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6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如今的德国,拥有常备国防军与武装党卫军一共600万人,差不多占了总人口数量的十分之一!

    如果说这不叫穷兵黩武的话,那这个世界上差不多也就没有穷兵黩武的国家了——除了那个号称一亿玉碎的日本……

    依靠有限的人口,动员出了如此庞大的兵力,一方面在不得不敬佩德国动员体系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不得不为德国国内劳动力短缺的事实捏一把汗。

    怎样在前线保证兵力的同时,让后方可以组织起大规模生产,供给前线的消耗,就成了施佩尔等人的艰难课题。

    最终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是动员占领区工业产能之外,另一方面就是大量使用女工来代替男性工人了。

    施佩尔乐此不疲,疯狂的扩招女工,并且让女工担任许多重要的生产职务,为第三帝国的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比如说,在原本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炼钢行业,现在已经有五分之一的女工存在了。

    德国国防军使用的炮弹,有一半以上的引信是由女工安装的,在这方面,女人的细心有着天生的优势。

    在电影行业,秘书行业,甚至是教师行业,女性的比例都在稳步提高,有些部门已经完全被女性占领了。

    而原本就全都是女工的纺织行业,现在更是几乎看不到男人,连主管都是女人的天下了。

    按照李乐的计划,女性应该在生产环节中,占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比例,这是让德国工业可以比肩美国的一次重要的尝试。

    幸运的是他成功了,他为女性提供的就业岗位全部都被填满,德国的产能为此提升了百分之五十!

    为什么女性工作岗位只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产能提升却达到了二分之一呢?难道说女人的工作效率要高于男性么?其实不是的。

    这个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当一些生产环节的产能提升之后,原本需要等配件产品的生产,就可以开足马力去生产了。

    而增加了工人就业岗位之后,施佩尔可以根据需求去安排这些新增的女工,更科学的完善德国工业的生产环境。

    “德国人民站起来了!再也不受迫害!再也不受压榨!我们为自己的明天工作!”工厂的厂房内,喇叭里回响着元首的演讲。

    每天所有的车间都要按时播放元首的讲话,每一个车间都有自己的吃饭休息时间,这里的一切管理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走,每天工作8个小时。

    三班倒成了标准工作模式,每个月都要轮换一次班次,让夜班的人也可以享受白班的待遇。

    不过夜班可以多领100马克的工作补贴,不少女工们都愿意上夜班,因为补贴可以让她们赚的更多。

    “元首讲的真好!”一个女工坐在机器旁边,一边穿线,一边对身旁的工友喊道。

    “你说什么?”因为机器的噪音太大,还有广播声音的干扰,那个工友没有听清楚女工的喊声,用更大的声音问道。

    “我说!元首讲的真好!”那个女工用更大的声音回答了她身旁工友的问题。

    墙壁上挂着一面巨大的德国国旗,另一侧还粉刷着醒目的红色标语。每一个标语都很有时代气息,都是国社党宣传部门精心挑选出来的。

    “生存或者死亡!”;“伟大的德意志万岁!”;“为帝国奉献一切的人最伟大!”……这些艺术字都是党卫队的宣传部门派人来粉刷的,他们负责定期更换,不允许工厂自己涂改。

    这里的一切都为了更快更好的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服务,整个厂房就好像是一台不停运转的机器。

    没有了英国轰炸机的威胁,整个德国都不用考虑防空问题了。厂房越来越多,而且盖得越来越“薄”。

    所有城市外围的高射炮阵地都被取消,用来建设更多的楼盘还有工厂,整个德国就好像是一个大工地一样,每天都有新的建筑物拔地而起。

    德国的防空圈被向外移动到了英国南部,法国北部,还有罗马尼亚等地区。

    剩下的地方已经看不到高射炮防御阵地这种东西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的军用和民用机场。

    女工们面前的纺织机依旧还在轰鸣着,这些纺织机不停的运作,生产出艳丽的布料来。

    这个工厂生产出来的布料不是供给前线的,而是供给民用市场的。所以这里的布匹有明晃晃的红色,也有让人迷醉的湛蓝和紫色。

    如今的柏林,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到穿着时髦的女人还有男人,这里似乎已经忘却了战争,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纸醉金迷。

    每一条街道上都停满了汽车,巨大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却不是之前希特勒期盼的那些超级地标建筑。那些拔地而起的巨大建筑物,有公用的停车场,还有大型的商场还有办公大楼。

    整个柏林,似乎正在向着二十一世纪提前发展着,完全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

1149家书() 
    “班长,你在看什么呢?”炎热的战壕内,一名德国士兵找了个手榴弹弹药箱坐了下去,扯开了领口不停的用手扇着风。

    虽然已经到了9月,可气温还是很不友好,炎热似乎正在抓紧时间,展示它最后的威力。

    现在差不多还有28度左右,乌克兰的炎热依旧让人苦闷不堪。在这种气温下作战,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把手里的信件收了起来,抱着STG…44突击步枪的班长脸上挂着笑容:“家里来信了,我妻子收到了工资,还拿到了勋章补贴……”

    说道了这里,他挂在胸前的那枚二级铁十字勋章,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起来。

    德军的信件运输,随着运力的提升,也开始慢慢普及开来,从前一个月甚至两个月都不见得有条件把后方的信件送到前线来,现在却几乎两个星期就能送来一封。

    这也是稳定军心的一种尝试,德国国防军高层正在努力改善军队基层待遇,以提升士兵们的战斗力。

    “你可真幸福,有老婆还有孩子。”那名士兵羡慕的赞叹道:“听说你快休假了,可以回去看他们了。”

    因为进攻非常顺利,这一次的信件运输晚了几天。本来应该几天前送到前线分配到每个人手上的,可今天才到。

    “是啊!还有几天的时间,如果下一次战斗我能再累计一些功勋,可能假期还可以再长一些。”班长把叠好的信件塞进了自己上衣口袋,然后笑着说道。

    “那边的俄国人怎么样了?”将手里的STG…44突击步枪调整到一个顺手的位置,班长从战壕底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开口问道。

    “还是老样子,他们不反击,也不露面,就好像死了一样。”坐在弹药箱上的士兵脱下了靴子,倒了倒里面的沙土,开口回答道。

    他刚刚去最前沿的阵地侦查了一下,没有发现热河异常。苏联人似乎没有一点儿心思反击,只是守在战壕后面,消极的抵抗着。

    “越是这样,进攻的时候阻力越大啊……”遗憾的叹了一口气,班长摇了摇头说道。

    这个时候,排长带着一名士兵走了过来,他经过每一个人的时候,都没有让人起来敬礼的意思——在前线,礼节并不是必须品。

    硬是要士兵站起来敬礼不是不行,可战斗中这些做了不情愿事情的士兵,很可能就不卖力气进攻或者防守了。

    而且,在两军对峙的时候向长官敬礼,很容易引来狙击手的子弹,或者是敌人的迫击炮炮弹……

    “排长!”等到自己的上司走到近前了,看家书的班长才腼腆的笑了笑,开口问候了一声。

    而且,他也没有抬起胳膊来,敬那个看起来目标非常明显的举手礼。

    “15分钟之后,炮兵那边要进行炮击……我是来传达命令的,我们不参与进攻,待命就可以了。”背着一支毛瑟98K步枪,排长看上去比班长老成许多。

    这也难怪,眼前的这位班长才26岁,而排长今年已经32岁了。他们两个人看上去差距就很大,一个略显稚嫩,一个已经很成熟了。

    明显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不用参加之后的战斗,年轻的班长点了点头兴奋的开口问道:“坐一会儿不?排长?”

    “不了,我去通知3班!估计也剩不下几分钟了!”排长摆了摆手,在草草挖掘出来的战壕里,低着头走向了远处。

    等排长走远了,几个士兵兴奋的捏紧了拳头,彼此给了一个兴奋的表情:“太好了,不用参加战斗!”

    “一会儿可以吃些东西,趴在战壕边看好戏!”班长也很开心,为自己不用冒险去参加战斗雀跃不已。

    几分钟后,班长才把压缩饼干用冷水泡开,就听到头顶上有巨大东西的呼啸而过的声音。

    那是己方的炮弹越过了阵地,飞向苏联守军的声响。炮弹飞行的速度相当快,摩擦甚至撕裂了空气。

    没有理会头顶上的巨大噪音,早就对己方炮弹习以为常的班长,神色淡然的用折叠的铝叉子戳了戳冷水里面的压缩饼干,试了试软硬。

    而两个刚刚分配到前线来的新兵,则在他的身边不远,趴在战壕边缘,看着炮弹洗礼苏军阵地的壮观景象。

    他们第一次看到这样可怕的炮击,远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外围阵地上,已经被黑烟笼罩,根本看不清任何状况了。

    炮击还没有完全停止的时候,班长就发现他把压缩饼干吃完了,收拾了一下自己的饭盒,从背包里找到了两张皱皱巴巴的信纸。

    这东西虽然是福利配发,可给的数量确实不多——尽管德国的生产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需要,但是苦日子过惯了的德军高层,还是不想挥霍浪费手里的任何物资。

    从衣服里找到了剩下的半截铅笔,班长开始在隆隆的炮声中,给自己的妻子还有孩子写回信。

    “亲爱的凯瑟琳,我在前线一切都还不错。我刚刚吃了一块压缩饼干,味道……就好像是掺了木屑的黑面包那么难吃。我知道我不该这么说,在十年前我饿着肚子,连掺了木屑的黑面包都没得吃。”

    “好吧,下周我就可能从前线退下来,到后方去休整。那里有热水还有充足的食物,我能吃到土豆,还有蔬菜汤,甚至有热水澡可以洗。”

    “我打听了好久,听说我的部队马上就要调回到波兰去轮休了。到了那个时候,我就可以回德国去,去看我们的儿子,那个小家伙现在怎么样了?我走的时候他还不会翻身呢!”

    “我不后悔为元首战斗,也不后悔离开我深爱的家,不过我深深的思念你们娘俩……上帝知道,我多想回去和你们一起过圣诞节。”

    “那些该死的俄国人早就该投降了,可他们就是不承认自己的失败!他们丢了莫斯科,丢了基辅,可就是不愿意承认他们已经输掉了战争!不过我向你保证,凯瑟琳,明年,我一定会打赢战争,回家和你们一起过圣诞节!——爱你的弗兰克。”

1150比历史上走的更远()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没有辜负斯大林的期望,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苏军没有投降,也没有撤退,一直坚守在阵地上,打了整整三天都没有退缩。

    三天的时间里,除了一些外围防御阵地,德军什么也进展也没有取得,这座城市依旧还在苏军的控制之下!

    当然了,这和德军没有用尽全力攻击也有一定的关系。可是不管怎么样,他们算是完成了自己三分之一的“战果”。

    按照斯大林的指示,苏军只要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坚守10天的时间,就算是完成任务。

    所以,只要再坚守7天的时间,他们就算是完成了自己的责任,对祖国的延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拥挤在并不如何坚固的战壕里,苏联的士兵面对的是德军密集的炮火还有可怕的火力压制。

    “博克元帅!我们真的不急着攻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两名师长站在D集团军群的总司令身后,开口轻声问道。

    把眼睛凑到炮队镜目镜上的博克元帅挪开了自己的视线,开口摆了摆手说道:“元首下达的作战命令,冬季来临之前,我们只要拿下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还有哈尔科夫以及顿涅茨克就可以了。”

    他说完之后,就看着两个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的手下,开口安慰道:“元首不希望部队在野战状态下过冬,所以他打算让大部分的兵力都有城市作为依托,等待冬季的来临。”

    “我们集团军群的作战任务,就是在最后的两个月时间里,攻下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克。”博克一边说一边走到了观察哨的门口,笑着轻声吩咐道:“所以,攻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