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蜀汉再起-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到了后来,随着成I都的接近,李严的态度就转变了,变得不慌不忙起来,甚至有种龟速前进的意图。

    这就让杜祛警惕起来,事到临头……这货该不是怕了,想反水吧!

    面对杜祛的催促,李严表现得很淡然,“这一路风尘仆仆的,杜君是年轻人,尚不觉得,但某已经步入中年,身子骨比不得从前,还是慢点好呀。”

    “毕竟,”李严笑了笑,皮笑肉不笑的那种,“杜君恐怕也不愿见到我病倒在路途上,不能入京辅弼陛下吧。”

    老滑头!

    杜祛心中暗骂一声,李严这是在明目张胆地威胁自己!

    见和皇帝同样年轻的杜祛吃瘪,李严才真正的笑了笑,满意的笑。

    在这成I都郊县磨磨蹭蹭,当然是李严的主意,他这么做,也自然是有深意的。

    皇帝你真以为扔出个见不到摸不着的御史大夫,我就要屁颠屁颠地赶回来,为你站台,替你去扛上诸葛亮?

    开玩笑!我又不是三岁小孩,你说星星我就会相信那是星星?

    话说……他李严率军都督江州,节制驻军永安的征西将军陈到,辐射巴地(四川东北部、重庆),主要防患东边长江中下游的东吴。

    但自从建兴元年始,吴蜀重新议和、约定盟约,东边军事压力持续下降,国家把军事战略重心重新转向北边,于是李严所统辖的右军各军数次被抽调北上或划归中军,如今被挖得只剩下两万余人。

    其中一半的军队还是白毦军,那群南中,雨林瘴气之地冲出来的蛮子除了陈到不认别人,所以李严真正能随心所欲调动的部队只剩下了本部一万人马。

    眼看这江州督混得越来越惨,李严的也在琢磨,怎么重回中枢、走上人生巅峰——他才中年,还不想这么早泯然众人呢。

    这不,刚想打瞌睡,刘永的枕头便递到了身前,真是一拍即合呀!

    但是……你想和土豪做朋友,还要看看土豪愿不愿意带你玩呢!

    他在路程上逗留,为的就是遣人打探刘永近来的作为,看看刘永是否有能力帮助他上位,别是个绣花枕头、猪队友的存在,到时非但不能扶自己上位,还把自己拉下马。

    “好了,天色也晚了,杜君请回房歇息吧,明日可睡个懒觉。至于何时动身启程,到时我会差人通知阁下。”李严从榻上起身,做了个送客的手势。

    他没有说谎,一天的颠簸下来,他也确实疲倦了。

    杜祛无奈,只得行礼告辞:“如此,祛打扰了,李公晚安。”

    “杜君慢走!”一句慢走,李严又对李安讲:“你,替我送送杜君。”

    ************************

    广汉郡,雒县

    胡济十几匹快马,逼近雒县城郭后,速度渐渐缓下来。

    望着越来越清晰的雒城的高大坚固的城墙,胡济不由回忆起一些前事来。

    当年,昭烈帝入蜀之战,张任、刘遁可是率军在这里阻挡达期年(“期”音发“ji、一声”,意满一年),连一代名士庞统也在这里督战时中流矢而死,可见当年战况之激烈。

    不过,时间能抚平一切创伤,当胡济打马到雒城城下时,城墙上已不见了当年战火硝烟的痕迹——显然,那场大战之后,雒县的城墙重修甚至重筑过……

第三十二章 广汉郡的郡官们() 
而当年那个死宁不降的张任,被斩首后就埋在城门旁的雁桥边。

    感怀了一下陈年旧事,胡济收拾心情入城。

    他扬鞭打马,朝城门骑去,并对随从亲兵高喊道:“随吾来!”

    广汉郡太守衙署

    此刻,公堂之上,广汉郡的四位巨头正跪坐议事。

    议事,议什么事?当然不是公事,而是……广汉之事!

    太守马齐正坐主位上,他支起上身,略往前探,神情苦涩,似哭非哭道:“祸事矣,祸事矣!”说着,把两手朝前一摊,哀求着问:“在坐滚滚诸公,难道各位不愿想点办法出来吗?”

    郡守,秦官,掌一郡之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和军事等,汉时郡守辖地幅员缩水,于景帝中元二年改称太守。

    西汉之时,太守、郡丞、都尉并为一郡之三巨头。

    后来王莽篡逆,光武震怒,再建炎汉。省(取消)天下内地郡国都尉、中尉,将主管各郡国军事的都尉职权并入太守。是故三足鼎立变成了两强之争。

    按说太守兼并了都尉职权,本就是一把手的太守势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马齐却苦闷不已,缘何自己这太守当得如此窝囊、憋屈?

    想当年王连出任广汉太守,他便是郡丞,王连那厮是个能力与野心兼具的狠厉角色。作为佐官,他压根儿没想过和王山扳扳腕子,在王连面前从来是低声下气,称必卑职如何如何、言毕恭问府君上意。

    可即便是这样,还是难逃王连的魔掌,时不时地要被一把手拉出来敲打一番,替他刷波声望。

    终于,苦日子熬到了头,挨到王连荣升至朝廷任屯骑校尉,然后空降下来一个姚伷任太守。

    可这个姚伷在任不久便调走了,临了,这货可能感觉平日这个老实巴交的二把手还不错,善心一发,顺便抬了一手——举荐郡丞马齐接任太守。

    就这样,怀揣着复杂和忐忑的心情等待了两月之久后,朝廷的任免文书下达——拜马齐广汉郡太守。与此一同下达的任免还有拜周巨为广汉郡丞。

    多年媳妇熬成婆,马齐新官上任……心情激动自不许说,大有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架势,正巧碰上丞相府下发文告,征调各郡钱粮、兵员,朝廷给广汉郡下发的指标是兵员五千、粮四十万斛。

    可新官上任三把火、急切证明自己的马齐给各县通报的数额是兵员七千、粮五十六万斛,比原额整整追加了四层!

    并且,为了保证人、粮能悉数征齐,他将广汉十一县分成若干部,分派给督邮、各曹掾史、心腹佐吏、勒令他们下至各县、乡、亭,监督那些县令、游徼、三老、啬夫和有秩征发兵员,征收钱粮。

    可昔的是……他忘了,忘记此时的广汉郡已非四五年前……那个编民高达四万户时的大郡了!

    将担子压在苦哈哈、穷困百姓身上,注定不会有想要的结果。游缴、县卒甚至已经开展武力征税,可征收上来的兵员、钱粮离那根红线仍差一大截,而马齐自己划的线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于是,按照正常思维,马齐就把目光转到了郡中的豪强大族身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南部督邮被人打断四肢,扔在了新都县乡下的荒郊野外,幸而被猎户看见,救得一条性命后让人抬着来告诉马齐:不才失足掉下山崖不幸残废,不能再替马公奔走,公自珍重;而那些他自主征辟的佐吏、掾史,更是在各县连续失踪了二十七名!

    他们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再没传出半点消息,而后一夜之间……其余他征辟的佐吏、掾史们争先恐后地辞职、做鸟兽散,身为堂堂一郡太守、两千石大臣,他马齐麾下竟然演变成无人可用的悲凉局面!

    也是从那时起,马齐明白了广汉是谁的天下……

    兵资达不到朝廷下发的指标,又慑于广汉豪强地主的威势,马齐心灰意冷,准备自己免了自己,回家种田去。

    可不曾想,在限期的最后几日,郡丞周巨不动声响地将五千兵员、四十万斛粮食征齐了!

    而且,那货还耀武扬威地跑到马齐面前,揶揄道:“府君,朝廷要求您办的事下官给您办齐了,您可得好好感谢一下卑职才是。”

    当场

    马齐瞧了一眼盛气凌人的周巨,明白——周巨已成了广汉地主豪强在官府中的代言人,他这个广汉郡的一把手……被架空了!

    ……………………

    眼瞧马齐惊慌失措,乱了阵脚,郡丞周巨忍不住横眉怒视,更兼低声呵斥道:“慌什么!这不正想办法嘛!”

    遭周巨长年的以下欺上,马齐主官的威严早就丧失殆尽,经此暴喝,畏畏缩缩、不敢开腔起来。

    周巨眼见马齐不敢聒噪了,冷哼一声,转头同南部督邮程无伤、北部督邮王贤交换一计眼色,三人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而后周巨又回对马齐,阴恻恻道:“府君,当年王连为广汉太守时,王连手下的官吏中可没有我们三人呢。”

    “周巨,你什么意思?”马齐虽然是个软蛋,但却不是白痴,立刻就听出了周巨的言外之意。“你是想推本官出去当替罪羊?!”

    “明白地告诉你们!本官要是倒了,你们一个也跑不脱!”说着,马齐言辞激烈起来,“程无伤、王贤,你们两个当时是没做广汉吏,可你们两个本就是广汉的豪强,当初那场盛宴也没少吃吧!”

    “还有你!”马齐又指着周巨反诘道:“你以为你就干净了?要是没你继承王连的衣钵,做广汉豪强地主的保护伞,曹无伤那两个蠢材能当上督邮?”

    “做他们的春秋白日梦去吧!”

    马齐一言既出,曹无伤三人面上都不好看。

    周巨更是低声暗骂:“哼!这个怂包,关系身家性命时,倒是硬气起来了!”

    “府君,您当时只添为郡丞,郡中事无巨细决皆于王连,您也只是执行上意而矣。本身罪责就不深重呀。”马齐心里不爽,可还是收拾心情与周巨周旋。

    “这本官当然知道,可王连、王山死了,当时郡中职衔最高的就只剩下我,这朝廷还能不拿我出来做文章、平息众怒!”

    周巨眼神闪烁几下,捉摸不定的目光从在坐三人脸上游走一圈,才悠悠道:“那如果广汉的编民没少八万呢,只仅仅少了一两人呢?”

    “怎么可能!去岁上计的册表已经如实记录啦!”

    周巨语速飞快,“那是去岁十二月的情况,眼下马上进入八月份,可是过了八个多月,一切截然不同,心系国家的您就不会追讨大部分编民回来吗?!”

    望着眼珠凸起、神情狰狞的周巨,马齐心里一怔,傻傻问道:“可我没有啊,而且一核实郡府的卷宗便露馅啦。”

    “我的府君呐,您是真傻还是假傻呀,有咱们帮你背书,想让上面来的人看到多少编民就能看到多少编民!”周巨讲到此,又冷笑两声,“而卷宗,那上面的数字……您不会改吗!!”

    呼~

    马齐不禁暴吸一口冷气,面上的表情急剧变幻,先是从怀疑,转换成震惊,后又从震惊转到恍然大悟,最后竟然喜笑颜开起来。

    他终于竖起大拇指,赞叹道:“高,实在是高!”

    *****************************************

    蜀郡,广都县

    远处,杜祛一脸不忿地注视着蹲在田坎上和三老唠家常的公卿大臣李严,只觉得这货在故意拖延时间。

    三老,掌教化的乡官。

    “长者,今年庄稼长势如何呀!”李严笑呵呵地问着旁边黄发台背的老者

    虽说他下令不许惊扰地方,可他那豪华高大的马车、孔武有力的武士怎么可能不惊动乡下的三老、游徼。

    他们一众前来拜谒,肯定还是要接见的嘛,这就是所谓“嘴上说着不要,身体还是挺诚实的嘛”。况且,这可是装“亲民”逼的绝佳机会,千万不能放过。

    不过,

    也幸好……这是在成I都郊县,乡里亭里的基层官员们对于大人物——没吃过猪肉还见过猪跑。能心平气和地同大人物讲上几句,要是放在偏远郡县,那还不得战战兢兢、连舌头都伸不直!

    “回李公,今年年景不好,地里收层只有往年七层不到。”乡三老中的最老者答道。

第三十三章 身处历史关头,刘永和诸葛亮的对话(一)() 
“今年稻子开花的时候,正巧碰上艳阳天,花都晒蔫了。”老人神情一黯,有点伤感。

    李严点点头,附和一句,“年岁不好,可苦了百姓。”话毕,转头又问一句:“长者高寿啊?”

    这最老的三老咧嘴一笑,颇为自豪地答道:“老朽生于桓帝永寿二年,那一年是丙申年,因此老朽至今已经七十有六啦。”

    “长者果然年高德韶啊!”李严也跟笑着,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

    此时,家仆李安踩着水草爬上田坎,凑到李严身后,翕动嘴唇,附耳讲了几句。

    待李安讲完,李严嘴角牵起一个不易察觉的弧度,从蹲着的姿势站起来,整理一下衣衫,对环侍在旁的三老、啬夫拱拱手,“溽暑难当,诸位还是返家纳凉吧,严也要再次启程,前往成I都了。”

    听李严这么说,华阳乡的三老、啬夫当即向他行礼告辞:“我等拜别李公!”

    “去通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