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5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呢!”

    在众人善意的哄笑声中,朱由检也微笑着道:“各位,不惟皇后,每一位女子都不容易。她们虽然未必如皇后般有武功能杀敌,但生儿育女、襙持全家家务,一样很伟大,值得尊敬。所以夫唱妇随固然没错,举案齐眉则大可不必。妇女能顶半边天,望各位父老能认真体会朕这句话。”

    众人听罢沉思不语,朱由检则是老脸微红。这句话可是老人家的名言,今天又让他给剽窃了。

    有了皇帝、皇后亲自示范,老百姓存款的积极性更高了。办完业务后,毕自严忙请二人到后面休息,同时不胜欣喜地道:“昨日臣与尚书大人商议之时,尚担忧百姓不认可银行,不来存银。没想到如此踊跃,圣上之睿智,臣等万不能及!”

    朱由检笑着答道:“并非卿等没有才智,只是过去没有往这方面想。朕来给你算一笔账:京师有一百多万人口,其中官员及家眷不过几万人,加上经商者及富户,也就是十几万人,余者皆为‘贩夫走卒’。这些普通百姓虽然与那些富户无法相比,但多多少少家里也都有点余财。像三五两银子这么少的金额,民间银号是看不上眼的;但聚沙成塔积少成多,近百万人的财富集合起来,还是一个惊人的数目。对老百姓来说,银子在家中放着,非但不能生钱,还要防备被盗;如今有了官办银行,钱放在这里既放心又能生钱,何乐而不为呢!”

    顿了一顿,朱由检又叮嘱道:“对了,银行刚刚开办,肯定会有人对资金的安全有所担忧。所以准备金要留充足一些,暂定为五成,一定要确保及时还本付息。待以后步入正轨,再慢慢降低准备金率。剩下的钱,可以马上借给太仓库,先支付拖欠各地官军的饷银。”

    毕自严有些犹豫地道:“可是毕竟要还本付息…”

    “这只是小钱。”朱由检笃定地道,“如果因为拖欠饷银,导致官军哗变,或是流贼大炽,损失根本无法计量,孰重孰轻,岂非一目了然?”

    毕自严恍然大悟,不过还是有些担心。朱由检安慰他道:“别急,还有不少人要存银,这些人可都是要存定期的。”

    “哦?”毕自严诧异道,“可是大部分官员和商人富户,似乎并不像普通百姓一样…”

    朱由检轻轻撇嘴道:“不是他们。是三大营的官军!”

第964章 整编三大营() 
仅过了两天,毕自严就收到了一份“大礼”:暂领京师三大营的解胜和郝永忠,亲自将五十万两白银护送入城,直接存入大明银行。同时附上一份名单,详细列明了存款人的信息,为银行省去不少麻烦。

    过去不论是哪里的官军,只有花朝廷的饷银,还从来没有往回返钱的;尤其是三大营,更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这次却一下存入五十万两,虽然是存款,早晚还得还本付息,还是让户部上上下下都喜出望外。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三大营可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为了整顿这支守卫京畿的“精锐”官军,朱由检可是煞费苦心。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朱由检首先调整的就是三大营的统兵将领。阉党叛乱之时,三大营在监军太监王朝奉的率领下直接参与,因此朱由检控制局面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令解胜、李定国、郝永忠各领一营,并将各营千户以上将官全部暂时“下岗”,以秦兵骨干暂代其职,将这支庞大的部队牢牢地控制住。

    在审定“阉党逆案”的同时,对军中将领的筛查也在同时进行。总兵、副总兵、参将一级的高级将领,有不少都党附魏忠贤,甚至有些人就是魏忠贤安插进来的。有道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魏忠贤都完蛋了,这些人当然没有好下场,刑部依律定罪,杀的杀关的关,很是清除了几个军中的大蛀虫。

    剩下的游击、守备、千户、百户等中低级将领,朱由检没有再深究。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官职较低,人微言轻,即使参与叛乱也是奉命行事,所谓“首恶必办,胁从不问”,没必要牵连太广;另一方面,这些军官人数众多,若全部治罪,则三大营将士人人自危,也不利于开展整顿。审查的结果,这些军官最多受到降级罚俸的处罚,而按照《大明律》,就是判个斩立决也是完全说得过去的,因此众人无不感念浩荡皇恩。

    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彻查“空额”问题。军中广泛存在的“吃空饷”现象,不但大量侵吞了朝廷的饷银,更重要的是,朝廷连自己到底有多少兵力都不知道,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岂能不屡战屡败。

    过去朝廷也不是不知道“吃空饷”的存在,可是首先监军太监就是吃空饷的最大受益者,下面的主要将官也都能跟着分得不少好处;他们再拿出一部分银两,向魏忠贤及其党羽行贿。上上下下都打点到了以后,也就无人深究,反正是慷国家之慨。偶有一二直臣想要查办,他们就用军队哗变来吓唬朝廷,一直屡试不爽。

    可是这次在三员大将的主导和数万秦兵的虎视眈眈下,仅用了不到半个月,三大营的空额情况就查了个一清二楚。新任皇帝铲除阉党的雷霆手段,还有秦兵平叛的恐怖战斗力,给了三大营官军极大的震慑;本来皇帝没有将他们治罪已是网开一面,让他们感到庆幸,谁还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哗变?

    清查的结果也是触目惊心。本来三大营每营各辖七十二卫,每卫下辖一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又下辖十个百户所,每个百户所定员一百一十二人,三大营合计满额应为二十四万余人。可是实际清点的结果,大多数百户所兵力都不足定额的一半,有的百户所甚至就是个空壳子,连一个兵都没有。满打满算,三大营的实际兵力只有不到十万人。

    就是这十万人,也大多是滥竽充数。三大营与其他官军一样,也实行军户制,当兵都是父子相传。做为京师卫戍部队,三大营甚少参与实战,自从“土木堡之变”和于谦领导的京师保卫战之后,基本上没打过什么仗,也没有像样的训练,战斗力极为松弛。

    三千营和神机营还稍微好一些,因为三千营是骑兵,对付步兵还稍微有点优势;神机营以火器为主,守城的时候还能顶点用。可是兵力最多的五军营,却是彻头彻尾的“战五渣”,否则秦兵在平叛之战中也不会那么轻易就攻破京师坚城。

    很显然,三大营需要整编。但朱由检考虑再三,还是没有采取像蓟镇和山海关那样的,把军户直接变成民户的精减政策。原因有二,一是三大营连官军带家眷人数太多,足有几十万人,规模远超蓟镇和山海关。其中很多家眷都住在京师城内,关系盘根错节,直接精减震动太大,也容易遭到京中大臣的反对。

    二是不管怎么说,这些人好歹比普通百姓基础还强一些。京师是朱由检构筑的抗金全局中最重要的一环,需要大量兵力驻守,三大营这十万人尚且不够。与其先裁军再扩军,还不如充分利用现有的官军。

    当然,以这帮人现有的素质,直接上阵肯定不行,搞不好还会起副作用。所以在朱由检的授意下,三员大将还是组织了一次军中大比武,矬子里拔将军,从近十万官军中勉强挑出三万还算有些战斗力的将士。然后将一万五千秦兵骑兵和陆续赶到的一万秦兵步兵、炮兵并入三大营。

    如此一来,秦兵原来的建制就被打乱了。朱由检当然想按照现代编制方法,把三大营全部整编了。但三大营与秦兵不同,现在自己也不是山高皇帝远的藩王,而是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如果对三大营进行改编,那就等于是对整个帝国的军事制度进行重大改革,肯定会阻力重重,现在还不是好时机。

    经过重组之后,京师三大营共有官军五万五千。其中三千营骑兵二万五千,神机营一万,五军营二万。李定国和李来亨奉旨平定西南,所选一万精锐骑兵就是出自三千营。

    剩下的六万多官军,虽然仍在军籍,但素质太差,一时半会是难以训练出来的。当然朱由检也不会让他们闲着吃白饭,他的政策是“解甲而不归田”!

第965章 严肃军纪() 
一般而言,生逢乱世,当兵的因为要上战场,死亡的可能性当然要比大后方的老百姓高很多。所以能活着解甲归田,是绝大多数普通士兵的奢侈梦想。

    但是,朱由检改编之后的三大营例外。因为解甲和不解甲,待遇差得实在太多了!

    首先,从粮饷上说,三大营现在的饷银直接继承了秦兵的政策,最普通的士卒月俸也有十两,基层军官百户的月俸则是二十五两。

    三大营的百户是正六武官,过去的标准是月俸十石。看起来好像不少,但发饷时是用钱折米,按照一石一两折算。而市价一两银子根本买不了一石粮食,这就等于打了个大大的折扣。

    更要命的是发的还不全是现银,而是“钱钞各半”。宝钞基本上就是废纸,所以一名百户实际到手的月俸只有白银五两。如此薄的俸禄,简直就是迫着军官去弄虚作假吃空饷,最后算下来,朝廷因为吃空饷而损失的银子,大大超过发宝钞省下来的银子,更严重地削弱了官军的战斗力。

    而现在则不然,将士们拿到的全是实实在在的现银,收入比过去大为增加。而且饷银只是一方面,军粮也按照每人每天二斤的标准足额,并且不计在饷银之内。按照京师现行米价,这又差不多是三两银子了。

    与“披甲将士”相比,在比武大会中淘汰下来的“解甲”士卒,待遇可就惨透了。月俸一两,连京师扩建工程中招募的临时工都不如,粮食标准也缩减为每天一斤。

    而且这一两的月俸,也不是白拿的。三大营的营地年久失修,防御工事也形同虚设,朱由检便让这些人修工事。

    刚开始时,这些官军当惯了“老爷兵”,根本就不想从事这种艰苦的体力劳动。出工不出力的、趁长官看不见就偷懒的、说怪话的都大有人在,甚至还有个别兵痞仗着自己和朝中某位官员沾亲,公然抗命不干。

    要放在过去,军官往往还得掂量掂量,这个兵背后那人自己是不是惹得起。要是惹不起的话,还得哄着这些“兵老爷”,否则说不定哪天,自己就稀里糊涂丢了官职。

    但现在可不一样了,很多军官都换成了秦兵的连、排长。秦兵军纪是何等严明,再说他们也根本不认识什么官员,管你三叔伯四大舅是谁,违抗我的军令就不行!初犯者重责二十军棍,极个别屡教不改者,则直接抓起来交由主将处置。

    三员大将也不客气,挑选了一天擂鼓聚兵,将三大营屡犯军纪的二十多名士卒押至校场中。神机营主将解胜代表李定国和郝永忠训话道:“三大营乃圣上亲掌之军,理应为全国官军中最精锐者。可是前日比武大会,十万人竟刷下去六万多,三去其二!说明你们过去白拿着国家的俸禄,却根本就不具备军人的素质,难道不该感到羞耻?

    “要换做是本将,凡是裁汰者,一律开除军籍,该干嘛干嘛去!但是皇恩浩荡,怕你们衣食无着,还保留你们的军籍,照常发俸,你们理应心存感激才是。知耻近乎勇,若严守军令,好好表现,将来还有机会重新披甲。

    “可是就有这么几个败类,还以为和过去一样混日子就行了,竟然公然屡次违抗军令!别忘了,你们不是老百姓,是官军,而且是三大营的官军!军营之中,岂容尔等撒野?中军官,这些罪兵该当何罪?”

    中军官当即高声应道:“禀将军大人,按军规十七禁律五十四斩第四律: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

    “军令如山,尔等既然等闲视之,须饶恕不得!”解胜面如寒霜道,“放炮,执行军法!”

    直到这时,二十多个罪兵才知道今天是要砍自己的脑袋。这下他们可慌了神,大多数均哀号求饶,却还有一人强忍着极度恐慌厉声叫道:“将军大人,我等违犯军纪不假,但无非是干活偷懒,罪不至死!再说小人叔父是兵部员外郎,看在他老人家面上…”

    “住口!”本来与李定国在后面坐着的郝永忠拍案大怒道,“我管你叔父是谁,就是天王老子也不行!违反了军纪,就得依律惩罚,否则令不行、禁不止,还打什么仗?当年老子帐下有一个营长叫杨茂林,在战场上是条好汉,一个人能顶你们一百个!可就因为他污辱民女,让当时还是藩王的圣上查出来了。结果怎么样?照样斩首,连老子都因为失察降了军衔!…”

    一旁的李定国赶紧捅了捅郝永忠,那意思是皇帝当藩王时就指挥军队,这事最好还是少说为妙。郝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