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蜀汉再起-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工作,啥?老朽耳背,没太听清,请阁下重讲一遍……

    所谓的出工不出力,活生生的冗官恐怕便是王某人这样当的,此刻,王谋也竖起耳朵听,毕竟整日昏昏欲睡的生活也难免太单调的,朝堂上的风闻好歹算不错的趣闻轶事。

    “诸卿,诸位,大家一定好奇……”刘永提着天子剑,绕开台阶上横九竖九排列的大红宫烛,走下台阶,来到大殿中,走到群臣当中。

    刘永一步一步走来,犀利的目光从群臣面上扫过,“那王山,好好的平阳亭侯不做,为什么非要寻死觅活呢?答案是……他怕了!这……很好笑,不是吗?他连死都不怕却害怕其他东西……”

    “而那种东西叫作……王法!”

    “是!王山不怕死,”刘永猛一点头,像似自言自语,“但他害怕枉死!他害怕自己不光白白死去,丢掉爵位,还担心牵扯出身后一大批……能在其死后……照顾他遗孀子嗣的人!”

    “陛下,广汉之事,王山固然难辞其咎,但……”

    诸葛亮愁眉一拧,他算看出来了,刘永唱这出……无非是想借题发作!

    对于刘永在广汉的事情上一直纠缠不放,诸葛亮渐渐有些恼火了,自从刘备驾崩后,他力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一直努力的维持蜀汉朝廷方方面面的平衡,至少是表面上的平衡,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为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开展北伐,光复大业,原本一切都处于他的掌控中,国家的车轮按照预定的轨道滚滚向前……可随着孝怀皇帝驾崩,今上继位等一系列变故,他发现……局势不再明朗,而且有种滑向未知方向的趋势……

    “丞相!朕有一言,公请敬听!”刘永果断掐掉诸葛亮的话头,“广汉郡,因爆发张慕之乱、揭露出广汉编民减少一半这样的骇闻!”

    “王山只能算死有余辜!朕不是傻瓜!也请不要视天下人为无物!”刘永走到自己丞相面前,直视他的眼睛,“广汉的事,单凭一个王山是做不出来那样胆大包天的混账事的!”

    直面神情清澈、平静的诸葛亮,站在这位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的存在面前,刘有些不忍……但,也仅仅只是不忍!

    两世为人的他,已过了少不谙事的年纪,有时候……一位的妥协和纵容也是一种伤害!

    还是让这位冠绝千古、流芳百世的丞相回归丞相的定位吧……

    于是,刘永沉默有顷,轻轻吐出一句话:“王山之父王连是您举荐于烈祖的吧?丞相,您……让朕很失望。”

    丢下一句话,不顾神色大变的诸葛亮,刘永霍然转身,大步登上御座,发号施令道:“其令:王山,国之贵臣却不自爱,勾结豪强侵吞土地,罪不容赦。夺爵!妻女被籍没入官府!”

    “再令有司拟谥号曰荒,平阳荒侯!”

    谥法,外内从乱曰荒,家不治,官不治。

    “陛下,”眼瞧王连子孙落得如此下场,同为功勋旧臣,赵云于心不忍,急切出班劝谏:“陛下,王文仪毕竟有大功于国家,恳请陛下与昭烈皇帝与丞相存留些颜面吧……”

    “将军的高义朕从未怀疑,但……朕如果对这样的蠹虫贼子仁慈,那才是对皇父和丞相、江山社稷以及天下苍生最大的亵渎!”

    还有一句皮里阳秋之言刘永藏在心里,没有诛王山三族,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将军勿复再言。”打住赵云的劝谏,刘永又喝问一声:“卫尉来了吗?!”

    刘琰大声回答,出班行礼:“微臣在此!”

    “以卿兼任御史中丞,掌纠弹百官之事,令你即刻率益州府刑曹官员前去缉捕典司盐校尉杜祺、巴西太守刘干,下狱!”

    御史中丞,御史大夫贰官(副官,秩比千石)。

    刘琰闻令,瞥了眼面色铁青、不发一言的丞相,双目精芒一闪,轰然领命:“谨诺!”

    而后刘琰躬身后退几步,霍地转身,快步出了议殿。

    群臣则倒在一片惊呼中——朝廷未有御史大夫,没建御史大夫衙署,陛下却任命了一位御史中丞!

    而刘永却在感叹……刘琰……果然是个二五仔!

    刘琰,从豫州起追随自己便宜老爹的元勋,风流名士,擅长谈论,战斗力王者水平的嘴炮,一手辩论打遍天下鲜有敌手。老爹死后,诸葛亮任命他为后将军、卫尉,高官厚禄、位列九卿,就冲这待遇,他还不得感恩肺腑,甘为犬马。

    可事实是,刘永只抛出个颇有实权的御史中丞丢在他面前,他的狗尾巴就摇晃起来,他不仅要高官……还想掌大权呢!

    这也……正成了刘永选择他的原由,如果刘琰不是二五仔、墙头草,那又怎么会乖乖听刘永的话呢!

    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权谋,这便是了!

    玩政治、权力的人,没有单纯的好人、坏人,不存在非黑即白的区分,衡量、评价一切的唯有怎样将自己的政治利益最大化。只不过有的人昧良心、无所不用其极的为自己捞政治资本,那是政客,他叫汪精卫;还有的人心仍是红的,谋夺大权后不仅尊耀自己,还担心着国家、害怕百姓、泥腿子们吃不起饭造反,那是政治家,他叫李世民……

    所以,什么“心忧天下”、“心怀黎庶”、“俯首甘为孺子牛”、“为XX服务”,信了你的鬼!

    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发展到官方连嘴上的口号都舍不得喊一喊的境地了…………那……我们的社会会沦落到何种悲惨地步。

    ***********************

    司盐校尉衙署

    当皇帝、重臣聚集在议殿议事的时候,现任司盐校尉刘祺正在公房中焦急地转来转去。

    王山自缢前,托家仆快马送信告诉他东窗事发的消息,当得报这一无异于睛天霹雳的消息时,杜祺差点昏了过去!

    醒来后,如丧考妣,再也不复往日掌控盐铁专利的主官的止高气昂……

    虽然王山以死谢罪了,免于刑讯、没有透露更多相关内幕,但……自己的事情自己知,裤裆里全是屎,隔着老远都能闻着味儿……

    “唉!”深深叹口气,杜祺解下腰带上的青色绶带,将那方刻有“司盐校尉”四篆字的银质官印托在掌中端详,眼中流出满满的贪婪和留恋。

    在这个盐铁稀缺和官营的年代,盐铁衙门就是暴利行业,这些年杜祺没怎有贪墨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富得流油了,同为当年王公门下吏,他还很够义气,虽然吕义、刘干已经不在司盐衙署任职了,他还是将每年的进献、分红按例送到那二位府上。

    可吕义那小子还假装清高,坚持不受,难怪自己和、刘干都混到了两千石,他吕义还在县令位置上打转儿。

    “唉!!”又深深叹口气,杜祺将如青丝般的青绶搭在脖子上,王山其父王连的后台是丞相,尚且免不了一死,他这个背靠王连大树的家伙还能苟活?

    不如……像王山一样自杀谢罪吧……

    这样,好歹还能保住家小……

第三十一章 李严的考量() 
PS:杜琼的长子是我杜撰的,突然发现他和司盐校尉杜祺撞名了……好尴尬(大家看书都没发现吗)……我已经将杜琼的长子改名杜祛,前面章节中的杜祺亦改为杜祛。

    ·

    ·

    ·

    ·

    ***************************

    正当杜祺纠结是否自行了断时,公房外突然传来一阵吵闹。

    “喂,喂,你们哪个衙署的?这里可是司盐校尉衙署,不容擅闯!”

    心情烦躁的杜祺听见外间的喧哗,整理一下官服、印绶,准备去瞧瞧哪个不开眼的家伙敢在自己的地盘上撒野。

    上回,不是连边镇大将,广武都督廖化回京讨要钱粮都被他关在门外晾了两个时辰吗,他倒要看看,今日是谁吃了豹子胆,敢在这里闹事!

    可转瞬之间,杜祺又开始担惊受怕起来,难道,莫非是……

    走出几步,杜祺还未跨出房门,一道高大俊朗的身影已经闪入房内。

    杜祺看清来人,一头雾水,疑惑道:“刘公,您今天来这是……有何贵干呀?”

    刘琰则根本没搭理他,冷着脸,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天子有令:司盐校尉杜祺,坐广汉事,褫夺官职,下狱!”

    什么!!

    杜祺听完骇然变色,面如死灰,并且……到这时他才发现刘琰的身后竟然还跟了黑压压一大群持械狱吏……

    而下一刻,这些如狼似虎的狱吏便一齐冲上来,抢走杜祺的印绶,熟稔地剥掉他穿戴整齐的官服,把他羁押起来。

    “刘公!刘公!这是何意呀?”杜祺拼命挣扎,眼中折射出惊恐,一个劲儿地朝刘琰使眼色。

    可刘琰看着杜祺犯事被捕,并且还是亲自带人扒了这位两千石要职大员的官位,心里早生出一种异样的快感。

    这便是……权力啊!

    定人生死,夺人前途。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执掌生杀大权。

    背起手,刘琰靠近杜祺,得意洋洋道:“知道眼下杜大人有许多心里话要吐露,不过,不急。大人……还是留着口舌……到狱中去同奸猾的狱吏长谈吧!”

    讲完这句,刘琰一甩衣袖,厉声喝道:“带走!”

    就这样,这一天,在司盐校尉衙署的大小官佐目睹下,往日不可一世、气焰嚣张的一把手杜祺被剥去所有尊严,宛如猪狗一样被拖出衙署大门……

    所谓的官,扒了那身皮,也就什么都不是了。

    **********************************

    蜀郡,广都县

    一身布衣布履的家仆来到李严的马车前,轻敲车窗,用洪亮的声音喊道:“家上,咱们已经到达广都县,过了锦江和金马河,就进入成I都县境内了。”

    成I都县,没错,蜀郡成I都县!

    虽然成I都实质是当今蜀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全国性大都市,但……官方的态度是天子暂幸成I都日后仍会还都雒阳(汉为火德,光武定都洛阳时改“三点水”为“各”,是为雒阳。曹魏建立,复称洛阳)。

    是故,魏建都洛阳,洛阳所在河南郡改称河南尹。

    而,成I都隶属于的蜀郡仍称郡,长官仍为太守。

    家仆禀明行程后,过了小会儿,李严才开启车窗,探出头来——发现天色尚早,离太阳落山还有一个多时辰。

    又左右瞧瞧那一望无垠的千里平原,果然再也看不见江州(重庆)起伏延绵、重峦叠嶂的山峰。

    “今日就走到这儿吧,留宿驿馆一夜,明日再说。”李严讲完这句,合上车窗,又传出句话:“不要惊扰地方,不用前来拜谒,来了我也不见。”

    虽然李严已经关上车窗,看不见自己的动作,可这位李氏家仆还是恭恭敬敬地躬身,答道:“诺,遵命。”

    坐在自己的车厢中,李严轻轻摩挲手中的玉圭,细细回想自己离开江州后的安排是否合理。

    李严这个人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个习惯,事后喜欢回想自己做过的安排有无缺漏。

    他于江州启程返回成I都,将军队交由儿子李由统帅,再发函至永安,令征西将军陈到节制右军,统摄东方军事。

    对于自己的搭档,李陈配中的陈叔至,李严还是很有信心滴。

    这个陈到呀,是当初烈祖在豫州时招募的小弟、从龙之士,一直统帅白毦精兵护卫烈祖左右、负责内卫工作,从无纰漏。烈祖驾崩后才外放永安,戍守东藩。

    让他暂替自己,巴地应当安稳无虞。

    是夜,李严留宿广都县内的华阳驿

    驿馆的一间居室内,李严一身单薄内衣,坐于榻上,正将双脚泡在温热的脚盆里,一天的舟车劳顿后舒舒服服地泡一个热水脚无疑能极大程度缓解疲劳。

    梆梆梆……

    伴随三声不急不缓的敲门声,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在房间外响起:“李公,安寝了吗?杜祛求见!”

    听见杜祛的声音,李严递给一旁伺候的李安一记眼神,李安手中的抹布立刻送了上去。

    “请君稍待。”三下五除二抹干净脚,然后穿上木屐,李严才让杜祛推门进来。

    两人叙礼毕,杜祛开口:“李公,在下想……今晚在广都歇一夜,明日拂晓便动身启程吧,还是尽早达到成I都为好。”

    杜祛跟随李严从江州往返成I都渐渐瞧出不对劲儿了,刚刚启程动身的时候,李严看起来比他还急,不停催促加速,甚至达到一日疾行四百里的地步!

    可到了后来,随着成I都的接近,李严的态度就转变了,变得不慌不忙起来,甚至有种龟速前进的意图。

    这就让杜祛警惕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