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崛起-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了。

    既然女真入侵,那么童贯种师道高俅就是大家最的,他们是西府领头人,所以大家都在问他们有什么好办法。

    童贯反正正在交接过程,所以干脆大言不惭的说“女真不会无缘无故的南下,其中必有缘由。只要弄清楚其中蹊跷,目前危机自然迎刃而解。”然后又是一通自己主持燕京交涉,女真如何如何。

    种师道说“女真狼子野心,欲壑难填,不过宗翰独军千里奔袭东京,真是一举将其歼灭的好时机。”

    高俅心里说:打,那你也要有兵有将,才行!艳羡上四军都成了花架子,还谈什么歼灭女真强军?

    但是他言的时候却说“全国野战当属西军最强,种帅更是当世名将,若是朝廷有心出战,这调度兵力的事三衙必定鼎力!”

    蔡京摇摇头,“现在还谈不上开战,还是等准确消息吧!”

    耿南仲忽然叫道“金寇已经逼近京都,还要等到是么时候?种帅虽身经百战,然彼一时此一时,臣举荐太子挂帅出征。”

    这些家伙把种师道这个知兵的推出来还情有可原,没想到耿南仲居然要让太子出战,其用心太过明显。更妙的是,显然没有与赵桓商量过。

    赵桓惊得一愣一愣的“耿师,这如何使得,且听官家吩咐。”(。),,。请

四四五章 大溃败() 
赵佶本来就不喜欢赵桓,既然耿南仲把太子推出来,那是再好不过。目露赞许之光,看看这就是皇家气度,敌寇来了,不逃避不退缩,迎难而上。

    赵桓一见魂飞胆丧,自家老子什么德行哪能不知道,这可是把儿子往火坑里推啊。可是他平日里不结交权贵大臣,只有一个耿南仲还是个猪队友,思前想后只能把哀求的目光投向梁师成。

    梁师成之所以对赵桓客气有加,是因为名份大义上不得不如此,真的要在赵佶和赵桓之间选择,怎么也是投向赵佶一边。不过眼下这场景,梁师成还是愿意卖召唤一个人情。

    “恭喜官家,贺喜官家,太子殿下能为国分忧,实乃国之幸事,百姓之福。”梁师成一通马屁先奉上。

    赵佶心情舒畅,梁师成说的自己暖洋洋的,果然好奴才。

    赵桓愣住了,这梁师成不帮忙就算了,居然落井下石?他不敢置信的瞪大眼睛。

    梁师成“然女真猖獗,实属蛮夷,纵使我朝百般感化亦恐难以奏效。若是女真狡诈善变,太子身份贵重,不可不防。微臣提议,种帅前趋,太子居中调度,以策万全。”

    这一番话可谓点滴不漏,既照顾了赵桓的脸面,又把种师道抬到相当高的位置,而且还顾全了皇家的脸面。这心思绝了。

    蔡京眉头一展,也附和说“太子关系国本,如此举措甚为妥当,臣附议!”他作为平章事有相当的话语权,谁也不会轻易质疑他的决策,几乎就是一锤定音。

    随后众大臣不管乐不乐意,只能一一附议。

    赵佶也管不了那么多,只要你赵桓出去打仗就行,管你是和谁一起去。便说“蔡卿有劳!”

    王黼忽地说“官家,女真气势汹汹,怕是另有隐情,可否委托能言善辩之人出使金军,向金军主帅讨一个说法。”

    对啊,这是一个好办法,找一个和金军有交情的大臣前去探探底,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但是谁去呢?这可不好找,毕竟现在是开战期间,万一金军一个不高兴,脑袋就没了。

    最后,大家还是想到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赵良嗣。这个人一直游走在宋辽金三国之间,创下了赫赫传奇的名声,建立了不世的功勋,如今就在东京。

    当赵良嗣来的时候,引起了耿南仲的不满。这个侨居契丹的汉人,久在荒蛮之地,所以和女真聊到一起来。凭什么你一个马贩子就能操纵两国百年大计?

    我就不信了,这一次太子御驾亲征一定能像真宗在澶州一样名垂千古,而有了这一天大的功劳,储君之位该不会有人非议了吧。

    “女真未出国土之前,有言和者即是卖国汉奸!”耿南仲又一次抛出了惊世骇俗的言论。

    这下连赵佶都开始头疼了,这个耿南仲果然是称“老梗”,梗起来要人命啊!

    耿南仲鼓吹太子代天出征,率领百战百胜的宋朝精锐,一鼓荡平蛮夷,扬我大宋煌煌国威!

    他这个调子拔得太高,以至于没人敢反驳他,否则就会被扣上汉奸的帽子。又不是生死大敌,既然想去打仗,哪有不成全的?

    打赢了,我赞成的,会有一份功劳;打输了,是你们主动要求打的,正好火力全开彻底弹劾打压。

    赵佶无可奈何,只能任由童贯、种师道、高俅和耿南仲折腾去了。

    种师道在东京闲的难受,一天不带兵,就浑身没劲。重新掌帅印是梦里都渴望的事情,所以即便是被耿南仲他们推上去,也在所不惜。

    不就是一死吗?自己七十岁了,还能活多久?整天待在东京的豪宅里,连个鬼影子都没有,不过是个大点的棺材。只要能再次上战场,就算万箭穿身,也是痛快的!

    其实这就是职业军人的职业病,除了打仗,他根本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尤其是那些有着战争后遗症的,更是会被格格不入的环境逼得发疯。

    最后经过商讨,两天之内调集洛阳、应天和周边各州各府的兵力,加上东京留守部队,合计总兵力二十万。和宗翰在开封城下展开决战,一举击败这个女真的最大野战兵团。

    既然商定了,一批批快马将朝廷旨意传播到四面八方,周边的军队迅疾开赴东京,准备和女真展开大决战,整个东京城也高度设防。

    第二天,宗翰的大军缓缓抵近,通过奸细,率先偷袭了天驷监,一举缴获马匹近万,大大增强了实力。而种师道则痛不欲生,先手已失,只能图后势了。

    随着第三天,宋军二十万兵力聚集,种师道将兵力分成三波连续扑击女真中军大阵。

    增强穿透力,种师道还借鉴了韩望的特种部队,派出大批斥候破坏女真各营之间的通讯,并且散布谣言,或者纵火焚烧,制造混乱。

    可惜女真军队在宗翰强压之下,仅靠两万五千人,就硬生生顶住了宋军五六次进攻。

    从早上打到下午,宋军筋疲力尽,士气已经衰落到极点。女真一直雪藏的五千精锐骑兵,在此刻突然投入战场,闪电般兜击种师道后方。

    种师道本可以退入京城,但是这样的话全军就会被女真击败,宋军就完了。他年事已高,生死早就看得淡了,于是反而向前线推进,挥动全军再一次攻击宗翰的防线。

    不过这个时候,宋军原本就是杂凑起来的部队,纪律、团队观念、荣誉感和使命感全无。

    很多军队没经过这么高强度、惨烈的战斗,纷纷怨声载道。再加上金军断了自己的退路,军心惶恐,一下子就崩溃了。

    将近一半的地方杂牌部队,四散奔逃。他们的奔逃,引起了更大的崩溃,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而宗翰是一个高明的战场统帅,马上发动全面攻击,彻底打垮了宋军。

    而最后种师道带着几千人,被金军团团围住,无路可逃。种师道抱着必死的决心作战,最终被女真当场击杀,随后,他的尸身被女真送还汴梁。

    赵佶当众抚着灵柩放声恸哭,哀叹朝堂失去了一位栋梁之臣,将其风光大葬。

    随着二十万宋军全线的大溃败,宋朝朝堂上下都噤若寒蝉,这汴梁还能守得住吗?曝光!:

四四六章 城下盟() 
赵桓事后躲在太子府,打死也不出来。.%M这太可怕了,还好自己是在城头观战,若是和种师道一起,那绝对是死无葬身之地啊。

    可是宋军战败,终究要有人负责,结果耿南仲因为先提议,并且推翻了原先议和的决策。属于典型纸上谈兵,夺去官身,配回老家种田去了。

    既然打不过,那就接着谈判吧!于是赵良嗣又被提拔为正三品光禄大夫,委以国使之重任。希望他能扭转乾坤,直直宗翰的杀戮。

    在这几天,磁州大名澶州被女真血腥镇压的消息,已经传到东京,把满朝文武都吓得面无人色。

    而且,宋军大溃败,彻底摧垮了权贵们的心理防线。东京无险可守,无兵可用,守不住的。如果被宗翰杀进城来,必定又是一场屠城。

    所以很多官员得知赵良嗣成为宋朝使者,便悄悄前来打探消息,一时间赵府车水马龙。而赵良嗣怎么可能把朝廷的底线透露出来,只要跑到蔡京府上避难。

    蔡京和赵良嗣相对无言,“宋弱金强,一旦女真南下,渡过黄河,将有覆国之危”这些话韩望早就提醒过,可惜谁也没当真。现如今,一切正好印证了他的推测,怎么不叫人心生感慨!

    还不知道燕京局势如何?到现在为止,还不清楚北面占据到底如何。宗翰又是如何一路南下的,他们究竟想要什么?搞清楚这些问题是赵良嗣此行的目的。

    入夜时分,赵良嗣被放下东门,在两名內侍的陪同下火赶往金军大营。

    宗翰没想攻打东京城,就像斜也说的,人口太少了,自己孤军深入,整日里小心翼翼。今日白天把种师道打垮,获得人生又一个巅峰,心情很不错。

    赵良嗣和宗翰早在辽东就认识,因此获得女真士兵的礼遇,直接送到宗翰的帐中。

    宗翰用刀削着羊腿肉,油津津的大手冲他挥了挥算是招呼,连吃了几口,喝了口酒,才问话“赵大人,辽东一别,风采更胜从前,可喜可贺!俺们是多年的老朋友,此番前有何事只管说!”

    “哪里哪里,倒是粘没喝元帅的军功和威望一时无两,叫人佩服!”赵良嗣是败军之使,岂敢造次,忙赔笑道“此番前来拜见,是贵我两国误会而来,希望贵军能够接受我方诚意!”

    说完赵良嗣从怀里掏出礼单奉上。

    宗翰绕过桌子,拿起礼单来。“进贡大金国皇帝陛下,黄金一百万两,白银一千万两,布匹五十万匹,丝绸十万匹,茶叶瓷器各种奇珍异宝无数。”

    单,宗翰似笑非笑,“你们官家好大方啊!”

    赵良嗣呐呐不能言,只是说“元帅但有吩咐,无有不从!”

    宗翰说,“贡品加倍”

    赵良嗣还没点头,宗翰接着说“大宋官家的帝姬聪慧过人,若是能有五名帝姬服侍我主,应该就没有大的障碍了。”

    赵良嗣面露难色,尽管帝姬下嫁商贾不稀奇,但是外族和亲政策,历来被文人士大夫诟病,引以为耻。

    宗翰冷冷问道“怎么?不答应?!”

    赵良嗣颤抖着声音问“元帅可有指定人选?”

    “必须是荣德安德茂德成德洵德五位帝姬”宗翰又说,

    “还应割让代州忻州易州真定蔚州五地;惩办挑起事端的燕云义军统帅韩望和韩世忠;解散燕云义军。否则我很想试试你们的龙床龙椅舒不舒服?”

    这是极端侮辱赵宋皇朝的话语,但是赵良嗣没柰何,敌强我弱,只得忍气吞声。接下来宗翰便让幕僚与赵良嗣具体交涉。

    经过幕僚的头透露,虽然有所保留,但是赵良嗣马上就明白,原来韩望接连击败两路金军。宗翰打不动韩望才转道南下,没想到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所以宗翰才要解散义军,将韩望韩世忠撤职查办,若真是被朝廷拿出去顶缸,估计死罪难逃。

    赵良嗣深夜又被吊回城头,立马被候在门口的內侍紧急送往皇宫,这时候赵佶的心比谁都急。

    赵佶蔡京梁师成听完赵良嗣的话,不约而同的舒了一口气。

    还好,他们不是来夺赵家江山,要朕性命的。不过是要一些钱,要几块地盘,要几个公主,杀几个小官而已,完全可以接受。

    赵良嗣眼睛瞪得快突出来了,这也可以?赵家老倌,你还能笑得出来?

    不管赵良嗣如何的吃惊,三个人很快就草拟好章程。

    先,钱财物地盘和帝姬没问题,就连已经出嫁的荣德帝姬,吩咐曹家把人送到金军大营即可。惩办韩望韩世忠,解散义军,这两条要花费一些心思,顶多施展一些手段,也能解决。

    一个天大的难题,就被君臣三人轻飘飘解决了。然后还是让赵良嗣再度出城,向宗翰转述朝廷的意思,满足金军的全部条件。唯一的要求是钱财方面短时间难以筹措,希望分五年还清。

    宗翰考虑到越来越多的勤王军队,向东京开进,万一有个闪失,自己就鸡飞蛋打,所以也就同意,但是必须先把易州韩望韩世忠枭示众,解散燕云义军。

    赵良嗣一夜奔波好几趟,汇报完金军的要求,就一病不起。

    赵佶不以为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