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工程师-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当百,此等强军,用汉人的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不将他们浪费在守城消耗中,静待各处如有漏洞,可以将攻入城内的贼军反冲出去。”

    孟乔芳心中大骂,你丫的又躲在后面,把老子的汉军摆出去当替死鬼,明知道守城损耗最多,花言巧语强词夺理编出若干理由不过就是为了保存实力,真当我傻看不出来吗?

    但是他毫无办法,这是惯例,作战时汉军在前旗丁在后,向来如此。

    孟乔芳忍气吞声,拱手道:“如此,请哈大人费心奔走了。”

    哈哈木大手一挥,肃容道:“你我同困一城,不须客气。来日得胜,我一定向朝廷重重夸奖孟大人的忠心。”

    孟乔芳长叹一声,不再废话,再一拱手就转身而走,忙着招呼手下军将部署守城事宜去了。

    ……

    距西安城五里开外的一座小山岗上,无数精壮甲士站满了山坡,观其衣甲,个个铁叶铮铮、利剑长刀,与不断从山岗边上走过的衣衫褴褛拿着破枪烂棍的流民们大为不同。

    这些兵显然是家丁出身,身材强壮目光犀利,见惯了血杀过人的宿卒,他们护卫的,自然是王永强等头领人物。

    王永强和弟弟王永镇、高友才三人,各自骑着一匹马,伫立于山岗顶上,手搭凉棚,极力向前看去。

    “西安城真不是盖的,好大的城池啊!”高友才口中连连称奇,不禁赞赞有声:“看那城墙,怕足有十几里地吧?”

    王氏兄弟鄙夷的瞧了他一眼,一齐心道:坐井观天的土豪。

    这时代的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行万里路的,绝大部分人的生活范围,局限在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能进一趟县城,就算是大事了,故而高友才虽是神木县世居豪强,家有良田万亩,却因为神木县距离西安近两千里路,高友才也没有来过。

    “要攻下这座城,很不容易。”高友才没有注意到王氏兄弟的眼神,犹然观察着西安城,自顾自的说道。

    王永镇这才点头道:“的确如此,西安城墙高三尺,黄土混合糯米夯就,外包青砖,坚固无比,当年李自成幸亏是弃城而走,否则鞑子要打下西安城,不知要死多少人才行。”

    “不止如此,前几年鞑子取得此城后,在内城东北角上又筑了一座满城,由旗人驻守,更是坚固无比,何洛会在里面驻扎了几年,现在听说是驰援的哈哈木守在里面了。”王永强沉声道,他从陈相那里,得到了不少情报:“此刻城内守军算上八旗军,共有一万一千人,城内积粮数万石,器械充足,火药箭矢样样储存甚多,我们要攻城,难度着实不小。”

    他顿一顿,又道:“也许我们这点底子,都得交待在这里。”

    王永镇和高友才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退堂鼓。

    “既如此,哥哥,我们还这么上心干什么?”王永镇心虚的说道:“平凉伯派来的那个陈将军不是说了吗?只要把清军牵制在城下就行了,我们立寨竖栅,在城外招摇过市,不是一样能把鞑子吸引过来吗?”

    高友才眼前一亮,点头附和道:“是啊是啊,永镇贤弟说得极是。”

    “极是个屁!”王永强怒道,眉毛都拧在了一起:“我倒想留在城外不动,可是这么多人,咱们拿什么来喂他们?吃什么喝什么?一路行来,沿途的州县都被我们洗干净了,也没倒腾出多少粮食,孟乔芳那贼子倒是聪明,早早的把附近州县粮食全都搜罗进了西安城,不攻城,没了吃的,那些泥腿子铁定会反过来把咱们啃了!”

    高友才又连忙点头道:“对对对,大哥说得对,泥腿子们饿起来,比蝗虫还狠!”

    王永镇瞪了他一眼,心道你到底有没有个自己的主见。然后将手一拱,沉声道:“如此,我们该如何做?”

    王永强眯眼扫视了一遍四周,只见漫山遍野的人潮如无边无际的海浪,每百人为一队,男丁在前,妇孺老者在后,由一些健壮的男子带领,手持简陋的武器,向着西安城的方向走去。

    那些带队的男子,有老有少,唯一的共同点是,嘴巴都很麻利。他们一边走,一边不住的大声喊叫着:“前面就是西安城了,大家加把劲,镇帅说了,只要打进城去,里面就有吃不完的粮食,每个人都有份!”

    “守城的是咱们汉人,大家一脉同胞,他们不会认真打我们的!”

    “只要明天用心攻城,镇帅说了,第一个冲上城头的,就赏他万户侯,有功者尽皆有赏!”

    “镇帅这一路上供应大家吃喝,大家都看到了吃到了,镇帅是真为咱们汉人好,鞑子们要我们剃发易服,是要让我们忘了祖宗,那是人干的吗?大家都团结起来,跟鞑子拼了!”

    诸如此类的口号,此起彼伏,在人群中声嘶力竭的喊着,而随波逐流的人们,热烈的听信着,不时有人呼喊着响应,挥舞着手中武器,整个人潮,都充斥着一股狂热的气氛。

    “平凉伯传的这套法子,倒是有效,让这些流民百姓心甘情愿的跟着咱们一条道走到黑,跟白莲教的手段颇有些相似,看来这位大人不简单呐。”王永强由衷的感叹道:“事情都到了这地步,还能怎么办,干呗!”

    他说道:“今天扎营城外,城内兵少,见我们势大,必不敢出来迎战,咱们安心休息,伐木制作云梯器械。明天一早,就派人填壕攻城,剩下的人则加紧立寨掘壕,等待清军援军来战,如果真如陈将军所说,能将吴三桂的人马调回来,那就成功了。”

    十万之众,光是喊声就能震塌一面墙,由不得清军不怕,只是如此一来,不知这西安城下,会死掉多少人,埋葬多少尸体。

    王永强摇摇头,暗叹道。

    (本章完)

第334章 给他压力() 
“咚!咚!咚!”

    两人合抱的牛皮大鼓被粗大的木槌敲击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震慑着每个人的神经,那密密的鼓点仿佛就敲在人的心脏处,将肾上腺素压榨般喷出来,让所有的人都亢奋不已。

    “杀!”

    “冲进城去,就有吃的!”

    “鞑子抢了我们的粮食,全堆在城里,大家进去拿回来,理所应当!”

    “胆敢拖后腿不拼命的,镇帅的亲兵就在后头,大刀可不长眼,死在镇帅手下,还不如去跟鞑子拼了!”

    “不要怕,杀头不过头点地,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各种各样充满蛊惑性的言语,大声的被喊了出来,一堆又一堆的流民队伍中,都有许多人站在高处喊叫着,他们进行一番煽动后,身披铁甲的战兵就挺着大刀长矛,驱赶鸭子一般,驱赶着拿着简单武器的流民队伍向三里地开外的西安城涌去。

    十多万人的队伍,根本不是王永强这类豪强能够养得起的,每天消耗的粮草就是个天文数字,这些跟随王氏兄弟南下的流民,早就饿了好久了,每天分到的一点吃食少得可怜,不过是吊着性命不至于饿死而已。

    此刻在无法忍受的饥饿和让人心动的煽动双重作用下,懵懂的流民们变得疯狂起来,无数人聚集在一起壮大的胆子变得无比肥硕,就算让他们去与猛兽狮虎搏斗,他们也敢试一试。

    更别提远处那一道三丈高的城墙了。

    “冲啊!”

    伴着无数声嘶力竭般的吼叫,流民们动了,一个人开始跑,身边的人立即盲目而狂热的跟了上去,十个人开始跑,百人开始跑,五千人规模的流民队伍,扛着简陋的云梯和自制的武器,呐喊着冲了上去。

    仿佛凭着这股子冲劲,就能靠肉身冲垮西安城墙。

    还有许多蠢蠢欲动的流民想跟上去,得靠着战兵们凶神恶煞的又打又骂,挥舞兵器恐吓,才让他们安静下来。

    王永镇自己都被流民们一往无前的气氛所感染,热血上头,在前面骑着马很是大声吼叫了一阵,然后才兴冲冲的赶回中军他大哥身边。

    “哥哥,士气如虹、军心可用啊!”他兴奋的叫道,一张脸涨红得像一个猪腰子:“为何不多派些人上去?一股作气拿下西安城多好?”

    高友才策马立于王永强身边,一个劲的冲他使眼色,示意他不可急切,王永镇却激动之下,完全没有看见。

    王永强冷冷的看了弟弟一眼,冷漠的伸出一只手,用食指勾了勾。

    王永镇不明所以,催马靠近过去。

    王永强待他接近,伸出的手化指为掌,猛然挥起,划了个弧线准确的大耳刮子击在了王永镇的脸上,“啪!”的一声脆响,声音之响亮,让一边的高友才都忍不住侧了一下脸,仿佛耳光的余威波及到了他的脸上。

    如果不是骑在马上,王永镇一定会原地转个圈,他被打得茫然不知所措,半边脸都红肿起来,盯着他哥傻子一样发了半天呆,才吃吃的捂着脸道:“大、大哥,为何、为何打我?”

    “打你,是为了提醒你!”王永强瞪圆了眼,咆哮道:“你是个将领,不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小孩,那些流民当的是炮灰,怎么,你也想去当吗?”

    “这个,这个,我只是觉得,有一举攻下…。。”王永镇嘟囔着,不知道是否因为脸肿了的原因,口齿有些不清。

    “一举攻下?”王永强听了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继续咆哮道:“西安城你以为是延安府吗?咱们这人虽多,却都是些不中用的货色,壮壮声势可以,真要上阵,根本不是清军对手,别人不知道,你作为我军大将,难道也不知道吗?你这个冒失样子,如何堪得大用?”

    王永镇被骂得灰头土脸,自知理亏,只得灰溜溜的低着头不做声。

    高友才见四周人多,赶紧出来打圆场:“好了好了,镇帅不必纠结,王将军自会吸取教训,第一波五千人上去了,我们快看攻城吧。”

    这提醒了王永强,他狠狠瞪了亲弟弟一眼,扭头朝西安城看去。

    此时的西安城头,已然严阵以待。

    一尊尊铁炮铜炮,都已经褪去了炮衣,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城外的开阔地,神色紧张的辫子兵们跑来跑去,将一颗颗圆滚滚的实心弹丸抱上城头堆在一处,一桶桶火药小心的放在稍远处,派人看管着。

    弓手、鸟统手在擦拭着手中武器,一张张厚木板制成的挡箭牌被长绳吊起,遮挡在他们头顶,弓手身后,手持盾牌短刀的肉搏兵身披铁甲,静静的候在垛口下面,而更多的铺兵们,则在准备着礌石灰瓶之类的东西,守城时这些玩意儿很管用。

    烧开的铁锅里,沸腾着的金汁正在散发着恶臭,捂着鼻子脸上绑着布巾的清兵用心的添着柴火,保持着粪水烧开的状态。

    金汁的臭味和夏日里人们身上的汗水味儿混杂在一起,让本就人影闪动忙碌紧张的城头更增添了临战的危险气氛,孟乔芳站在西安城内最高的制高点………可以俯瞰全城的钟楼上,手搭凉棚眺望远处。

    一片乌泱泱的人潮,正翻滚着从数里开外的陕北叛军营地里开出来,乱哄哄的朝北门而来。

    “来了!”孟乔芳暗自念了一声,抓着木栏杆的左手紧了一紧,但随之又松开了:“嗯?人数不多啊。”

    五千人的流民队伍,从远处鸟瞰,并不显得特别多,与远处庞大的人流比起来,仿佛沧海一粟。

    西安城外,有一条宽大的壕沟,壕沟宽一丈、深两丈,距离城墙十丈远,本有河水灌之,但崇祯年间大旱之后,引水的河道干枯,无水可用,就变成了护城壕,孟乔芳派人在壕中遍插尖锐树枝,掉下去就得万箭穿心。

    这五千人头阵,每人都带了一个布袋,袋中装满了泥土,用作填壕。

    王永强和孟乔芳,不约而同虽远隔数里却都把目光投在了这五千人身上。

    在两人的目光注视下,西安城头上腾起了第一股烟雾。

    “轰!”

    率先发出轰鸣的,是射程最远的红夷大炮。

    西安城头,有两尊大明朝留下的红夷大炮,孟乔芳一股脑的把他们都弄到了北门来。

    口径四寸有余的大口径红夷大炮,每轰鸣一次,就能将足有二十斤重的实心铁弹射出去三里地开外,铁弹着地之后,还能蹦跶着继续向前跳动,直至力竭为止。

    那硕大的铁弹,飞行在空中,几乎肉眼可见,剧烈的呼啸声带来的恐怖压力让每个人都胆战心惊,五千人前冲的队伍,阵型并不十分密集,饶是如此,第一颗铁弹依然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人的反应速度再快,也快不过火药射出来的炮弹,第一个被砸中的人,整个上半身顿时化作一团蓬飞的血雾,叫都没有来得及叫一声。

    铁弹一路碾压,打出了一条血路,在这条直线上的无论人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