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4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百十架飞机可不是后世那种波音737大型客机,这个时代的客机最多最多也就只能装在二十多人,算不上什么庞然大物。

    所以这样的民航吞吐量,简直就可以用寒酸来形容。别说航空物流了,实际上大部分的飞机,都是在为邮递业务服务。

    是因为机场修建的费用高昂么?显然不是的,德国工程兵在前线一口气修建了40多个野战机场,连眼睛都没眨一下。

    实际上德国国内正在修建的军民两用机场,数量足足有57个之多。

    包括雷达导航基站在内,德国的机场建设速度,比美国还要高上好几个段位。

    那是因为飞机价格昂贵么?其实也不是的,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制约航空发展的,也不是飞机的昂贵。

    造成这些原因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是可以飞的飞行员数量上的稀少即便是在二战结束之后,各国飞行员基数都非常庞大,航空领域的飞行员也从未够用过。

    培养一个飞行员绝对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而且是价格非常昂贵的投入,时间也要耗费无数,这些都是无法摆脱的硬性投资。

    军用飞机的飞行员转民航其实并不简单,飞大型运输机和飞民航完全是两回事,所以类似的资格证还是需要考取评估的。

    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一个民航飞行员从这个公司跳槽到另外一个公司,也是数百万元的“转会费”,并不比一个足球运动员便宜多少。

    这样现实的原因,让各个航空公司在培养飞行员的时候,都事先签订严格并且赔付高昂的劳动合同,和卖身契也差不多少。

    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业务这个问题了在航空领域里面,资金并不存在瓶颈,动辄上亿元的飞机都买的起,建设一个机场其实并不是难事。

    可是建设一个机场究竟有多大的价值,能不能够回本,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参考标准。

    一架飞机买回来,如果这条航线赔本,大可以转移到赚钱的航线上去,增加一个班次的航班,飞机本身并不赔钱。

    所以即便是飞机再如何昂贵,各大航空公司也不会吝啬,给自己的公司增添新的飞机。

    可是飞机场不一样了,如果建设好一个飞机场,周围却没有像样的消费群体,那就只能赔钱了。

    建设机场就好比是开餐馆,看的是周围的消费水平;而买飞机类似于买出租车,城东生意不好就去城西拉客,收入总是有的。

    在这种情况下,投入机场的建设,无疑是应该谨慎一些的。毕竟谁也不知道,未来航空业的发展,究竟会是怎么样的。

    不过李乐不需要观望和等待,他当然知道,后世欧洲的机场普及程度,也当然知道航空业的发展究竟有多么可怕。

    别说民航飞机了,在未来私人机场和私人飞机也很普及,甚至无人驾驶的公共飞机也会在网络时代被提出来研究。

    所以,李乐鼓励向自己效忠的财团,去投资建设机场德国现在正在建设的民用机场有43个,差不多已经普及到全国各地了。

    并且,这些机场可不是符合螺旋桨飞机起降标准的应急产物,它们是符合未来飞机使用标准的庞然大物。

    按照如今的标准,这些飞机机场停个300架螺旋桨式飞机毫无问题,未来停十架甚至二十架客机也易如反掌。

    虽然地面施工标准达不到后世飞机场的标准,可占地面积以及主要楼体建设,都是按照后世机场的标准建造的。

    它可以随着时代的进步,轻而易举的改进,最终成为未来的标准民用机场,继续为周围的城市服务。

    甚至未来机场的一些标准设施,都在建设机场的时候被预留了出来,类似的线路管道,都被早早的埋在地下,准备在未来布设灯光设备与网络线路。

    这些机场一旦开始建成服役,就可以带动物流,依靠物流暂时支撑空运输,然后带动客流进入。

    最终,民用航空还是会发展起来,这些机场会成为欧洲新的动脉。提前投资的基础建设,会在未来十年内获得成倍的回报。

    “我的元首,我会亲自督促这件事情的,戈林那边也会支持这个计划,问题不大。”赫斯想到自己位置的提升,和最近戈林的抑郁,笑着回答道:“他从不拒绝飞机的生产,不管民航还是军用,他认为能飞的东西,还是越多越好……”rw

762冰山一角() 
戈林当然很郁闷,他最近是真的非常郁闷。自己轰炸莫斯科的计划被彻底的取消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庞大的飞行员训练计划。

    元首不仅仅要他把培训飞行员变得常态化,还有形成梯队培养的模式。

    结果他把工作重心一转,就变成了德国空军的总培训部长了。一边在操心自己的飞行员,一边听凭前线的空军指挥官们指挥正常的作战。

    实际上,德国空军在1941年,对苏联空军的压倒性优势,比想象中的还要巨大。

    真实的历史中,德国空军王牌飞行员们击落一百多架敌机的战绩,就是依靠在东线欺负苏联空军获得的。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哈德曼,有300架以上的飞机都是在东线针对苏联飞行员的作战行动中取得的。

    而这些德国强大的飞行员挪到西线,就变得不适应起来,他们击落英美战机的数量,远没有击落苏联飞机的数量多。

    本着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的原则,李乐这位元首穿越者对戈林还是觉得物尽其用比较好。

    毕竟这位德国空军的创建者,实际上在构建空军的时候,作用还是非常巨大的。

    一方面戈林的交横跋扈替李乐分担了不少容克贵族的攻击火力,也作为元首的坚定支持者,一直支持元首对军队的掌控。

    就军队忠诚度来说,戈林的空军,可能是德国海陆空三军中,对元首最为忠诚的。

    这也是为什么,李乐放任戈林留在自己的位置上的主要原因:戈林还要物尽其用,至少要撑到1942年,等到一起大局已定的时候,再找机会处理掉。

    “你说,元首会不会真的……”戈林看向了自己的组手,一个他的心腹嫡系。

    在这些问题上,这位帝国元帅,更愿意信任自己身边的这个心腹,而不是其他的空军元帅。

    毕竟他硬说,空军内部不少人都知道,元首也是一个技术派,对空军的了解,并不比戈林少多少。

    建设空军的问题上,显然元首比戈林更了解未来的空军发展,也更愿意针对性的投资。

    既然领头人很多,那何必选择阻碍自己更进一步的上司呢?大家都不是傻子,架空戈林才能捞到更多的实惠,这一点都清楚的很。

    所以,最近元首面前的红人,是空军元帅凯塞林,另外两个空军元帅也若即若离的,让戈林非常的恼火。

    正因为如此,戈林这才找来了自己的心腹,问出了一个藏在他心头的隐晦的问题。

    听到了自己的恩人戈林这么问,那位心腹皱了皱眉头,向四处看了看,才开口说道:“质疑这个事情,现在有些太晚了。”

    先不说元首在帝国内部的权威越来越重,仅仅是元首拉起来的利益共同体,就足以碾碎任何质疑元首的白痴了。

    随着希姆莱的死,帝国内部现在已经不敢有人随便质疑元首的身份了,更何况证据也已经消失殆尽了。

    和一年前,元首刚刚受到刺杀的时候不同,那个时候有很多疑点,证明元首的身份有问题。

    可现在,死的那个元首替身,早就已经烧成了灰烬了。元首的牙医报告也已经烧毁,即便是想查,也无从查起了。

    “那我们总要想个办法,重新拿回元首的信任,不然的话,我,和你,我们很多人,都会走上希姆莱的道路……”戈林有些焦虑,看着门口的方向,轻声的说道。

    如果不是他已经非常紧张,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他也不愿意提起这样的事情。

    元首的影子部队究竟有多么可怕别人还只是靠听传说,他可是见识到了部分“冰山的一角”。

    动如雷霆,元首的影子甚至连罗斯福的病情都有判断,美国的许多将领,都在影子的监视范围之内。

    戈林看过很多关于美国还有日本的影子谍报网发来的情报,详细的内容让他连怀疑都不敢——日本战舰的性能,飞机的性能,甚至包括日本情报人员在中国的活动都有涉猎……

    似乎整个世界都已经在元首的眼前活动着,任何事情都做不到完全的隐瞒。

    “希姆莱是反对元首,调查元首并且意图发动政变……我们可没这么做过。”戈林的心腹赶紧摆手,脱清自己的关系。

    然后他才继续说道:“只要我们坚持把元首交代的事情做好,元首就没有必要除掉我们不是吗?”

    说实话,他还抱有一丝侥幸,认为自己和戈林只要忠心耿耿,就不会惹来元首的雷霆之怒。

    戈林听到这个建议之后,苦笑了一声,开口说道:“我,和你手里有多少钱,还有多少艺术品,你自己不知道吗?”

    “这些东西,如果真的被清算出来,枪毙我们十次都够了!”戈林可不是一个善男信女,他一直都酷爱收藏艺术品作为提高自己品味的途径。

    他究竟有多少值钱的东西,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而元首在一年前还清贫如水,简直是一个苦行僧。

    “元帅……我倒是觉得,元首不会介意这个……他也在为自己捞钱,而且数量听说更多。”戈林的心腹知道的并不多,可是也不算少。

    仅仅是他知道的,就包括元首在沙特有一些油田的所有权,一年上千万甚至上亿的收入,绝对足够让人羡慕了。

    “你知道的只是一小部分!元首确实拿了很多钱,可这些钱大部分都进了‘影子’的口袋!”戈林知道李乐在用资金蓄养死士,壮大那个并不存在的“影子”。

    其实大家现在都清楚,影子现在已经是真的存在的了,元首散出去了许多种子,一个摆在明面上的“影子”其实已经成型了。

    “我知道的影子成员,就有300多人了……”戈林有些郁闷的开口说道:“他们拿着元首的薪酬,专门为元首收集情报。”

    “有这么多人?”戈林的心腹吓了一哆嗦,下意识的开口反问了一句。

    “多?这只是我知道的……多少影子埋在地下谁能知道?1000人?2000人?还是10000人呢?”戈林冷声问了一句,然后就闭上了自己的嘴巴。

763安心() 


764夜间战斗机() 
指望戈林这样的人真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建设空军的事业中,是不太现实的。

    唯一能让他全速运作起来的,是元首手里那条若有似无的皮鞭。

    在二十一世纪,这样的企业雇员们多到数不胜数,如果领导不监督着,对领导没有畏惧之心,那他们都会拖延自己的工作。

    有意思的是,当领导发威,或者有人若有似无的打一些小报告,这些雇员就会一边骂街,一边辛劳的工作起来。

    至于说辞职,是万万不敢也不愿意的,这个现象非常的普遍,以至于所有人都见怪不怪。

    不要认为德国人比其他的人种更好,他们严谨的一面有的时候会变成刻板,而他们懈怠起来,真的和其他的民族一模一样。

    戈林出于对元首的恐惧,还有对那个若有似无的影子的敬畏,才安排自己的心腹,去H4号工厂看一看。

    至于说那个H4号工厂究竟一年能生产多少架飞机,他本人是不感兴趣的。

    看着帝国的空军从无到有是一回事,为空军奉献自己的全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戈林曾经对手下人说过“元首从不问我有多少型号的飞机,他只问我有多少架飞机”这样的话。

    所以戈林投其所好,只生产更容易生产的小型飞机,而尽可能的不生产战略轰炸机和大型运输机。

    虽然这个选择是在物资短缺的情况下进行的正确取舍,可也确实透露出了戈林对元首的戏弄。

    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他利用自己的知识,对好大喜功的元首进行了一个数字游戏,欺骗了元首和许多人。

    可惜的是,当元首变成了一个精明的专业人士,甚至比戈林还要专业的时候,帝国元帅就欺瞒不下去了。

    他欺瞒的数据,元首比他还要了解,元首甚至要求他汇报飞机的性能参数,并且详细的记录每一种飞机的具体型号。

    这样一来,没有人能够在数据上做文章,因为元首知道任何一条数据的作用。

    比如说,夜间战斗机方面,元首要求必须要有机载雷达,并且装备大口径的拦截火炮,才可以称之为夜间拦截战斗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