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世帝唐-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囊幻妫肱崾虾臀攀舷嗵干趸丁

    等月眉在晚饭后从长孙无忌那里赶回来后,殷清风对众人正式说起与武士彟合作的初衷与打算。

第142章 应国公府(二)() 
武士彟是一个大胖子,不是酒肉喂吃多了那种虚胖,他整体看起来还是很结实的这是殷清风第一眼见到武士彟的印象。

    当殷清风站在武士彟面前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在脑海里对殷清风进行比较。走南闯北先经商后入仕多年,所谓的青年才俊他见得也不少,但从气质上,他找不到能与殷清风匹配的人。

    作为商人,武士彟自豪的就是他那双阅人无数的眼睛和精明的头脑。所以,在亲眼见到殷清风本人后,他并没有因为殷清风空手而来而感到不悦。

    到了他这个地步,除了带一座金山到他面前,客人登门带再贵重的礼物又算什么。更何况,他早就懂得,人要比物更重要。

    若殷清风只是“老朋友”殷峤的庶孙,或许他并不会去关注。但殷清风是李伏威的义弟就不一样了。

    有着商人独有的敏感,五月份李伏威刻意大张旗鼓的前往帝国银行兑换的壮举,在他的眼里,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从那时起,殷清风便走进了他的视线。

    从来不会错过任何有用的信息的武士彟,撒出大量人手去搜集关于殷清风的消息。等消息汇总到他前面是,自认能做到荣辱不惊的他,动容了。

    并州武氏虽然世代官宦,但算不上一个令人生畏的大家族,他本人作为族中众多分支的次子,今日的钱财都是他一点一滴积攒出来的。

    但殷清风呢?

    自诩大唐第一富豪的他,从来没想到长安城中还有一个隐形的富豪。而且,这个富豪的年纪让他心存敬意。

    现在这个富豪就站在他面前,恭敬的向他行礼,“信翁,小子殷清风冒昧拜访。”

    信是武士彟的表字,所以殷清风称他为信翁。

    早就不拿殷清风当晚辈看待的武士彟站起来,将殷清风扶起,“你是峤翁的后辈,到了老夫这里不用拘谨,来来来,在老夫身边坐下说话。”

    不知自己在武士彟面前已经露底的殷清风,对武士彟的举动有些摸不到头脑。就算他是李世民未来的女婿,可是以武士彟在李渊面前的位置,没必要对他这么客气啊。

    “小子恭敬不如从命。”

    既然武士彟这么客气,殷清风也不矫情,大大方方的坐在武士彟的下手。

    没等殷清风开口,武士彟说道:“仙居坊的这些家具做得还真不错!老夫腹肉渐生,若还是木榻的话,还真不耐久坐。”

    殷清风听他提到仙居坊,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客气的说道:“信翁虽钟鸣鼎食,但身体健硕不亚于年轻人啊。”

    武士彟哈哈大笑,说道:“你这口舌可比你阿耶强多了。”

    “不敢。”

    武士彟又哈哈一笑,“你虽第一次到老夫这里来,但老夫可不是寡闻之人。你既然来了,不若陪老夫饮上几杯?”

    殷清风见武士彟愈发的客气,他还真摸不清脉络,只好先顺着他的意思来,大不了见招拆招呗。

    因为已经过了晚饭的时候,仆人摆上来的除了各种肉脯就是各种点心。

    武士彟夹起两片放到殷清风盘子里,“来来,尝尝这豹肉如何。可有你那滋味楼做得可口?”

    殷清风心中一凛。

    滋味楼明面上是李伏威的产业,现在武士彟直接点破,就意味深长了。他虽然没想着要始终隐瞒,但知道是一回事儿,当面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儿。

    武士彟将自己的底细早摸清楚了也不奇怪,但为什么要当面说破呢?难道自己在算计他的同时,他也在算计自己?

    不喜欢被动的殷清风,在敷衍了几句之后,从怀里掏出几张纸递了过去,“小子有幸被信翁召见,特准备一份薄礼,还请信翁笑纳。”

    武士彟笑呵呵的接了过去。

    不由得他不得意。他短短两句话,便点破了殷清风是仙居坊和滋味楼主人的身份,就是想着让殷清风乱手脚。

    殷清风这个年纪就能创下这两个日进万金的产业,经商多年的他在确认消息好久之后,才恢复了平静。今日不管殷清风来访的目的是什么,他都要从一开始就得将主动权抓在手里。

    现在殷清风沉不住气,开席没多久便露出来意,在他看来殷清风的确还幼稚了一些。

    武士彟暗中得意,又不以为意的接过那张纸。当看到抬头的那几个字的时候,笑容就凝固了。“桑葚酒的制作方法”的八个大字刺得他双眼生疼。

    桑葚在汉朝的时候就是皇室御用的补品,但桑葚酒的制作,要等到宋明的时期。

    殷清风要与武士彟合作很多内容,但想要打动他就得有让对方瞧上眼的东西。给他一座金山银山,早晚又挖空的那一天。但只要武士彟掌握了桑葚酒的制作方法,哪怕他一斤酒卖两文钱,就他那么大的桑园,每年光卖酒就得多少钱?

    若武士彟在这座真正挖不光的金山面前还能淡定的话,殷清风现在就去自挂东南枝去。

    殷清风明知道这是一座金山,还会白白的就送去做人情吗?不会!他明面上不是商人,但别说赔钱的买卖他不做,就连挣钱少的买卖都不做,更何况连谈判都没谈就送出去一座金山呢。

    桑葚酒是一种果酒。土法酿制果酒的流程基本是相似的,一旦掌握了其中一种水果的酿制方法,其他的就简单了。但武士彟反复看了几遍,才算是确定他手里的那张纸上真的是座金山。

    刚才还自认为掌握了节奏的武士彟,现在努力的控制自己。从狂喜中清醒的那一刻起,他便知道接下来的谈话恐怕要很艰难。

    “敢问,这桑葚酒的制作秘方,殷小郎君可是要送与老夫?”

    武士彟将桑葚酒的制作方法称为秘方也不为过。他至所以这么说,就要从酿酒的原料分类说起。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一千年前的宋代,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

    除了黄酒与白酒,还有魏晋时期被称为清酒的米酒、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的啤酒和汉代传入中国的葡萄酒。

    其中,白酒、黄酒和米酒的原料来自五谷,而葡萄酒的原料属于水果类。所以,酒的分类因原料不同而分为:粮食酒和果酒。

    国人首创了粮食酒,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和古埃及人首创了果酒。

    虽然果酒之一的葡萄酒在汉代就传入中国,但国人主要研究和喜爱的对象还是粮食酒。对于果酒,国人还是保持着单纯的拿来主义,既不主动改进也不主动研发其他水果来酿酒。

    相比果酒,粮食酒的原料要占用口粮。在吃不饱的年代和酿酒工艺不发达的古代,每一斤酒都意味着一个成年人一天的口粮。

    殷清风之前改进了种植方法,解决目前三千万人口吃饱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谁敢保证当人口达到三亿人、六亿人时,用来酿酒的粮食不会占用口粮的份额?

    用水果酿酒,其中的酒精含量,最高的也只有十四五度,而粮食酒达到七十度也不稀奇。

    用水果酿酒,既不占用口粮,还能增加植被面积、保持水土、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就业问题。

    武士彟手里有五十亿棵的桑树,每一棵树哪怕只能酿出两斤酒,每斤酒卖十文钱,他一年的收益就是一亿贯。

    一亿贯是啥概念?

    按照一斗米只卖十文钱,一贯就可以买一百斗米。十斗为一石。唐代的一石约为五十九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三元一斤计算,一贯铜钱就相当于三千五百块软妹币。那一亿贯自然就相当于三千五百亿的软妹币喽。

    比尔盖茨折腾这么多年,也不过六七千亿的家产,理论上武士彟只要卖上两年酒就能达到这个数字。

    当然,殷清风不可能一点好处不占的就白白便宜了武士彟。仙居坊和滋味楼开业这么久了还没赚到一千万贯呢,正好利用老武童鞋这只鸡生点儿蛋,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但制作方法都交出去了,武士彟肯答应殷清风的条件吗?

第143章 应国公府(三)() 
殷清风拱了拱手道:“不知信翁可否满意。”

    武士彟很想说他非常非常非常满意,但殷清风初次与他见面,便送上可让武氏家族成为顶级世家的机缘,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古怪,必须得问清楚,否则,这“薄礼”他还真不敢收。

    若殷清风只是殷峤的庶孙,别说这样的秘方,就是再珍贵十倍,他也不会犹豫的。但对方是当今太子的郎子,他就不得不慎重再慎重了。

    圣人的三个子嗣为了夺嫡之事而势同水火,在长安城那些权贵中间并不是什么秘密。建成太子理政多年,又联合执掌军权的齐王元吉,优势要比征战在外的秦王明显多上很多。

    权贵们大多不看好秦王,也不希望秦王夺嫡成功。

    永嘉之乱以后,这世间就不缺少杀戮与流血。无论庶民还是世家勋贵,都厌倦了这种动荡不安朝不保夕的生活。

    本以为文帝在灭掉南陈之后,能建起一个长治久安的大隋王朝。可谁曾想到,已经初显盛世的杨隋竟然在四十年间再次风云变幻。

    从王薄在山东起事,到武德帝再次统一江山,虽然只是短短的十余年时间,但人丁骤减、百业凋敝,赤县神州被折腾得只剩下最后一丝元气了。

    此等情况下,李唐竟然还有夺嫡的隐患,让世人如何不寒心?秦王是不是第二个杨广?李唐会不会是下一个杨隋?未来李唐将走向何方?这些问题,像乌云一般压在某些人的心间。

    但诡异的是,正月间齐王元吉莫名身亡。还不等纷纷猜疑被理清,秦王又奏自解天策府。

    若是在此之前没有齐王身死的事情出现,或许长安城中会一片欢呼。但有心人都知道,这将是另外一场博弈的开始。

    但随着许敬宗、褚遂良、张亮和侯君集等人的倒戈,许多人认为秦王的大势已去,这其中也包括他。

    就在人们私底下纷纷庆幸朝政安稳的时候,太子谋反的消息,震惊了长安城、震惊了李唐江山的每一个角落。

    等人们冷静下来,所有人的眼光都投向了一直不被看好的秦王的身上。虽然没人知道这一切是不是他主导的,但没人不被这个结局而感到颤栗。

    知情者闭口不言,不知情者妄加猜测。但最终的胜利者是谁,已经毫无疑问了。

    世人原先对秦王的印象是,战功卓著但不善于谋略,更没治理朝政的能力。即使去年秦王献上农事革新之策,人们依然没有改变这种印象。

    就在建成太子被定下谋反之罪后,关于秦王是铜钱改制和成立银行两策的进奏者的消息,从圣人和裴监的口中传出。

    世人不在意谁是下一任圣人,大多数人只是不希望秦王是下一个杨广而已。这个消息传出来后,说是人心大定也不为过。心中对秦王被立为太子,再也没有抵触的情绪了。

    秦王成为太子,现在他对面的殷清风也由王婿变成未来的帝婿,身份陡升百倍。

    八个月之前,他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庶子,为何会被赐婚,长安城中众说纷纭。但秦王能成为太子,没人会怀疑现在这位太子断人的眼光。也就是说,其子不可小窥。

    既然不可小窥,他现在“送”上可让武氏百代富贵的秘方,到底要如何处理呢?

    心中并无半丝喜悦的武士彟谨慎的说道:“老夫恐怕无福消受小郎君的薄礼。”

    “咦这孩子被吓住了?”

    殷清风暗中嘬了嘬牙花子,这武胖子没鬼迷心窍可是不好办啊。不过。。。也正好和他谈谈条件。甚至,可以多占点便宜也说不定呢。

    “小子有几件事想求得信翁的帮助。”

    武士彟稍微放下心来。既然对方是有所求的,而不是无事献殷勤,那就好办了。但。。。能用这么大的利益去交换的,这个忙恐怕不会是那么好帮的。

    他再度谨慎的问道:“不知老夫能为小郎君做些什么?”

    殷清风从怀中掏出一个口袋,然后倾倒在木案上。他拿起一节竹管,对武士彟说道:“信翁是工部尚书,小子需要大量的铁制或铜制的这种形状的管子,只好求到信翁的门下了。”

    武士彟拿捏不清用铁或铜做出这种管子的难度有多大,但工部里有众多全大唐顶级的工匠,实在不行,重赏之下也必能让他满意。

    武士彟接过竹管,说道:“些许小事,老夫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