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之庄稼汉-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去采些艾草与菖蒲。”

    “采艾草和菖蒲来做甚?”

    冯永奇怪地问道。

    “兄长莫不是忘了,这眼瞅着就要到五月了,五月可是有重五节呢。门口不得挂艾草菖蒲?”

    “重五?五月初五?”

    “正是。”

    “那不是端午节么?”

    中国四在传统节日之一呢。

    只是李球为什么这么奇怪地看着自己。

    “端者,初始也。五月者,午月也。端午节之称,倒是比重五节更是文雅。”

    李球咦了一声,又品味了一句,看向冯永,“兄长果然厉害,随口一言,就自有雅趣。”

    冯土鳖面不改色,咳了一声,“我去找关姬,有些话想跟她说。”

    说完,撒腿就跑了。

    端午节这个说法,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难道这个时候还没有?

    这年头,自然环境没有遭到破坏,或者说,人类就是想破坏,那也没能力破坏,所以水土保持地很好。

    所以纺织工坊后面的那一条河,水流量还挺大,算起来,应该是汉水的一条分支。

    河边水草茂盛,关姬和阿梅的身影在草丛里若隐若现。

    两人看到冯永过来,阿梅远远地就喊了一声主君。

    “你们忙你们的,我就是过来看看。”

    看到阿梅怀里抱着一捆绿色的草要迎过来的样子,冯永连忙喊了一声。

    然后快步小跑过去。

    河边已经放了几捆艾叶和菖蒲,特别是艾叶,还没等凑近,就能闻到一股浓烈的味道。

    “这日头越发的热了,这种事情,叫下人来就成了,怎么你们还亲自出来?”

    冯永看着阿梅红扑扑的脸蛋,再看看关姬那清冷的容颜,心头有些暖意,同时又有些心疼。

    “主君的事,婢子怎么能让别人插手?”

    阿梅眨着眼,温声道。

    倒是关姬,没有了别人在旁边,倒也能放得开一些,当下也轻声地附和道,“这种事情,自然是要亲自动手,如何能让他人去做?兄长莫要说这些糊涂话,白让人笑话了去。”

    还有这说法?

    草丛晃动,里边的各种各类的小虫虫惊惶失措,四处逃窜。

    冯永看到有一只小蚱蜢蹦到了路边,然后突然一条粉红色闪过,最后就是一个绿色的影子蹦过,小蚱蜢就被青蛙吞进肚里。

    青蛙在人类的眼皮底下抢了这么一顿食物,不敢多停留,直接又蹦到草里不见了。

    冯永若有所思,说道,“草里多虫蛇,小心些。”

    “主君放心吧,草里方才已经拿着棍子打过了,蛇早就吓跑了。”

    阿梅眼时带着柔意,“再说了,有艾草的地方,毒虫子也少。”

    “那当然,艾草可以驱蚊虫呢……”

    说到这里,冯永突然卡了一下,又一拍脑袋,“这眼看着入了夏,蚊蝇也多了起来,我怎么没想到要用烧艾草呢!”

    昨晚还在抱怨蚊子猖獗,早上起来胳膊上起了好几个红点点,痒得厉害。

    “主君,这艾草,气味浓得很,要是用它来烧,只怕全纺丝工坊里都能闻得到。”

    “烧,再难闻也要烧。”

    冯永暗骂自己是白痴,晚上睡觉老是想着这个时代连个蚊香都没有。眼前这不就是天然的蚊香?

第0287章 民团() 
“这蚊虫多了,疟疾就容易起来。再难闻,能有命重要?”

    疟疾二字一出口,当场就让关姬和阿梅两人的脸色有些骇然。

    这时候的疟疾可不像后世的疟疾,有有效治疗的方案。

    这时候得了疟疾,那就等着要走鬼门关。

    活下来和死去的概率,一半对一半。

    命硬地活下来,挺不下去的就会死。

    “兄长之意,是这蚊虫能产生疟疾?”

    关姬瞪大了眼,关心地问道。

    “蚊虫不会产生疟疾,但会让人染上疟疾。比如说,这周围有一个人得了疟疾,若是有蚊虫叮了他,然后再去叮别人,那第二个人就会染上疟疾。”

    “然后就这样,越染越多。要想不染上疟疾,那就得多灭蚊虫。”

    冯永一边帮两女采艾草,一边向她们进行科普。

    “主君好厉害,连这个也懂。”

    阿梅一脸的崇拜。

    关姬却是看了一眼阿梅,若有所思地问道,“兄长如何得知这等学问?莫不成是阿梅的那两本医书所著?”

    元旦过后,冯永曾叫关姬帮忙抄写伤寒杂病论,目前已经抄好了,竹简被冯永珍藏在自己的屋子里。

    可是医书这种专业的东西,关姬看不懂,冯土鳖又怎么可能看得懂?所以此时的他还在苦苦等候着李遗的消息。

    此时听到关姬这么一问,只得含糊道,“师门里曾有人这么说过……”

    关姬看到冯永这般不愿多说的模样,心里头想了想,又吃了一惊,暗想难不成兄长的师门拿犯了疟疾的人做过此类研究?

    不然兄长何以这般肯定地说出来?

    想到这里,看向冯永的眼神就有些复杂。

    也不知道兄长的师门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竟然有这般冷酷无情的人。

    兄长从那个地方出来,竟然还能保持心怀天下世人之心,当真是难得。

    也或许正是如此,所以兄长才被赶了出来,不让再回师门吧?

    冯土鳖自然不知道自己的一番好心科普,反而让关姬想多了。

    南中平夷县,是南中都督的治所所在。

    王平站在城墙上,看着下边城门的人进进出出,眉头微微有些皱起。

    前些时候,皇后先是从这里招走了不少流民,然后朝廷又紧跟着一反常态地出面,不拘是汉民僚人,皆一应安抚,统一安排向北而去。

    自家的儿子是汉中典农左司马,王平自然能猜得出这里边发生了什么事。

    只是虽然平夷县的流民所剩无几,可是城里进出的人却没有减少的迹象。

    流民往北边走了,可是北边却又开始来人了。

    而且都是成群结队,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上百人都有。

    最关键的是他们身上都携带兵器。

    虽然没有携带朝廷禁止的强弓利弩,但人人不是佩剑就是带刀,那也是不得了的事情。

    从军多年的王平甚至看得出来,他们当中有不少是行伍出身,杀过人见过血的,这种人一般只在将门里才会有。

    那应该是属于锦城某位将军的部曲。

    南中之乱最危险的时候,站在平夷县的城门上,就可以看到叛军在不远处。

    可是如今,如果不是城里都督府的军伍整日在城里巡视,还有那满城的肃杀气氛,这里已经完全看不到战乱的迹象。

    就算是从北而来的那些人,也从来不在平夷县多呆,他们一般在城里歇息两三天,休整完毕,就会直接南下。

    这时,只见城外远远过来一群人,黑压压的足有三百多人。

    “探马呢?前去看看那是什么人?”王平站得高,看向远,当下连忙下令。

    “城门的卫兵做好准备,听我号令,随时关闭城门。”

    这个时候,李都督已经带兵不断地南下扫荡,威逼叛军不断向南边退去。

    如果叛军大摇大摆地出现在这里,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李都督已经全军覆没,而且没有一个人逃出来报信,但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王平虽然看到情况有些异常,他仍然没有太多的担心,只是让人先做好了准备。

    三骑探马很快出城,然后各自分开,向着前方驰去。

    过了好一会,只见探马安然无恙地回来,身后的那群人离城外数箭之地就远远地停下了。然后几人从人群里出来,向着城门走来。

    “回将军,来人自称是糜将军的门下,说是前些日子跟将军打过交道的,如今正要返回锦城。领头的正在城门下,等将军召见。”

    大汉中姓糜的将军,只有一位。

    那就是已故安汉将军糜竺之后,糜威。

    王平惊讶地“嗯”了一声,“原来是他们,叫他上来。”

    “糜十一郎见过将军,前些时日前来拜见将军,如今再见,将军仍是风采依旧。”

    来人三十多岁模样,面容儒雅,没有带任何武器,上来就行了一礼,说话彬彬有礼。

    “不必多礼。我记得前些时候你们没这般多人,这是怎么一回事?”

    糜十一郎微微一笑,“不敢瞒将军,此次南下,有了些许收获,所以人就多了一些。”

    “收获?”

    王平猛然瞪大了眼,“你们……抓到叛军了?”

    “抓了一些,也就两百来人。正要送去汉中。”

    糜十一郎虽然带着矜持的笑,但脸上的满意之色却是怎么也掩不住。

    北边来的人带着刀剑南下,自然不是过来游玩的。

    他们都有着同一个身份,那就是带着“民团”的身诰。

    王平在平夷县,如今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检查过往的这些人,有没有身诰。

    有的话,那就是朝廷承认的,是正规的,是可靠的自己人。

    如果没有的话,不好意思,那就是图谋不轨的,和叛军是同伙的。

    只是目前王平还没有抓到私自组团南下的。

    至于南下的民团,抓到的是叛军,还是叛军的某个亲戚,那就和王平无关,反正如今只要是南边的叛乱之地,就没有良民。

    良民不是跑光了就是被杀光了。

    剩下的,抓住十个,九个都不会是冤枉,剩下的一个,可能是死有余辜要死两遍都不能赎罪……

    “按规矩,这些人不能进城,只能在城外停留。你们若要补充粮食,可以派人进城采买。”

    王平舔了舔嘴唇,笑道,“当然,若是想要方便行走,也可以买军用干粮,只有都督府里有。”

    “成,成,我等都知道规矩。自不会让王将军为难。”

    糜十一郎拱手道,“粮草太重了,还是买些都督府的军用干粮吧。只是王将军,这干粮也恁贵了些。”

    王平呵呵一笑,指了指城外,“糜十一郎,这两百多的叛军,就不知值多少钱粮了,些许买干粮的钱,算得了什么?”

    糜十一郎带着人背着从都督府里换来的军用干粮,走出了城门。

    “十一郎君,这干粮,也太贵了,一块就要三十铢钱,我们死了十来个兄弟,才抓了这么些蛮人,人家倒好,光是站在那里就能收钱。”

    有人咕哝了一句。

    “不买干粮,难道你要买那城里的粮草?你来搬运?”糜十一郎无奈道,“好歹是南中都督府呢,咱们要在人家地盘上吃肉喝汤,让人家看着?”

    “再说了这玩意也方便,两块就能顶一天呢。咱们这次能南下走这么远,也是多亏了它。这是好东西啊!也不知是谁有这玲珑心思,把它弄出来的。”

    糜十一郎拍了拍背上的包裹,感慨道。

第0289章 压缩干粮引起的改变() 
从古到今,后勤从来都是制约作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你就是再能打,天神下凡,天下无敌,没有了吃穿,能打得多远?

    糜十一郎作为糜家的家生子,前些年跟着老家主走南闯北,早就知道了这个道理。

    看看先帝,手下虽有关张之猛,可是在徐州之失后,若不是因为有老家主资助钱粮,怎么能那么快就再次振作起来?

    为什么那么多的将军深入敌境时都喜欢杀俘?还不是因为粮草给闹的?

    自己人都吃不饱,难道还要白养着一群随时要闹乱子的敌人?

    不过现在好像有些不大一样了。

    以前从锦城出发到南中,就算是上百来人的商队,沿途可以打尖买粮,但自己就不知要带多少钱粮,而且又不方便。

    更何况如今这世道,沿途到哪去买粮?

    再看看现在,靠着老家主留下来的人情,从朝廷里弄到一个“民团”的诰身,再用“民团”的身份,才能从朝廷那里买到最新出来的军用干粮。

    有了这个从未见过的吃食,一路上还需要什么粮草?每人身上背上一大包,直接狂奔南下。

    而且这东西还分两种,黄色那种闻起来香喷喷的,里面还放了盐,甚至还带着一股子油味,好吃的不得了!

    再没有比这更合适路上吃的吃食了。

    如果不是因为吃这个会撑死人,自己都愿意多吃几块。更何况那些原本就吃过多少好东西的士卒?

    至于那种白色的干粮,死硬死硬能咯掉牙,自然是给战俘吃。

    就这,还算是便宜他们了。

    若不是因为没办法携带更多的粮食,让他们吃点糜子拌糠麸,不被饿死就不错了。

    “汉中那边不知多少人在等着劳力呢,听说南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