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帝国-第7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胁,而要赛装备的4门明智四十五年150炮,足够摧毁巡洋舰。须知,要塞炮的一个理论优势在于,炮位固定,无需如海上火力一般,计算横摇纵摇,相对于同等火力海军炮,可以在更远距离上发挥火力(当然,实战中要塞炮与海军对射,很少占到过便宜)

    士兵们都摩拳擦掌,等着天色放亮,好打这一仗。

    日军在4公里外,发射了他们的秘密武器。v1平台的一个优势在于尾焰很小,不容易从正面看到。要塞里守军显然看到了发射火光,但是无法跟踪导弹,日军操作手,在低速行驶的船上。慢慢修正导弹合并目标,其实不难,毕竟目标不动。只要先调整高度,然后根据平均偏移,估算横风导致的偏航范围,加入修正值,通常风向左,那么就像右修一点。由于导弹的低速度,导致操作员并不需要手忙脚乱。

    龙2导弹使用了钢制穿甲弹头,弹头后面是半吨重的炸药。虽然速度很慢,但是导弹本身的动能还是十分了得,所以并不需要使用时髦的破甲弹头技术。

    第一枚导弹击中碉堡正面,巨大的爆炸将正面防御带破坏,虽然没有完全摧毁防御的,但是在滠口下方,凿出一个巨大的凹陷。第二枚导弹再次命中碉堡,这次之间撞进要塞,延迟引信在0。5秒后爆炸,将整座要塞连同那门150大炮炸上天。

    陶明章在曼谷司令部指挥救火,听到了海岸传来巨大的爆炸声,他用望远镜望向火光冲天的海岸,他最倚重的四座堡垒中的一座完蛋了,是不是有特工摸上去,引爆了下层弹药库里的炮弹?每座碉堡周围都有子堡和雷区铁丝网,南机关不应该还有这么强大的能量。

978 明治45年大炮() 
日军的海上观测和地面间谍。同时核实了攻击得手,巨大的火光中,山头要塞正在持续不断地爆炸。碉堡内的明治45年式加农炮被彻底摧毁,而且引爆了下层的弹药库。这种要塞乃是日军在泰军要塞基础上,改进的标准型岸防工事,分为两层结构,弹药储备在主炮下方,并且安装了一部吊装炮弹的扬弹机。碉堡顶上,配备有英制3。7英寸重型高炮,这种火炮具备很强的对海射击能力。

    碉堡的问题在于,射击口的宽度和高度都太大,主要是为了配合150巨炮以较高弹道射击远距离目标以及几座炮台互相掩护的方向射界。这种宽阔的开口,导致正面防御有一些缺陷,第一枚导弹在射击口下方炸出豁口,形成巨大的漏斗状窝弹区。第二枚导弹击中这个位置,撞进了上方巨大的外八字射击口。

    仅仅两枚重型导弹就将驻扎一个连的碉堡摧毁。海上的日本陆军士气大振,继续实施射击。曼谷沿岸的要塞被接二连三摧毁。

    远在200公里外的褚亭长不由得暗暗叫苦,饭田的偷偷集结,让他大吃一惊,这会儿他最需要的,恰恰就是时间,如果敌人一早上就上岸了,下一步行动就更加局促,势必拖延至少半天,才能稍微缓过一些。

    他不知不觉走到关公像前祈祷一番。以往拜关公,都是在人前表演,算是装神弄鬼,这次并没人在左近,当然也不算诚心,只是有口无心念叨几句,宽慰一下自己。这座关公木像,转战缅甸时就在,后来遗失过一次,机缘巧合后来在南机关办公地又被发现,所以冥冥之中显得格外神奇。只是口中念念有词了一番,又觉得自己荒唐,于是叹息转身,忽听外面风起,看起来要下雨了,东南亚地方,自然雨水不少,倒是不以为怪。

    饭田的偷袭船队,很快干掉了四座要塞中的3座。达到了饭田登陆前的想定要求,饭田也没指望把所有四座碉堡都干掉,最低限度是干掉两门,他毕竟有护航舰队,总共几十门100毫米以上加农炮,倒是也不怵区区2门150炮。

    如今只剩下一门,算是超额完成任务,看起来早上登陆,给褚亭长一个措手不及,不成问题了。

    听闻前方报告,海面起风,导致风偏一时难以捉摸,射击船连射了数枚,都没有干掉最后那座要塞,于是下令前方装载龙2导弹的船只后撤。天马上要亮,务必在天亮前,撤到敌人射程外,后面的事情交给驱逐舰来完成。

    但是前方传来解决的请示电,要求:“继续奋战,直至歼灭全敌”,不光是军人请示,连船上的民间船长也用电台请命,说是任务不能干半吊子。

    饭田一想,军心民心可用,另外最后关头,让海军出马完成最后一击,到时候好说不好听。

    那就让前方船只再试试吧,反正这些龙2重型弹,除了袭击海岸碉堡,并没有其他用处,打光拉倒。

    于是偷袭船队继续留在海岸,准备将剩余弹药打光再返航,为了加快装填速度,他们将剩余弹药摆放在甲板上,吊车上随时留着一枚解除了保险的导弹,等待装填。整个过程简化了装填程序,但是也放弃了安全规程。

    可恨突然海面起风,使得导弹很难预估修正值,每次都打到偏离目标的地方,眼看天要下雨,说不定曼谷城内火势就要灭。

    指挥官决定最后射击一次,再打不中就回去。还有1小时就要日出,那样,自己可就要暴露了。作为陆军,他并不知道,日出前很长一段时间,海平面附近,就会露出鱼肚白,预留的时间,显然是不足的。

    这会儿岸上守军正恨的牙根痒痒,拼命发射照明弹,试图找到偷袭船,可惜海面太大,船只距离又远,一直没找到。

    导弹装填完毕,射击手特意祈祷了一番,并观察船头小旗子飘动,等待风速恒定下来,不过天上雷声阵阵,似乎要下雨。手册上并没有提及下雨对射击可能的影响,所以射手决定不管了。

    导弹喷出火焰射出发射架。船长下令加速,避免暴露火光招来炮火,不过敌人从观察到摇炮,总得有个时间差,足够逃走。

    天际一道霹雷落下,正击中导弹后方导线。导弹瞬间失去控制乱飞,同时,雷电通过铜芯电线传递到船上指挥仪,指挥仪上一簇火花,燃起了大火。日军一直忙于装填,根本没有准备好消防,微不足道的火势,竟然开始蔓延。

    最后一座碉堡内,一直挨打,正军心动摇的炮兵兵,突然看到了远处的一点火光,而且它正在移动,进而指挥官用望远镜观察,看清了那是一艘船。

    一直躲在你暗处的敌人终于暴露出来,守军的恐惧,瞬间转而变成了愤怒。所有人如上紧发条一般运作起来,笨重的150巨炮开始转动炮口。无需合像测距,仅仅从船只长度,大致可以判断距离。高射速炮弹对如此近的目标,只需射击侧面投影,需要高低修正很小。对付速度极慢的民船,方向修正上不难,对准船头,大致能打中中间区域。

    在敌人扑灭火势,重新隐形前,一发炮弹射出,瞄准船头艏楼,击中了舯部水线。一声爆炸,不足千吨的小船剧烈燃烧起来,吊车上,解除了保险的导弹落到甲板,引发二次爆炸,使得下沉时间减半,一分钟内,只剩下桅杆留在海面了。

    其余参与偷袭的日船发现情况不妙,于是放弃进攻开始后撤,但是他们已然错过了最佳逃离时间,30分钟后,就要日出,这段时间,这些民船只能逃出大约10公里,仍然在150加农炮的射程内。

    实际情况更糟,太阳跃出海平面前十分钟,海天已然不同色,眼尖的人,可以看到那些试图逃走,却马力不济的船只。由于是径直远离,使得目标相对炮位,几乎固定不动,射击变得更加简单。

    指挥官识别出日军常规商船,通过简单测量敌人桅杆高度,就能大致测距,由此而得到的射击命中率极高,剩余几艘船,没有一艘幸免。

    明治45年大炮,是一种奇怪的装备,作为陆军重炮时,太过笨拙,甚至需要与底盘分离才能运输,但是但是作为要塞炮,可以轻易安装到轨道上,其弹道平直,准头倒是不错。配合军舰淘汰的扬弹机,射速极高。

    饭田得到消息,一把好牌打糟了,看起来还得麻烦海军,不过他并不为意,最多拖延登陆几个小时而已。

    海军驱逐舰队,由7艘在太平洋战场已经拿不出手的老旧军舰组成,旗舰为装备4门120毫米炮的水无月号。当然考虑到7艘驱逐舰上,近30门100毫米以上主炮,敲掉一门150炮显然不成问题,唯一的难点在于,需要抵近些。

    舰队向最后的那座岸边碉堡冲过来,当然不断变化航线,破坏敌人瞄准。驱逐舰的航速毕竟在哪儿,方向上变化率较大,加之船头截面小,150重炮打了几发,发现很难得手,于是停下,等待敌人继续靠近。

    日军继续小新靠近,但是要塞里的炮兵连长颇沉得住气,一直没有射击,他知道天色大亮,自己不用着急,急的是敌人。陶明章的榴弹炮营正在赶来,很快可以提供支援。

    果然,日舰进入到射程内,开始反击,但是海面毕竟摇晃,极限距离上,精度不能保证,于是日舰队不时横过船体,企图发扬舯部和尾炮火力,这样他们的投射量陡然增加一倍以上。当然,由于距离仍然太远没什么准头,日舰越靠越近,同时为了保持较为稳定的射击平台,航速也开始下降。

    此时要塞才开始射击,150大炮位于平稳陆地,原本射击准头远超同口径海军炮,加之敌人炮火口径还小,弹道远不及这门炮来得平直。综合所有有利因素,连长决定以1门炮,对抗敌人28门120至127毫米主炮。

    1200吨的太刀风号最为冒失,见要塞并不反击,企图径直靠近到2海里内,直接射击要塞射击孔。它成为第一个理想靶子。这艘老旧驱逐舰连续射击十次,只有两次击中碉堡正面混凝土防御带,其余炮弹因为海面晃动,不是从上面飞过,就是落到下面山脚。

    150炮待其转弯,航速减低,只还击一次,就击中这艘船正面,炮弹贯穿主炮,进而炸毁舰桥。太刀风停在原地打转,当它转过90度露出侧面时,150炮完成第二发炮弹,这一次直接命中舯部,将这艘老掉牙的日本第一代驱逐舰炸成两截。

    指挥舰水无月号,这才发现情况不对头,命令其余军舰逼近到近海。此时陶明章的榴弹炮群已经部署到位,就等着目标继续靠近。

    超过20门105炮开始射击,日舰发现自己落在炮群火网内,被迫后退,这过程中,要塞中150炮,又重创敌驱逐舰一艘。要塞上方3。7英寸(94毫米)炮也命中数发,日本驱逐舰队拖着黑烟,仓皇后撤。海军向饭田报告,还得调更大的军舰来才行。

    饭田的整个秘密集结兵力的计划,颇为成功,但是却在最后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成功的欺骗获得先机后,却面临一上午将要白白浪费,无法展开登陆,只因为海岸边还留着一座该死的碉堡,用的还是一门日本炮。

979 吕青山上岸() 
日本海军突然发现,手上竟然没有一艘,可以直接与炮台对抗的重型舰船。

    为了迷惑对手,达到暗度陈仓的战役目的,联合舰队没有派遣轻巡以上舰只进入泰国湾。在春武里的第一次登陆,也证明了,舰队火力掩护并不需要太强。但是现在,整个计划,缺少决定性火力。大淀号还在路上。海鹰号特设航母还在以18节的低航速赶来,进入其俯冲轰炸机航程还有一段距离。马来机场配置的陆航飞机,以战斗机为主,少数水平轰炸机攻击了几次,奈何要塞周围加强了高射炮,无法突破。

    海军在仓促间,提供了几个不靠谱的方案,比如用海军轰炸机,进入内陆后,自北向南绕回港口,使得目标脱离于复杂的地物掩护,用几枚海军空舰导弹摧毁。饭田觉得可行,但是海军自己研究了几遍,又觉得不可行。主要问题在于,碉堡正面太窄,不容易识别。另外,白天低空飞过曼谷城区,和找死差不多,陶明章一直在加强防空火力。

    饭田在情急之下,甚至一闪念,想过请示使用核弹,当然很快把这个念头打消了。看起来,除了猛攻没有第二条路。他他将刚刚转场从印尼赶来的陆军航空队全数派出,其中有一些99轰炸机,但是都是新手在驾驶。由于与美国在太平洋上激烈交战,目前,海陆军都缺少有经验的飞行员,大部分飞行员飞行时数不超过100小时,这次转场行动,全部50架飞机中,就有三架失踪,不知道飞哪里去了,靠他们扔中要塞,还是很悬。另外,就是将护航舰队全部派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抵近摧毁对手。海军将泰国湾内,最强大的两艘巡洋舰——球磨和多磨号,派出完成这最后一击。

    这两艘老式巡洋舰仍然使用部分烧煤锅炉,使得其远在海平面以下调动,就被发现烟雾迹象。

    要塞守备官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