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探秘-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济于事。由此可见,“书未成”只是一个幌子而已,绝不能把它当真,否则将误入歧途。

    如果说八十回是完稿而非残稿的事实,在这个批语中已隐约可见,那么脂砚斋接下来的批语会让你更加确信这一点。

    (2)、脂砚斋写在第一回的另一条批语,同样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这个信息就是整个故事用“中秋诗”开头,又用“中秋诗”收尾,“三秋”成了头和尾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条批语是这样写的:

    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

    它的意思是说,故事的重点虽然写的是“三春”,但在文章布局上“三秋”却是关键,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明确点出了以“中秋诗”头尾相贯的创作思路。如果我们拿这个标准来衡量八十回,就会发现它恰恰是一个“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的完整架构。(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32章 、《红楼梦》八十回钞本未完成之谜(5)() 
中秋诗在书中只出现过两次,一次出现在第一回,另一次出现在第七十六回,正好一头一尾,恰如脂批所说“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

    第一回的中秋诗是“对月寓怀”,第七十六回的中秋诗是“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前者是贾雨村和甄士隐在中秋夜相聚时,面对天上的一轮皓月,贾雨村有感而发。后者是林黛玉和史湘云在寂寞的中秋之夜,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所谓“即景”指的是凹晶馆的夜景,书中对这个地方的描述是:“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静”。很显然,贾雨村吟诵的是天上之月,林黛玉和史湘云吟诵的是水中之月,二者上下呼应,头尾相贯,形成了月与月的对应。

    贾雨村的诗直抒胸臆,大气磅礴,令人神往,如“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黛玉和湘云的诗却委婉含蓄,带着浓浓的悲凉之气和哀怨之声,如“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然而,这首诗经过妙玉的补续之后,呈现出了另一番景象,有了曙光初显,黑夜将尽的欢悦,如“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这就说明,面对这轮明月,诗人有悲凉,有哀怨,但更有期待和希望。

    中秋之月是书的象征,它除了具有赏心悦目,光彩照人的特点外,更有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恢宏气势。如果把这两首诗作一比较的话,你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不易察觉的对应性,而这种对应恰恰反映了这部作品真假相对,虚实相对的结构特征。这种对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前者出自贾雨村之口,后者出自女儿之口,形成了真假对应。第二,前者带着“不幸之中又大幸”的侥幸之心,后者怀有更残漏尽,曙光初现的期待之情,体现了书的创作始于侥幸,终于期待的背景;第三,贾雨村吟诵的是天上之月,以虚对实;女儿吟诵的是水中之月,以实对虚。两个月亮交相辉映,体现了故事虚之实之,实之虚之,平仄相对,错落有致的表现手法;第四,前者言简意赅,点到为止,后者长篇大论,娓娓道来,形成了前紧后松,前简后详的对应。第五,前者以“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收结,热情奔放,大气磅礴。后者以“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彻旦休云倦,煮茶更细论”收结,深沉内敛,韵味无穷。第六,前面的吟诵者最终踏入红尘,步入仕途,成了世俗界的佼佼者;后面的吟诵者则归入空门,与寂寞和相思为伴,成了名副其实的“槛外人”。这两种不同归宿,预示了这部作品的两种前途,两种命运,两种结局。

    可见,前后两首中秋诗,一起一收,真假相对,虚实相对,头尾照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这足以说明八十回是一个构思严谨的完整体系。

    (3)、脂砚斋关于过生日的论述,又从另一个侧面透露了文章整体布局的玄机。

    作者对于书中人物过生日的描述,或简或繁,或轻或重,各尽其妙。而脂砚斋在四十三回中的一段概括性评述,则向我们透露了生日在文章结构方面的妙用。他说:

    看他写与宝钗作生日后,又偏写与凤姐作生日。阿凤何人也,岂不为彼之华诞大用一回笔墨哉?只是亏他如何想来,特写于宝钗之后,较姊妹胜而有馀;于贾母之前,较诸父母相去不远。一部书中,若一个一个只管写过生日,复成何文哉?故起用宝钗,盛用阿凤,终用贾母,各有妙文,各有妙景。余者诸人,或一笔不写,或偶因一语带过,或丰或简,其情当理合,不表可知,其必谆谆死笔,按数而写众人之生日哉?迥不犯宝钗。

    这个批语表明,书中正儿八经过生日的只有三个人,而这三人的生日当中就暗藏文章结构的玄机。所谓“起用宝钗,盛用阿凤,终用贾母”,指三人的生日被分别安排在故事的前段、中段和后段。也就是说,只要贾母的生日一过,故事也就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我们来看看三个人的生日分别出现在哪一回当中。宝钗的生日出现在二十二回,时间是元宵之后的正月二十一。此时她已经跨入将笄之年,也就是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所以贾母特意为她举办了一个生日庆典,以显示对她的重视。阿凤过生日在四十四回,时间是在九月初二这一天,同样是贾母出面筹办,以犒劳其对长辈的孝心和操持家务的辛苦。贾母的生日在七十一回,时间是八月初三,这一年是她的八十大寿,宁荣举府欢庆,把她的生日过得隆重气派。但贾母的生日过后,大观园进入了萧瑟的残秋,万紫千红的春天一去不复返。“三秋”的到来,预示着贾府走向了衰败,也预示着故事进入了尾声。

    我们看到,宝钗、阿凤、贾母的生日分别被放在书的前段、中段和后段,这个布局与脂砚斋的提示完全吻合,这就进一步印证了八十回是完稿的事实。

    (4)、脂砚斋还有一个提示也很重要,这就是“葫芦庙”同样是故事“头”和“尾”的重要标志。

    这个批语写在“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一回中,他说:

    至此了解葫芦庙文字。又伏下千里伏线。

    起用‘葫芦’字样,收用‘葫芦’字样,盖一部书皆系葫芦提之意也,此亦系寓意处。

    所谓“起”就是故事的开始,所谓“收”就是故事的结束。脂砚斋的“起用‘葫芦’字样,收用‘葫芦’字样”,说的是在故事的开始和结尾处,都出现了“葫芦庙”的场景。言外之意,如果你再次见到“葫芦庙”的话,那一定是书的大结局,后面不可能再有《红楼梦》。(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33章 、《红楼梦》八十回钞本未完成之谜(6)() 
我们知道,“葫芦庙”是贾雨村的“出身之地”,他从这里走向红尘,走向仕途,开始了他重振家业的人生之旅。作者之所以把他和“葫芦”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他代表“假”,代表“荒唐”,而“假”和“荒唐”就是“糊涂”的意思。“葫芦庙”和“智通寺”相对应,体现了“假”和“真”的对应,“色”和“空”的对应,“愚蠢”和“智慧”的对应。故事开篇即见“葫芦庙”,除了隐喻“糊涂”外,还有另一种寓意,即:这本书就像一个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外人不知道,除非你能打破这个“闷葫芦”,否则将是一笔永远理不清的糊涂账。所谓“葫芦提”,指的是猜不透的谜。

    你可能会说,在八十回我们连“葫芦”的字样都没见到过,哪来的“葫芦庙”呢?这显然与脂批的提示不符。没错,在八十回确实没有出现“葫芦”字样,但“葫芦”没出现,并不等于“庙”没出现,“庙”还是出现了,只不过它不叫“葫芦庙”,而是叫“天齐庙”。

    第八十回的题目是“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王道士胡诌妒妇方”。故事的前半段讲的是:香菱服侍薛蟠和夏桂花尽心尽力,任劳任怨,结果非但没有得到他们的理解和认可,反而遭到他们的猜疑和妒嫉,致使香菱受尽凌辱和折磨,几乎丢了性命。最后香菱回归宝钗,回归女儿之家,回归属于自己的“洞天福地”。这就叫“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至此彻底摆脱了她“所遇非偶”的不幸命运,开启了全新的生活。故事后半段讲的是:宝玉奉贾母之命到“天齐庙”还愿,并向庙中的住持王道士讨要“妒病方”,想用它来医治夏桂花的醋妒之心。

    事实上,“天齐庙”就是“葫芦庙”,王道士所卖之“药”,就是葫芦里装的那个“药”。为什么说“天齐庙”就是“葫芦庙”呢?因为,“葫芦庙”坐落于“阊门”之内,而“阊门”就是“天门”,所以“葫芦庙”与“天齐庙”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但与“葫芦庙”不同的是,“天齐庙”的住持不是贾雨村,而是王道士。贾雨村此时在哪呢?他已经变成了“泥胎塑像”,成了庙中的一个摆设。这种变化说明什么?说明这座庙成了名副其实的“空门”,没有了“假”的成分,又回归到了“真”家。

    宝玉奉贾母之命前来还愿,所祭拜的正是这座“泥胎塑像”,也就是“假语村言”。为什么呢?所谓“还愿”,就是你曾经祈求的东西如愿以偿,故要前来还愿,以表示对被祈求者的感谢之情。宝玉的还愿,也是前来表达感谢的,他感谢“假话”对“真事”的巨大贡献,感谢“戏”对“史”的鼎立相助,感谢“荒唐言”对“辛酸泪”的成功掩饰。那么,宝玉曾经祈求过这些东西吗?宝玉没有,但甄士隐有,他从“葫芦庙”祈求侥幸,向贾雨村祈求“飞腾”的希望。所以宝玉“天齐庙”还愿,与甄士隐从“葫芦庙”祈愿是因果关系。“还愿”这个举动恰恰说明“侥幸”得以实现,甄士隐“飞腾”的希望也指日可待。

    那么,作为“真”家代表的王道士,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呢?在兜了半天圈子之后,他终于向我们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这个药的名字就叫“疗妒汤”,专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醋妒之心,所以这个方子是“君臣相际,宾客得宜,温凉兼用,贵贱殊方”。也就是说,这个药既适用于君王,也适用于臣子;既适用于高贵者,也适用于卑贱者,是一剂各取所需的良药。当然,作者把自己的作品比作良药,其中包含了治病救人的愿望,也体现了这部作品“治理之书”的性质。

    “葫芦庙”与“天齐庙”前后照应,使得脂砚斋起于“葫芦”收于“葫芦”的布局得到了印证,为八十回是完稿的论点又增添了一个有力证据。从“葫芦”到“天齐”,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循环,它其实经历了从空到色,又从色到空的过程,经历了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大轮回。只有经过这一生死轮回,“真事”才走出了困境,走向了希望,走向了未来。所以,第一回甄士隐的祈福与八十回宝玉的还愿,都是围绕“真事”展开,祈福是好的开始,还愿是好的结果,有了结果,故事自然也该结束了。

    其实,脂砚斋在八十回的回前批,已经透露了八十回即大结局,他说:

    叙桂花妒,用实笔;叙孙家恶,用虚笔。叙宝玉卧病,是省笔;叙宝玉烧香,是停笔。

    所谓“停笔”就是收笔的意思。脂砚斋以此暗示:宝玉烧香还愿是故事的尾声,《红楼梦》到此曲终人散,作者也就此收笔。其实,这个暗示再明确不过,可是没有人把它当回事,以为“停笔”仅指第八十回,与全书无关。(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34章 、《红楼梦》八十回钞本未完成之谜(7)() 
2、书中的暗示

    相对于脂批的提示,作者的提示没有那么直接,那么明确,比较委婉含蓄,很容易被忽略。这些暗示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呢?通过诗词、禅语和灯谜表现出来的,虽没有一定之规,但还是有迹可循。当然,也许还有其它的途径,但笔者发现的仅此三个方面,故而就从这三个方面说起。

    (1)、诗赋的暗示。

    诗社是作者传递信息的一个窗口,八十回是不是完稿在诗词中也有反映,只不过表现手法比较隐蔽罢了,稍不留意就会与之失之交臂。

    比如,史湘云的柳絮词《如梦令》,她以一句“岂是绣绒残吐?”便直接否定了这部作品是拾人牙慧的庸俗之作,紧接着又以“卷起半帘香雾”承认了它没有收结的事实。我们在诗赋中,经常能看到两样东西,这就是“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