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5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检也感慨万分,突然振臂高呼道:“大明将士万岁!!!”

第1051章 弑母恶人() 
    清军的六门红夷大炮尽数被明军击毁,而明军却大摇大摆地撤回城中。莽古尔泰不禁暴跳如雷,立即吩咐伊勒慎把那些临阵脱逃的汉军旗炮手捉拿起来,当着全体士卒的面斩首示众。

    这些倒霉的汉奸登时吓得屎尿齐流,痛哭流涕着哀求莽古尔泰饶他们一命,又恳请汉军旗的将领为他们求情。可那些将领自身尚且难保,哪敢吭声?而满人和蒙古人则是轻蔑地望着他们,似乎他们只是待宰的牲畜而已。

    就在几十颗人头即将落地之时,突然从远处飞来数骑,高声叫道:“刀下留人!”

    莽古尔泰定睛观看时,却见是多罗贝勒多尔衮领着数人匆匆赶到。这两人本来就势同水火,多尔衮又是在清军进攻不利时过来,颇有些看笑话的意味,莽古尔泰不禁大怒,冷冷地问道:“老十四,你来做什么?”

    “五哥,皇上命我前来观战。”多尔衮却似没看到莽古尔泰一脸寒霜,嬉皮笑脸地道,“五哥指挥若定,进攻有方,我是深感佩服的。”

    这句话实在是辛辣的讽刺,因为清军投入数万兵力,进攻了一个多时辰,在战场上扔下数千具尸体,还损失了全部二十辆楯车和六门红夷大炮,取得的战果却是微乎其微。除了有一发炮弹命中城墙,把城墙轰塌了一大块外,几乎没能对明军造成任何威胁。

    莽古尔泰性如烈火,岂能受得了这种揶揄,当即大声咆哮道:“有本事你来试试!明军火力甚猛,看来前几天是有意保存实力,本王不进攻又怎能知道?!况且战死的都是汉人,顶多加上些蒙古人,我们的八旗精锐还毫发未伤。本王已有破敌之策,正要继续攻城,你在这冷嘲热讽个什么劲?”

    莽古尔泰只顾自己骂得痛快,可就忘了,汉军旗和蒙古八旗的将领此时都在旁边听着呢。虽然明知道自己就是奴才和炮灰的命,可是从莽古尔泰嘴里说出来,还是让这些将领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心中十分怨恨莽古尔泰冷酷无情,可又敢怒不敢言。

    多尔衮却全不在意,仍是满脸堆笑地对莽古尔泰道:“五哥你误会了,我可没有看你哈哈笑的意思。咱们兄弟同气连枝,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再说伤亡的将士不论满、蒙、汉,均是我大清臣子,谁死了都是我大清的损失,我怎会有那种想法?况且五哥战法中规中矩,只是明军狡诈,才没有取得大胜。就算换了我来指挥,恐怕也得这么打。”

    这番话乍听起来颇有恭维莽古尔泰之意,莽古尔泰这才怒意稍减,不置可否地哼哼了两声。

    可那些心思灵活的汉军旗将领却能听得出,多尔衮的水平可比莽古尔泰高多了。多尔衮是以大局为重,莽古尔泰却只关心自己的战绩多尔衮最起码在嘴上还算肯定了汉军旗的地位,莽古尔泰却视汉人乃至蒙古人为草芥多尔衮尊重兄长,不计较个人恩怨,莽古尔泰却锱铢必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多尔衮只是碍于面子不好指责莽古尔泰,其实若换他指挥,肯定比莽古尔泰强多了多尔衮见仅用几句话,就挑拨得汉军和蒙古将领对莽古尔泰大为不满,而对自己则好感大生,莽古尔泰却还浑然不觉,不禁心中冷笑。又对莽古尔泰笑道:“五哥,方才我在远处看得清楚,不是将士们不用命作战,实在是明军大炮厉害,非战之罪。这几十名炮手虽然作战不力,但也用不着杀吧?不如饶了他们,戴罪立功,以观后效。缺了他们,我们再用火炮也不方便啊。”

    莽古尔泰却把眼一瞪道:“不行!他们临阵脱逃,犯了军规,必须处死!再说炮都没了,还留着这些炮手有什么用,纯属浪费粮食!”

    这话说得可太伤人了,就连一些正蓝旗的将领听着都有些刺耳,心想合着我们都是你莽古尔泰养的狗,有用的时候给点残羹冷炙,没用了就得宰了?

    多尔衮也反复劝莽古尔泰不要杀人,可莽古尔泰却是个驴脾气,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多尔衮越劝他就越生气,最后嗔目大怒道:“老十四,我是皇上指定的主帅,仗是我打的,士卒自然也由我处置,还轮不到你插嘴!要想求情,让皇上亲来!”

    他这么一说,多尔衮果然不吭声了。莽古尔泰便匆匆挥手道:“伊勒慎,还不行刑?”

    伊勒慎立即命令手下动手,寒光闪处,几十名炮手纷纷身首异处,众军无不悚惧。

    莽古尔泰则挑衅地望着多尔衮,那意思是我就不听你的,就把人杀了,你能怎样?

    多尔衮沉默半晌,终于冷冷一笑道:“五哥果然军纪严明,法不容情,弟弟领教了。其实我早该想到的,五哥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能杀,哪会在乎这些人的性命?我只是来奉旨观战,自然无权干涉五哥指挥。现在观也观了,我也该回去复旨了,五哥,告辞了,不送!”

    说着他便一挥马鞭,头也不回地飞身上马扬长而去。直把莽古尔泰气得怒发冲冠,哇哇暴叫道:“你们三兄弟和你们的娘一样,都是下贱胚子!别落到本王手里,到时候本王非把你碎尸万段不可!”

    难怪莽古尔泰会如此动怒,因为多尔衮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遥想当年,大贝勒代善因与努尔哈赤的妃子私通而失宠,而与之私通的妃子,正是莽古尔泰的生母富察氏。

    东窗事发之后,努尔哈赤虽然怒不可遏,可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再说这种丑事也不宜大肆宣扬,因此只是把富察氏逐出宫门,休回娘家。

    按说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了,没想到莽古尔泰生性歹毒,为了讨得父汗的欢心,居然把富察氏亲手杀了,首级献于努尔哈赤帐前。结果弄巧成拙,本来这件事还没几个人知道,现在却闹得沸沸扬扬努尔哈赤更恨莽古尔泰连最基本的亲情都不念,今天杀母,明天说不定就会杀父。因此震怒之下,便要把莽古尔泰也杀了,幸得众人苦劝方才罢休。

    从此莽古尔泰也大为失宠,亦因弑母恶行大失众望。后来他与皇太极争夺汗位失败,与此事也不无关系。所以这件事是莽古尔泰最忌讳提起之事,今天却被多尔衮旧事重提,如何不怒!他一腔怒火无处发泄,愤然起身暴喝道:“本王亲自去攻城,再有敢不死战者,皆斩!”

第1052章 元戎炮() 
    莽古尔泰负气欲亲自攻城,他手下的三员大将屯布禄、爱巴礼与伊勒慎忙上前苦劝道:“王爷何等尊贵,怎可亲冒矢石,让奴才等去攻城就好了。”

    莽古尔泰又咆哮了一阵,才渐渐平静下来。他虽然性情暴躁,却不是傻子,所谓亲自攻城也不过就是说说而已。真要去了,也只能是被明军打成筛子。

    但是他仍然余怒未消,打算命令汉军旗和蒙古八旗继续进攻。屯布禄却是个狡诈之人,一向是莽古尔泰的智囊,此时眼珠一转,凑近莽古尔泰的耳朵小声道:“王爷,如此硬攻,效果确实不佳。虽然死些汉人和蒙古人没什么大不了,但这样白白送死,只能让守军士气高涨。依奴才之见,不如改为智取。”

    莽古尔泰平素很重视屯布禄的意见,便捻须沉着脸问道:“你有什么计策?”

    屯布禄如同绿豆般大小的眼睛闪烁着狡诈的光芒,低声禀道:“王爷可以让汉人和蒙古人继续发动佯攻,只是不要这么密集,来消耗明军的体力和弹药。您瞧,现在天上阴云密布,傍晚之前必会下雨。秋天的雨下起来就不会停,我们便在深夜冒雨潜行到城墙附近。刚才大炮不是把城墙轰塌了一大块么?我们就从那里突进去!明军火器虽然厉害,但是在雨中,他们的枪炮全都会失去作用,我们必可一举攻破城墙!”

    莽古尔泰认真听罢,觉得这个方案完全可行,立即大喜道:“好,就这么办!来呀,传令下去,汉军旗和蒙古八旗给本王一字排开,每旗以一百人为一队,轮番攻城!”

    其实莽古尔泰完全可以把作战方案告诉汉军旗和蒙古八旗的将领,但是他生性残忍,觉得告诉他们以后,这些人必不肯再认真进攻,那样就会被明军看出破绽。因而虽然是佯攻,他还是让伊勒慎率兵在后面督战,只要有畏敌不前的,立即执行军法。

    汉军旗和蒙古八旗的将领在腹中叫苦不迭,心想刚才那么大规模的攻击都没能接近永定门,楯车和大炮还尽数被毁现在一百人一百人地上,不更是白白送死么?而且光让我们去送死,你莽古尔泰和你的正蓝旗怎么不上?

    可是莽古尔泰手握生杀大权,刚才又怒斩几十名炮兵,谁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抗命?众将只得领命而去,不多时,汉军旗和蒙古八旗共十六个旗的兵马,每旗一百人,在二十余里的宽大正面上同时发动攻击。

    再说明军,击毁清军的红夷大炮后,孟拱立即率兵疾退。城头上的逍遥炮和速射炮也来了一轮猛烈的齐射,把试图追击的清兵轰得抱头鼠窜,因此城外的两支明军都顺利退回城内。

    孟拱刚一入城,朱由检已经率领袁可立与解胜,亲自从城头下来迎接。此时全体将士均欢声雷动,一方面是因为摧毁了清军的大炮,解除了敌军对城墙的最大威胁另一方面,刚才皇帝亲口喊出“大明将士万岁”,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却是对所有浴血奋战的明军最高的奖赏!因此众人无不激奋,有人甚至感动得嚎啕大哭。

    朱由检也感慨万分,因为这一仗虽然历时不长,却是清军攻击力度最强的一次。虽然占据着守城的地利,又有威力强大的火器助阵,可毕竟清军兵力远胜明军,还是给明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其中那轰塌城墙的一炮,就造成十五人阵亡,三十多人受伤跟随孟拱出城的几百将士,也有六人中流箭牺牲两军对射之时中箭身亡的,合计亦有近二十人。再算上受伤的,这一战明军就损失了将近二百人。虽然清军的伤亡数字要高出十几倍还不止,可是朱由检还是心痛不已。因为明军如果火力全开,完全可以把清军吓退,只是为了诱敌进攻,才故意放近了才打。

    所以朱由检立即降旨重恤阵亡将士,每位阵亡将士的家属都可以得到二百两银子的抚恤金。又重赏有功将士,尤其是击毁清军红夷大炮的炮手,每人赏银五十两,余者也皆有赏赐,而且是当场兑现,一次就发放了五万两。众将士虽然不是为了银子才守城,但得到如此丰厚的赏赐,说明皇帝非常认可他们的英勇,自是士气大振,山呼万岁。

    袁可立也笑着提议道:“陛下已为新购得的佛郎机炮取名逍遥炮,刚才立下大功的三门大炮,也宜一并命名。”

    朱由检一想也是,本来这种炮是战舰上的主炮,按种类分也属于加农炮。既然逍遥炮已经命名,这种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大炮更应取个响亮的名字。他沉思片刻便笑道:“朕记得令妃曾祖戚继光曾有诗云: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这大将和元戎,都是当时的大炮名称。尚书大人,你觉得元戎炮这个名字怎么样?”

    袁可立立即赞道:“陛下,这个名字好!元戎本是诸葛武侯所制连弩之名,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其弩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可及数百步之外,故名元戎,元戎即元帅之意。此炮威力强大,为诸炮之冠,正应元戎之名!”

    朱由检听罢大喜,当即把这种大炮正式命名为元戎炮。并命人速去宫中报捷,尤其是要报给尚在休养之中的戚美凤。因为元戎炮是根据戚继光的诗句命名的,无形中也等于褒赏了他的后人。朱由检既然无法回宫照顾戚美凤,也只好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她的感激和愧疚之情了。

    至于一百余名伤兵,朱由检命他们立即撤出战斗,又写了一个条子,命人一并送回宫中。不多时,陈司成便匆匆赶到,见过朱由检道:“万岁,德妃娘娘已经看到万岁的条子。现在令妃娘娘已无大碍,后面只需静养即可,德妃娘娘便命草民前来,听候万岁差遣。”

    朱由检赶紧问道:“输血的技法,你后来又练习过没有?”

    陈司成一听便胸有成竹地道:“回万岁,草民已经实际襙作了不下百次,现在已经很有把握了!”

    “好!”朱由检大喜道,“赶快检视伤员,如有失血过多的,立即输血抢救!”

第1053章 料敌来攻() 
    朱由检确实没想到,本来是在万般无奈下冒险实施的输血术,如今竟然真的得到了普及应用。

    朱由检一边观看陈司成给数名失血严重的伤兵输血,一边听他讲述这几天来的工作。自从戚美凤脱离危险后,陈司成组织了上百名志愿者,绝大多数是医院的学徒和实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