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若还下邳国,真是义之所在也!”

    众人又开始恭维起陶应来,陶应也跟着陪着笑,下邳早晚都会被吕布夺走,自己将少,吕布来了也守不住,不如丢给他们。但是陶应望着一脸兴奋的众人后,又提了一个条件。

    这个条件倒是让众人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是好了。

    “下邳国除了下邳城我留作彭城国边城外,往南淮浦一直到睢陵这三县需划到广陵郡去,还有小沛离我彭城太近,也当划到彭城来!”

    陶应条件提完,众人皆又陷入一片沉静中去了,陶应不知道他们还在考虑什么,自己只是拿他们一个小沛,就吐出来近十个县给他们,这样的买卖自己都愿意做!

    见大家犹豫不决,陶应又说道:“既然大家都不愿意,我看此事就以后再说……”

    旁边刘备一稽首道:“公子所言甚好,既然公子有心,刺史大人何不成全公子呢?”刘备毕竟是顾得大局的人,更何况,你现在不要,陶应一窜到彭城去,到时候再想要下邳国,那就得刀兵相见了!

    刘备请命起来,陶谦不想让陶应树敌太多,于是便点头应允了。答应下来后,陶谦便颁给刘备下邳国印绶,让他领兵驻扎在新的下邳国。此时的下邳国没了下邳城,倒有些怪怪的。因此陶谦又准备重新禀告汉帝,将新的下邳国更名为夏丘国,将治所挪到夏丘去。

    原本一场庆功宴变成了一场纷争的抢地宴,曹豹正巴不得刘备快点离开东海郡,因此也举双手赞同,很多人也只能跟着顺大流起来。

    分完土地,陶应写下保证书后便离开了刺史府,然后在郯县闲逛了起来。为了寻找到年幼的诸葛亮,陶应更是不惜成本的让画师将诸葛瑾描述的诸葛玄的画像张贴的满郯县都是。

    要知道陶应的纸张已经开始在东海火爆起来了,轻盈又便于携带,一张纸居然炒到一两银子只能买十张了!

    陶应为了寻找到诸葛亮,愣是废了五十多两银子!五十多两银子啊,都够一家人省吃俭用一辈子的了。

    从贴出告示,一直到晚上,陶应居住的客栈依旧没有一点点关于诸葛玄的消息。这让陶应一度以为诸葛玄已经领着诸葛亮去荆州了,或者去了扬州。在客栈呆了两天,依旧没寻到诸葛玄的消息,城外士兵传来消息,说曹操两位公子已经抵达石亭镇了。

    算算日子,似乎是该回彭城了,于是陶应便只好去陶谦那里告辞,然后领兵朝城外走去。刘备兄弟也领兵前来相送,虽然张飞有些讨厌陶应,但是陶应数次打胜仗,这一点张飞内心里还是尊敬他的,更何况今日陶应又将下邳其他城送给了刘备安身。

    一直送到城边,陶应朝刘备稽首说道:“刘将军,就此告别,以后刘将军驻扎夏丘,我守彭城,咱们都是邻居,要多来彭城做客才是!”

    刘备也稽首回复道:“那是那是,就怕到时候叨扰公子!”

    两个人说说笑笑,刘备又送了陶应五里路,到了陶应城外大营刘备这才离去。即使离开了郯县,周围相送的百姓依旧非常多,但是当出了城快十里路的时候,百姓大多都散去了。战后重建工作非常重,他们不仅要种地还有修补城墙,建造房屋,因此大多数只选择送了十里路。

    出了郯县往石亭镇,走不到二十里路,依旧有个衣着破破烂烂的农民跟着陶应的军队。士兵发现那人鬼鬼祟祟后,便将他抓了起来,那人却狡辩说是诸葛瑾的同乡,有诸葛玄的消息要告诉诸葛瑾!

    士兵知道诸葛瑾是陶应新收的将领,这几日陶应出入皆由其相随。因此知道此人得罪不起,于是士兵便将那人押着去见了陶应。陶应此时正骑在马上跟诸葛瑾商量着一些事情,因为他现在知道自己正是用人之际,而自己拥有如此之多的县城,却没有多少人才可用。

    士兵快马来报说抓到一个自称见过诸葛玄的人,诸葛瑾眼前一亮,陶应忙让人把他带过来。不一会时间士兵便将那个跟随的农夫带来了,农夫见到陶应跪在地上就磕头。

    见那农夫也不过四十余岁,但是骨瘦如柴,头发已经斑白了。农夫跪在地上就磕头说着:“我不是奸细,我不是奸细,我见过你们贴画像上的人,我见过他!”

    陶应从马上跳下来,扶起老农,然后转头让士兵拿一个馒头过来。一会时间士兵便拿来了一个馒头,馒头中午刚热过,因此还有些余温。老农接过馒头便狼吞虎咽了下去,看样子是饿了许久。

    “你在哪里见过他呢?说说吧,如果真的能找到诸葛玄,我还有重赏!”

    陶应似乎已经绝望了,但是突然又听闻到诸葛玄的所在,一股新的希望感又充斥在了他心中。老农吃的太快被馒头噎着了,喝了一口水后又缓了一会才说道:“我见过诸葛老爷子,我家本与他一起逃往郯县,兖州来的兵太多,我们刚进城城门就关上了。我跟诸葛老爷子还有他三个孩子一起躲在城内为生。”

    他像讲故事一样从头开始将,但是陶应都有些等的不耐烦了,他最想知道诸葛玄现在在何处,诸葛亮兄弟有没有被饿死!

第九十九章 监牢里的诸葛玄() 
“现在呢,现在他们在哪里?”

    城外,陶应抓着老农急切的问着,老农似乎不慌不忙的,但是陶应一晃悠他,老农却突然被馒头噎住了。

    眼看着老农噎的眼泪直流,眼看着就要死在眼前了,这下可吓坏了陶应。老农这个时候不能有事啊!眼看着诸葛亮就能找到了,只要找到了诸葛亮,他若请的诸葛亮出山,到时候有诸葛亮据守彭城,他陶应还会怕谁?

    军医拿了水给老农灌了下去,好半天老农这才好过来。一阵咳嗽后,老农将馒头吐了出来。陶应忙又开始询问他诸葛玄的消息来,这次老农才跳过前面的铺垫直接说了结果,结果一出,一群人皆愣住了!

    “现在他们在牢里!”

    “什么,在牢里?在哪里的牢里?”

    陶应一脸的惊讶,按理说,他们不会做什么违法的事情啊!不违法就被抓,郯县难道没有王法吗?老农似乎得到过诸葛玄的恩惠,于是又开始介绍起来。

    原来当曹操第一次围攻郯县时,诸葛瑾与诸葛玄走散。诸葛玄领着诸葛亮、诸葛均以及他的妹妹一同逃到了郯县,诸葛瑾想进城,但是城门关上了,只好逃往武原。而诸葛玄进城后,在战乱中,他小心护着诸葛亮兄弟,却不想身上的包裹都被兵痞子给抢走了。

    自己包裹被抢了,包裹里可都是他的钱啊!钱虽丢了,但是能进城保命已经感天谢地了,他们怎么敢去问当兵的要。于是落难的诸葛玄只能随着难民一起在街上乞讨起来,乞讨了几天,诸葛玄已经饿的只剩下皮包骨头了,大家都没有吃的,哪有好心人来施舍东西。

    就有点吃的也全部支援前线抗战去了。实在没办法,诸葛玄听从了老农的建议,两个人决定将诸葛亮的妹妹卖掉。古人重男轻女,轻易不肯卖孩子,更何况男孩子是延续香火的,他更不能卖,更何况是自己哥哥的孩子。

    诸葛玄依旧犹豫不决,老农就劝他说:“与其你让三个孩子跟着你饿死,还不如卖掉一个养活其他两个孩子,等打胜了仗还能回琅琊继续种地去!”

    现在想去扬州,走也走不掉,钱也没了,也没吃的。诸葛玄没办法便托老农把诸葛亮的妹妹卖掉了。老农以前来过郯县,因此认识一些人,于是他便托人去找自己老乡,老乡正好在曹宏府上做事。

    于是两个人一合计,这曹家也是大户人家,想必也需要丫鬟,就将小诸葛卖给了曹家。不过将诸葛亮妹妹卖给曹家后,老农老乡欺负诸葛玄是外地人,现在满城的难民,想必他也不敢怎么样,于是便拒绝给诸葛玄钱。

    诸葛玄一怒之下便要去刺史府上去告状,人还没走路上呢,就被曹家家丁抓了起来,然后被打了一顿,随意给定了一个罪,便将诸葛玄并诸葛亮和诸葛均全部抓监狱里蹲着去了。

    老农找自己老乡,当初说好了,卖了这个小姑娘就给他点回扣,结果那个老乡把他揍了一顿赶走了,说要不是看在同乡的份上早就把他也抓了。

    陶应在郯县时,老农畏惧曹家的势力不敢说,于是便一直跟着陶应。跟了快十里路,因为人多,老农都不敢靠近陶应的人马。

    听闻自己叔父和弟弟还在郯县监狱,马上的诸葛瑾眼睛红润了,诸葛瑾吵吵着要回去救出叔父。

    陶应也让大军停下了脚步,虽然石亭镇催的急,但是衡量在三后,陶应还是决定回郯县。不管怎么样,陶应都要救出诸葛亮。自己前期将领年轻又无统帅,所有陶应决定这几年本本分分的守着彭城,等诸葛亮长大后,自己有了将帅,到那时就出兵一举吞并徐州,然后北攻袁绍西击曹操,然后还要渡江与小霸王一决雌雄!

    想到这里,陶应便传令李典让大军回郯县。好在走的不是很久,战马奔腾了一炷香的时间,陶应便赶回了郯县。望见陶应又领兵回来了,士兵慌忙跑去刺史府禀告。这下可吓坏了郯县那群官员们,他们还以为陶应言而无信,现在又回来攻打郯县了呢!

    陶应回到郯县南门,城上士兵不敢开门,有人去请曹豹,曹豹却醉酒在家躺着呢。又去请曹宏,曹宏忙赶到城墙上,陶应指着城墙上喊道:“曹大人,开城门,我无他事!”

    曹宏在城墙上想了想说道:“陶公子,有事明天再说吧,曹将军酒醉,没有命令我也不敢开城门!”

    知道曹宏的想法,陶应便朝城上喊道:“曹大人,我不进城也可以,麻烦曹大人去喊刘将军出来,我有一事想求!”

    曹宏又朝下喊了起来:“刘将军已经领兵去夏丘了,公子刚走不多久,他便走了!”

    见曹宏怎么着都不愿意给自己开城门,陶应有些急了,又喊道:“曹大人,你若去监狱将我画像上的人放出来,我就不进城!”

    陶应说完让士兵将诸葛玄的画像射到了城里,曹宏捡到了画像,看了又看,似乎这个人他也不认识,但是见陶应居然为了一个阶下囚不惜满城寻找,现在又领大军折返,想必画上的人定是个难得的人才!

    想到这里曹宏开始打小算盘起来。在应付了陶应几句后,曹宏忙揣着画像便骑马去了郯县监狱。赶到监狱,监狱里已经是人满为患,打开监牢,里面一阵阵恶臭传来,差点让曹宏吐了。

    交待狱卒几句,狱卒慌忙点头哈腰的跑去寻人了,没过半柱香的时间,狱卒果真在囚牢里找到了诸葛玄,诸葛玄已经被折磨的快奄奄一息了,他身边的两个小孩也瘦的都是皮包骨了。

    将三个人带出监牢之后,狱卒忙向诸葛玄介绍起曹宏了,诸葛玄忙跪在地上感谢曹宏的搭救之恩。两个人说了一路,果然这诸葛玄是个人才,而且他居然还是大官之后,这让曹宏不禁开始想歪点子了。

    陶应在城外等到了快傍晚十分,曹宏这才出现在城墙之上。此时诸葛玄已经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诸葛亮和诸葛均也都换了衣服,就连被卖到曹府的诸葛亮妹妹也被带来了。只不过跟以前不同的是,诸葛玄却穿上了一件官袍。

    曹宏指着诸葛玄喊道:“二公子,人我带来了,不过我已经举荐他当了司农校尉,二公子果然眼力过人啊!”

    曹宏在城墙上有些洋洋得意的笑了起来,诸葛瑾望见城上的诸葛玄慌忙催马出来喊道:“叔父,我是子喻!”

    一看下面骑马的果然是诸葛瑾,诸葛亮和诸葛均在城上开始哭了起来:“大哥,快来救我们,他们在牢里打我们,还不给我们吃的!”

    诸葛均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诉苦,就连诸葛亮望着曹宏都忍不住的想上去掐死他,如果以后有机会,他肯定会亲手揍死这个畜生!

    “弟弟别怕!”

    诸葛瑾在城下喊着,他想劝诸葛玄出来投靠二公子。现在整个徐州谁人不知道二公子威名?但是诸葛玄哪里知道,这半年陶应最巅峰的时候,他都是在监牢里度过的。而且他也是有报复的人,如今得欲曹宏,曹宏又举荐他当了官。在徐州正是一展抱负的时候,他又岂能跑去跟一个毛头小子跑呢?

    更何况曹宏亲自救他,人得知恩图报。他又答应了在郯县为官,又岂能言而无信?

第一百章 年幼诸葛亮() 
诸葛瑾在城下劝叔父诸葛玄投靠二公子陶应,诸葛玄在城上面露为难之意。楼上曹宏却朝陶应一稽首说道:“二公子,如今诸葛大人愿在郯县效力,都是为了徐州百姓,二公子岂是强人所难之人呢?这名声要是传出去,恐怕影响二公子的声誉啊!”

    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