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帝国-第7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艘输送舰在中国军人惊愕的注视中,冲上摊头,随即前方钢板落下,在海与岸之间形成了一道跳板。

    一辆97坦克,隆隆驶过跳板,开上海滩。春武里的海岸以沙滩为主,并非稀烂的烂泥摊,完全可以支撑坦克。

    97坦克迅速冲上斜坡,将铁丝网冲破。由于没有料到敌人坦克竟然能上岸,陶明章没在摊头布置反坦克水泥墩或者地雷。

    97式坦克,接二连三从输送船上下来,虽然整个登陆与后方步兵输送脱节,但是由于工事简陋,敌人轻易突破了防御,建立了1公里纵深的阵地。

    一式扬陆舰,此时才开到岸边。最后一名撤离阵地的中国士兵目击了整个情况,他在后来的报告中写道:本日,敌人参加登陆的所有船只,都开到了岸边。这些船只,前方开启跳板,人员车辆,迅速上岸。

    大约2000名日军,呐喊者冲上摊头。夺取摊头阵地,竟然如此简单。

    晚上,黄天仰的先头部队,已经打到西贡南郊。后方的消息变得诡异起来,陶明章通报他,有敌人在春武里登陆。这让风头正劲的黄师长赶到一丝隐忧。他的补给线,从曼谷经金边,绵延到这里,褚亭长很看重这条海岸公路,原本他的任务是守这条公路,而不是进攻。现在他感觉到哪里不对劲。坂垣似乎没太在意他,西贡几乎就是一座空城,这让他犯起嘀咕。

    褚亭长指挥部的第六份命令,再次送到,这次电报上只有一行字:弟可要等十二道金牌才肯撤?如今情势危急,吾弟须速回金边,勿学魏文长独断。

    黄天仰双手颤抖起来,隔着电报纸,他也能感觉到褚亭长正冷冷看着他,他突然领悟到——褚亭长没事,因为这是他说话的口气。

    坂垣正准备将指挥部搬到船上,避开黄天仰锋芒,却得到消息,黄天仰退了。他不由得叹息一声,黄天仰退的不是时候,如果能再拖住他一两天就好了。看起来,马来那里的攻势还得加快,那颗核弹省不下来了。

    饭田在海上的庞大船队开始慢慢集结,他的这一招蓄谋已久瞒天过海,终于起了预期作用。从策划阶段其,他就分考虑到了盟军侦察在夜间的的盲点,这一次,船队化整为零,最终趁着夜色在泰国湾集结。在完成庞大船队集结前,他还有一个晚上。明天早上,盟军一定会吓一跳。

    绕过越南金瓯半岛的419已经收集到了足够的信息,掌握到了敌人即将发起攻势的规模。

    遭受核弹攻击后的10个小时,褚亭长故意停止了对前线的指挥,放手让各级指挥员自己应对(除了给黄天仰的电报,因为黄天仰实在不让他省心)。他必须利用这段时间,与419进行充分的交流,情况已经变得高度复杂起来,寻常手段很难挽救。

    没有人能想到,在这样紧急的时刻,褚亭长选择放任部队,更没人想到,这段时间他在开视频会议。

    参加会议的人分成三批,分别是老挝指挥部的褚亭长和秦小苏。越南柬埔寨边境地区的林秀轩小组(无法视频,只能语音联系),以及在海上的419。

    政委最先提出方案,他觉得可以一如以往,继续利用419的侦察优势,让褚亭长通过一系列反击,逐步瓦解敌人攻势,然后聚而歼之。

    但是褚亭长觉得不可行,一则此战必深入内陆,而419的无人机无法深入中南半岛太远。二来,敌人掌握空投核弹能力后,地面部队的行动自由实际上是大大受限了,最近他的指挥,处处要考虑部队不能过度集中。而敌人的行动自由在增大,甚至有过,用不存在的核攻击计划,吓退自己的战例。他觉得不可继续保守,进一步建议使用419的氢弹来解决问题。在日本人几次三番使用了核弹以后,419若使用核武器,反而容易糊弄过去。

    程大洋左右为难,他觉得政委与褚亭长的看法都有道理,使用419的氢弹,他心有抗拒,但早在得到延安的书面同意后,也已经不是大问题,难题在于419的导弹解锁工作一直没有彻底完成,目前导弹只能用舒平想到的,偷换坐标的办法发射,而导弹预设的发射阵地与目标之间,隔着大约1万公里,不可能在南海发射。

    视频会议陷入了僵局,技术上的问题似乎难以逾越。

    林秀轩始终没有参与讨论,以至于程大洋疑心他是不是掉线了。

    “处长,处长,你在听吗?”

    “我在。

    “副艇长和政委的意见都说了,你有什么看法?”

    “程大洋很少这有现在这样,很想知道林秀轩看法的时候,但是现在手伤有一个烫手山芋,倒是不妨多问他几句。”

    “我觉得,褚艾云副艇长的看法更接近现实,我和我的小组在一线看到的情况也如此,日本人正在变化,我们不能保守。”

    “那你的想法?”

    “419离开这里,去南极附近,这样就可以用既定的弹道,偷换坐标,攻击这里的目标。”

    “处长,隔着一万公里,无法展开有效通讯啊,没有通讯,就无法掌握窗口。”政委说到。

    “那就建立临时卫星通讯。”

    林秀轩说。

    所有人都不再说话,评估着林秀轩的方案。

    “很冒险啊。必须考虑地球自转,在极地附近产生的,更大的偏向力,即使弹道近似,对最终精度的影响也是存在的,到时候战线犬牙交错?稍有差池,可能会”

    “我看可以。”远处舒平说道。

977 曼谷海岸防御() 
单纯从技术上看,南极是一个很好地区,人烟稀少(几乎没有),可以方便找到地理参照区。

    419离开卫星导航后,只能以地理测量来确定位置,大部分地区都处在战争中,被人看到导弹拖着火焰上升,总归是个麻烦。

    419发射核弹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距离上的不自由,只能在以目标为圆心,预设最大射程为半径的一个圆形范围内。

    当然风险依旧存在,首要的是极地的地心偏转力,对弹道导弹精度的影响(419原定巡逻和射击区,远离极地,自然不需要考虑这些)。而褚亭长与日军的交战地点,其实距离中国边境也并不太远,一旦有差错,后果不堪设想,光是想到这些,也足够让程大洋脑门冒汗。

    所以程大洋,必须给林秀轩和褚亭长设置一些限制,不能由着他们乱来。他提出了自己设定的几项前提,首先必须远离平民区,其次攻击区必须远离中国边境,最后,再次通过熊向晖,再次向延安请示,并得到书面命令。书面上,必须具名攻击区域和日期,也就是说,他想要一份命令而非许可。这样将来不至于说不清楚。

    林秀轩和褚亭长最终全部答应下来。褚亭长临了,还安慰程大洋,如果他的军队打的顺,或许不用发射这些东西。这让程大洋稍微安心一些,当然程大洋很清楚自己副艇长的鬼名堂,他主动提出开会,并提及发射核弹,说明他对接下来战事,心里没底,后面这些话,可能只是哄哄自己。

    会议最终得到全票共识,419去往南极准备发射氢弹,但是并不立即去,而是现在在中南半岛沿岸,找个地方,将吕青山放下。

    林秀轩是仔细人,觉得打出核弹非同小可,延安那里意见至关重要,所以光让一个不明就里熊向晖请示不妥,还是让吕青山再去一次,当面陈述利害,毕竟老吕与中央有交情有人脉,他个人又足够机智。反而熊向晖的身份,很难亲自去延安,隔了很多中间人传递一份书面文件,其实是情报工作大忌,最后可能把事情搞砸或者耽搁了。

    当然,对于褚亭长而言,书面命令,确实存在很多麻烦,主要是时间上的,419去南极大概10可以到,吕青山去延安,需要通过国统区,半个月都未必能到,不过既然程大洋松口,这件事不能多讨价还价,须知程大洋和政委的压力。将来追究起来要担责任的是他们,其次是林秀轩,再其次才是自己。一份具体的,写明攻击目的和范围的书面许可,签上主席名字,大概可以过关了。

    会议结束,林秀轩小组暂时前往金边沿岸接应吕青山,同时侦察日军动向。褚亭长则收缩兵力,他即将面临失去419情报支援,单独应对日军一段时间,不过前一段时间,419也同样不在,除了被坂垣的空城计吓退一次,其余表现仍然出色。毕竟林秀轩小组和秦小苏的侦察能力还都在。种种迹象看,黄天仰来不会回军了,陶明章在马来的防御可能被击破。日军的船只云集海上,至于是否会开辟第二,甚至第三个登陆点,暂时不得而知。

    日军近卫师团在春武里上岸,很快遭到陶明章209师反击,但是褚亭长发现,敌人上的很快,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想。他在缅甸遭遇过日军登陆,慢吞吞像温吞水,但是这次不同。敌人主力联队外加战车联队,迅速就上来,并站住了脚,海上巡洋舰则提供陆军缺失的重火力,他的步兵师,一时无法将敌人赶下海,只能在曼谷东面120公里的地方形成僵持。日军坦克渐渐靠近海岸公路。这是黄天仰得补给路线。

    曼谷外海,日军舰队越聚越多,但是并不靠近,敌人在海上,拥有高度机动性,很难确定是否虚晃一枪,还是真的会在此登陆。陶明章从未如今天这样,感受到兵力的短缺。他的防区实在太大,而泰国海岸线又是如此之长。

    陶明章的主要兵力在马来半岛,时刻担心敌人在半岛根部登陆,绕道后方。褚亭长给他的建议,必要时放弃春武里和整个泰国湾东岸,不要管黄天仰了,集中力量守住马来方向。

    饭田向坂垣请示他许诺的那颗原子弹,用来突破马来半岛的防线。陶明章的防御目前看到了极限,但是日军也无法在主要方向突破,预计敌人会逐次后撤,这可不是饭田的时间表,他的目光已然盯着褚亭长的真正软肋——廖耀湘控制的铁路,所以不能按照敌人的节奏进攻。击破对手的要领是,出其不意。现在他手上有两张牌,其一是坂垣许诺的核弹,其二是新式的反工事导弹。曼谷海岸有四座坚固的要塞,配备了几门大口径海军炮,是他最怵的。目前陶明章试图凭借这些东西固守,不过今时不同往日,陆军的重型反坦克导弹,正好用来敲开这些堡垒。一旦曼谷海岸的几座碉堡摧毁,饭田就可以在这里上岸,包抄马来半岛。

    由于陆军没有军舰,所以这些武器全都装载在民间航海士驾驶的运输船上,陆军正在研究自己的海上兵种——陆军船舶兵,不过这会儿还不赶趟。

    日军装载了重型导弹的运输舰,毫无防御装甲,白天进入要塞视野就等同于自杀,于是他们等到了业力。

    夜间,攻击船悄悄靠近海岸,同时从马来起飞的日本轰炸机起飞,它们将对曼谷进行一次概略轰炸,使用新式燃烧弹。轰炸精度自然不足以摧毁要塞,但是目的在于让沿岸碉堡,在城市燃烧的火光中映衬出来。这些碉堡日本拥有全部图纸,知道它们全都位于沿岸制高点上,背后没有山体遮挡,只要背后有些许光亮,就能从远处看到堡垒轮廓。

    日军轰炸机飞抵曼谷上空时,城区进行了灯光管制,但是仍然有特工在城区附近纵火,指示目标。大约60架轰炸机,在曼谷上空投下100吨燃烧弹。曼谷的大量木结构建筑,陷入一片火海。这是开战以来,日军第一次大规模轰炸泰国的民用目标。

    火光映衬下,曼谷海岸边几处制高点上的要塞轮廓显现出来,攻击船抵近到了4公里内,这是导弹的最远射程。

    这次日军使用的,仍然是海军淘汰技术改装的重型制导武器——龙2型反堡垒导弹。由于陆军的需求与海军相反(海军需要射程,而陆军需要弹头够大)所以总能从海军淘汰的垃圾堆里找到一些现成的东西。

    这种导弹与攻击黄天仰的线导龙式导弹大同小异,只是更大,更笨。由于材料问题,导线仍然只有2000米长,否则导线太重,会在飞行中自行扯断。但是日军测试发现,2公里长的导线引导足够了,因为导弹一旦进入稳定自动驾驶,便可保持大致直线飞行,击中4公里外,15x10米固定目标的概率接近7成,这样的精度足够在5公里距离上攻击碉堡或者楼房。于是因陋就简,一种头用途很狭窄的武器诞生了。在有经验的射手手上,最初两公里的线导过程中,可以根据导弹尾部火光判断横风对水平移动的影响,做出预判和提前修正,命中率将更高。

    要塞守军为陶明章独立炮兵营,他们预计敌人的攻击可能来自于黎明。但是碉堡正面的混凝土厚度达到1。5至2米。日军巡洋舰以下火力无法构成威胁,而要赛装备的4门明智四十五年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