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崛起-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吩咐左右,“带大人快走!”说完架起梁中书一溜烟的奔回刺史府,带上梁中书的家眷,由赤狼军护送着,一路车马不停地出了南门向澶州狂奔。

    知府大人和赤狼军都悄悄逃命的消息逐渐扩散开来,那些还在拼命的阻挡女真的士兵不由得大恨,力气仿佛被抽光了。

    很多士兵一边含着泪,一边冲向女真人,“这帮该死的女真鞑子,好端端的生活不过,偏生来打俺们大名。这些当官的居然跑了,俺们还买什么命啊!”

    忽然这是底层的士兵都不动手了,自愿跪在路的两边,高举武器,投降了。

    宗翰面色中露出不屑,这等货色的军队,还能算军队?三京之一的大名府,连一个时辰都没抵抗就投降了,笑话!这花花江山还是让给俺们女真来坐吧!

    由于这次是突袭,中韩几乎得到一个完整的大名府。军械、军资、府库、粮草饥饿完好无损,数目之大之多简直亮瞎宗翰的双眼,宋人是真的有钱人!

    至于梁中书逃到哪里去了,宗翰根本不关心,因为他是来制造恐怖的。

    等到三万大军进城,女真开始纵兵大肆抢劫百姓,无数百姓家破人亡。而且宗翰还宣布,敢有反抗者,当场处死。敢于袭击金军者,实行连坐法,一人犯法,全村受株连。

    有些人忍受不了女真的欺压侮辱,袭击了金军,宗翰二话不说立即屠村。

    一时间,大名府血流漂杵,十室九空!(。)**:

四四三章 过黄河() 
震慑并清理完大名府后,宗翰指定了一名死心塌地投效的商人当知府,然后带着大军向南开进。

    一天一夜,饮马黄河,对面就是澶州。

    渡口一片狼藉,箱笼、衣物,马匹、扔得到处都是,似乎能看见梁中书和赤狼军狼狈渡河的慌张模样。

    宗翰下令大肆渡船,于是骑兵沿着河边分头搜寻船家,半日功夫居然还能找到六只小船,勉强能装载一百人过河。

    宗翰不说二话,当即带着一百人登上渡船,向对岸划去。

    澶州刺史何义府闻听大名府被金军攻占,已经杀到黄河对岸的消息,也是慌了手脚。马上把城门紧闭,兵勇都派到城头值守。

    他的幕僚说“金军不善水战,或许这黄河就是天堑,我方稳如泰山。何大人可带兵前去渡口,一则接应梁大人,二则视察岸防,以防小股金军渗透”

    这本是金玉良言,如果何义府能当机立断采取这些举措,说不定就能挽回一些局面。

    何义府连连摆手,“休要多言,女真悍勇非常,本官前去,万一敌军来袭,岂非送羊入虎口?不可,不可!澶州城乃重中之重,大军岂能轻易动的?”至此无人敢于进言。

    梁中书连人带马好容易过江,就拼命往澶州城跑。没想到在澶州城下吃了闭门羹,惹得梁中书老大的不开心。

    我打生打死,跑过黄河,你何义府不说伸出援手也罢了,现在就连进城吃个热乎饭菜都不给?

    何义府派出幕僚委婉的说“金军神出鬼没,就是担心万一放进奸细,这澶州就也会毁于一旦。大人连日奔波劳苦,如今奉上一千斤粮食,两百斤牛羊肉,慰劳诸君。”

    梁中书心里发苦,这是打发叫花子啊咱们吃顿饱饭赶紧滚蛋。你给我记好了,劳资回到汴梁,找到官家哭诉,不治你个死罪也扒你一层皮。

    长孙志和罗高海倒是有些愤愤不平起来,说这何义府不是东西,简直欺人太甚。任凭他们怎么叫怎么骂,澶州城的大门始终关闭,他们一行千余人,最终只能连夜向着汴梁逃去。

    随着梁中书的一路逃亡,女真大军南下渡河的传闻逐渐扩散开来,黄河沿岸,人心惶惶纷纷动摇。盗贼和土匪也趁机四下流窜作案,社会秩序和风气为之变坏。

    梁中书走后,宗翰一船当先,靠在澶州码头,而码头上早就空无一人,就连船家也被吓走了。所以宗翰又缴获了无人问津的十多艘船只,其中两艘居然是大型官舫。

    有谋士建议这么多船可以搭成浮桥,,宗翰从善如流,二十艘船横在河面上,再用木板连接起来,就是一座坚固的浮桥。步兵,骑兵通行无碍,就算大车,只要拉的稳妥点也可以通过。

    这一下运兵的速度就大大加快,预计三个时辰之后三万大军就可以全部过河,兵临澶州城下。澶州是黄河边的一座小城,就是因为宋辽澶州城下之盟而名扬天下。

    当年,因为辽军统帅萧达凛恃勇抵近澶州城下两百步内侦查,被守军大将张环下令床弩单发射击,意图威吓敌将。不料机缘巧合,这一箭正中萧达凛头部,致使辽军统帅当场阵亡。

    加上真宗亲抵澶州城,宋军为之气壮,军容强盛,萧太后见事不可为,遂派人求和。真宗御驾亲征本就是提心吊胆,一见辽国求和,自然乐得顺水推舟,不顾众臣反对,执意签订了著名的澶渊之盟。

    但是,今天,宗翰踏上澶州渡口,就知道往日之事不会重现。渡口这么的军事重地,守军居然逃散一空,南朝到底还有没有军人?

    等到一千骑过了黄河,宗翰就直奔澶州,澶州是军事要塞地形险峻,各种城防和防御工事星罗密布。人来攻打都会觉得头疼,但是宗翰不屑一顾。

    如果一个军队的胆量都没有了,再坚固的城防有什么用呢?最多不过是他们的棺材罢了。半日光景,宗翰抓了千余名宋朝民众,在两千金军的押送下,开始攻城。

    不出所料,城头的弓箭绵软无力,床弩、架子弩、一点准头都没有,可见平时荒废到什么程度了。

    当云梯搭上城头,数以百计的金军开始登城的时候,宋军就发生了大崩溃。而此刻,金军第一鼓还没停歇,当真是一鼓可破!

    何义府虽然谨慎小心,拒绝了梁中书,但是他对金军破城甚为愤怒,被带到宗翰面前的时候,还指着宗翰振振有词。

    “宋金两国贵为盟友,如今贵国悍然兴兵,可谓名不正言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阁下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咔嚓!何义府的脑袋飞出去两丈多远,然后身体才像麻袋一样绵软的倒在地上,脖子处鲜血喷溅的满地都是。

    “敢于抵抗的全部杀光!”宗翰冷冷的将刀收进刀鞘。

    金军在大街上逢人就杀,见人就砍,许多不知情的居民都做了枉死鬼。宗翰暴虐的心情没有因为杀戮而感到平静,下令之后就准备南下。

    澶州之南就该是宋国都城汴梁了,无论是谁都说那里可是人间天堂,文华风流之都。夜光下的灯火宛如天河里的星星,文人吟诗作画,起舞高歌,美不胜收。

    据说汴梁周边八十万禁军天下无敌,到要去看看是不是名副其实。

    澶州距离汴梁,快马不过一天一夜的功夫,如今梁中书已经一路狂奔的逃到了汴梁。

    避免误会,梁中书将赤狼军安置在城外三十里,自己带着家小火速进城找到平章事蔡京。

    蔡京大惊失色,梁中书不战而逃,而且女真数万大军紧随其后,若是被诬陷引狼入室,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何况他还带着赤狼军同行,如今兵驻三十里外,只怕一个擅自动兵的罪名也少不了。何况带兵进京就是谋反!是要株连九族的。

    蔡京眼看着这个女婿,长叹一声,“命也!”

    这时候梁中书才害怕起来,当即跪倒在蔡京面前,苦苦哀求活命之法。

    蔡京姜是老辣,定下心来,吩咐备轿,马上去南环街。今日赵佶夜宿李府,只有到那里才能保住梁中书一命。(。)**:

四四四章 大朝议() 
ps:感谢不问我大大每天起点币打赏!感谢16o221113549823大大月票打赏!

    夜深人静,**帐暖,正是你浓我浓之际。..

    平章事蔡京一路闯进小楼,那些內侍见到他面色沉重,就知道有要事生,哪里还敢阻拦。只能一声声向楼上报信,“平章事求见,已放行!”

    直接到了二楼,蔡京和梁中书直直候在门外。

    门口两名內侍一个黄宝儿,一个侍卫统领庄明。因为陪同皇帝夜宿花街柳巷是大罪,如若蔡京明日早朝参他们一本,两人必死无疑连赵佶都救不了。

    黄宝儿面露尴尬,忙上前给蔡京见礼,“平章事大人,何事急迫如此,还要劳您亲自觐见。”

    蔡京轻轻哼了一声,“见了官家自然就知道了!”

    赵佶不禁气从中来,自己这个皇帝当的可真无趣,半夜来偷个腥还被人堵在门口,天塌下来了不成?

    但是李师师绝顶聪明,蔡京不是高俅蔡攸犬马声色之徒,冒着触犯天颜的风险来到这里,肯定是生了天大的事。匆匆忙忙帮赵佶收拾好,自己和侍女躲进偏房。

    赵佶穿好道袍,才好整以暇的说“宣平章事觐见。”

    蔡京这才撩门帘进来,赵佶这才现他身后还有大名府知府梁中书。不禁诧异起来,这个梁中书不应该在京城的啊?怎么能和蔡京同时出现?

    “咦,梁爱卿,何时回的汴梁?”

    梁中书当即一头磕到地板上,呜咽道“官家,微臣这几日九死一生,险些就见不到您了!”

    啊!梁中书位居三品,而且因为用公款购买北珠纲深受圣宠,什么人敢为难他?

    “爱卿但说无妨,朕为你做主!”打狗还得不是,赵佶马上就为他撑腰。

    蔡京一脚将梁中书踢倒在地,骂道“你还好意思叫屈,惹下来天大的麻烦,这次没人保得了你”

    赵佶有些不乐意了,我这边话刚落地,你老人家上来就打我的脸是吧?

    “平章事,有话好好说,打打闹闹成何体统?”

    蔡京可顾不得赵佶的面子,上前一步说“女真十万大军已经从磁州南下攻破大名府,小婿率领三千将士力战金军不敌,只能向南撤过黄河,如今澶州也可能被敌所趁,女真的目标很可能是直扑汴梁!”

    啊!赵佶一阵惊慌,将手上的茶盏掉落地上,当啷一声,碎成几片。

    李师师闻声出来,蹲下身子一一收拾。

    赵佶顾不得许多,急急的问“消息可曾确实?女真是如何长途奔袭至此?若是来了京城如何是好?”

    很多事情,不是事到临头才不会有感受,赵佶无疑是其中一位,当年花石纲逼反江南十八州,不可开交的时候才免了朱勔父子之职。

    如今,凶悍可怕的女真铁骑居然出现在眼前,哪还有半点皇帝气度?拉着蔡京的袖子不停地打听具体对策。

    蔡京瞥了一眼李师师,安抚赵佶,“官家勿要担心,且不说金军千里奔袭,地形不熟,就算能到汴梁城下,朝廷还养着八十万禁军,百万民众。只是要先知晓他们千里迢迢什么?”

    赵佶的心还是很慌乱的,问道“理应如此,这就劳烦平章事,务必差人探听女真意图”

    蔡京建议“官家,如今千头万绪,还是尽早回宫,以大局为重。”

    赵佶在女真的威吓之下,言听计从,乖乖的从南环街被送回了皇城。

    而蔡京更是连夜起草诏书,向全国各地得臣民军队召,带着武器和粮草来东京勤王救驾。同时向周边各地洒出探子,务必将南下金军的目的和意图打探出来。

    东京汴梁城气势恢宏,雄伟壮阔,百万居民堪称空前繁荣。高俅治下三衙禁军,总兵力五万人马,是防卫京都的核心力量。

    事突然,高俅童贯梁师成种师道王黼赵四赵桓耿南仲白时中赵楷等众多核心官员被召集到皇宫大内磋商,金军南下之事。

    等大家来到殿上,才现蔡京梁中书早就等着了。蔡京没什么,但是梁中书就很碍眼,这家伙什么时候回东京了?他们翁婿一堂,又要害谁了?怎么官家的脸色这么不好?

    一大堆问题都萦绕在他们心头,偏身不好意思去问,只能互相交流眼色眼神。有的听到小道消息说是女真打过来了的风声,但是还不敢确定,所以也没拿出来分享。

    基本上到齐了,蔡京才对赵佶行礼,说“官家,诸位重臣都已到齐,可否开始商议?”

    赵佶有气无力地说“平章事,你且与诸位爱卿好好商议,务必拿出切实可行的法子才好!”

    蔡京领命应诺,然后就在殿堂之上将事情讲述了一遍。如同石破天惊,大殿之上,响起一片倒吸凉气之声。

    这如何是好?女真人还讲不讲信用了?前面刚刚拿走两千万贯,现在居然又直逼东京!

    来了有多少人马?十万!怎么可能有这么多?最多五万了不起了。

    五万也不行啊,这禁军崩坏已久,连同周边的军队合在一起称十万,但是历年吃空饷,做差役,真正军营中能有一半就不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