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5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顷刻之间,这伙清军死的死、伤的伤,侥幸未被击中的则赶紧退回到明军前方圆阵的两侧。

    可是他们刚一退,后面的蒙古骑兵已经上来了。有了前面的汉军旗挡枪,这次蒙古人损失倒还不大。面对距离仅数十步的明军圆阵,蒙古将领立即率军发动冲锋。因为他们知道,盾牌可以挡住弓箭,却无法阻止战马从上方越过。只要能跳进圆阵,那明军就是任人宰割了。

    四十步、三十步、二十步上百骑蒙古铁骑疾速冲向圆阵,马上的骑兵高高举起雪亮的马刀,脸上已经挂上了残忍的狞笑,似乎已经预见到片刻之后,明军在屠刀下人头滚滚的场景。

    孰料刚冲进二十步之内,这些蒙古人就见圆阵中突然抛出上百个黑不溜秋的圆球状物体。还没等他们明白是怎么回事,连串的爆炸声和不可阻挡的滚滚气浪,已经彻底把他们吞没!

第1049章 真正的手榴弹() 
    硝烟滚滚,人仰马翻。蒙古骑兵满以为可以一举冲垮明军的圆阵,却不料遭到开战以来最沉重的打击,当场即被轰毙百余骑。

    不用多说,明军使用的自然是对付清军的“杀手锏”:手榴弹。这种武器自从被朱由检从现代搬到这个时空,就以其杀伤力巨大、落点准确,尤其擅长攻击障碍物后面的敌人的特点,深受麾下将士喜爱。之前在复套之战和大凌河突围之战中,手榴弹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贼酋皇太极也对这种新式火器颇为忌惮。

    但是朱由检只知道手榴弹的战术特点,对于怎么造手榴弹他可是一窍不通,只能交给军工厂的孙元龙和魏震师徒研制。第一批制成的手榴弹也十分简陋,就是把一截导火索露在弹壳之外,需要用明火点燃之后抛掷出去。在手榴弹飞行的过程中,导火索非常容易熄灭,十枚里能炸响三四枚就不错了。

    因为有着这个严重的缺陷,朱由检一直没让军工厂大规模生产手榴弹,而是让他们先小规模制造,只要能满足军队的最低需求就行,主要精力还是投入到改进上。改进的主要内容自然是引信,如何能让引信稳定燃烧,经过一段时间的延时后引爆炸药,一度成为军工厂攻关的最重要课题。

    老人家说得好: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朱由检只给了工匠们一个提示,那就是前世的手榴弹是需要拉弦的,拉弦以后几秒钟之内即会引爆。所谓“不见鬼子不挂弦”,就是这一战术动作的生动写照。

    根据这个小小的提示,军工厂的工匠们集思广益,提出了至少十几种方案,但经过试验都失败了。直到有一天,一名刚入厂的小学徒在午休之时,由于生性顽皮,冒失地从炼铁的炉膛中拽出一根拨煤用的通条,打算当金箍棒耍耍。当时这座炉子并未生产,炉膛内也没有明火,这小学徒误以为通条是凉的。

    哪知这座炉子是刚刚熄火,膛内还有大量发热的煤块。他这猛一拽通条,由于通条和煤块发生摩擦,迸出的火花立即引燃煤块,火苗子噌地窜了出来,一下子把小学徒的衣服烧着了。幸亏当时还有其他工匠在场,迅速扑灭了他身上的火,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本来这只是一起不太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但是魏震却从中受到了启发。他的思路就是:手榴弹的引信就好比这根通条,只要在信管里放些摩擦易燃的火药,当猛拉“通条”时,火药就会被引燃。然后在后面连上一根导火索,通到装满炸药与碎铁片的弹仓中。信管里的火药引燃导火索,火苗就会顺着导火索一直烧到弹仓中,引发弹仓爆炸。这样既不用从外面使用明火引燃导火索,又控制了起爆的时间,就完美地解决了朱由检所说的“拉弦”问题。

    又经过几十次试验,魏震的设计终于实现了。虽然由于受到制作水平的限制,有时候还会出现“拉弦不响”,也就是拉动引信没有引起火药摩擦燃烧的情况,但机率大为降低。过去扔手榴弹,十次至多能炸响四五次现在改为拉弦以后,十次里至少有八次能成功引爆。

    为了防止平时误拉引信引发爆炸,魏震还在引信外面安装了一个铁壳,只有拔掉铁壳才能拉动引信。至此,这种手榴弹已经与现代手榴弹相差无几,欠缺的只是做工的精细程度罢了。

    朱由检接报大喜,立即组织军工厂全力生产。只不过因为这项技术刚刚发明还不到一个月,军工厂的各项生产任务又十分繁重,到目前为止,只生产出大概一千枚。训练中又用掉了三百枚,现在装备到军中的就只有七百枚了。

    而解胜之所以敢让孟拱冒险出城,就是把宝压在了这七百枚手榴弹上。此时这一轮手榴弹齐掷,一下子就把猛冲而来的蒙古骑兵消灭了一百多骑,余者谁不胆寒?这时这些蒙古人才想起来,上次在大凌河作战时,鳌拜率领的白甲兵就是吃了这种黑家伙的大亏,鳌拜本人还差点被炸死。白甲兵都扛不住,他们这些轻骑兵就更白给了。

    本来刚才清军还是气势汹汹,这时却像收音机突然没电,攻势戛然而止。孟拱此时却是心急如焚,见没有清兵迫近,立即大吼道:“继续前进!”

    他并不是怕手榴弹不够用,刚才的一轮抛掷,只用掉了一百枚,明军手中还有六百枚呢。他真正担心的是清军的红夷大炮,虽然准头非常差,但战场之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明军阵型如此密集,一旦被炮弹击中,不但会造成极其惨重的伤亡,而且此次出城作战的任务也就无法完成了!

    一声令下,数百名明军组成的圆阵立即义无反顾地继续向前推进。而清军几乎被刚才的手榴弹猛烈爆炸吓傻了,再加上永定门城头的逍遥炮和速射炮一直在不停地轰击,刚从城中杀出的明军亦坚定地跟了上来,一时竟为之夺气,又出现了崩溃的征兆。

    趁着清军一片大乱之际,孟拱率领的圆阵又向前疾行了约有百步,这才停了下来。其实按照预案,他本应在五十步之前就停下来,城头的解胜远远地望见,也不禁急得皱起了眉头。须知离城墙越远,孟拱就越危险,毕竟他手下只有不到五百人,而周围的战场上全是清军,至少有万人以上!

    但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孟拱正是根据战场态势,毅然做出了自己的决断。这时圆阵离开城墙已有二百余步,也就是将近一里了,相应地,他们与清军的红夷大炮的距离也缩短到二里左右。孟拱当即大吼一声:“目标:鞑子的大炮,立即开火!”

    一声令下,数百人组成的圆阵突然向外扩张,露出了中间的一大片空地。直到这时,在远处观战的莽古尔泰才发现,原来这个圆阵中间,居然藏着两门大炮!

第1050章 大明将士万岁() 
    没错,这两门大炮,正是方才在城头对清军开火的三门远程加农炮中的两门。除了留下一门继续在城头轰击外,孟拱把另外两门全推了出来。现在双方的距离是二里,也就是六百步。虽然还是稍稍超出了远程炮的有效射程,但是他知道已经不能再往前走了,否则就太危险了。现在要做的惟一一件事,就是发挥炮手的精湛炮术,把清军的红夷大炮炸毁!

    十名明军中最出色的炮手每五人为一组,分别襙作两门大炮。其中一名主炮手首先目测与目标之间的距离,然后紧张地计算一阵。当然,这用来计算的工具并不是宣纸和毛笔,因为作战时使用这种东西极为不便,他使用的是随身携带的小黑板和粉笔。

    这两样东西,又是朱由检把前世的东西直接搬了过来。这块小黑板其实就是一块平整的木板,外面涂上了一层厚厚的黑漆。至于粉笔,则是用石灰石加水,把生成的胶状熟石灰里面再添加些石灰石以增加其硬度,然后填到条状的模子中,硬化以后取出,就成了粉笔。

    这项“发明”虽然十分简单,根本没什么科技含量,却让朱由检很是得意。因为在这个时代,纸和笔还是很珍贵的东西,制作和使用都不够方便。而黑板和粉笔与之相比有三大优点,一是造价低廉,二是可以反复使用,三是携带方便,能适应各种环境。

    朱由检通过五洲商社刚一推出这种新商品,就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军中,黑板和粉笔更受欢迎,因为士兵们大多没受过系统的教育,写讲究“腕肘悬起”的毛笔字根本写不来,用粉笔反倒容易上手。而且黑板还可以反复使用,写完以后只要用粉笔擦擦掉就行了。再有就是军士大部分时间是在野外,如果用纸,刮一阵风就把纸刮跑了,也根本没有研墨的功夫,使用黑板和粉笔则完全不必有这样的担心。

    此时那主炮手在黑板上刷刷点点,很快便计算出射击诸元,大声通报给其他四名炮手。四人立即齐心协力调整重达四百斤的炮身,将火炮的角度调到分毫不差。

    这时又有几名工兵上前,将早已准备好的炮弹和火药箱递给炮手。炮手则根据实际距离,从火药箱中取出一部分火药,从炮口填入炮身并压实,再把炮弹放进去。这填装火药可完全是依靠经验的,装多了打得太远,装少了打不到,只有分量刚好才能准确命中目标。

    清军的红夷大炮之所以打得不准,也和他们掌握不好装药的数量有关,因为那些汉奸炮手总怕装药太多导致炸膛,所以每次装的分量都不足,而他们的满清主子也不懂,只要能把炮弹发出去就算完事。

    明军则截然不同,在秦兵平时的训练中,对炮手的训练最为严格,要求他们必须达到一定的命中率,否则就要淘汰。因此继承了秦兵衣钵的三大营明军炮手,炮击水平普遍比较高,今天跟着孟拱出城的十位炮手,更是百里挑一的神炮手。

    填装完毕之后,主炮手再次校正了一下射击角度,对孟拱大声禀道:“启禀参将大人,火炮可以击发!”

    “放!”

    孟拱一声令下,主炮手立即点燃导火索,大炮附近的人立即退出三丈以外,准备接受极其震撼的洗礼。

    “轰!轰!”

    随着惊天动地两声巨响,两门远程大炮先后开火,两颗烧得通红的实心铁弹脱离炮口的怒焰直冲云霄,在空中划了两道完美的抛物线,以雷霆万钧之势向敌阵砸去!

    此时圆阵之内的所有明军,包括指挥官孟拱在内,全在心中默默祈祷:“打中,打中!”

    说时迟那时快,也就是一眨眼间,两枚炮弹已经带着死亡的呼啸声砸向清军阵地。由于距离缩短了一里,这两门青铜加农炮的精度又非常高,再加上炮手竭尽平生所能,把炮校正得丝毫不差,这两枚炮弹就像长了眼睛一样,准确地砸入红夷大炮所在的阵地。

    其中一枚炮弹直接命中一门红夷大炮,立即将其砸毁另一枚炮弹虽然没有击中炮身,却把后面运炮弹和火药的清军炮手砸死了七八个,火药箱也散落了一地。

    其实清军炮手自从刚才被城头的大炮命中一发,就已经有些胆寒,很想往后撤退了。可是莽古尔泰下了严令,不但不允许撤退,反而要他们一定得击毁明军的火炮。这些倒霉的家伙只好硬着头皮在这里顶着,当然更不敢随意挪动大炮了,这也给了明军从容瞄准的机会。

    此时再次遭到明军猛烈炮击,这些人已经明白了:自己的炮术远不如对手,再在这里等死,非得被大铁疙瘩砸成肉饼不可!于是再也顾不得什么王爷的严令,发一声喊便向后乱跑。

    可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些炮手是跑开了,可是那几门红夷大炮还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旁边还堆了不少火药箱。孟拱一击得手,更是精神大振,立即命令炮手以最快的速度再次击发。

    很快,两门大炮再次击发,城头的那门远程炮也赶在这个时间发动齐射。三枚炮弹再次准确地命中了清军大炮阵地,这次倒没直接命中炮身,可更要命的是,击中了堆放在一起的火药箱。在剧烈的撞击之下,数十箱火药一齐爆炸,清军阵地登时笼罩在浓烈的硝烟之中!

    待硝烟稍散,明军欣喜地发现,清军的全部六门红夷大炮,已经被炸得一片狼藉,彻底失去了作战能力!

    孟拱见任务已经达成,立即大吼一声:“撤!”

    明军圆阵立即掩护着两门大炮,缓缓退向永定门。城头上的朱由检和所有将士也都看到了这一幕,登时欢声雷动,因为他们知道,清军对京师最大的威胁已经解除,从现在开始,明军将打得更加潇洒自如,立于不败之地!

    这时全体将士发自内心地齐声欢呼:“吾皇万岁!!!”

    朱由检也感慨万分,突然振臂高呼道:“大明将士万岁!!!”

第1051章 弑母恶人() 
    清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