来,我大顺到底该如何应对!”

    牛金星心下羞惭不已,却也只能立即回禀道:“皇上,现在我军损失了这近十万兵马,自是十分可惜。但好在我大顺国体根本,尚是周全,未受损伤。依在下愚见,当可复令境中各地,紧急征求壮丁入伍,以补充受损之兵力,勿使国中兵力有空缺……”

    “哼,这招兵买马之事,俺自是知道,何需你来多嘴多舌。”李自冷哼一声,不耐烦地问道:“你且说说,在我大顺补充兵马这段时间里,唐军会作何行动,又会对我大顺造成如何影响?你且挑拣紧要的说,俺没心情你听你再来说瞎话。”

    牛金星连连点头,又急回道:“禀皇上,现在唐军虽破了金汤城之围,但以在下看来,其兵马数量,并不会太多。顶多能趁我军兵力不足的机会,重新占据整个宣府北路而已。想要横行天下,对我大顺造成重大威胁,怕是不能。”

    牛金星说到这里,一旁的工部尚书宋献策却是连连摇头,他插过话来:“牛宰相,你凭什么这么说呢?那李啸现在金汤城中,有两镇兵马可用,如何会不趁机横扫我整个宣府镇,甚至更趁机南下,直迫我大顺京师呢?”

    宋献策这句插问,整个朝堂之上顿是鸦雀无声,就连李自成都上瞪着眼睛望向牛金星,想看他到底要如何回答。

    牛金星心下又是一声暗叹,他扭过头来,对宋献策道:“宋尚书,你未免太高看李啸在金汤城的兵马了。如果李啸的两镇兵马,真有如此厉害,如何会在金城汤城中被围了大半年都没有任何动静?又如何会等到我军换防之后,才敢出城邀击?而唐军能破了重围,说起来,其实亦多有侥幸。其兵马战力,虽能取巧战胜我军这些换防的新兵,但还是远未到了,可以横行宣府的地步。”

    牛金星顿了下,又继续道:“而我军在宣府镇,除了北路外,东路与西路皆是经营许久,各大城堡久经加固,又皆有相当多的兵马驻守,唐军操切之下,断无能力再全面进攻宣府镇,更不必说,他们还有能力来攻打京城了。”

    牛金星这番话,让李自成脸色顿是轻松了许多。他捋着胡须,微微点了点头,语气也和缓了一些:“牛大眼,那你认为,唐军接下来会是如何行动?俺倒是想知道,可否要将刘宗敏在汉中的十五万兵马,重新调回宣府,以加强当地守卫,免得唐军趁虚而入呢?”

    牛金星抬起头,目光灼灼地望向李自成:“皇上,若我军真这般行动,那就真的中了那唐王李啸之计了。”

    “哦?你何以这般认为?”

    “皇上,在下一直认为,唐军虽然金汤城解了重围,但此城孤悬塞外,入援不济,仅不过是唐军遗在此处的一个楔子罢了,想要大肆兴风作浪,却不能够。但是,唐军要进攻的重点,在下认为,依旧会是在西川。只有灭了张献忠的大西国,唐军才会全无后顾之忧,全军尽数发力北上,全面攻打我大顺国,此为必然之势也。所以,这西川之地,断不可失。我留在汉中的十五万精锐兵马,亦绝不可轻易调回宣府。”

    李自成听到这里,脸色默然。他沉思良久,方又犹豫地问了一句:“那依你牛大眼这么说,唐军接下来还是必会攻打西川么?只不过,他要是一直不去攻打西川,那我十五万大军留在汉中,迟迟不能调回,实是被动至极。这般局面,到底又要持续到何时呢?”

    牛金星黯然一叹,便拱手禀道:“皇上,请恕在下无能,唐军到底要何时调集兵马攻打西川,此事微臣实难预测,只能全看那唐王李啸是作何安排了。而我大顺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毕竟,唐攻我守,这主动权不在我军手中。我等要做的,唯有厉兵秣马,做好战备,以俟唐军甫一行动,便能立即做出反应,因时应对,方为合适啊。”

    李自成听到这里,亦是心下暗中苦笑。

    他娘的,没想到大顺国成立才不到两年,就被李啸这厮逼迫到了如此地步!自已竟到了只能一味地被动挨打,完全没有还手之力,真他娘的想想都让人憋屈!

    只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牛金星这番话语虽然无奈,却也多有道理。

    现在自已的精锐兵马要去防卫西川,北边又遭逢大败,正是要全力休养以期来日重新振作,如何还有余力,在这段舔伤养痈的时间里,去与唐军争战天下呢。

    忍得一时之气,方为万世长久。

    想到这里,李自成喟然长叹,便道:“罢罢罢,既如此,那就暂按牛大眼所说去做。至于田见秀,也暂且饶其死罪,准其戴罪立功便是。“

    听到李自成的话,朝堂之中一众朝臣尽皆跪地,山呼万岁,那原本被武士差点拖出殿外的田见秀,也赶紧伏跪于地,连声叩恩。

    见田见秀脸现轻松之色,李自成心下不快,又双眼一瞪,厉声道:”哼,田见秀,你死罪可免,活罪难饶!传俺旨意,夺去泽侯爵衔,另打军棍三十,再罚银一万两以充公帑。总之,不能轻饶了你这厮!”

    田见秀闻言,心下衔恨不已,却不得不在表面作出一副心悦臣服的模样。他将头在水磨地面上磕得砰砰响,一边大声回道:“皇上英明,罪臣甘愿受罚。将来若有机会,在下定要为皇上再效死力,以报今日之恩。”

    李自成嗯了一声,便厌恶地皱了皱眉,挥了挥手,让他先行退下。而这次廷议,李自成也无心再谈,至此草草结束。

    大顺这边没有动静,而在北面的清朝盛京城中,却是乱成一锅粥。

    唐军破围,击溃四万清军,阿巴泰与图尔格战死,其子岳乐投降唐军的可怕消息,一并传来,让整个清国之中,都为之震惊与恐慌。多尔衮立即召集群臣,紧急议事。

    崇政殿内,一片死寂。

    摄政王多尔衮,一脸铁青地端坐在龙椅旁边的虎头椅上。见到这位叔父这般忧郁狰狞的模样,龙椅上的小皇帝顺治,吓得一动也不敢动,蜷成一团,噤若寒蝉。

    那龙椅背后的珠帘,那串串东珠后面,亦是一动不动。里面端坐的太后布木布泰,也有如死掉了一般,没有半点动静。

    而整个朝堂之内,则是群臣敛肃,个个垂首,死寂得连掉根针都听得见。

    见到这坟墓一般的朝堂,多尔衮内心怒气腾腾,却又满是悲哀。

    从去年到现在,这位大清国最位高权重的摄政王,虽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却已是明显衰老。鬓间的白发与脸上的皱纹,几乎一同出现,让这位摄政王一眼看去,有种说不出的老态与混沌。

    当他听了从金汤城外逃回的清军,向他哭诉唐军此番夜袭,有多么可怕残酷,自家这四万兵马又是如何猝不及防,最终全军尽溃,主将阿巴泰与副将图尔格阵亡,阿巴泰之子岳乐被俘,仅有数千名人逃出生天的悲惨经过时,他虽表面努力保持平静,内心却在不停滴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