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世帝唐-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敢去?”

    李世民和尉迟恭、薛万均有些纳闷了。

    “怕把那姓裴名寂的再气吐血了。”

    三人一愣之后哈哈哈大笑起来。

    李世民一边憋着笑,一边指点着殷清风,“你这张嘴啊”

    李世民带着人走了,王雄涎他们围了上来,阚陵郁闷的说,“叔叔,咱们白跑了一趟,连个脑袋也没砍掉一个。”

    其他人也这个表情。

    要是手里有根鞭子,殷清风恨不能抽过去。他咬牙切齿的骂道:“知不知道什么叫做上兵伐谋?”

    阚陵懵#逼的看着殷清风,大脑袋晃了晃,闷声回道:“不知道。”

    “滚!看着你就烦。”

    “哦”

    阚陵一脸憨像的退了两步。

    其他人也闭上嘴,不敢抱怨了。

    “傻站着干嘛?还不去打几只猎物回来?”

    王雄涎他们眼睛一亮,阚陵往前凑了两步,“叔叔,可还有那个。。。那个调料了?”

    殷清风气的直翻白眼,拍了黑旋风一下,“踢他,往死里踢他。”

    阚陵吓得转身就跑,黑旋风的蹄子多有力,他可亲眼见过的。

    王雄涎等人也是一个闪身就跑了,生怕被殃及鱼池。

第96章 仁智离宫(十二)() 
李世民他们怎么处理后续的事情,殷清风就没心思掺和了。

    秦琼已经转身前往河东,不但暂时代替王君廓的位置镇守河东,还要“找到”王君廓与李建成往来的书信。

    程咬金那里,既然已经把罗艺给咔嚓了,剩下一个杨文干就更别想跑了。

    放松下来的殷清风,享受了一顿野猪肉。王雄涎他们运气不错,把它们一家五口连窝端了。

    “你们不是整日闲的发慌吗?回去之后,给你们一个任务。”

    杜修巳抢先问道:“叔叔有何安排,尽管吩咐。”

    其他人也一副期待的样子。

    “你们往城东和梧桐山庄各送二十对野猪过去。”

    “嗯?叔叔,这是。。。。什么意思?”

    “说了你们也不懂,照做就是了。”

    “哦”

    猪”古时称豚,又称豕彘,别称刚鬣。百姓的口语中,叫“印忠”、“汤盎”、“黑面郎”等。

    猪被中国人驯养的历史很悠久,在中国早期的文明里也有不小的地位。比如“家”字,房子底下有猪才叫家、“圂”字的意思是厕所,即厕所与猪圈是相连通的。

    商、周时代,养猪技术上就总结出了阉猪技术。两汉时期,养猪已不仅为了食用,也为积肥。这就更促进了养猪方式的变化。汉代以前虽已有舍饲,但直至汉代时止,放牧仍是主要的养猪方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逐渐代替了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隋、唐、宋时期养猪已成为农民增加收益的一种重要手段。

    而所谓的文人雅士,不吃猪肉的说法,也只存在北宋国力最鼎盛的那几十年里。

    不管是北方的黄牛,还是南方的水牛,都是种植农业最大的助力,百姓是不会舍得吃的;羊的营养价值虽然不低,但产仔量低,而且体重一般在一百斤左右就不错了。

    猪在产仔量、瘦肉和肥肉比例和体重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所以,除了***家庭之外,养猪是增加营养和收入的首选。

    养猪业,在现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成本也是很是不低。这个问题也同样体现在古代。

    如果不是自繁自养的话,购买一头仔猪的成本,要占总收益的三分之一。如果再有病死的情况出现,养三头就只能允许死一头,否则就是亏本。

    野猪肉有腥臭味,即使是做成酱肉,肉质也很硬。普通家猪的劣势是,成长相对要慢。如果家猪与野猪杂#交的话,既继承了野猪瘦肉率高,适应性强,野味浓厚,又克服了野猪产仔少和不易饲养等缺点。

    而最主要的是,能增强抗病性,从而降低幼崽的死亡率。

    经过两年多的饲养,城东杜丙那里,已经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养殖经验。如果再有杂#交品种的出现,他计划的生猪养殖业,将会快速的推广出去。

    逍遥自在了一下午,晚饭的时候,殷清风让侄子们带上三头小野猪,准备让李世民他们尝尝烤乳猪的味道。

    烤乳猪的历史很久远,在南越王墓中的陪葬品中,便包括了专门用作烧乳猪的烤炉和叉。贾思勰更是把烤乳猪,作为一项重要的烹饪技术成果记载在齐民要术一书当中了。

    “叔叔和各位长辈尝尝,如果觉得不错,小子就把制作方法写出来,孝敬各位长辈。”

    杜如晦用筷子捅了捅,“闻起来挺香,不会又是辛辣的吧?”

    “哈哈哈。。。”

    前天杜如晦狼狈的样子他们可是记忆犹新。

    尉迟恭伸手就去将杜如晦面前的盘子抢了过来,“杜先生吃不得辛辣的,殷小子就不要白费孝心了。都孝敬给某,越是辛辣某越欢喜。”说着,他就夹起一片往嘴里送。

    刚咀嚼了两下,他眼睛瞪得溜圆,“哇好辣哇好辣!”然后咔呲咔呲的嚼了起来。

    同样爱上了辛辣口感的薛万均,迫不及待的也夹了一片。

    是否是辣的,入口就知道了。他狐疑的看了一眼吃得欢快的尉迟恭,又转眼看见李世民三人都在看他,他有学有样的喊道:“不错!辣得够劲儿!”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听了,是浑身一哆嗦。他们吃过抹了芥末的烤肉后,再也不想体验一次菊花喷火的感受了。

    可李世民不在乎啊。就像尉迟恭说的,越辣越够劲儿。

    他夹起一片,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准备迎接那直冲脑门的感觉。

    “嗯?”李世民心里画了个句号,再看了一眼心有戚戚焉的长孙无忌和杜如晦,再看向两个一边假装抹汗一边吃的正欢的尉迟恭和薛万均。

    “好!不错!”

    说完,他还哈了一口气。

    长孙无忌二人,见李世民都辣得直哈气,就更不敢动筷子了。

    李世民也没客气,直接将长孙无忌面前的盘子端到自己面前,“辅机,你的就由本王代劳了。”

    “小子去看看肉汤炖得如何了。”

    殷清风赶紧向外走,再不走,他就绷不住了。

    一顿“热闹”的晚餐后,帐篷里,就剩下六个人。李世民严肃的说道:“圣人已经下诏,诏令太子前来离宫。依照路程算,太子今夜亥时左右应该会到。

    冀国公与宿国公将会在明天,亲自带着王君廓、李艺、杨文干、侯君集与太子密谋的证据来离宫。

    目前,王君廓与侯君集已经招供,承认太子“谋害”圣人的阴谋。所以,不管杨文干是否被捉还是被杀、太子是否认罪或反抗,太子谋反,将,确凿无疑!”

    说到这里,李世民颤抖的的双手,紧紧的握成拳头、呼吸急促的看着一圈,“不管圣人明日是否会决定废除太子,等回到长安城后,江国公、莒国公等人,也会奏请废除太子的!”

    长孙无忌四人,也同样的激动万分。

    更激动的是殷清风。

    历史上,杨文干事件之后,除了有裴寂和封德懿等人的劝说。最主要的是,李元吉还活着。如果李渊真废了李建成,剩下李元吉一个人是无法对抗李世民的。

    现在,李元吉已经死了,李世民又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李建成想要杀父夺位。就算李渊在仁智宫不当场废除李建成的太子身份,回到长安,李世民也有足够的势力,让李渊下这个圣旨的。

    相比历史上,李世民被逼杀兄杀弟来说,虽然李世民这次也是耍了阴谋诡计,但总好过让自己的兄弟流血要好。而且,听李世民的意思,朝中主要的大臣,已经投靠了他。只要这些人不傻,他们就该知道,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

    按照现在的形式,只要李建成谋反的帽子被扣下。长安城之外的人,就听不到任何真相,也听不到任何不利于李世民的声音。

    历史上,李世民虽然是被迫在玄武门那地方杀得血流成河,保住了性命也成功上位,但也带来了长久的负面影响。

    首先,骄横的李艺害怕李世民找他算旧账,干脆起兵造反。结局是他本人被杀、他在利州当都督的弟弟也全家被杀。

    再次,王君廓挑拨庐江王李瑗造反,再反手杀了李瑗。

    最后,是李孝常因为儿子李义宗被判死刑,本身就不是啥好鸟的他,索性联合刘德裕、元弘善、长孙安业以及刘文赞,蔡恽,贺娄善积等人,利用长孙安业的职位之便,发动宿卫兵变。

    以上三件事,在当时的人看来,究其原因是李世民得位不正。

    一个得位不正的人当了皇帝,不但口服心不服的人就太多了,而且整个李唐皇室也因此得到了效仿的对象。

    一、李承乾和李泰的夺嫡之争。

    二、武周移唐祚。

    三、贯穿了整个唐朝历史的骨肉血脉间的权力争夺。

    现在,杀父夺位的帽子被扣在了李建成的头上,李世民只是因为继承人顺位的原因才当了太子和皇帝的,世人无可指责。

第97章 未来五年(一)() 
李渊在仁智宫又等了半日,终于等来了李建成。

    自从收留了王君廓、侯君集等人后,李建成也开始着力扩展在军队的影响。李世民之所以能和他对抗,就是因为李世民掌握了军队,建立了军功。

    所以,他在李世民自请解散天策府后,快速的抓紧时机去填补李世民留下的权利真空。

    唐朝的军队分中央和地方两个级别。其中,李渊直接统领十二卫和李建成统领东宫六率。

    李建成不敢插手十二卫,所以,就把主意打到各州各道的军队上面。

    为了控制各州各道的兵马,他们的军饷、甲胄、兵器,都是中央统一分发。李建成想要加强王君廓、杨文干、侯君集手中的兵马,就得给他们私募的府兵筹集军饷、兵器。

    以往还要偷偷的少量运输,现在李渊不在长安了,李建成决定加大运输力度。

    所以,当接到李渊训斥的诏令时,李建成只以为是偷运盔甲兵器的事情败露了。惶恐之下,他听从了詹事主簿赵弘智的规劝。

    等李建成到了仁智宫时,才发现,他面对的远不是偷运盔甲兵器的事情,而是,他“主谋”了一场针对当今圣人的谋反。

    一直在皇宫里酒肉欢歌的李渊,只想换个地方、换个环境、换个花样继续享乐。可是当了当天,裴寂就被吐血了。紧接着就有人来举报儿子造反。

    心中惶惶了两天后,儿子虽然来了,可是根本就没认罪。李渊心烦意燥、怒火中烧之下,根本不听解释。

    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李渊只想着赶紧回长安稳定局势。

    殷清风随着急匆匆的队伍,进了金光门后,对李世民说道:“叔叔有了闲暇再传唤小侄。”

    满腹心事的李世民无声的点点头。

    与大队人马分开后,殷清风直奔常乐坊而去。

    这几天的经历,虽然谈不上什么惊险刺激,但一想到之前的惴惴不安,殷清风也觉得老脸通红。同样,他也有些想念月眉了。

    进了府门,殷清风见杜伏威竟然站在门后,一副等候多时的模样,“义兄,你这是。。。”

    杜伏威上下仔细的打量了一番殷清风,如释重负的说道:“你们还没过渭水的时候,我就知道消息了。但见到你真的安然无事了,我才能放下心来。”

    殷清风感动的拉着他的手,“走!进去边吃边说。”

    “好!不醉不休!”

    没等进到内院,就见月眉提着裙子,满脸欢喜的往外跑,见到殷清风的身影,她欢快的喊道:“郎君”

    几日不见的思念,让殷清风也忘记了旁边还有他人。他向前奔走两步,一把将月眉抱起,在空中旋转了两圈,“想我了没有?”

    “啊”

    杜伏威看到殷清风一副小儿女的样子,开心的笑了。这才是殷清风这个年龄,应该有的样子。

    吃饭的时候,杜伏威两口子也不插言,欢喜的听着殷清风和月眉俩人你一句我一嘴的说着这几天的事儿。

    等来到书房,殷清风才将经过说给杜伏威听。

    “义兄,秦王费了半年心机去布置,李建成谋反的事情一定会坐实的。所以,接下来,就需要义兄出面帮小弟,也是帮秦王做一件事情。”

    杜伏威有些惊讶,“我能做什么?”

    殷清风喊来了单云英和月眉,将这几日的想法说了一遍。

    在杜伏威府里逗留了一夜,殷清风便回到郧国公府静等李世民的传唤。

    第三日,程咬金将殷清风带进了西禁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