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帝国-第7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人的指挥失灵,被无人机观察到了。沙丘后面敌军纷纷推到下方,寻找侧后偷袭的火力点。程大洋告诉吕青山,继续攻击,命令马强坚守等待时机。

    程大洋并不精通地面战,不过此时,他居高临下的位置,使得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态势。看起来,日本人暂时懵圈了,马强似乎又一个窗口可以下车,把林秀轩塞进战车,然后启动逃离。但是最好再等一等。等吕青山和徐冲再攻击一下。某种程度上,现在需要他们冒险暴露一下位置,将敌人注意力吸引过去。

    第二枚火箭弹如同鬼火一般从海上升起,然后飘飘摇摇飞过来。再次在四散奔逃的日军人群中爆炸。巨大的火光持续中,徐冲迅速起身,用他的另一支汤普森冲锋枪对日军展开扫射。热焰弹爆炸后,对热像仪有一段致盲时间,正好使用冲锋枪扫射一轮。枪声清脆,火光分明。热焰弹火光消失,他正好打光弹匣后,然后就地一滚,迅速撤离。

    程大洋眼看着日军进入防御,他觉得时候差不多了,示意马强赶紧动手,可能有一分钟的窗口。

    马强手上在冒汗,如果敌人再来一轮冲锋,他的弹链上只剩下十几发子弹,显然抵挡不住。

    他迅速跳下战车,林秀轩正躺在那儿捂着头,好像有些转醒。他架起林秀轩将其扔到装甲车后方发动机舱罩上,第一步完成。此时,那边日军枪声骤起,正对着刚才徐冲射击的方向乱打一气。

    马强一下子窜上战车,将林秀轩抱起,头朝下向炮塔舱口里塞。要将一个失去意识,浑身瘫软的人塞进如此小的舱口并不容易,所以头往下最顺当,不容易被四肢挂到。

    听到咣当一声,人落地了,马强扶着滚烫的机枪,越过炮塔到了战车前方,一缩身,钻进了驾驶舱。他不能贸然在沙滩上起步转弯,那样碾到地雷的概率太大,只能向后倒车。猎犬失去了一个轮子,车体向一侧倾斜,在松软沙滩上倒车实在困难,有大概十秒钟时间,轮子一直在细纱中空转,无法后退半分。

    日军听到了身后引擎启动,意识到哪里不对劲,有一些再次往后爬。吕青山的最后一枚火箭弹及时到了,再次压制住敌人。程大洋告诉水手长,任务完成,向西行驶,那里有一处悬崖似乎可以上岸,无论如何,今天晚上必须上岸与小组汇合。

    吕青山撤出了战斗,日军对着漆黑的大海漫无目的地射击一阵子。有跑上沙丘的日军,借着燃烧的死尸,看到一辆装甲车在逃跑,但是战车速度疲软,还歪向一边。于是,日军握着手榴弹呐喊者冲下来。此时正是马强最脆弱的时刻,他必须双手握住方向盘和档位,脚踩油门和离合器,驾驶装甲车后退,速度却一直起不来,日本人大喊着就到跟前了。

    眼看那名日军将手榴弹在钢盔上磕了一下,却突然轰的一声,那名日军踩到了自己人埋的地雷,被炸到天上,随即手榴弹爆炸。

    马强退出大约40米,转前进挡转弯。疲软的战车在原地转了一圈,终于可以加速离开了。

    大约60名日军这时一起冲过了沙丘,炮塔上的机枪及时响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林秀轩醒了,他迅速更换了一条弹链,对着后方扫射,压制住敌人,使得战车及时逃出敌人有效的火力之外。

    吕青山被迫在几公里外,选择一处没有日军的悬崖上岸,补给品自然没办法带了,当然这次任务,最重要的只是他本人而已。他花了一个小时,攀上全是燕窝的湿滑悬崖。期间,惊起了无数愤怒的飞鸟,好在没有被日本人注意到。

981 叛国者() 
吕青山上岸后,根据无人机指示,找到等待着的小组成员。此时林秀轩已经恢复过来,倒是也无大碍。四人步行(猎犬战车被抛弃了),穿越丛林,寻找黄天仰的部队。

    陶明章接替褚亭长指挥(褚亭长暂时不出现,给日本人一点幻想),知会黄天仰,会有自己直属侦察部队汇合,务必提供一切便利,让其迅速通过战区。

    日军已经在整个沿岸行动,由于守备部队被黄天仰抽走去越南,来不及返回,日本人轻易渗透到公路附近,不断伏击车队,破坏公路,好在这一带没有桥梁可炸,无法彻底切断黄天仰的行动,当然也足够让意气风发的黄师长头大一阵子了。

    林秀轩必须将无人机侦察到的沿岸敌人上岸的情报通报给他,尽量将这个次要战场上的阻滞减到最低。这支偏师,将来还用得到。

    他们找到黄天仰的部队后,吕青山立即坐车,穿越土匪横行的北方地区,去往最近的机场,在哪里搭载一架c47前往泰国北方与熊向晖汇合,再一起去往重庆参加军事会议。安排的身份是200师参谋,负责给副司令当秘书和管理地图。在褚亭长与老蒋表面和解后,就开始了这种形式上的交流,每月都会派人参加重庆军事会议,有时候是熊向晖去,有时候派低级别的军官。

    熊副司令身边多一个少一个参谋,并不会有人注意到。戴笠失踪后,目前军统由毛人凤代管,此人暂时还没有显示出太高的能力。事实上,他上台后,理清并接管戴笠留下的,一团乱麻一样的走私网络,就够忙活一阵子的了。按照熊向晖的计划,如果吕青山能够丝毫不耽搁地到达重庆,并与八路军办事处接上头,迅速去往延安,15天差不多够了,但是那只是理论上。

    褚亭长知道,这半个月内日本人肯定会再次使用核弹,他担心的是马来方向。

    日本人没有直接在马来半岛根部登陆,抄陶明章防御的后路,而是在更遥远的曼谷展开大规模上岸,可见其战略规划很大。那么其在马来半岛对付陶明章花了2个月修建的几道防线,只能是核弹,敌人使用核弹的时机和方式一概不知,但是半岛又不可不守,实在是两难。

    板垣征四郎飞抵吉隆坡陆军司令部,与饭田祥二郎会面,商谈第三阶段进攻。东京陆军大学的纸上推演完成后,两人还是第一次碰头。他知道饭田急需在马来打开局面,与曼谷的登陆呼应,这次他是带着大礼来的——最后一枚普通型原子弹及时组装完成,随时可以从海南岛起飞,攻击褚亭长辖区内的任何地方(因为不用考虑返程)。由于起爆装置的不断改进,这次的核弹当量,有把握超过2万吨,再往后,还会有威力更大的加强型原子弹。

    他一进地下会议室,等候的饭田就哭丧着脸大吵大闹,显然坂垣几天前省下一颗原子弹的设想,让饭田不满。不过坂垣也已经改变了主意,他觉得褚亭长固然可能被干掉了,但是还没有到掉以轻心的地步。尤其马来半岛的地形,十分利于防守,想要尽快突破只能靠核弹。大本营传来的消息,也给了他一颗定心丸。从打捞到的计算机中,找到了使用部分核聚变材料的加强型原子弹的图纸,从云母矿中获得锂6的作业也算顺利,汤川研判,按照图纸组装并不困难,当然他对图纸进行了几处修改,改善了反射层。以70年后日本的计算能力,加上本时代日本收集到的爆炸数据,他有把握这颗核弹可以炸响,其威力可以增加数倍,而且弹头体积也可以进一步缩小。

    也就是说,海南岛的这枚核弹,将是最后的普通型原子弹。军部的意思,如果需求不急迫,不如运回本土拆了,对于坂垣而言,吃到嘴里哪儿有吐出来的道理,赶紧使用才是最保险的。

    他当即安抚饭田,保证会使用这枚核弹。饭田立即破涕为笑,两人携手揽腕,到了地图前。

    1比10000的地图上,清楚标示出来陶明章在马来的防御。陶明章一直在马来退却,利用半岛窄正面大纵深的优势,不断消耗日本军力,短时间内,马来方面军已经损失了19000人,只推进了四十几公里。

    “在我看来,陶明章才是褚亭长最得力的战将,沉稳坚定,很少犯错。他在曼谷撤的很干净,我军虽然第一时间将坦克送上岸,却没有围住他的部队。”

    “很明显,他会向马来和掸邦方向退却,守住自己的补给线。”饭田低头看了一会儿地图,判断陶明章的行动。

    “不错,我军利用曼谷的登陆场平推,只能不断压缩敌人,并不是上策。必须有效威胁其侧后。这样敌人节奏就会被打破,陷入被动之中。以目前陶明章的节奏,他在防御第一道防线时,就开始修建第二道防线。这么打下去,打到年底,我军也不可能打到掸邦。”

    “看起来确实如此。”

    “司令官,地方我都选好了,你来看,”饭田说着在地图上指点起来。

    “就在敌人两道防线中间,这里有他们的炮兵阵地和补给站,不但可以炸开一个一公里宽的缺口,还可以破坏正在修建的第二道防线。我军可以迅速突破。”

    “迅速突破?”

    “必须很迅猛,以这个爆炸位置看,对敌人第二道防线的破坏不会太大,敌人可能迅速恢复防御,那样,宝贵的炸弹就浪费了。”

    “有没有计算过时间?”

    “当然,我的参谋部计算,必须在核弹爆炸后一小时内发起攻击,我希望更快。”

    “但是,核弹爆炸后,会有剧毒的尘埃,即使防毒面具也无法全部防御,我们在印尼吃过亏,目前也无法配备太多的防护服装。”

    “那么,被辐射尘埃喷到,士兵多久可能失去战斗力?”

    “以印尼那次迎着核爆炸的冲锋看,一周内会陆续出现反应,但是因人而异。减员大概会有一两成。”

    “那,能有多少防护服,就给多少吧,战机难得,帝国的士兵,必须做好牺牲的准备。”

    “那就按你的计划来办。简单防护要领我的人会传授,要做好部队教育。”

    “那太好了,我建议不必多等,后天晚上发起攻击。”

    “可以,但是切记,不要将进攻计划,太早部署下去。”

    “如果太晚部署,部队容易乱,很难及时发起进攻啊。”

    “我担心,太早部署,敌人会有所察觉。”

    “呵呵呵,司令官不必担心,半岛马共游击队,已经被我军一扫,最近已经很难探测到半岛的敌人电台活动了。我有把握,提前一天进行部署,敌人无法得到情报。”

    “那样”坂垣思忖了一会儿,觉得饭田说的也有道理,要是不提前部署,让毫无准备的士兵面对升起的巨大火球,确实不妥。军部的人说,简单防护,就能将辐射威胁减低八成,但是必须提前准备。

    “好吧,一定要把部队集结区的所有人,包括马来人都赶走,保证信息万无一失。”

    “明白!”

    两人计议已定,等待计划实施。坂垣这次来没有带着影佐祯昭,可能是巨大的失策,他本人在中国收集过情报,算是半个特务,但是对于反情报没有概念。要在广阔战区,靠制造无人区的方式封锁情报,有些想当然了。

    陈平的游击队仍然在马来活动,为盟军收集情报,而且与以前的盲目行动不同,他的游击队还策反了一些日军,日本人以为万无一失,最最可靠的近卫第1师团和第二师团内,已经有了他的眼线。

    第二师团的部分兵力,参与了苏门答腊的行动,很多人看到,为了歼灭英军,大约1500名日军躲在原子弹高塔下的掩体里,一起毁灭了。坂垣毫无人性地催促大军迎着蘑菇云冲锋,导致部队减员极多,而且鲜有返回原部队的。士兵们听说新加坡陆军焚烧厂的烟囱那几天一直在冒着黑烟。

    中尉端弥太郎,在吉隆坡酒馆里发牢骚的时候,被马共注意到,进而对其进行了拉拢。

    与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不同,此时的日军已然不再铁板一块。本土的饥饿正在蔓延,不满情绪传递到军中。而军队内学习褚亭长战术的风气很盛,一些军国主义立场并不坚定的人,很容易将其对褚的敬畏渐渐变成了崇拜,端中尉就是其中之一。中尉出身佃农,原本就不是那么死硬,在得知上级强迫士兵向着核弹冲锋后,已然动摇。当然最后促成其彻底反水的,还是日军的站前鼓动。

    这天夜里,第二师团紧急集合,进行了战前鼓动,再次提到皇军即将使用坚不可摧的强大武器打开缺口,端中尉立即意识到不妙。随后中队长开始讲解迎向核弹冲锋的要领,戴上防毒面具,将衣领将袖口扎紧,如果能找到厚手套更好。看起来,上峰对冲锋的准备极为草率,连一副防止皮肤接触放射性尘埃的厚手套都没准备。

    出于对核弹的恐惧,端中尉在进攻前20小时,借口寻找物资,偷偷逃离了部队,找到了与之联络的游击队,将日军即将发起核攻击的消息传递出来,而且根据部队部署,他可以大致猜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